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区永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北省咸宁市 437000
摘要:目的 探究社区综合性康复治疗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至我院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78例,时间段为2016.5.18-2017.7.18,其中常规组在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实验组给予社区综合性康复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4.87%与76.92%,P<0.05。结论 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给予社区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案,便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社区;康复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属于常见的骨科疾病,以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较为频发,且腕关节僵硬属于常见的骨折后并发症类型,占比达到6%-80%之间,主要见于不注重功能锻炼与固定时间较长的患者中,导致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1]。为此,本次研究收治78例给予骨折复位与固定治疗的患者,对实验组给予社区综合性康复治疗模式,分析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至我院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78例,时间段为2016.5.18-2017.7.18,所有患者的疾病均获得了明确的诊断,多半是由于间接暴力导致,具有明确的外伤史,就诊时间为患病后的0.5-24h,将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合并其他严重外伤患者排除。
分为两组患者(n=39,计算机随机分组模式)。常规组:21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最小与最大的分别为60岁与82岁,平均(71.20±2.10)岁;实验组:22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最小与最大的分别为61岁与82岁,平均(70.89±2.1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无明显的差异,P>0.05。
1.2方法
实验组:给予社区综合性康复治疗,依据患者的心理特征同患者讲解骨折后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与意义,将患者的信心增强,提高其依从性,便于早日获得身体的康复。并在康复时随时检查夹板、石膏等固定的松紧程度,指导患者采用三角巾或者颈腕带对患肢进行悬吊。依据实际病情采取个体康复训练的方案,使得患者了解到康复训练便于骨折的早日愈合,加快肢体功能的恢复,且在不同的时期需选择不同的方案加强训练,分阶段进行实施。
在骨折的早期与中期阶段,未去除外固定时应进行肩关节、肘关节、手指关节训练,教会患者如何抬肩,如何伸曲肘关节,如何握拳训练,对五指进行伸屈与展收,对手指关节、掌指关节进行练习,对前臂肌肉进行主动舒张与收缩训练,便于达到消肿的效果。依据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锻炼,每日将锻炼的次数与锻炼的强度递增,等到训练4周后将外固定解除,可给予中医理筋的手法揉按腕关节与手指,对抗牵引腕部,对腕关节进行被动屈伸训练,给予不同的方向对关节进行环转摇动,对腕关节粘连现象进行松解,便于将周围组织的弹性及时恢复,对腕关节进行主动屈伸、桡偏、尺偏、旋转等活动。
常规组:在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骨科医生通过门诊随访的方式同患者讲解外固定的松紧度、悬吊患肢等方式,指导患者加强功能锻炼,讲解如何对关节进行屈伸活动,每隔3-5d进行1次疾病复诊,主要采取口头讲解与动作示范等方式进行指导。
1.3判定标准
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依照Dienst功能评价标准分析其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表示腕关节不存在疼痛感,活动不会受到限制,背伸与掌屈减少程度低于15°;良表示偶尔腕关节疼痛,在患者剧烈运动后存在关节受限感,基本上处于正常的功能与握力,背伸与掌屈减少程度在15-30°之间;可表示经常性的腕关节疼痛,兼容了功能与握力,背伸与掌屈减少程度在31-50°之间;差表示未达到上述的治疗标准,明显减弱了功能与握力,背伸与掌屈减少程度大于50°[2-3]。
1.4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基础资料,选择P<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下表1知晓,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论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式的加剧,导致不断递增了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病率,且老年患者伴有骨质疏松情况,基础疾病较多,一旦骨折,将会使得自主生活的能力丧失,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患者的全身状况。实际对该类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原则包括复位、固定、功能锻炼等,便于将患肢的功能活动能力有效改善。身体的康复主要依据功能锻炼,功能锻炼与患者的配合程度联系紧密,且许多患者一旦患病将会失去生活的信心,递增了疾病治疗的难度[4]。
为了保证患者功能的早日康复,在对患者给予复位与固定治疗后,可采取社区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提供持久与连续的康复训练,是医院治疗后的延续场所,便于帮助患者便捷、就近接受疾病的康复治疗,加强康复训练,对并发症有效预防,利于早日恢复患肢的功能[5]。将以往骨科进行复诊、口头医嘱、动作示范等方式摒弃,患者可在家中自行锻炼,将医院治疗往社区康复进行延续,体现了全面性、渐进性、个体化的治疗原则,结果得知,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体现了上述优势。
总而言之,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给予社区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案,便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采纳。
参考文献:
[1]苟刚,肖清清,罗详飞等.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功能康复推拿策略[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8):112-114.
[2]黄月勤.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318.
[3]朱斌,侯进,申永军等.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5):503-505.
[4]郭继民,占晨光,姜砚劼等.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9):102-103.
[5]连贺.背侧入路与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对比[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10):6-8.
论文作者:许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患者论文; 桡骨论文; 远端论文; 实验组论文; 功能论文; 社区论文; 综合性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