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承上——本课论述了辩证否定观,知识内容中渗透、巩固了本单元前三课所学的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本课还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本单元的落脚点,又相当于对唯物辩证法部分的总结。启下——本课提出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从思维方法的角度进一步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指导,也为下一单元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重要基础。
从在新课改精神和学科素养培育的意义上看,通过学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初步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通过对家乡厦门的发展提建议,有利于增强公共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亮彩·厦门组、潮起·厦门组、潮涌·厦门组、潮暖·厦门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自由组合,每组设一名组长。引导学生课前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分别收集有关家乡(厦门)美在哪、为什么会这么美、怎样才能更美、我们能为家乡美做什么等资料。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以成员的身份参与,并指导学生对其所形成的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并最终形成课堂展示的成果。
环节一:亮彩·厦门:感受家乡美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跟随着亮彩·厦门组的镜头感受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厦门。
[亮彩·厦门组汇报展示]展示一组学生自己收集的反映厦门改革开放以来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的图片。
教师引导:亮彩·厦门组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等角度给我们很好地展示了家乡厦门的美丽。的确,厦门不断地在美丽、发展、创新着(指厦门拥有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十佳人居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等殊荣。以上由学生间问答完成)。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一起来感悟创新,学会创新,并为实现厦门科学发展的新跨越出谋划策。
环节二:潮起·厦门:创造家乡美
教师引导:我们的家乡厦门如此的美丽,美丽的厦门又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潮起·厦门组搜集的材料。
[潮起·厦门组汇报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厦门人抢抓机遇,坚持改革,不断探索科学发展之路,成功实现了厦门城市规划建设的“三次跨越”:一是上世纪80年代,由鼓浪屿——中山路老城区,向筼筜湖周边和湖里开发区的跨越。二是上世纪90年代,由岛内西部向东部会展、莲前片区以及海沧区的跨越。三是2000年后,开始由岛内向岛外的跨越。
教师引导: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与时俱进,才成功实现了“三次跨越”,将一个小渔村打造成为一个初具现代化、国际性格局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感谢潮起·厦门组为我们所做的精彩展示。
教师过渡:从潮起·厦门组的展示,我们知道,改革是厦门发展的动力。那么改革与原有做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探究活动一:
合作探究:实现“三次跨越”是特区人坚持改革的结果,思考改革与原有做法的区别与联系。
在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心得的基础上,教师点拨:与原有做法相比,改革是一种否定。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会灭亡,新事物才会产生。但是改革不是对原有做法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原有做法中不合理因素的否定,同时又是对其合理因素的肯定、继承和发展。这符合了辩证否定的思想。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1)它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2)它又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教师过渡:与辩证否定观相对立,有人这样理解否定:请阅读教材第75页的探究内容,思考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探究活动二:
1.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2.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思考、分析探究问题基础上,教师用下表展示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师过渡:通过刚才潮起·厦门组的展示,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已成功实现了“三次跨越”。但是,厦门人绝不会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当前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全力推进“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和“展现中国梦的样板城市”的建设目标。
探究活动三:
分组讨论:阅读教材第77页有关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全力推进“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和“展现中国梦的样板城市”的建设目标?
在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分组讨论、交流心得的基础上,教师做如下分析、总结: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同样,厦门也不会止步于已有的成就。厦门人将会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改革,做到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不断实现厦门发展的新跨越。厦门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全力推进“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和“展现中国梦的样板城市”的建设目标,正是体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1.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2.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地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环节三:潮涌·厦门:再创家乡美
教师引导:改革开放以来,美丽的厦门成功实现了“三次跨越”。“十三五”期间,厦门人应该如何树立创新意识,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和“展现中国梦的样板城市”的建设目标,促使厦门更加美好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潮涌·厦门组搜集的材料。
[潮涌·厦门组汇报展示]材料一:2019年4月,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4周年,厦门交出了一份美丽的成绩单.自贸实验的“厦门模式”探索出一套具有厦门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对台先行先试等方面取得有效突破。
材料二:“十三五”时期,是厦门深化改革开放、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决定性时期。必须正确把握厦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解放思想,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把握科学发展的规律,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以更加昂扬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全力推进厦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教师过渡:潮涌·厦门组充分利用厦门 “十三五”规划的相关资料,再次论证了特区人将会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和“展现中国梦的样板城市”的建设目标,非常有说服力。感谢潮涌·厦门组的精彩展示。
探究活动四:
运用教材第76页至第77页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厦门人是如何树立创新意识的?
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思考、分析探究问题基础上,教师点拨:
厦门人牢固树立创新意识,立足于与台湾的“五缘”优势,致力对台先行先试,必将进一步增强厦门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同时,坚持解放思想,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正确把握厦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厦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可见,要树立创新意识,必须做到:
1.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3.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观念。
4.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环节四:潮暖·厦门:共塑家乡美
教师引导:作为厦门人,我们中学生更应该牢固树立创新意识,不断促进自身和厦门的发展。请看潮暖·厦门组为大家带来的我为“美丽厦门”献计献策的“金点子”。
[潮暖·厦门组汇报展示]通过课前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有关我为“美丽厦门”献计献策的资料,并形成展示“金点子”材料。
教师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充分认识创新的重要性,勇于创新,用创新之笔来描绘更加美好的厦门。
分享小结: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本课知识要点,并结合前面所学的唯物论、认识论,以及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创新的哲学依据,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学习心得。
在学生思考、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对创新的哲学依据做如下总结:
1.唯物论角度。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所以必须从变化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创新意识。
2.辩证法角度。
(1)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2)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要随着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3.认识论角度。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课堂延伸:指导学生课后继续丰富和完善有关我为“美丽厦门”献计献策的资料,他们创新性的金点字,将会通过发送邮件、写信等方式提交给有关部门。
论文作者:陈亚专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厦门论文; 教师论文; 创新意识论文; 辩证法论文; 城市论文; 美丽论文; 事物论文; 《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