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铁路西环线贯穿海南岛,纳入我国铁路网

粤海铁路西环线贯穿海南岛,纳入我国铁路网

一、粤海铁路西环线贯通海南岛纳入我国铁路网(论文文献综述)

刘瑞红[1](2020)在《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文中提出铁路自从诞生后,在近代战争中就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意义。铁路甚至成为近代战争中交战双方的“生死线”,战时对于铁路无论敌我,该利用时就必须利用,该毁弃时也必须尽可能毁弃,否则都意味着失败。是利用,还是毁弃,取决于战争形势的变化。如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决策,从战略战术上适时地利用或毁弃铁路,往往成为生死成败的关键因素。“生死线”是铁路战争中对铁路的精准战略定位,它有时表现为进攻线、有时表现为防御线和封锁线、有时意味着生命线、有时意味着死亡线。它究竟是一条什么意义上的“线”,取决于铁路掌握敌我之手和如何对待铁路。铁路在抗日战争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死线”作用。本文着眼于铁路和抗日战争的互动关系研究,相关探讨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内容展开。明治维新之后,铁路逐渐成为日本对外侵略的战争武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利用铁路线推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并利用铁路在沦陷区推行“囚笼政策”。日军为了争夺铁路控制权对中国铁路进行了破坏和摧残。为了保持其在华侵略的输血管道铁路的畅通,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对铁路实施殖民化管理,并采取了一些利于铁路维护和运营的措施,如修复旧路并修建新路、推行“爱路运动”、实行铁路联运等措施,以增强铁路的运输力。日本在沦陷区铁路运输以军运为主,同时肩负运输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掠夺的资源和财富。但是由于中国军民的抗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铁路破袭战的开展,给予了日军铁路修复、新筑、营运以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始终未能保持铁路畅通。铁路为战争的交通利器,因而做好铁路战备十分必要和重要。国民政府铁路战备主要表现为将铁路纳入战时轨道,成立铁道运输司令部,完善铁路法规、规章及管理制度等。同时国民政府又改善和充实了一些铁路线路的铁路设备,如抽换重钢轨、枕木及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车辆增强运输能力,增设电信设备,统一车辆调度,增筑和改进防空设备,增加站场设备提高运输效率,购储行车及紧急修理材料。另外国民政府还进行了一些战备铁路的修筑,如贯通粤汉铁路、修筑苏嘉铁路、修筑钱塘江铁路大桥等。最后国民政府还加强了铁路员工的战备动员,如增进铁路员工的联络合作、策动铁路员工的工作效率及储备铁路人才等。铁路建设与运输决定了战争的机动性。由于日本沿铁路线快速推进战争,致使抗日战争初期中国铁路大部分沦陷,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随之转移。为了保障大后方与战争前线及国际间的交通联络,国民政府在西南、西北大后方新修筑了一些铁路线。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为了提高铁路的抗战运输力,又采取了一系列铁路建设和管理措施,如完善铁路设备、强化联合运输机制、铁路线段联合办工、人事策励、交通机关与军队协同作战等。战时铁路运输主要以军运为主,同时兼顾非军事客货运输。由于战火的摧残及战时铁路器材、燃料的短缺,严重影响了战时铁路的运输力,并致使铁路运输呈现不平衡性。虽然战时的环境制约了铁路运输效力,但是在铁路员工的奋勇斗争下,铁路还是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铁路由于其自身的运输优势,被视为本国国防的“国之重器”。战争时,铁路不仅是战争的战略后勤补给线,交战双方争夺的主要军事目标,交战双方的“生死线”,同时其本身也成为战争的直接武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发起的诸多战役,皆围绕破坏铁路的运营或争夺铁路干线的控制权而展开,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破击战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铁路争夺战。由于日军对中国铁路交通线的破坏和摧毁,致使中国的铁路随着国土的沦丧而不断地撤退和沦陷,而中国铁路员工在铁路撤退中奋勇抢拆、抢运,始终保持与军队共进退,以及在铁路沦陷后依然在沦陷区坚持与日军展开英勇斗争等行为,皆表现出了抗战期间铁路员工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民族精神。抗战14年,日本对中国铁路的破坏和摧残以及中国军队为时局所迫对铁路的自行破坏和拆除,直接和间接地造成了铁路的巨大损失,如铁路设施、产业设备、财产、营业以及铁路人员的损失等。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即将胜利前后,已经开始进行铁路复员的筹划与准备。但是由于国民政府铁路接收与复员目的是为了打内战的需要,这不仅暴露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和反动的本质,而且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其展开了针锋相对的铁路军事斗争,最终致使国民政府接收铁路和恢复交通的企图破产。通过对铁路与抗日战争的互动关系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铁路诞生后,在近代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战术,也加大了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铁路事业在近代战争中得到了检验与考验,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战争的胜败决定了铁路的存亡;铁路在战争中不仅担负着重要的军运任务,也兼顾了非军事客货运输,但军事运输为其主要方面,但战争期间由于战争的破坏致使铁路运输力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铁路是大国重器,铁路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近代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铁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胜负,但铁路本身并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钟远明[2](2017)在《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战胜利后四年间内战成为主调,在内战背景下国统区铁路的经营与建设问题是战后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粤省铁路作为国统区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建设过程成为战后动荡四年间中国铁路的典型缩影与真实写照,且极具特色。该省铁路历经自清末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后近40年的发展,在国家政权力量的主导下,从孤悬岭南到融入全国铁路系统,奠定其经营与建设的基本格局与重要基础;而战后四年则是衔接粤省铁路经营建设在抗战以前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重要过渡转型阶段。此阶段开启的首要步骤是国民政府从日军手中接收粤省铁路各路段,恢复原有经营,在此基础上重启粤省铁路营运,但过程未如人意,对之后的经营建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阶段开启的另一个关键步骤是国民政府重建对粤省铁路的统一管理,推动该省铁路各路段进一步整合;而铁路管理新模式的引入亦是战后中国铁路管理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尝试,并产生持续的影响。由于战争的贻害,国内外局势复杂,粤省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丕变以及粤省铁路自身基础状况限制等,粤省铁路在战后四年间的经营建设肩负“恢复战前标准”沉重任务之余还需致力于“推动建设”。尽管各项日常经营事务——机务、工务、财务、行车、警务以及客货运输等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基础极为脆弱,与抗战前水平仍相去甚远。此外,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美国积极参与战后中国铁路建设,美援也成为粤省铁路建设得以启动的重要资金依赖;而在引入利用美援的憧憬下,广东军政当局喊出“复兴华南”的号召,锐意以粤省铁路为中心展开一系列建设项目,与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合作开展多项具有重要价值与长远意义的铁路工程,然而这些铁路工程在混乱的时局中始终未能完工,对广东地方经济建设推动作用有限,难以满足当地发展的需求。随着国民党在广东的统治行将崩溃,粤省铁路经营亦陷入空前困境;在人民政府正确政策方针以及原铁路职工的促成下,粤省铁路在新旧政权更迭过程中实现较为平稳的过渡,民国路政在广东得以转换新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铁路事业的一部分。

梁荣波[3](2015)在《广铁集团合资铁路经营管理模式改革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合资铁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壮大,已经在全国铁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铁路将逐步全面走向市场,管理体制不断深化改革,这对合资铁路而言,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是巨大的挑战。本文首先从国内外铁路经营管理模式改革优化入手,梳理归纳其经营管理模式改革优化历程,进而阐述我国合资铁路的发展历程及管理、广铁集团合资铁路的发展及特点,尤其剖析广铁集团合资铁路改革优化经营管理的成效和不足,并分析存在不足的成因。其次,剖析国(境)外香港铁路、美国铁路经营管理改革优化,借鉴香港铁路、美国铁路经营管理改革优化迅速取得成功的主要经验和启示。最后,针对广铁集团合资经营管理在改革优化中未能解决的问题,以及近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我国合资铁路既有体制和原则下,借鉴学习香港铁路、美国铁路的成功做法,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加大多元化经营力度、深化货运组织改革、实施资源统筹策略、理顺委托管理机制、努力寻求政策支持等,提出改进和完善广铁集团合资铁路经营管理模式的建议。

申涛[4](2010)在《海南岛旅游交通系统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旅游交通既是旅游活动的主要保障,也是旅游质量的主要评价因子。世界上所有旅游热点地区,莫不是交通发达的地方。发达的旅游交通系统能够增强旅游地的可进入性,扩大旅游地的知名度,从而促进旅游地的兴旺发达。虽然近年来海南岛不断改善旅游交通条件,以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但旅游交通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交通拥堵、服务质量差、空间网络不够完善等仍影响着海南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研究与海南岛旅游交通有关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总结就显得越来越迫切。本文梳理完善了旅游交通的理论体系,借助于系统发展理论、区位理论以及数量地理学和计量经济学相关模型,对海南岛主要旅游吸引物的空问分布及演化、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关系,特别是海南岛旅游交通系统的若干子系统进行了具有一定深度的客观分析。结果表明,作为旅游交通重要节点的旅游吸引物分布呈现一定的集中性,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内部区位条件和交通网络是其分布演化的主要驱动要素之一。海南岛旅游业发展和交通运输业关联度较高,但旅游交通系统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各种交通方式所实现的旅游功能效应不平衡,尤其是城市公共交通、旅游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非常突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旅游交通系统配置,不仅要建新的交通基础设施,更多的是要充分利用现有公共交通资源,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机整合,全力提升海南旅游交通的管理服务水平。

林路[5](2009)在《新中国铁路60年——路网篇》文中研究指明路网建设,是一个国家铁路发展的基础。从1876年第一条铁路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到1949年解放前夕,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在70余年的时间里,只建成2万余公里铁路,且分布不均。新中国建立后,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铁路总里程已达8万公里。60年来,祖国路网日新月异,高速、重载从无到有。让我们一起走进尘封的历史,重温我国铁路网的发展与变迁。

刘宁[6](2009)在《从孤悬海外到不再遥远——国庆60周年系列报道之海南交通篇》文中指出站在共和国60年的时间节点,对海南这一祖国最南端的年轻省份作一回眸:从共和国的版图上看,她显得很小,也很偏,但她却是共和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在共和国的发展史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篇章。60年来,从孤悬海外的边陲海岛到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天涯不再遥远;从古时贬谪流放之地到"中华民族的后花园",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大步快进;从粮食、猪肉尚需岛外调进,到成为全国农作物的"种子摇篮"、全国人民的"果菜篮子";从断言无法种植橡胶的"禁区",到国家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本期"共和国60年"系列报道特意择取了海南交通、旅游、农业、农垦这四个在全国视野里最厚重最具亮色的板块,透视这个年轻省份的成长,触摸共和国60年行进的体温。

本报记者 孟小林 见习记者 符丹萍[7](2008)在《百年铁路梦 海峡变通途》文中研究说明历史会记住这些难忘的日子:2003年1月7日,琼州海峡铁路轮渡正式建成。3月2日,从海南开出第一列货列。同年12月28日开办汽车、散客渡海运输业务;2004年12月5日,粤海铁路客运开通,海口往返广州的K408/407次正式开行,我国铁路史上首对跨海?

文丰[8](2007)在《支撑和保障的“长跑战略”——海南交通建设突破“低端”形象看点》文中研究表明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脍炙人口的口号,揭示的是交通运输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近年来,海南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期,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逐渐成形,为海南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东环城际铁路获得批准即将开工、西环铁路全线铺通即将运营、海口和三亚的绕城公路建设紧锣密鼓、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备受关注,还有港航建设、农村公路建设……海南交通看点连连。

韩宝明[9](2005)在《粤海铁路经营策略与运输组织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分析粤海铁路公司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的背景和对铁路的功能定位提出了以运输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企业经营战略定位问题。从运输价格上分析了目前铁路与公路的竞争优势扣不足,讨论了大力发展保价运输和多式联运等运输服务与营销手段和客货运输组织的相关问题及保障措施。

李光发,徐宏[10](2005)在《粤海铁路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粤海铁路西环线铺架工程施工的基本情况,对铁路建设与当地经济以及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影响作了扼要的分析阐述,并对进一步完善海南铁路的建设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二、粤海铁路西环线贯通海南岛纳入我国铁路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粤海铁路西环线贯通海南岛纳入我国铁路网(论文提纲范文)

(1)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铁路与日本侵华
    第一节 日本对华的铁路交通战
        一、日本利用铁路线推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二、日本利用铁路线在沦陷区推行“囚笼政策”
        三、对中国铁路的破坏和摧残
    第二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管理和修建
        一、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殖民化管理
        二、沦陷区旧线修复和新线修建
    第三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运输
        一、日本铁路军运理论的形成及运用
        二、沦陷区铁路运输体制与措施
        三、沦陷区铁路的运营
    小结
第二章 国民政府的铁路战备
    第一节 铁路纳入战时轨道的准备
        一、成立铁道运输司令部
        二、完善铁路法规、规章
        三、确立和改进战时铁路管理制度
    第二节 铁路设备的改进和战备铁路的修建
        一、改进铁路设备
        二、修建战备铁路
    第三节 铁路员工的战备动员
        一、增进铁路员工的联络
        二、增强铁路员工的效能
        三、储备铁路人才
    小结
第三章 国统区战时铁路建设和运输
    第一节 战时铁路建设
        一、赶筑联络国内国际的西南西北铁路网
        二、战时铁路建设的特点
    第二节 战时铁路运输
        一、增强铁路运输力的措施
        二、铁路军运及非军事客货运输
        三、铁路运输的限制因素
        四、铁路运输的不平衡
        五、铁路员工维持运输的艰苦斗争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军民的铁路交通战
    第一节 铁路交通战在现代战争中的意义
        一、交通为直接战争武器
        二、现代战争必须依靠交通
        三、现代战争的战略目标
        四、现代战争的战略后勤补给线
    第二节 铁路破击战和争夺战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破击战
        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铁路争夺战
    第三节 战时铁路的沦陷与撤退
        一、铁路撤退
        二、铁路沦陷
    小结
第五章 铁路损失与战后铁路复员
    第一节 铁路损失的估计
        一、日本投降时各主要铁路受损状况
        二、铁路设施及人员的损失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铁路复员
        一、铁路复员的筹划
        二、铁路复员的的实施
        三、接收铁路与恢复交通的破产
    小结
余论 关于“铁路战争”“铁路与战争”的思考
    一、铁路之于战争的价值
    二、铁路与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
    三、战争是对铁路事业的检验和考验
    四、关于战争与铁路的悖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致谢

(2)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抗战以前粤省铁路从分治到整合的进程
    第一节 粤省铁路分治的形成
        一、美国方面关于省三支线的兴筑及其困境
        二、商办铁路公司对粤汉铁路广东段的修筑与经营
        三、英国势力笼罩下广九铁路的兴筑与经营
    第二节 抗战爆发前粤省铁路的整合
        一、省内整合:政治介入粤省铁路内部事务
        二、融入全国铁路系统:四大铁路管理局(工程局)合并
    第三节 抗战爆发前后粤汉广九两路接轨
        一、接轨问题的起源
        二、中央、地方与英国关于接轨问题的立场与纠缠
        三、两路接轨促成“香港通道”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粤省铁路经营的恢复与统一管理的重建
    第一节 粤省境内粤汉、广九等路段的接收与营运初步恢复
        一、陆军第二方面军铁路接收事宜
        二、交通部驻粤人员的铁路接管
        三、粤省境内粤汉、广九等路段交通营运的恢复
    第二节 海南岛铁路之接收与初期经营
        一、日军对海南岛铁路的营建概况
        二、海南岛铁路接收乱局
        三、海南岛铁路接收初期之经营及困难
    第三节 粤省铁路统一管理的重建
        一、粤汉区铁路管理局之建立
        二、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在粤组织机构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抗战胜利后粤省铁路的日常经营
    第一节 粤省铁路营运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援助
    第二节 粤省铁路经营中的主要事务
        一、机务
        二、工务
        三、财务
        四、行车
        五、警务
    第三节 客货运输状况及其进步与不足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抗战胜利后粤省铁路新工程与广东地方建设
    第一节 美援、“复兴华南”计划与粤汉区铁路
        一、打造华南“美式铁路典范”
        二、以铁路带动“复兴华南”计划
        三、“美援”的落差
    第二节 开发海南岛:海南环岛铁路之建设及窘境
        一、海南环岛铁路建设基础与建筑计划
        二、开展海南环岛铁路计划中的困难
        三、环岛铁路计划的搁置与地方民众的反应
    第三节 连通粤汉干线与广三段:建设广州西南大桥
        一、工程缘起
        二、战后路局、省府与市府合作筹筑西南大桥
        三、工程计划与中辍
    第四节 运输煤炭以济广东:狗牙洞支线建设
        一、缺煤的广东
        二、粤湘边境、粤北煤矿的早期开发与狗牙洞支线雏形
        三、支线工程开展与相关概算
        四、推进支线工程的现实困难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民国路政在广东的转换
    第一节 粤省铁路深陷经营困境
        一、财政极度困难
        二、粤省铁路工潮迭起
        三、路局高层离心离德
        四、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南迁广州
    第二节 广州机厂等设备人员迁台
    第三节 人民政府对粤省铁路的接管与改造
        一、接管前夕之情形
        二、粤省铁路的接管与改造过程
        三、粤省铁路交通恢复与营运展望
    第四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3)广铁集团合资铁路经营管理模式改革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和改革优化
        1.2.1 国外铁路经营管理模式研究及改革优化
        1.2.2 国内铁路经营管理模式研究及改革优化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论文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结构
第2章 合资铁路概况
    2.1 我国合资铁路发程历程及管理概况
        2.1.1 合资铁路发展历程
        2.1.2 合资铁路管理概况
    2.2 广铁集团合资铁路发展概况及特点
        2.2.1 广铁集团合资铁路发展概况
        2.2.2 广铁集团合资铁路主要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铁集团合资铁路经营管理模式发展及现状分析
    3.1 广深铁路公司经营管理模式
        3.1.1 基本情况概述
        3.1.2 经营管理分析
        3.1.3 优势劣势分析
    3.2 粤海铁路公司经营管理模式
        3.2.1 并购重组方式分析
        3.2.2 直管车间方式分析
    3.3 石长铁路公司经营管理模式
        3.3.1 基本情况概述
        3.3.2 经营管理分析
        3.3.3 优势劣势分析
    3.4 广珠城际铁路公司经营管理模式
        3.4.1 基本情况概述
        3.4.2 经营管理分析
        3.4.3 问题原因分析
    3.5 专业化经营管理模式
        3.5.1 基本情况概述
        3.5.2 经营管理分析
        3.5.3 优势劣势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境)外铁路经营管理模式改革优化与启示
    4.1 香港铁路的改革优化与启示
        4.1.1 改革优化历程
        4.1.2 改革优化效果
        4.1.3 改革优化启示
    4.2 美国铁路的改革优化与启示
        4.2.1 改革优化历程
        4.2.2 改革优化效果
        4.2.3 改革优化启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铁集团合资铁路经营管理模式改革优化建议
    5.1 多元经营策略
        5.1.1 一体化委托经营
        5.1.2 联劳合作经营
        5.1.3 共同合资经营
        5.1.4 协议租赁经营
    5.2 货运改革策略
        5.2.1 货场变市场
        5.2.2 前后一体化
        5.2.3 运价市场化
        5.2.4 货运信息化
    5.3 资源统筹策略
        5.3.1 运输资源统筹
        5.3.2 企业资本运作
        5.3.3 资本结构调整
    5.4 规范委托策略
        5.4.1 更新改造管理
        5.4.2 定额指导标准
        5.4.3 效益挂钩办法
    5.5 政策支持策略
        5.5.1 立法支持政策
        5.5.2 运价支持政策
        5.5.3 专项支持政策
        5.5.4 公司规范治理
    5.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海南岛旅游交通系统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旅游交通研究相关理论方法
        1.5.1 系统理论
        1.5.2 区位理论
        1.5.3 灰色关联分析理论
        1.5.4 交通网络相关理论
        1.5.5 旅游流空间结构理论
    1.6 研究思路及体系框架
2 旅游交通与旅游交通系统
    2.1 旅游交通的概念、类型及特征
        2.1.1 旅游交通的概念
        2.1.2 旅游交通的类型
        2.1.3 旅游交通的特征
        2.1.4 旅游交通与大众交通的联系与区别
    2.2 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2.2.1 旅游交通是最基本的旅游要素
        2.2.2 旅游交通是重要的旅游吸引因素
        2.2.3 旅游交通是旅游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2.2.4 旅游交通影响旅游地的发展
        2.2.5 旅游交通影响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体验
        2.2.6 旅游交通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2.3 旅游者选择旅游交通方式的影响因素
        2.3.1 旅游活动的距离
        2.3.2 旅游者的经济状况
        2.3.3 旅游者的偏好及旅游目的
    2.4 旅游交通系统的构成与层次
        2.4.1 旅游交通系统的构成
        2.4.2 旅游交通系统的层次
    2.5 旅游交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5.1 旅游交通系统的结构
        2.5.2 旅游交通系统的功能
    2.6 旅游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
        2.6.1 旅游交通系统的布局规划
        2.6.2 旅游交通系统的设计理念
3 海南岛旅游业与旅游交通系统的发展
    3.1 海南岛旅游业发展及旅游资源概述
        3.1.1 海南岛旅游业发展概述
        3.1.2 海南岛旅游资源概述
    3.2 海南岛主要旅游吸引物空间分布及其演化
        3.2.1 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
        3.2.2 空间分布演化及其模式
        3.2.3 空间分布动力机制探讨
    3.3 海南岛旅游交通系统发展概述
    3.4 海南岛旅游业与交通运输系统关联性评价
        3.4.1 分析指标选择
        3.4.2 结果分析
4 海南岛旅游交通子系统现状及优化配置
    4.1 航空旅游交通子系统现状及优化配置
        4.1.1 组织管理
        4.1.2 站点设施
        4.1.3 航线网络
        4.1.4 运载工具
        4.1.5 优化配置对策
    4.2 公路旅游交通子系统现状及优化配置
        4.2.1 道路网络
        4.2.2 设施服务
        4.2.3 城市公共旅游交通
        4.2.4 旅游车管理制度变迁
        4.2.5 自驾车旅游发展
        4.2.6 优化配置对策
    4.3 水运旅游交通子系统现状及优化配置
        4.3.1 设施与发展概况
        4.3.2 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4.3.3 邮轮游艇等新兴水上旅游快速崛起
        4.3.4 优化配置对策
    4.4 铁路旅游交通子系统现状及优化配置
        4.4.1 设施与发展概况
        4.4.2 对海南旅游发展的影响
        4.4.3 优化配置对策
    4.5 特种旅游交通子系统现状及优化配置
        4.5.1 基本配置概况
        4.5.2 优化配置对策
5 海南国际旅游岛立体旅游交通系统的构建
    5.1 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构建立体旅游交通系统
    5.2 资源整合,发挥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效应
    5.3 加快实现旅游交通向交通旅游的转换
    5.4 建立可靠的旅游交通系统保障体系
6 结论、创新及不足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论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后记

四、粤海铁路西环线贯通海南岛纳入我国铁路网(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D]. 刘瑞红. 苏州大学, 2020(09)
  • [2]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D]. 钟远明. 武汉大学, 2017(06)
  • [3]广铁集团合资铁路经营管理模式改革优化研究[D]. 梁荣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2)
  • [4]海南岛旅游交通系统优化配置研究[D]. 申涛. 海南大学, 2010(01)
  • [5]新中国铁路60年——路网篇[J]. 林路. 铁道知识, 2009(05)
  • [6]从孤悬海外到不再遥远——国庆60周年系列报道之海南交通篇[J]. 刘宁. 今日海南, 2009(09)
  • [7]百年铁路梦 海峡变通途[N]. 本报记者 孟小林 见习记者 符丹萍. 中国经济时报, 2008
  • [8]支撑和保障的“长跑战略”——海南交通建设突破“低端”形象看点[J]. 文丰. 今日海南, 2007(04)
  • [9]粤海铁路经营策略与运输组织探讨[A]. 韩宝明. 扩大铁路对外开放、确保重点物资运输——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暨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粤海通道运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
  • [10]粤海铁路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A]. 李光发,徐宏. 中国铁道学会——2004年度学术活动优秀论文评奖论文集, 2005

标签:;  ;  ;  ;  ;  

粤海铁路西环线贯穿海南岛,纳入我国铁路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