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湘潭 411100
【摘 要】目的:观察并研究中医整体护理在中药贴敷脐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115例腹泻患儿分为对照组(60)与观察组(55例),两组均接受西药联合脐部贴敷中药治疗,并实施儿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3%(47/60),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4%(53/5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大便次数复常时间以及大便性状复常时间更短,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更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整体护理干预可促进患儿病情恢复,提高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予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腹泻;脐部贴敷;中医整体护理;
小儿腹泻是发病率极高的一种婴幼儿消化道疾病,本病通常为多病原乃至多因素交叉作用引起,临床多给予补液、胃肠道黏膜保护剂等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易反复[1]。中医讲求辨证施治,强调整体治疗和护理效果,本研究采用中药贴敷脐部治疗腹泻患儿的同时开展中医整体护理,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纳入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115例腹泻患儿,入组患儿病情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关于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2],排除细菌性痢疾、症状性腹泻以及伪膜性肠炎病例,同时排除已接受腹泻治疗并对效应观测指标产生影响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性患儿33例,女性患儿27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5岁,平均年龄(1.9±0.2)岁;病程1~6d,平均(2.4±0.3)d;38例轻度脱水,18例中度脱水,4例无脱水表现。观察组55例,其中男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25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4岁,平均年龄(1.8±0.3)岁;病程1~5d,平均(2.3±0.4)d;36例轻度脱水,16例中度脱水,3例无脱水表现。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特征近似,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西药联合中药脐部贴敷治疗,贴敷药物组分:苍术、白胡椒、丁香、吴茱萸,将药材研磨成分后加水调制为糊状,常规脐部清洁后将药糊纳入脐中,外用敷贴固定,10h/次,1次/d,同时实施儿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全方位护理:(1)情志护理。首先与患儿家长充分交流,强调穴位敷贴治疗的机制、具体方法和敷贴要点,确保敷贴位置准确、方法无误。(2)皮肤护理。告知患儿家长贴敷中药后应尽量让孩子保持宽松柔软衣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通风,切忌阳光暴晒。此外应注意消毒玩具和幼儿食具,若贴敷处发生瘙痒,切忌抓挠,不可沾水。(3)用药护理。10h后揭去敷贴,用40~45度温开水清洁贴敷部位,同时观察该处皮肤有无发红、皮疹、破损、水泡等表现,伴有灼热或者痒痛者可暂时将贴敷取下,好转后再行贴敷。若引起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并视具体情况应用尤卓尔软膏。(4)中医按摩。让患儿保持常规仰卧体位,按揉内关和神门二穴,时间均为3min。然后帮助患儿调整至俯卧位,从上到下按摩患儿背部,,1~2次,每次1~2min,同时按揉心俞,保持轻快柔和的手法,注意轻重交替。(5)饮食护理。母乳喂养者应告知妈妈少吃油腻,保持水分摄入,有效稀释奶液;对于人工喂养患儿,应中止牛奶,可喂食米汤、脱脂奶以及酸奶,不可加入过多的糖,防止发酵胀气,亦不建议加入具有缓泻效果的蜂蜜。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按照文献[3]标准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大便次数复常时间以及大便性状复常时间;采用我院护理部设计的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问卷满分100分,80~100分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P<0.05时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观察见表1。
对照组患儿痊愈20例、显效17例、改善10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3%(47/60),观察组患儿痊愈25例、显效20例、改善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4%(53/5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
3 讨论
婴幼儿属于稚阴稚阳肢体,消化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免疫能力和机体抵抗力较弱,且胃液酸度与酶活力不高,感染的几率相对较高[4]。常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复发率较高。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小儿腹泻被纳入“泄泻”的范畴,由于部分患儿体质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一旦调护失宜,则会导致腹泻病情反复,迁延难愈。中医学观点认为,泄泻的原因包括湿、热、寒、风等多种因素,饮食不当、过量饮食都会引起肠胃停滞问题,例如恣食肥甘会导致湿热内生,生冷食物引起寒邪伤中,饮食不洁会损及脾胃肠等等,这都需要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巩固治疗效果,减少导致病情复发的危险因素。在贴敷中药时,大部分婴幼儿无法用言语表达自身情绪,加之年龄尚小,所以护理人员应给予全面的照护,积极与患儿家长沟通、与患儿互动、开展心理疏导等等,同时也要对患儿病情有全面的掌握,从心理、生理层面开展整体性护理,帮助患儿早日康复。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病情症状恢复用时更短,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说明中医整体护理联合中药脐部贴敷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中医整体护理干预可促进患儿病情恢复,提高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予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芦金萍,郑访江.循证护理结合中医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实践[J].中国优生优育,2013,19(1):35-36.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等.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8):634-636.
[3]单秀萍.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6):158-159.
[4]肖宏琴.中医护理在提高小儿腹泻病治疗效果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242-243.
论文作者:朱慧娟,刘文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9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患儿论文; 两组论文; 中医论文; 小儿论文; 病情论文; 效果论文; 方法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6年9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