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对外促进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_大学论文

大学生就业:对外促进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_大学论文

大学生就业: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大学生就业论文,国外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攻坚阶段,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愈发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随着高校扩招进程的加速,大学毕业生的规模急剧扩大,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求天平”发生倾斜。2003年高校扩招后第一届毕业生就达到212万,比上年猛增46%,2004年毕业生将达到280多万;而2003年大学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70%,专科生仅为40%。由于大学毕业生的高人力资本存量得益于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的长期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会引致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并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不仅基于大学生就业的现实考虑,而且更是基于对社会经济的前瞻性战略思考,中国政府特别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教育部、团中央等各部委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同样,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加、日等各大经济体也都在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投入。为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中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在深入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也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的最佳政策实践。

一、国外大学生就业的基本形势

在先进经济体,总体上说,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这种优势也为良好的大学生就业状况所证实。但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也存在着巨大波动。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大学毕业之后4年之内每年的就业率分别为86%、85%、88%、89%(注:根据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2001),Competing Choices:Men’s and Women’s Paths After Earning a Bachelor’s Degree,NCES 2001—154,第38页表19的数据简单计算。),男女差别不大,但不同专业则有不小的差距,专业技术领域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要比人文与科学专业好得多,就业率的平均差距大约为8.6个百分点。如果以全职就业为标准,那么女毕业生则处于明显不利的地位,男女全职就业率差距在5个百分点左右,女生更难获得全职工作(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2001)。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报告“从学士学位到工作”表明失业对于大多数1992、1993年的毕业生来说根本不是问题。1997年,毕业4年之内的大学生失业率仅为2%,而同期美国的总体失业率为5%。尽管如此,这期间却平均有39.5%的毕业生曾经经历过失业,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经历过失业的人数超过50%(51.7%),工作稳定性很差。从工作满意度来看,平均满意度为仅54%,但不同专业领域及对不同工作维度有着很大的差距(注: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工作满意度用7个维度来衡量,这些维度分别是:薪酬、工作保障、工作挑战性、边缘福利、晋升机会、同事与工作条件(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2001)。)。在经历2001年新经济挫折之后,由于经济增长乏力和劳动力市场上其他富有经验的失业人员的竞争,2002年美国1200000名春季大学毕业生中有近1/3在离开校园6个月后仍处于失业状态,进入2003年后,他们当中还有超过360000的人继续求职。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的预测,从现在到2005年,在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中将有30%的人会面临失业,或将从事资格要求远低于他们实际水平的工作(www.bls.dol.gov)。

在日本,1998年以来,高中、大学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毕业生在毕业时已经找到工作的比例越来越低,这使得人们担心大量的青年人将失业。2002年4月,劳动省对无工作的新毕业生进行了一项后续调查,要求他们到公共就业保障办公室去登记并接受工作咨询。以前的通则是,毕业生在校时就已经获得从事全职的、永久性的工作的承诺。到2002年2月,大学生成功找到工作的比例是82.9%,6月份的调查显示大约为90%。但实际的劳动力市场形势要严峻得多,因为这些数据已经扣除了那些已经放弃寻找工作的大学生了(Emergency Support for Unemployed New Graduates,2002)。

众所周知,大学毕业生的高人力资本存量得益于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的长期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市场过程的任何波动都会引致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长期失业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如果大学生长期未能成功地找到工作而成为长期失业者,其结果是不仅过去的人力资本投资没有产生任何收益,而且由于人力资本的自然损耗也将降低未来的投资收益;再者,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的人力资本存量在将来甚至不再有任何用处,新的追加投资会更大,但收效却可能会更小(随着年龄的增大与脱离工作时间的加长,学习能力下降),最终他们可能会成为边缘群体,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从另一个角度看,失业人数的增加与失业时间的加长必然会对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新的压力,导致经济资源的再分配对经济增长不利。因此,为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欧、美、加、日等各大经济体都极为关注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投入。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基本成因

把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是政策投入的基础。遵循希金斯的论文所提供的分析结构,我们分别从需求、供给及供求匹配三个角度来透视大学生就业的内在机制(Niall O’Higgins,2002)。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既源于就业需求不足,也源于供给方面的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不足,还源于供求匹配的效率不足。

从就业需求角度看,工作岗位的数量与结构均存在问题。就数量而言,工作岗位的增长缓慢,与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形成反差。因为大学生就业属于新的增量就业,因此,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毕业生成为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就业调节器”。2001年以来的全球经济滑坡导致投资萎缩,从而引起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企业的首要决策是降低增量就业;同时,为有效应对外部快速变化的环境,企业也在不断地计算现有人员工作时间与新增人员替代选择的成本收益关系,这也会降低增量就业。美国高校与雇主协会的调查显示:2001年和2002年美国公司对大学毕业生的雇用量计划比往年减少20%,2003年也不会有任何增加(www.naceweb.org/press)。

从供给角度看,既存在大学生不愿从事的大量工作岗位,也存在着因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而无法从事的职业。在就业意愿方面,在美国,中小学及特殊教育教师、护理、国民服务、军人等职业都存在着大量需求,但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求均衡,需要政策的介入。在就业能力方面,加拿大大学与学院协会认为,加拿大的大学面临着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挑战,大学应该能够提供一种学习环境以使得毕业生能拥有广泛的技能(从技术技能到人际技能和解决问题技能)为其就业做好准备;大学必须继续提供学习机会以使得毕业生能为发展综合技能从而有效地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雇主(市场)日益看重毕业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学应该在所有的教学领域中对此需求做出反应(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Canada,2003)。英国的教育与技能部也声称,除了改进职业技能之外,也要确保所有毕业生拥有应对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的合适技能,致力于将雇主所需要的沟通、创造性以及与他人共事等方面的技能融入高等教育课程之中(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2003)。

从供求匹配角度看,主要的问题是就业信息不对称、缺乏针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体系、缺少专业的职业顾问等。由于大学生就业绝大多数属于初次就业,他们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了解不充分;如果没有适当的职业服务体系来提供就业信息与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市场过程显然面临着市场效率的损失。奥地利、德国主要依靠公共服务机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配置服务。西班牙甚至不允许大学将学生介绍到劳动力市场。许多欧洲国家越来越多关注提供就业机会信息而不是个别指导(Val Butcher,2002)。

三、就业需求促进政策

根据我们的分析结构,国外大学生就业的促进措施可以归纳为三大类:需求促进措施、供给促进措施与供求匹配促进措施。需求促进措施的关键在于鼓励创业精神,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供给促进措施的核心在于提供市场激励,鼓励大学生从事特定的职业,改进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供求匹配促进措施重点关注大学职业指导体系的完善。

美国是鼓励创业精神的典型代表。根据2002年哈佛大学的LaPorta与Shleifer、耶鲁大学的Lopez-de-Silanes和世界银行的Djankov教授对85个国家和地区成立新公司所需步骤的情况所作的系统统计表明,在美国,从公司注册到开业所需要经过的审批步骤为4步,从开始申请注册到开业新公司所需要等待7天,而为完成公司注册和各种审批步骤所需支付的官方费用仅相当于人均年薪的1%,成立新公司(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底线在美国是零;而且美国风险投资行业发达,为创业者解决了资金短缺的“瓶颈”。这些数据清晰地说明美国在企业创立上各种限制措施是非常少的。此外,在美国,创业教育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有些学校甚至以专注创业领域的研究和教学,作为学校的策略重心及竞争优势。著名的哈佛商学院甚至将必修的“一般管理学”改为“创业精神管理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创业相关课程更已经高达24门,其他如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大学,目前都倾力专注于此领域,以求在新经济的趋势里站稳脚跟(于海蛟,2003)。创业激励与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也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加入了创业者的行列。

在创造工作岗位方面,日本的政策措施最为突出。日本劳动省为有效遏制日益恶化的就业形势于1994年启动一项“全面就业支持计划(TESP)”,期望能创造大约100万个工作岗位。该计划旨在协助企业努力维持就业,鼓励失业工人重新就业并创造新的工作岗位(Total Employment-Support Program,1994)。1999年,日本政府启动《第九个基本就业计划》,其4个核心目标之一是创造工作和提供稳定就业,以应对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变化(通过制度改革支持新企业创立,促进新兴与成长型产业的发展)。该计划高度重视工作创造与就业稳定。就业政策重点已经从传统的提供就业维持转向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匹配错位以及创造新的工作岗位。2002年日本的失业率达到历史最高点5.4%,但日本劳动研究所认为到目前为止的解决失业的政府政策都集中在给予现有企业进行补贴以鼓励他们雇用失业工人。而新措施的目标是通过促进新企业的创立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其核心包括降低总体失业人数的补贴、改进特定地区就业形势的补贴以及阻止因坏帐引起的失业增加的紧急补贴(Government Promotes Start-ups to Create New Jobs,2003)。

四、供给促进政策

在大学毕业生的供给促进方面,美国的就业激励措施最为完善,而加拿大的就业能力提升措施更具特色。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采取了许多激励措施,其中最为常见的做法是免除学生的贷款义务。美国政府贷款大体有两类:FFEL/直接贷款与联邦帕金斯贷款。就FFEL/直接贷款而言,除了借款者完全和永久性残疾或死亡等原因之外,对于连续5年在指定的小学或中学作为全职教师从事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教学服务工作的大学生,可以享受贷款免除的政策,最高免除额可达完成5年教学工作后未偿总额中的5000美元。就联邦帕金斯贷款而言,在就业方面的条件是:在指定的小学或中学作为全职教师从事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教学服务工作;全职特殊教育教师(包括在公立或其他非盈利的小学或初中从事残疾儿童教学);从事残疾人早期干预服务的全职注册专业职业;在教师短缺地区全职从事数学、科学、外语、双语教育或其他领域的全职教师;作为全职雇员在公共或非盈利的儿童/家庭服务机构为来自低收入社区的高风险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全职护士或医疗技术人员;全职的法律执行官员或教养官员;在HSP(Head Start Program)项下的教育机构作为全职成员。在以上条件下,大学生最高可以免除100%的贷款。此外,如果大学毕业生成为Vista/Peace Corps志愿者,最高可免贷款70%。如果毕业生参加美国军队并在敌对或高危险地区的服役,最高可免贷款50%。除了联邦政府的贷款减免政策之外,各州还有不同的政策规定(Federal Student Aid Information Center,2003)。

加拿大大学与学院协会要求大学、政府与私人部门共同合作致力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大学应该在所有的学科领域持续提供高质量的课程计划,以发展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毕业生综合技能;大学应该与公共及私人部门合作,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并将其融入大学课程规划与开发之中;大学应该确保市场了解毕业生的技能,既包括专业技术技能,也包括有效适应变化需求的技能;大学应该咨询产业、政府及行业委员会以确保将准确可靠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便于学生的职业决策过程。政府应该提供核心资助以使大学能继续开发所有学科领域毕业生所需要的技能组合;应该协助建立行业委员会,这些委员会提供并与大学、学生、雇主分享准确可靠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私人部门应该与教育界合作确保大学能了解他们的需求;应该坚定地承诺实施技能培训与开发,特别是通过内部技能培训为员工发展提供更大支持(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Canada,2003)。

五、供求匹配促进政策

劳动力市场的效率损失主要源于信息不对称与对信息的有效运用,大学生就业匹配措施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这是因为“伴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的扩展,许多学生在从高等教育到就业的转换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许多国家的毕业生失业率很高,从而,雇主、政治家和媒体都要求帮助学生改进就业能力并为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提供支持。”(注:W atts,A.G.& Van Esbroek,R.(1998),New Skills for New Futures: Higher Education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 Services in the European Union.Brussels: VUB Press.转引自Val Butcher,2002。)

英国的高等职业服务被公认为是全球的领导者,对许多国家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最近,欧盟成员国和中东欧国家开始为大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并寻求英国的帮助(Val Batcher,2002)。在英国,国家并没有立法要求大学提供职业信息、建议与指导,但大多数大学均设立了专职的职业服务部门,提供大量的职业服务。除了帮助毕业生找工作,还为那些难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提供特别服务。他们帮助学生开发职业管理技巧,提供建议,甚至在学生毕业两年之后还为他们提供这些服务(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kills,2003)。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英国职业指导服务的变革战略是将职业指导融入大学课程设计之中并广泛使用需要解释技术(Val Batcher,2002)。

牛津大学是英国大学职业服务的杰出代表。牛津大学职业服务处的设立旨在为本校学生提供平等、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决策。这些服务与指导包括:专门设立信息室,提供广泛的职业信息资源;提供所有空缺职位信息并能有效搜索;每周发送电子简报;每周编印空缺职位快讯《桥》并寄送给每一位最终使用者;保证学生获得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职员的指导和信息咨询,这些职员包括12位职业顾问和4位信息职员;设计一系列的活动与交流会帮助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提供机会;与雇主共同合作为学生举办演示会。不仅如此,大学还从需求角度为雇主提供服务,让雇主免费为牛津大学学生做职位空缺广告;精通行业的职业顾问为雇主招聘提供专业建议:邀请雇主参加职业服务处组织的活动与招聘会;邀请雇主参加职业服务处举办的“招聘者”培训活动。最引人注目的是,牛津大学职业服务不仅为现在的毕业生提供服务,而且也为所有在校学生服务,还为毕业4年之内的毕业生服务(www.careers,ox.ac.uk)。

在日本,由于持续下降的大学生初次就业率,政府采取了许多专门针对毕业生的措施,主要是促进就业匹配。(1)对新毕业生的就业支持措施。针对新大学毕业生,公共就业保障办公室根据毕业生的特定需求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2000财政年度共举办288场工作面试会,为122340个毕业生提供了服务,13407人成功地找到工作。针对尚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要求在就业保障办公室登记,为他们提供就业咨询与就业信息,提供与寻找工作有关的课程,以外包的方式由公司和指定学校提供职业培训。(2)对就业不稳定青年的就业支持措施。1997年以来,毕业后没有找到全职就业、长期从事部分时间工作以及失业的青年人大幅增加(1997年为151万人,到2002年5年内增加了50万人)。因此,各地就业保障办公室开始在城市地区实施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政策,主要包括资质评估、职业咨询、就业指导、信息提供以及开发劳动力需求。(3)启蒙青年人的工作意识。青年高失业率及不稳定就业的加剧与青年对工作意识的了解不充分密切相关。为此,政府支持实施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实习政策。(4)公共职业培训。日本的公共人力资源开发机构为各类人员提供公共职业培训,对学校毕业生(不只是大学毕业生)的培训期限通常为1~2年。2001年这些机构计划为30000名学生提供培训,而2000年实际也培训了30000名学生。(5)就业机会的男女平等。保证公司对《平等就业机会法》的了解,特别强调对女学生招聘的平等机会及纠正歧视性的招聘实践,为女大学生举办研讨会,发放招聘指导手册,帮助她们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资质的工作(Kaznshi Nishida,2002)。

六、对中国的政策借鉴

政策干预既要解决市场失灵,更要避免政府失灵。在就业政策领域,首要的目标是不能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是有效改进就业结构,促进就业增长,最后是更广义地对整个市场与经济运行产生积极效应。理论上的评估表明,西方各国所提出的大学生就业政策能够通过刺激创业活动、改进市场机制、改革教育体系、强化职业指导从而对这些目标的实现产生有利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各国政府的政策效果研究也证明这些政策对微观和宏观领域的影响都是积极的(Michael White和Rebecca Riley,2002)。最佳政策实践已经成功地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政策领域,因此,中国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无疑也可以从别国的政策实践中受益。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就业最终需要通过工作岗位的创造而得以解决。美国在创业激励和创业教育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同样根据2002年哈佛大学的LaPorta等4位教授所做的系统统计,在中国,从公司注册到开业所需要经过的审批步骤为7步,从开始申请注册到开业新公司需要等待111天,而为完成公司注册和各种审批步骤所需支付的官方费用相当于人均年薪的11%,成立新公司(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底线在中国是10万元。在这些方面,中国与美国有比较大的差距。而在风险投资方面,美国相当成熟而且发达,中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则刚刚开始。在创业教育领域,中国的高校甚至还没有开始。因此,创业障碍和限制的消除以及创业激励的促进对工作岗位的持续创造至关重要。当然,在经济不景气或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也可以实施像日本那样的就业政策介入(于海蛟,2003)。

就业的结构性难题是全球性难题。任何国家都难以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大学生从事艰苦职业的问题,这需要国家通过有效的政策刺激以促进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鼓励大学生到特定地区(落后地区、危险地区)、特定企业(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特定职业(中小学教师、护理)就业,并对大学生的收益差进行制度化的合理补偿。美国在这方面的政策是很好的典型,2003年中国所启动的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具有开创性的价值,特别是在就业激励的制度化方面,而我们早期的政策要么是强制性的,要么激励是非制度化的。我们的就业激励政策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我们还可以在激励的具体化、补偿水平的确定以及大学生未来发展上给予更多地考虑。就业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加拿大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促进政策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否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如何有效改进教育体系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所作所为。加拿大给我们的一个必须吸取的经验是,大学、用人单位和政府在这个领域密切合作。教育体系改进的目标是大学应该能够提供一种学习环境以使得毕业生能拥有广泛的技能(从技术技能到人际技能和解决问题技能)为其就业做好准备;大学必须继续提供学习机会以使得毕业生能为发展综合技能从而有效地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为此,大学需要建立起与市场(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跟踪了解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并尽快在所有的教学领域中对此做出反应。

政府、大学和用人单位三方合作机制也同样适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完善。在这方面,我们综合英国和日本的做法,基本上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并与全国各地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也联网,构成一个完整系统;建立职业指导机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为学生提供平等、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决策,让他们能够将职业规划战略融入其终生规划之中。实施全程指导,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后几年内始终进行。建立职业顾问队伍,建立职业顾问资格注册体系,强化职业顾问的培训,使之朝着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发展。建立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之中,并给予学分。

任何政策干预都有很大的风险,而借鉴国外的成功政策经验来干预中国的就业市场则可能有更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全面政策分析评价系统,确保政策干预取得积极效果(Hillage,J,和Pollard,E,1998)。我们的就业政策制定既要认真研究国外就业政策的前提条件、政策措施、政策传导机制、最终结果以及不同国家就业政策的比较,更要研究中国的特定社会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发展的趋势以及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明确界定大学生就业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范围与目标,提出解决办法,制定政策草案,并对就业政策效应做预前模拟研究;对政策实施进行跟踪研究,并进行阶段性评估和反馈,以便于政策决策的改进。

七、结论

就业为民生之本,而大学生就业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因此,国外除了“普适性”的政策之外,也积极采取专门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性”的就业促进政策措施。最为重要的是,这些政策在实际解决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鉴于最佳政策实践在宏观政策领域中的成功应用,中国自然也可以从国外大学生就业政策中寻求借鉴。在中国制定大学生就业政策时,刺激创业精神、提供就业激励、改进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指导等方面的政策不仅对大学生就业而且对整个劳动力市场乃至整个经济都将产生积极的效应,但基本前提是必须强化政策研究,建立全面政策分析评价系统,而不是局限于具体的促进措施的“进口”。

标签:;  ;  ;  ;  ;  ;  ;  ;  ;  ;  

大学生就业:对外促进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