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任期内美国利率政策回顾与新世纪美国利率政策展望_利率政策论文

克林顿任期内美国利率政策回顾与新世纪美国利率政策展望_利率政策论文

克林顿任期内美国利率政策评述及新世纪美国利率政策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克林顿论文,利率政策论文,及新论文,任期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50(2001)11-0066-05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利率进行频繁调整是最近几年来国际经济领域内最为引人瞩目的事 件之一。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体系虽然名义上独立于政府,只对国会负责,但在实 践中,其利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要受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不同总统任期内, 利率政策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克林顿任期内经济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与联邦储备体系利 率政策的紧密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布什新政府要想在经济上取得新的进展,也同 样离不开利率政策的支持。

一 克林顿任职以来美国利率政策变动状况

自克林顿1993年上任到2001年6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利率政策变动基本可以划分为4个 阶段。

(一)利率上调阶段(1993年初至1995年2月)

克林顿上任后,在最初时期,利率比较稳定,1993年全年没有发生变动。进入1994年后, 利率一反常态,出现了大幅度上升的状况。1994年2月至1995年2月,联邦储备委员会共7次 上调联邦基金利率,4次上调贴现率。一年内联邦基金利率共提高了3个百分点,贴现率提高 了2.25个百分点,是十几年来利率变动幅度最大、调整最频繁的一年。

(二)利率基本稳定阶段(1995年3月至1998年8月)

此时期,联邦储备委员会采取了稳定利率的政策,3年多的时间内利率仅调整了4次,调整 方向有升有降,调整幅度较小。其中,1995年7月6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由6%降至5.75%;1995年12月19日,将联邦基金利率由5.75%降至5.5%;1996年1月31日,联 邦基金利率下调至5.25%,同时将贴现率由5.25%下调至5%;1997年3月25日,将联邦基金利 率由5.25%上调至5.5%。

(三)利率频繁调整阶段(1998年9月至2000年12月)

在此期间,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联邦储备委员会对利率进行了频繁的调整,期间 共变动了9次。1998年9月29日、10月15日、11月17日为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由5.5%降至4.75 %,贴现率由5%降至4.5%。1999年6月30日、8月24日、11月16日,2000年2月2日、3月21日、 5月16日为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由4.75%升至6.5%,贴现率由4.5%升至6%。

(四)利率下调阶段(2001年1月至6月)

美国经济经历了9年多的高速增长后,到2000年末开始出现减速的迹象。有鉴于此,联邦储 备委员会采取了下调利率的政策,2001年1月至6月,连续6次降低利率,将联邦基金利率和 贴现率分别降低了2.75个百分点,联邦基金利率由6.5%降至3.75%,贴现率由6%降至3.25%。

二 克林顿任职以来美国利率政策评述

克林顿任职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共对利率进行了26次调整。利率政策运用得如此频 繁,是以往历届总统任期内较少见到的。不同时期利率变动具有自身的经济背景和原因,每 次调整都对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历次利率调整的动因

1.1993~1995年的利率上调。从1994年2月至1995年2月,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7次上调利率 ,联邦基金利率上升了3个百分点。利率在1年左右时间内连续7次上调,为过去十几年内所 少见,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强烈关注。

利率在此时期的反常变化,是同当时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1994年是美国经济 高速增长的一年,经济增长率由1993年的3.0%增至1994年的4.1%,是1984年以来增长速度最 快的一年,大大超过联邦储备委员会认为合理的2.5%的水平。就业形势不断改善,失业率由 1993年的6.8%降至1994年的6.1%。通货膨胀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全年消费物价上涨2.6%,较 上一年的3.0%下降了0.4个百分点。然而,经济也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方面。对外贸易状况 不佳,外贸赤字不断扩大。经常项目逆差由1993年的852.9亿美元增至1994年的1216.9亿美 元,逆差扩大了43%,是1988年以来逆差数额最大的一年。美元汇率在1994年也持续偏软, 全年对主要货币的汇率平均下降了12.25%。(注:国际货币基金:《国际金融统计》2000年第10期,第4、842、844页;世界经济年鉴编委

会编著:1994年《世界经济年鉴》,第307页,1995年《世界经济年鉴》,第307、311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3月、1996年3月出版。)

经济的快速增长、外贸逆差的扩大以及美元汇率的持续下跌,引起了联邦储备委员会的高 度警觉。这三个因素同通货膨胀都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任其发展,不予纠正,最终必 然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通货膨胀的发生,而这是联储最不愿意看到的。同时,以上三个因 素同利率都有密切的关系,利率变动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调节。在此种背景之下,联储动用 利率工具,以超常的方式,连续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力图通过利率的上调减少投资和消费, 以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借助利率上调吸引国外资本流入,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和阻止美元汇 率的进一步下跌。

2.1995~1998年的利率稳定阶段。1995年3月至1998年9月,是利率保持基本稳定阶段。在 此期间,利率调整了4次,前3次为下调,后1次为上调。

1995年3月至1998年9月的3年多时间,是美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运行的各项 指 标进一步趋好,经济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1995、1996、1997三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2.9%,失业率1995年为5.6%,1996年为5.4%,1997年降至5.0%。作为货币政策主要控制对象 的通货膨胀率在此期间也呈不断下降之势,消费物价指数1995年为2.8%,1996年为2.9%,19 97年为2.3%。在通货膨胀这一联邦储备委员会最为担忧的指标保持在较低水平的情况下,联 储在此期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使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得以保持上。此外,经济增长虽然 增速不断加快,但在1995年末、1996年初存在着一定的隐患,主要表现在:其一,美元汇率 不断上升,1996年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上升了12.1%,汇率的过快上升对出口产生了一定的 阻碍作用;其二,消费者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支出开始出现停滞的状况,1994年私人消费支出 47164亿美元,1995年为49690亿美元,仅增长5.3%,较1993年的5.8%下降了0.5个百分点, 这对企业生产的扩大产生了不利影响;其三,由于对资金旺盛的需求,金融市场上的利率不 断上涨。商业银行的优惠贷款利率由1994年的7.14%上升至1995年的8.83%,这使企业扩大投 资的成本上升。(注:《国际金融统计》1998年年报第123页,2000年第10期第542、846页,2001年第2期第59页;郭吴新主编:《90年代美国经济》,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65页;1997年《世界经济年鉴》第315页。)

面对经济发展的此种状况,联邦储备委员会运用利率杠杆对经济进行了微调,在1995年7月 6日、12月19日和1996年1月31日三次降低利率,将联邦基金利率由6%降至5.25%,降低了0.7 5个百分点。

1996年年末以来,主要由于利率的几次下调,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1997年第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率为4.0%,是几年来增长率较快的一个时期。失业率 降至5%,是25年来最低的水平。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新的问题开始出现。一 是劳动力供给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1995年劳动力 供给总量为1.323亿,1996年为1.339亿,仅增长1.2%,很多部门不得不依赖移民的增加来满 足对劳动力的需求;(注:《国际金融统计》2000年第10期,第842、846页。)

二是资本(主要是生产设备等各种资源)利用率达到较高的程度,资本 进一步增长的潜力较为有限。通货膨胀率此时期虽然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消费物价指数仅 为2%左右),但由于工资上涨的压力,未来前景不容乐观。面对着需求大大超过供给的形势 ,估计到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为了防止未来时间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联邦储备委员会于19 97年3月25日对利率进行了调整,将联邦基金利率由5.25%提高至5.5%。

3月25日利率调整后,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平稳发展的势头,各项指标均较为乐观。因此, 从1997年4月至1998年8月,联储没有对利率进行进一步的调整,联邦基金利率一直保持在5.5%的水平上。

3.1998~2000年的频繁调整。1998年9月至2000年5月是利率调整最为频繁的时期。在此期 间 ,联邦储备委员会共对利率进行了9次调整,其中下调3次,上调6次。

1998年是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一年。在这一年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9%,是连续 第8年增长;失业率降至4.6%,是1970年以来最低的一年;通货膨胀率1998年底为1.6%,是 十几年来最低的一年。联邦政府财政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多年来首次出现收支盈余,该年度 总计盈余额为544亿美元。(注:《国际金融统计》2000年第10期,第856、858页,2001年第4期,第59页;《90年代美国

经济》,第65页。)

经济虽然仍呈快速增长之势,但1997年以来,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却不容乐观。从国内 方 面来看:企业和个人的债务负担越来越严重,未来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进一步扩大难以持 续。1997年国内私人负债总额44381亿美元,1998年则增至52834亿美元;(注:《国际金融统计》2001年第4期,第856页。)国内金融市场的 不稳定性加剧。由于世界其他国家金融危机的发生,国内资金持有人为了防范风险,纷纷将 资金投放到安全度较高的政府债券上,各种公司债券的需求大幅度萎缩,由此导致公司债券 的利率不断上升,企业筹资成本持续增加;国际收支状况不断恶化,1997年经常项目逆差达 1664亿美元。(注:《国际金融统计》2001年第4期,第858页。)

从国际方面来看:1997至1998年是国际经济形势剧烈动荡的时期。亚洲很多 国家和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害;俄罗斯、巴 西两国经济、金融形势开始恶化,金融危机相继爆发,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强烈关注。世界其 他国家金融危机的发生对美国经济、金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使美国商品的出口需求急剧 萎缩,出口量不断下降。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国际资本流动、利率、汇率等都出现了不正常 的变动。

为了使经济能够继续维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抵消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对经济造成的冲击, 联邦储备委员会未雨绸缪,于1998年下半年采取了扩张经济的政策,在经济仍然快速增长的 形势下,不到2个月内3次下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在一年多保持不变之后,共下调了0.75个 百分点。

进入1999年后,经济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1999年国内生 产总值增长4.2%,经济出现了过热的迹象;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不平衡,19 99年劳动力供给仅比1998年增长了1%,劳动力短缺现象日趋严重,企业的工资成本开始上升 ;金融市场上资金需求不断扩大,各种债券的发行量急剧增加,股票价格大幅攀升。1999年 底,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已达11400点,较1998年底的9300点上涨了23%;股票价格大幅上 涨产生的“财富效应”使居民的消费支出迅速扩大,1999年私人消费支出比1998年增长了7.1%,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注:《国际金融统计》2001年第4期,第856、860页;美国商务部网站2001年7月7日:《美国

经济评述》。)1999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遭受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上已经摆脱了危机,经济增长十分迅速。俄罗斯和巴西 的金融危机也已平息。国际贸易大幅度增长,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开始上涨。在此期间,国际 市场上的石油价格急剧上升,1998年初每桶石油价格为13美元,2000年初则上升到25美元。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上述变化,引起了美国货币政策制定者的高度警觉。他们意识到,如果 经济以此种状态继续运行,结果将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越来越严重,缺口进一步扩大,最终 必然是物价水平急剧上涨,通货膨胀难以控制,而这是美国货币当局最不愿意看到的。为了 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联邦储备委员会采取了“急刹车”的对策,从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 ,11个月之内连续6次提高利率,将联邦基金利率由4.75%提高到6.5%,贴现率由4.5%提高到 6%,涨幅分别为37%和33%,这是1995年以来调整最频繁、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

4.2001年以来的利率下调。经过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的6次利率上调以及其他因素的作用 ,美国经济迅速降温,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2000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 仅增长1.4%,是过去5年半以来的最低增幅。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下跌,2001年1 月份降到4年来的最低点。2000年第三季度个人消费开支仅增长2.9%,而第二季度为4.5%。 企业固定资本投资下降了4.5%。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公开表示,美国经济的增长速 度 可能已经接近于零。(注:新华网2001年2月1日。)

面对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联邦储备委员会迅速作出了反应,货币政策的重点由抑制通货 膨胀转向了避免经济衰退、促进经济增长上。2001年1月3日,在没有举行例行决策会议的情 况 下,突然将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下调了0.5个百分点。2001年1月31日,又将上述两种利率 下调0.5个百分点。在短短的一个月内,联邦储备委员会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1个百分点,这 种情况过去9年来还是第一次出现。随后,在3、4、5、6月,又4次下调利率,两种利率的下 调幅度分别达2.75个百分点,利率降到了7年来的最低点。

(二)对联邦储备委员会利率政策的评述

在克林顿任期的8年内,联邦储备委员会为了实现对内对外平衡的目标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取 得了极为优异的成绩,利率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综合考察,对于联储 此时期的利率政策,我们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评价:

第一,始终将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利率政策的主要目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自1987年 格林斯潘就任联储主席后,联储一直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自己首要的目标。在克林顿任期的 8年内,联储的此种态度仍然没有发生变化。在这8年里,每次利率调整基本都是围绕着通货 膨胀进行的。

8年来,联储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得到了较为圆满的实现,通货膨胀率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水 平上。克林顿上任的1993年,通货膨胀率(消费物价指数)为3.0%,而克林顿离任时的2001年 初,通货膨胀率仅为3.4%。8年中,通货膨胀率最高为3.4%(2000年),而最低则为1.6%(1998 年)。可以说,利率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上涨方面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克林顿任期内通货 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这是8年来美国经济取得的一个重要的成绩。(注:《国际金融统计》2001年第4期,第59页。)

第二,利率政策的实施较为主动,利率调整往往有较大的提前量。同以往时期相比,最近8 年来利率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主动性较强,历次利率调整都不是经济出现较为明显的不平 衡,迫使联邦储备委员会被动进行调整。每次利率政策实施时,经济一般都在正常运行,只 是某些方面潜伏着一定的隐患,此种隐患将来可能会引起经济的波动。联储为此提前采取行 动,将隐患消除于萌芽之中。联储的此种行为方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8年来经济始终 没有出现过大的波动,“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运行格局得以长时间维持,利率政策的作 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三,利率政策运用得较为灵活,政策方向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随时调整。在8年来利率政 策的实施过程中,联邦储备委员会采取了积极灵活的态度,利率上调和下调轮番运用,根据 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及时的转换。对利率进行灵活的调节,使经济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调控, 各种不平衡随时得以纠正,利率政策的作用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联 邦储备委员会在美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近8年来明显提高,格林斯潘由此也名扬整个世 界。

第四,利率调整的力度掌握得不是十分恰当,对经济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在利率政策实 施过程中,某些时期出现了力度过大、调整过分的现象。在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 经济增长却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以1999年至2000年的6次上调为例。在通货膨胀仍保持在较 低水平,只是出现了一些隐患的情况下,11个月之内连续6次上调利率,调整幅度高达37%。 在力度如此之大的利率上调的作用下,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经济急剧降温,增长速度由19 99年上半年的5.6%降至2000年第四季度的1.1%,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竟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注:美国商务部2001年2月8日公布。)如果当初利率上调不是这样猛烈,2000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很有可能不是此种状况。

第五,把利率政策作为调控股票市场价格的一个手段,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克林顿任 期的8年内,美国股票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1993年初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只有3200点,而 到2001年初,该指数则上升到了10800多点。联邦储备委员会在将利率政策主要用于对付通 货膨胀的同时,还赋予了该政策调节股票市场价格的使命。格林斯潘从1994年开始,在道- 琼斯指数只有5000多点时就多次惊呼股票价格上涨过快、股票价格指数过高。实际上,利率 在1994至1995年的连续7次上调、1999至2000年的连续6次上调,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促使股 市降温,回到所谓的“合理水平”上。但是,利率对股票市场的作用微乎其微。由此可以看 到,以格林斯潘为首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将利率政策用来调节股票市场价格是不成功的,股票 价格有其自身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规律,运用利率政策调节股市不仅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反 而会对经济造成一系列不利的影响。

三 布什任期内美国利率政策展望

美国新总统布什已于2001年1月20日正式就任。在其未来4年的任期内,联邦储备委员会的 利率政策将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变化呢?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根据美国经济、金融 今后的发展趋势,预计布什总统任期内联储利率政策将会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上任初期利率将呈下调之势。2000年第四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2001 年第一季度GDP仅增长1.2%,远远慢于90年代各年。(注:美国商务部网站2001年7月6日。)为了促进经济增长,避免衰退的发生

,联邦储备委员会一定会通过利率下调的方式对经济进行刺激。2001年以来已经6次降低利

率,估计今后一段时间仍将采取此种政策。

第二,新政府就任一年后利率将逐渐上调。控制通货膨胀是联邦储备委员会长期的任务。 未来能源价格的上涨、劳动力资源的短缺等因素,都会对通货膨胀造成压力。因此,联储不 会将利率无限度地下调。当经济略有起色后,利率政策将会进行一定的调整。此外,未来经 济发展中的一些其他因素也将促使利率上调。其一是政府财政收支变动的影响。布什总统上 任后,立即宣布在未来10年内,联邦政府减税16000亿美元,同时要扩大政府开支。政府收 入的减少,支出的增加,将使目前的财政盈余缩减,甚至将来会再次出现财政赤字。联邦政 府财政收支的此种变化将对利率产生向上的推动作用。其二,近年来,美国国内的储蓄率一 直呈下降之势,1998年为0.6%,1999年以来则变为负值,2000年7月达到-0.2%的最低水平。 (注:新华网2000年8月30日。)为了维持经济的增长,需要外资的大量流入,而要想吸引外资的不断流入,必须将利率维 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其三,美国国际收支状况近年来一直不好,外贸始终存在着较大数额的 逆差。2000年外贸逆差高达3697亿美元。(注:美国商务部网站2001年3月3日。)经常项目的逆差需要通过资本项目的盈余来弥补 ,否则国际收支将会出现危机。为此,也必须采用高利率政策吸引外资的流入。

第三,利率政策仍然将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联邦储备委员会将继续对利率进行频繁的 调整。利率政策对于美国经济近十年来的成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世纪,利率政策的 作用仍然会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布什新政府对于以格林斯潘为首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寄予厚望 。在布什当选总统后首赴华盛顿时,第一个会晤的人物就是格林斯潘。有人预期,格林斯潘 将成为美国今后几年的“经济总统”。因此,布什新政府将会继续与联邦储备委员会密切合 作,齐心协力应付经济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利率的调整频度将会更高,利率政策的运用将会 更加灵活,利率政策方向的变换将会更为频繁,利率政策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

[收稿日期:2001-03-23]

[修回日期:2001-07-12]

标签:;  ;  ;  ;  ;  

克林顿任期内美国利率政策回顾与新世纪美国利率政策展望_利率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