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造性地运用“逆反心理”进行教学论文_李洪文

浅谈如何创造性地运用“逆反心理”进行教学论文_李洪文

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局局直小学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是极易出现的,因为孩子长大了,他们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成熟了,想要一种自我的存在感,想要一份与大人并肩的平等地位,想要自己去处理一些看似能应付的局面。我们不该仇视孩子们的想要成长,更不该否定他们似熟非熟的种种理念。应该庆幸,更该庆贺,那是花儿、苗儿们想要独立了,想要承担责任了,懂得学会分担了,我坚信一种正确的指引、一种无声的呵护、一种看透不说透的理解一定会成就出孩子们的馨香四溢、苍翠欲滴。

小学生到十一二岁的时候,往往很容易产生一种与教师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话宁愿与小伙伴说,也不愿和老师交流;与此同时老师说的话他们也开始持怀疑态度,并且愿意接受挑战;对于老师的好心的说教、批评、劝导,他们会动不动就反驳、和老师持对立态度;有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状态,让老师们惊诧不已、心痛不已。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绝不止是个别人的偶然冲动,而是一种值得教师们普遍关注的现实。学生有了逆反心理,经常是你要我这样,我偏不这样,反而要那样。这种情形让教师很恼火,教师越恼火就越发训斥他们,但教师的训斥起不了什么规劝作用,反而更增加了他们的反感情绪。教师这时不能正确理解、谅解学生的逆反心理,课堂教学气氛会大打折扣,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对此可不能粗枝大叶、听之任之。逆反心理导致了学生成为教师们口中认为的“新新人类”,多疑、偏执、自私、冷漠、孤独、愤世嫉俗、不合群等性格,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

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反思当前教育形式,有很多教师遇到上面类似的问题。“新新人类”学生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教师交谈,有的对教师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此时,做教师的学点心理学知识很有必要,尤其是关心少年儿童的心理学,认真研究,创造性地用其特质加以利导,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新新人类”、理解学生,和学生很好地沟通,积极地教育学生。

小学生大都具有逆反心理,殊不知逆反心理如果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故意“示弱”。新学期普及广播操,并且要进行全校的比赛,五年三班有两名学生始终不认真学习和练习,很大程度上拖了该班的后腿,取得第一名的希望渺茫。

在一次上新课前,我故弄玄虚地说:“同学们,我遇到难题了,可是连我都没办法解决,你们就更没办法了。”

这下,学生好奇心一下子来啦,一个学生请求到:“老师,让我们看看是什么问题吧。”好几个学生也接着请求。

我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把问题说出来。“哎!其他班级我看了,人家班级里没有不会做的,咱们班级里还有三四个不会做的呢,怎么跟人家比啊?我看,咱们就认输了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认输??!!” “凭什么啊!”……

全班同学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不就三四名学生嘛,咱们一个带一个教!”“我来带,我是领操员!”“我教第一节”……学生们都忙碌起来。

我拖着长腔不屑地问:“你们也能教会?”

谁知下面学生齐声说:“老师,我们能教会!”

“那好,我给你们一堂课的时间,看你们能不能教会”,我背着手“开溜”去看“热闹”。

学生们开始忙碌起来了,有做示范的,有喊口令的,有纠错的,分工合作,很是热闹,那两个不认真的学生眼看自己要给班级拖后腿引得全班的“特别关注”,从态度上就开始认真起来,开始一板一眼的学习动作。

快到下课时间了,我一声哨响,集合。

装着自以为是地说“嘿嘿,我说不行吧?!”

“老师,你再看看我们行不行!”学生们一起要求

同学们整齐地展示着,我的表情在发生着“不可思议”的变化…

表演后,我故意装做甘败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比老师还厉害,看来咱们班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了,得第一有没有信心?”同学们齐声回答:“有!”学生们兴趣盎然,练习广播操的积极性更高涨了,当然汇操比赛的成绩自然而然取得了好成绩。

“欲擒故纵”。学生都有一种遇难而退的毛病,运动会学校开展“大木鞋”集体游戏比赛,五年三班我的学生总是配合不默契,相互埋怨,导致该集体项目要落败,但我并不甘心。

又是该班体育课,我很早就布置好了“大木鞋”器材,上课后,我故意将学生带队离开“大木鞋”远点。

然后说,“同学们,‘大木鞋’项目难不难?”

“难!”“太难了”…

“好,同学们,老师有办法。我们班放弃‘大木鞋’项目,想办法从其他项目上多得分不就行了。不过,你们知道得多拿多少分能胜他们吗?”

“嗯,对,拿一个第一就行了!”

“不对!‘大木鞋’是集体项目得拿两个第一才行”

“你也不对,拿两个第一都不行,人家得第二或第三咱们还是少啊!”

同学们在快速计算着积分差值,马上意识到了不练“大木鞋”集体项目的“危险”性了。

“老师,‘大木鞋’项目太重要了,我们必须拿到高分才能制约住其他班级!”很快同学们统一了思想,变“要我练”为“我要练”了。于是,同学们开始分工合作,有指挥的,有喊号子的,一边练习一边改进着方法……

把我这个有责任指导的教师“丢”在一边。

运动会上,五年三班高亢的号子声、统一划一的步伐,协调整齐的动作,将其他班级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博得整个赛场师生的掌声。

谁说逆反心理只会带给人们无奈呢!?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他们创造生活中的奇迹呢!

逆反心理的合理利用,在小学高段(四五年级)的教育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利用该教学方法时,首先要熟悉班级学生的习惯和爱好,其次要抓住问题的实质,让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进入到教师预设的“埋伏”之中,这样才可以取得预想的教育效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喜爱孩子们的每一份逆反,我善待每一个令人头疼的淘气包,那就好似一件半成品等待着我去施釉、烧窑。江河虽入海却也有源头的指引,松柏虽入天却也有幼苗时的折枝减叶,我愿意做孩子们成长道路长的引路人,用爱教会孩子们去爱,用呵护的教育归正孩子们前行的方向,静候花开……

论文作者:李洪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创造性地运用“逆反心理”进行教学论文_李洪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