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微处理修补技术论文_许海波

沥青路面微处理修补技术论文_许海波

许海波

(湖北天达建筑实业有限公司,湖北,十堰,442000)

【摘 要】微处理修补技术是沥青路面修复车辙等裂缝密封问题的有效预防性养护措施,对防止路面损坏具有密封、封水效果,对道路使用寿命有延长等技术特性,在我国公路良性养护体系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就沥青路面早期裂缝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就沥青路面进行微处理修补前进行路面检验提出建议,最后对沥青路面微处理修补技术施工中需要注意事项进行概述。

【关键词】沥青路面;微处理;修补技术

引言

微处理修补技术作为一种道路养护方法具有完善的功能,微处理修补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沥青路面的老化、松散、光滑、磨损、坑槽等病害,增强沥青路面的抗滑特性,改善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提高路面行车的舒适性,增强路面的使用性以及耐久性,微处理修补技术还增加了路面的承载力以及后期使用中的防病害能力。微处理修补技术可以改善降低路面封水效果,改善和治理路面的功能性破坏,对网裂、松散等病害也有较好的修补效果。

微处理修补技术主要用于公路中的重交通路面,如重载、超载车较多的路段,可以有效缓解渠状车辙问题,如公路匝道、弯道、交叉路口;机场停机的坪道面,增强耐磨,抗变形,明显降低集料的飞散量;高速公路路基结构的抗滑表层、道路表面层、车辙处理;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的低噪声、表面抗滑、美观处理;立交桥以及桥梁桥面,尤其是钢桥面铺装在改善表面、治理病害状况的同时,桥身自重不会过多增加;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发挥磨耗层作用,有效改善路面表面磨光、露骨问题,提高路面平整度,降低路面渗水率。

1.沥青路面裂缝及其产生原因

1.1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在路面的表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路面半刚性基层发生的收缩裂缝存在一致性,是路面基层裂缝在其面层的反射。在沥青路面基层较薄时,横向裂缝就较早的出现,迅速增长的交通量尤其是严重超载的大量货车,使得路面基层受到的弯拉应力远高于基层底部能承载的弯拉应力,导致路面撕裂。横向裂缝 的发生也受沥青混合料的影响,一旦温度变化使得沥青混合料不均匀的变化,这样沥青混合料的变化性质就会对横向裂缝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沥青严重老化,沥青含蜡量的增加,使得越容易产生裂缝。

1.2疲劳裂缝

疲劳裂缝在路面的表现形式是网裂,具体表现为裂缝附近一般比较大的车辙,疲劳裂缝的产生原因是不足的结构强度,路面早期的超载破坏力是非常大的,影响非常严重,营运弯沉值的实测远大于设计容许值。或者因为施工期间,加热温度过高的沥青混合料,导致沥青失去粘结力提前老化,在路面行车的外部荷载作用下,导致路面恶化,形成龟裂。

1.3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由于路面填挖处使用不同的路基填料,使得填挖处的模量也不尽相同。路幅在行车的荷载影响下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而出现路面裂缝;或由于路面结构内部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加上力学响应,也会产生路面裂缝。

路面发生裂缝的原因不尽相同,应结合不同的裂缝分析产生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进行维修。因为如果不及时维修,路面就会受到渗水损害,导致迅速恶化路面结构性能。路面裂缝的密封工作可以说是一项日常的养护性工作,如果采用较好的裂缝密封工艺,就可以增强路基的防止水渗入特性,较好的保持路面平整度等功能。

2.沥青路面微处理修补前的检验工作

沥青路面微处理修补前的检验工作包括原路面状况的检验和施工机具的检验。

对原路面的检查,要确认原路面处理完毕车辙,要确保符合微处理摊铺车施工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监理监督情况下,对施工材料首先进行施工检查:对施工中可能用的材料,如乳化沥青、水、矿料、填料等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符合施工设计要求,方可使用。筛除粗集料中存在混入的超粒径颗粒。基于1%的含水量间隔,应用中细集料紧装密度的测定测试方法,对矿料基于含水量0到7%状况下的单位体积内的干矿料重量进行检测,测定矿料 “含水量-单位体积干矿料重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用于设定摊铺车,最终测定矿料含水量。

施工前对施工机具进行检查以及标定:第一,全部备齐各种施工机械以及辅助工具,确保保持工作状态的良好。第二,认真标定施工摊铺车。第三,在施工监理监督的情况下,通过标定摊铺车,得出摊铺车内各料门开度、泵的设定、各材料出料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并以报告形式出具标定报告。在微处理修补技术施工前,必须清除干净路面上泥土、材料、杂革等所有遗留的有害物质。如果清除路面中用水冲洗,就需要等所有的路面裂缝都完全干燥后才可以。如果原路面是水泥路面或光滑、松散,就采用洒黏层油,在其他情况下也不要求洒布。路面可以使用搅拌箱前面设置的喷水管预先进行湿润,具体的喷水量要结合施工当天期间的湿度、表面纹理、气温、干燥情况等综合状况进行调节。摊铺箱在启动封层机前,必须要确保一定量的混合料,混合料要分布均匀,稠度适当,才能匀速前进封层机。

3.沥青路面微处理修补技术施工中需要注意事项

3.1混合料的稠度

良好的微处理摊铺技术施工要求混合料稠度要符合施工要求,即在进入摊铺箱后,稀浆混合料要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如果混合料过于粘稠,就会导致破乳过早,进而影响路面铺层的平整度,如果在刮平器的作用下还会留下刮痕。因此,含水量一般控制在 9%左右,并结合具体情况(骨料和拌和等)适当调整微处理混合料的调和时间,只有 2分钟左右,混合料稠度不能和普通的稀浆封层材料试验稠度,所以一般施工人员依靠经验判断混合料的稠度。微处理中,刚摊铺的混合料出现跑浆迹象,就需要适当降低用水量,说明混合料稠度偏稀;刚摊铺的路面,用细棍划如果出现集料松散的迹象,可适当增加用水量,说明混合料稠度偏稠。

3.2破乳时间

施工质量问题中往往是由于破乳过早造成的,在搅拌以及摊铺过程中,混合料的稀浆程度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因为破乳过早就会沥青厚薄不均、结团、刮痕等,甚至非常不利与路面封层的粘结,如果破乳时间过长,又会影响路面成型时间。

3.3摊铺控制

沥青路面微处理修补技术在摊铺过程中要注意摊铺速度和摊铺厚度两个环节。

摊铺速度的控制和调理要考虑路面的状况,主要有两大因素影响摊铺速度,如集料的级配以及路面的表面纹理。

摊铺厚度的检验,要从每一车所铺设的断面(开始、中间、结束)实施检验。对断面的检测,位置是两侧以及中间各取一点,检测工具是钢尺,摊铺检测厚度要在设计范围内。在级配范围内,曲线如果靠近较粗的一边,也就是集料中的大颗粒占比较大时,摊铺就需要厚一点;否则,集料中的大骨料就很难嵌入路面封层,就会被刮板轻易带起甚至造成划痕。相反,如果级配靠近较细的一边,也就是集料中的细料占比较大时,摊铺就需要薄一点。微处理修补的设计厚度是依据稀浆中的最大颗粒进行设计的,取其粒径。如果封层强行铺厚、铺薄,就会导致封层出现泛油、松散、车辙等病害,稳定性较差。另外,路面的粗糙程度也对摊铺厚度有直接影响,稀浆表面的孔隙和填充材料多少是正相关关系。

4.结束语

微处理修补技术作为一种预防性养护方法是经济有效的,不仅可以利于增加路面的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增强路面良好的抗滑能力;微处理修补的空隙率较小,具有非常好的封水效果,有效防止或减轻路面渗水损害,对大中修道路的时间有延缓作用;微处理修补技术还可以填补车辙,增加路表的平整度;微处理修补技术可以加快路面交通开放,对正常运营高速公路的工作影响较小。笔者建议在沥青公路运营阶段,要对路面病害及其潜在病害建立动态数据库,方便及时调查,对病害进行尽早维修,降低公路养护成本,同时还可以提供预防性养护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董涛.沥青路面微表处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J].市政技术,2011(1).

[2]王敏.浅谈沥青路面微表处理技术[J].四川建筑,2012(4).

[3]常洪芳.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博览,2010(4).

论文作者:许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5

标签:;  ;  ;  ;  ;  ;  ;  ;  

沥青路面微处理修补技术论文_许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