空军军医大学 陕西西安 710003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疗养事业在市场细分以及个性化需求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变化还在持续的发生。尤其是我国正在逐渐迈入到社会老龄化严重的时期,我国的疗养事业正在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强大挑战,同时也是行业飞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本文主要是研究老年人在疗养期间所存在安全隐患并=根据实际来提出相关的对策,以保障老年人在整个疗养期间的安全和健康。
关键词:老年人;疗养;安全隐患;对策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安全隐患
1.1 心血管系统
老年人心脏冠状动脉会逐渐产生病理性和生理性硬化,这就使得心肌自身的血流减少,耗氧量也相对降低,这对于老年人心脏功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有些人甚至会出现心绞痛等临床症状。这些生理变化都是老年人容易患上心脏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基础。老年人往往在五十岁之后其血管壁的生理性硬化变得越来越显著,管壁的弹性也逐渐减退。很多老年人还伴随着有血管壁脂质不断沉积,致使整个血管壁的弹性持续下降、脆性不断增加,致使血管对于血压的调节能力迅速下降,血管的外周阻力也慢慢增大,导致老年人血压常常突然性的升高。
1.2 呼吸系统
老年人的呼吸肌产生进行性的衰退,肺组织的生理性弹性也逐渐减退,肺泡开始慢慢膨胀,毛细血管部分受损。肺活量不断减少,残气量也相应增加,气管的黏膜纤毛上皮产生脱落,咳嗽,反射功能变得很迟缓,气管内的分泌物不容易被咳出,加之老年人的免疫功能降低,因而很容易发生继发性的感染,甚至殃及肺组织,造成十分严重的呼吸衰竭。
1.3 消化系统
老年人因为其牙周病、龋齿以及牙齿的萎缩性等变化,而逐渐出现牙齿慢慢脱落或者出现比较明显的损坏,这就会影响他们对于食物的咀嚼以及消化吸收。另外老年人大多存在消化吸收功能的障碍,脂肪、糖以及蛋白质等吸收逐渐减少,不能够承受三大营养物质的过量补充。
1.4 神经系统
老年人的神经细胞数量慢慢减少,大脑的重量减轻。据科学的统计,人类的脑细胞数量自30岁之后就开始呈现减少的趋势,到了60岁以后减少速度显著加快,到了75岁以上时脑细胞数量甚至降低到年轻时的55%左右。老年人的脑血管逐渐硬化,脑血流的阻力越来越大,脑功能逐渐出现衰退现象并出现部分神经系统症状,例如健忘、记忆力减退、失眠,甚至出现情绪变化及某些精神症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老年疗养员的心理特点
人一生从出生到变得越来越成熟,直到衰老致死,他的心理活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所处的生活条件、大脑的功能以及所从事实践活动的变化而逐渐变化。而对于老年疗养员来说,他们的经济状况还算良好,年轻的时候基本都是在相应的领导岗位上工作或者从事者一些专业技术方面的工作。当他们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就会因年老失去工作的快乐而逐渐感到无聊和空虚,而且会因为长期形成的生活规律被破坏而感到非常的不适应,于是生活中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雷霆。在自我意识形态方面,老年人总会觉得自己年岁已高、越来越不中用,于是开始自怜自弃,遇事不能够控制自己,开始变得性情固执,怪僻任性,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等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所以他们的精神要求也会很突出。
三、完善措施、助力疗养
3.1 加强生理护理
药物治疗的护理
老年疗养员的年龄一般都在60~80岁之间,他们常常合并很多慢性疾病,比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我们非常有必要做好基本药物知识的相关指导教育,分析所运用药物的正面作用以及其毒副作用,为疗养员把好关键的药物关。有些疗养员错误的觉得久病成良医,总是凭借着自己的经验以及习惯来用药。甚至还有些疗养员因为记忆力逐渐减退,忘记用药时间。我们必须做到细致观察疗养员的服药情况,监督并时刻提醒疗养员们做到及时、按时服药,同时认真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取并采取针对性的救助措施,保证疗养员的安全用药,必要时还需要请医生来协助治疗。
饮食护理
老年疗养员常常会因为存在龋齿或者牙齿脱落现象,咀嚼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引起消化功能的负担不断加重,吸收功能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常食物应以清淡和易消化为主,争取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把限制热量、脂肪等物质的摄入,补充优质的蛋白、新鲜的水果,补充充足的维生素以及无机盐水分作为疗养的基本准则。对于一些糖尿病者还应该注意低糖饮食,有高血脂以及高血压病史的老人还应给予低盐、低脂的饮食,针对不同的患者运用不同的饮食方式,有烟酒嗜好的患者要尽量劝其戒酒、戒烟,生活要做到有规律。
3.2注重心理护理
健康和安全对老年疗养员尤其是病情复杂者尤为重要。一方面他们都盼望能在有生之年去外面走走看看,安度晚年;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自己年老体弱,行动多有不便,稍不小心就会诱发各种疾病和意外,这样不仅自己要受疾病的痛苦折磨,而且还会牵扯子女们的精力。所以他们希望得到帮助但又不想麻烦别人,妄自逞强但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熟悉疗养员各阶段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相关的疏导、宣泄他们的不良情绪,对于维护疗养员的心理健康,提高疗养员的疗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严密观察、加强健康教育
老年人入院的三天主要是为了调整休息、体检、适应环境,医务人员应该主动给他们介绍整个疗养院的布局结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变化特点、疗养房间物品摆放和使用规则、必要的注意事项,对于疗养员的疾病、饮食、作息、心理及生活习惯等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进行正确评估,由责任护士指导其进行合理膳食、带领他们完成保健操、给予阅读疗法,及时组织监督、检查健康教育效果。医护人员严格巡视、查房制度,确保疗养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丽.高原官兵海滨疗养缓解低原反应的护理体会 [J].中国疗养医学.2014(05).
[2]郭宏,栾青, 王竹.高血压病患者疗养的不利因素及对策[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05).
[3]陈德仁.疗养院急诊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J].中国疗养医学.2012(111.
[4]董茂生.军队疗养院加强干部保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J].中华保健医学杂 ~2012,,12(6):496-497.
[5]许开维.老年疗养员疗养期间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6):561.562.
[6]林姗,王俊,纪岱晨.观疗养社会化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14(1):65.
[7]杨省利,胡雪慧,杨艳 ,等.心内科住院患者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 [J].解 放军护理杂志, 2012,29(3):70-72.
论文作者:王茗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老年人论文; 老年论文; 对策论文; 功能论文; 生理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他们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