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民族分裂主义产生的国际背景考察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方婷[1](2021)在《新时代驻疆央企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以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新疆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木尼拉·阿力木[2](2021)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社区民族团结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艺添[3](2021)在《中外新疆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苏彬[4](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邴波[5](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李其函[6](2020)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事务工作的重点和焦点,不仅是指导当前和今后我国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也对维护国家统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并提升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一环。本文在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必要性和实效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策略,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提供参考。首先,本文梳理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概况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关联,进而分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构建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其次,分析了样本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得的实效,主要表现为各民族经济互补意识浓厚,政治一体意识鲜明,文化共享意识明确和命运相连意识显着四个方面,并通过调查问卷和SPSS数据分析进行验证。再次,探讨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基层培育主体凝聚力不足,培育机制挖掘不够以及纷繁复杂的培育环境的影响;导致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基层培育主体的服务理念不强,基层群众自治的优势和效能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影响的国际化和便捷化带来的挑战。最后,针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服务理念,优化培育机制,引领社会思潮。
王乃荣[7](2020)在《民国时期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关系研究(1927-1949)》文中研究说明凉山彝区是以彝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山川广布、河流纵横的特征造成该地区封闭的地理环境,由于凉山彝族特殊的政治经济形态,政府难以对凉山地区实行管控,凉山一度成“独立”之态。历史上地方政府一贯的民族歧视与压迫政策,是造成与凉山彝族的关系一直紧张对立的原因。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要的转型,在统一多民族国家之下,川康地方势力兼具地方政府与军阀的双重色彩。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关系,既有向近代民族关系转型的趋向,又有历史的痕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研究民国时期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的关系是值得探索研究的。本文从三个部分来论述民国时期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是对凉山彝区封闭状态与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区隔的状态进行呈现。首先对凉山彝区的传统的社会秩序与民族关系进行叙述。之后,当社会发生剧烈的变革之后,将清末民初的凉山彝区的所发生的社会流变进行逐一阐述。最后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后,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边地整合诉进行叙述。第二部分是在中央政府势力未深入四川之前,将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对凉山彝区所统辖的川省地方军阀以及对凉山彝区介入的其他地区的军阀与凉山彝族所发生的关系进行阐述。在该时期,四川省实行防区制,凉山地区在刘文辉所属的二十四军的管辖之内。刘文辉对该地区的有非常大的自主权,对夷态度与治夷政策都是对以往政策的延续。凉山地区地处川滇交界之处,滇军势力对凉山地区进行数次侵扰,加剧了该地区的民族矛盾与隔阂。第三部分是对中央势力入川之后,对30年代中期之后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的关系进行阐述。30年代中期,中央势力深入四川地区,打破原有的防区制,扶持刘湘为四川省主席,并命各军交出防区统归四川省政府管辖。原管辖凉山地区的刘文辉在与刘湘的争斗中退居西康,中央政府为分化刘湘势力敦促刘文辉加快建立西康省的步伐,1938年刘湘死后,刘文辉在与川省军阀、中央政府的权力角逐与博弈中将凉山地区的宁属划归西康。1939年西康建省,刘文辉任西康省政府主席,凉山地区被川康两省分省而治。川康两省改变以往的对夷态度,根据各省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宜的对夷政策,缓和民族矛盾与民族隔阂,打破以往混乱的格局,逐渐地将处理与彝族的关系步伐迈入正轨。在全面抗战的背景之下,凉山彝族的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开始谋求政治承认的诉求和从各方面支援抗战。总之,民国时期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的关系,既有激烈的对抗冲突,也有不断地妥协磨合与认同。中央政府的宏观把控与地方政府的着眼于实际的治理,使得凉山地区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改变,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与民族隔阂。但是,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川康地方势力,在处理与凉山彝族关系中对夷的歧视与政策上的不平等,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缓和矛盾对立的关系。
常烟烟[8](2020)在《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基层实践研究 ——以石河子镇S村为例》文中提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我国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开展的一项大范围的结对认亲活动,也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旨在使民族团结从宏而大的国家政策,深入到人民日常生活之中,使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通过频繁地往来建立一种非血缘但胜似血缘的“亲戚关系”,使“中华民族一家亲”在基层生活中落地生根,进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那么,其在基层是如何开展的,有何问题、成效,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良性运转和社会安全稳定。新疆地处我国西部边疆,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大,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较于我国内地区域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基层实践进行全面回顾,不仅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总结出优化路径,也可以为整个新疆民族团结工作提供思考空间,把握整体趋势,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文采用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调查方法,首先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通过对国家政策、政府相关文件、新闻报道、期刊文献等的阅读、积累,对该活动的背景、内容、过程等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进而梳理出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相关学术理论。其次,以小见大,以调研点石河子镇S村为个案,对S村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S村“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实践内容等进行了全面阐述,通过分析参与双方“结亲干部”与“结亲群众”的角色、行为、心理等,获知民众对该政府举措的评价及社会态度,发现“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基层实践取得了思想认知深刻、情感亲如一家、团结意识深入人心、民族团结行为自觉践行等成效。然而,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推动资源不足、基层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不够丰富、部分活动基层实践主客体存在消极心理、基层活动成效不甚理想等问题,并根据S村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最后,文章跳出S村田野点,综观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在基层的实践,照应文章主标题,提出进一步推进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理论探索和基层实践路径,为其他地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提供经验借鉴。
苏谏[9](2020)在《昆明关上中心区社区民族团结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乎国家繁荣、社会稳定和民族发展。近年来,随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持续推进,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与此同时,在城市化和信息化不断推进中,一些极端分子企图通过极端的思想和方式,制造极端的民族问题,企图干扰并破坏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社区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场所,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对民族团结认知的高低、民族团结意识的强弱和民族情感的亲疏,都深刻影响着社会稳定和社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和民族学等多学科交叉视角,运用历史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及半结构式访谈法等探究当前城市多民族社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现状。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从社区队伍建设和社区居民情感培养角度出发,创造性地提出适合城市多民族社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开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多民族社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思路、方法和相关概念界定等。第二部分,系统阐述了当前加强城市社区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力求从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厘清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价值。第三部分,为避免研究的主观偏见,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对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调查,进一步探究昆明关上中心区社区民族团结教育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第四部分,根据社区民族团结教育现状,创造性地从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提升社区居民思想素质、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和建立健全机制保障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李永娜[10](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作为国家的一种软实力,国家认同能把整个国家共同体中的单个个体团结起来,对于维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保障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1949年到1956年是各民族人民对新中国产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获得了广大人民真诚地支持和拥护。政治民主、社会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并发展的新中国获得了广大民众的高度认同,全面深入地探究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经验,既有助于深化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理论,又能为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感以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启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王朝统治时期的国家认同是“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发展到近代社会,中华民族意识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中国的国家认同逐渐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转变,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整合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增强了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得以建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国家认同意识在异常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开始萌芽、生长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面临着十分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在国内,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相互交错,纷繁复杂,少数民族地区更是面临着民族分裂势力猖狂,政治参与冷漠、文化认同狭隘模糊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国家整体层面审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特殊性、文化特异性、政治归属性和利益整合性,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可能性。在错综复杂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推进了剿匪反霸工作,稳定民族地区社会秩序;进行了民主建政工作,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各级政权机构,创造性地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积极疏通了民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族隔阂;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更好地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当家作主。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提供了政治保障。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改良农具和农牧业生产技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开展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制定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和税收优惠照顾政策,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夯实了经济基础。除此之外,党和政府还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体的主观需求和现实需要,加强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针对各种错误思想开展针锋相对的批判,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营造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架设了坚实的文化支撑。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进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培育并筑牢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忠诚感,使少数民族群众对新中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产生了对新中国强烈的认同情感。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毫不动摇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实现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等经验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设波澜壮阔,回顾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面临的种种挑战、采取的有力举措,并总结其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我们今天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正确认识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用法制来保障民族团结。
二、新疆民族分裂主义产生的国际背景考察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民族分裂主义产生的国际背景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4)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无神论 |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
一、国家整体形象 |
二、新疆局部形象 |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
第一节 “空间”概述 |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
一、领土认同 |
二、地理形象 |
三、国防意识 |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
一、地理景观 |
二、城市与乡村 |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
二、绿洲生态空间 |
三、草原生态空间 |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寻找女人 |
二、寻找男子汉 |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
三、文化互动 |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
一、家国情怀 |
二、家国同构叙事 |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
一、民俗 |
二、影视民俗 |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
一、物质民俗文化 |
二、社会民俗文化 |
三、精神民俗文化 |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
一、内容创新不足 |
二、传播渠道障碍 |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
结语 |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一、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概述 |
(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关联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四)论文的分析框架 |
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实效 |
(一)各民族经济互补意识浓厚 |
(二)各民族政治一体意识鲜明 |
(三)各民族文化共享意识明确 |
(四)各民族命运相连意识显着 |
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存在的问题 |
1.基层培育主体凝聚力不足 |
2.培育机制挖掘不够 |
3.纷繁复杂的培育环境影响深远 |
(二)问题的原因 |
1.基层培育主体的服务理念不强 |
2.基层群众自治的优势和效能没有充分发挥 |
3.互联网影响的国际化和便捷化带来的挑战 |
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 |
(一)强化服务理念 |
(二)优化培育机制 |
(三)引领社会思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民国时期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关系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地理空间范围界定 |
(三)川康地方势力 |
(四)民族关系 |
(五)夷人、夷务、夷族 |
三、文献综述 |
(一)政府、学术团体和学者个人对凉山彝族的考察研究 |
(二)凉山彝族地区的开发与建议的研究 |
(三)关于凉山彝族的社会制度研究 |
(四)关于民国政府对凉山治理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凉山彝区的区隔 |
第一节 凉山彝区的传统社会秩序和民族关系 |
一、凉山彝族的社会结构与运行机制 |
二、凉山彝族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凉山彝区的社会场阈变化 |
一、晚清凉山彝区的政治经济场阈流变 |
二、国家政治场阈的介入:中华民国的建立与现代民族国家的边地整合诉求 |
第二章 动荡与失序: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地方政治势力与凉山彝族的关系 |
第一节 西南军阀势力在凉山彝区的介入 |
一、刘文辉对凉山地区的统辖 |
二、胡若愚势力进驻盐源、盐边 |
三、龙云统治集团在凉山地区的介入 |
第二节 凉山彝族的治理回应 |
一、与国民党武装的斗争 |
二、夷患事件频发 |
第三章 冲突与整合:30年代中期之后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的关系 |
第一节 对凉山地区的考察 |
一、对凉山地区考察的背景 |
二、政府、学术团体、个人对凉山地区的考察及其影响 |
第二节 鸦片种销经济中的彝汉关系 |
一、宁属地区鸦片的种销情况 |
二、小凉山地区的种销情况 |
三、鸦片的种销对凉山地区的影响 |
第三节 武力冲突与妥协调适 |
一、凉山彝族与政府的武装冲突 |
二、凉山彝族与政府的相互妥协与调适 |
第四节 凉山地区夷卡制度的改造与更新 |
一、雷马峨屏夷卡:由坐质夷卡向夷差的转变 |
二、宁属地区夷卡:对夷人进行汉化教育 |
第五节 全面抗战背景下凉山彝族的政治诉求与建设行动 |
一、凉山彝族的政治承认诉求不断上升 |
二、凉山彝族参加支援抗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基层实践研究 ——以石河子镇S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与研究创新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石河子镇S村“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概述 |
2.1 石河子镇S村概述 |
2.1.1 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
2.1.2 人口与民族 |
2.1.3 生计模式与传统习俗 |
2.1.4 管理方式与村规民约 |
2.2 S村“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概述 |
2.2.1 活动实施背景 |
2.2.2 活动发展现状 |
2.2.3 活动主要任务 |
2.2.4 活动开展意义 |
第三章 石河子镇S村“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实践及成效 |
3.1 石河子镇S村“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实践内容及特征 |
3.1.1 多形式互动交往 |
3.1.2 多方位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
3.1.3 多渠道指导帮扶 |
3.1.4 考核督导评估 |
3.1.5 模范表彰激励 |
3.2 S村“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实践成效 |
3.2.1 认知维度——加深学习,认识深刻 |
3.2.2 情感维度——干群关系密切,亲如一家 |
3.2.3 意志维度——团结意识,深入人心 |
3.2.4 行为维度——自觉践行,争当模范 |
第四章 S村“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基层实践问题分析及对策 |
4.1 S村“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基层实践问题分析 |
4.1.1 从物质支撑上看,活动推动资源不足 |
4.1.2 从内容上看,基层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不够丰富 |
4.1.3 从参与者来看,部分活动基层实践主客体存在消极心理 |
4.1.4 从成效上看,基层活动成效与预期效果不甚理想 |
4.2 S村“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基层实践问题对策 |
4.2.1 强化资金支持,解决结亲单位以及干部物资保障问题 |
4.2.2 联合文化单位,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
4.2.3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活动参与主客体认知水平 |
4.2.4 依据现实情况,推动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发展 |
第五章 进一步推进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思考与建议 |
5.1 推进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理论探索 |
5.1.1 坚持交往行动理论,培育公民和谐共生关系 |
5.1.2 坚持群际接触理论,促进各民族形成积极交往联系 |
5.1.3 深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利益 |
5.2 优化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基层实践路径 |
5.2.1 加强基层之间横向联系,学习借鉴民族团结教育经验 |
5.2.2 加强社会交往与互动,培育结亲双方民族团结心理机制 |
5.2.3 发挥新媒体作用,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9)昆明关上中心区社区民族团结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二)国外相关研究主题及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社区 |
(二)民族团结 |
(三)民族团结教育 |
第一章 加强城市社区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
一、巩固党在城市社区基层政权的内在要求 |
(一)有效激活社区党建工作的“神经末梢” |
(二)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细胞工程” |
(三)绘就社区党组织的“基因图谱” |
二、加强城市社区民族团结意识的需要 |
(一)积极防范宗教渗透的现实需要 |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需要 |
(三)推进“三个离不开”教育的需要 |
三、维护社区稳定的重要途径 |
(一)有效化解社区矛盾纠纷 |
(二)推进社区管理有序化 |
(三)增强社区民族服务特色 |
四、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素养的有效方式 |
(一)有利于社区居民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
(二)有利于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 |
(三)有利于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 |
第二章 昆明关上中心区社区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一、昆明关上中心区社区调研概况 |
(一)调研点的概况 |
(二)调研的内容与方法 |
(三)调研的对象与样本 |
(四)调研的基本数据分析 |
二、昆明关上中心区社区民族团结教育取得的成效 |
(一)党建引领,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 |
(二)整合资源,不断增强社区民族团结意识 |
(三)创新机制,广泛宣传相关民族团结知识 |
(四)强化服务,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三、昆明关上中心区社区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昆明关上中心区社区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昆明关上中心区社区民族团结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推进昆明关上中心区社区民族团结教育的对策建议 |
一、优化队伍组织结构,发挥主体功能 |
(一)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培养培训 |
(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
(三)加强社区工作队伍的管理 |
二、坚持以人为本,铸牢民族团结意识 |
(一)坚持育人为本,加强民族知识的宣传教育 |
(二)坚持文化育民,进一步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热情 |
(三)坚持服务为民,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
三、实现由“漫灌”向“滴灌”转变,丰富教育内容并创新教育方式 |
(一)层次分明,因人施教 |
(二)抓牢教育契机,突显民族特色 |
(三)创新宣传载体,拓宽教育渠道 |
四、建立健全长效的工作机制,营造健康的社区环境 |
(一)建立社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多部门协作机制 |
(二)加强社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法律保障机制 |
(三)完善社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监督管理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10)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述评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1.3.2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
1.3.3 社会认同理论 |
1.3.4 国家认同理论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历史渊源 |
2.1 王朝统治时期的华夷之辨 |
2.2 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 |
2.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
3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现实条件 |
3.1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面临的复杂形势 |
3.1.1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 |
3.1.2 各民族之间的历史隔阂 |
3.1.3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
3.2 阻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不利因素 |
3.2.2 文化心态单一 |
3.2.3 政治参与冷漠 |
3.2.4 领土意识模糊 |
3.3 推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有利因素 |
3.3.1 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辽阔疆域 |
3.3.2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
3.3.3 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新中国 |
4.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政治保障 |
4.1 剿匪斗争的开展 |
4.1.1 匪患的危害 |
4.1.2 匪患的肃清 |
4.2 国家政权机构的建立 |
4.2.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4.2.2 各级人民政府 |
4.2.3 各级民族工作机构 |
4.3 民族关系的疏通 |
4.3.1 中央民族访问团到民族地区访问 |
4.3.2 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内地参观 |
4.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
4.4.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早期探索 |
4.4.2 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成立 |
4.5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
4.5.1 培养原则 |
4.5.2 培养途径 |
5.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济基础 |
5.1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 |
5.1.1 “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 |
5.1.2 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5.1.3 多方面扶助农牧业生产 |
5.2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建设 |
5.2.1 基础设施的兴建 |
5.2.2 工业企业的建立 |
5.3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 |
5.3.1 贸易经营机构的设置 |
5.3.2 农牧土特产品的购销 |
5.3.3 民族特需商品的经营 |
5.4 实施少数民族地区财税优惠政策 |
5.4.1 财政优惠政策 |
5.4.2 税收优惠政策 |
6.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支撑 |
6.1 推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
6.1.1 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
6.1.2 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6.1.3 营造各族人民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 |
6.2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 |
6.2.1 发展和提升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
6.2.2 传承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
6.3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
6.3.1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
6.3.2 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类问题 |
6.4 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 |
6.4.1 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6.4.2 推动宗教制度民主改革 |
6.4.3 团结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 |
7.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验与启示 |
7.1 基本经验 |
7.2 现实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新疆民族分裂主义产生的国际背景考察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驻疆央企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以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新疆公司为例[D]. 方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新疆乌鲁木齐市社区民族团结教育研究[D]. 木尼拉·阿力木. 新疆大学, 2021
- [3]中外新疆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研究[D]. 王艺添. 安徽大学, 2021
- [4]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5]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6]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李其函.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7]民国时期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关系研究(1927-1949)[D]. 王乃荣.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基层实践研究 ——以石河子镇S村为例[D]. 常烟烟.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9]昆明关上中心区社区民族团结教育研究[D]. 苏谏. 云南民族大学, 2020(07)
- [10]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D]. 李永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