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_哲学论文

哲学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_哲学论文

哲学现状及未来走向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状及论文,哲学论文,走向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的哲学,如何承担起以自己的方式影响时代的使命,这是摆在哲学工作者面前的严肃课题。因此,对哲学的过去进行深刻,反思,对哲学的现状作出理性分析,预测未来的中国哲学走向,从而构建出有生命力的当代哲学,发挥哲学的功能和作用,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一、正确认识哲学发展的现状

哲学发展取决于时代实践。我们时代实践的精华所在,正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应用和发展的最新最重要成果。这一理论不仅指导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对我国哲学发展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邓小平同志立足于现时代国际关系的大格局,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原理,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条件、阶段、动力、方向、道路等一系列问题,对哲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邓小平同志的哲学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鲜明的实践性,广泛的群众性,对当代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影响。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构建这一理论的哲学观点和方法,尤其是他直接和反复地论述的哲学观点和方法,例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就是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等观点和方法,为我们认识问题提供了方向和指南。如何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继续前进,结合现时代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纪之交哲学发展的重大问题。

就哲学研究和发展的现状来看,哲学落后于时代和现实,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随着当今时代的急剧变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门学科知识日新月异,社会物质财富在急剧增长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与哲学的落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国内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经济建设进入了腾飞的阶段,社会发展获得了历史性的跨越,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的变革,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这本该是哲学大有作为的时代。而我们的哲学研究却远远落后于时代和现实,落后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表现在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几十年不变,内容陈旧,缺乏理论创新,和人们的现实生活很少发生联系;二是自真理标准讨论以后,能够唤起人们注意和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作用的有价值的成果不多,哲学僵化和贫乏,缺乏生机和活力。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给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理应关心社会现实和人的命运,从高层次的视野角度去进行概括和总结,反映当今社会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为人们提供新的理性指导和精神力量。而我们的哲学恰恰和社会重大问题缺乏联系,在这些重大问题上无所作为。在社会变革时期,哲学本应成为时代的先导获得人们期望的历史性发展,相反,由于哲学远离现实,没有抓住当前社会变革提供的发展契机,失去其应有的指导现实和预测未来的作用,以致于人们对哲学学科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怀疑和动摇。人们对哲学敬而远之,急功近利的人们更视之为过时的无用之物。

二、哲学缺乏生机和活力的原因

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离,是哲学缺乏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原因。哲学发展面临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的实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脱离时代,脱离世界历史进程。哲学要反映时代,指导时代,就要从时代的前进和发展中吸取营养,增添新的内容。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无论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世界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当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社会主义的前途都成了世人瞩目的中心。我们的哲学未能及时地对时代的变化作出回答,继续保持原有的状况和状态。

第二,脱离不断演化的中国改革和社会发展现实。在我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践方式、行为方式及人们的生活理想、现实追求、价值观念的变化,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复杂问题,面对经济体制和社会全面改革的种种矛盾,哲学缺乏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回答。

第三,脱离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急剧变革,科学技术向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科学化进程。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后果,我们缺乏全面而深刻的研究。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哲学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但具体地实行起来并不那么简单,需要我们反省一下造成哲学理论的现状与社会现实脱节的具体原因。

其一,从历史上看,长期以来存在的教条主义研究倾向。过去我们的哲学属于意识形态的顶端,成为法定的宠儿。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人们更多地注重哲学的意识形态功能,为阶级斗争和党内两条路线斗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政策作理论解释和注脚。哲学理论在内容上逐渐脱离了现实世界,哲学的理论思维的功能受到限制和削弱。人们似乎不再经常地从现实中吸取营养,而对书本上的寻章摘句更感兴趣,由于哲学逐渐失去理论的生活泉源和实践取向,哲学缺乏理论创新,显得僵化和贫乏。因此,当我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发生重要转变并产生一系列新鲜问题时,哲学对这些问题便很难提出真切的哲学主张,做出有意义的哲学应答。

其二,从认识上看,存在着一种认为研究现实问题无学术的看法。如若研究现实问题,就会改变哲学的性质,改变哲学研究的对象,使哲学成为无所不包的学科。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远离经济基础,来源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要求哲学提供对现实问题的现成答案,违背哲学的主旨和功能。但是脱离现实,远离生活,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象牙之塔,这种纯抽象的思辨哲学只能是概念的堆砌和推演,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毫无用处的。当今世界哲学不再以黑格尔晦涩的概念隐含着时代问题,而直接关注着时代最迫切的问题。哲学不论如何抽象,如何概括,其生存和发展的源泉还是在于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研究现实中的哲学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哲学要干预现实,介入生活,回答问题的方式必须是哲学的,因此要找到哲学与现实结合的切入点,在对现实的反思、批判和超越中,发挥哲学作为一种智慧和理论思维方法的作用。

其三,从哲学工作者自身的能力和自身知识结构来看,难以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结合上升华自身。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不能贯注到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中,从中得到提炼和升华,只能是陷于空洞和贫乏。因此,要建立哲学家与自然科学家、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盟,在切入和分析具体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过程中升华哲学。此外,哲学工作者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熏陶下生活,要适应当代社会的迅速变革,转变原有观念和思维方式,对现实生活进行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哲学在今天遇到的冷遇,不能完全归咎于市场经济下拜金主义和纯经济主义的冲击。哲学自身落后于时代和现实,不能适应时代和现实的要求,才是造成哲学困境和危机的真实原因。

三、面向时代和现实的未来哲学基本走向

哲学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归根到底是对现实和存在反思的产物,是时代精神凝聚的结果。当前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再兴,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一方面总结社会革命、科技革命、生产力革命的经验,深刻地体现时代的精神和特质,另一方面致力于对中国社会现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从时代和现实的召唤来看,未来哲学发展的走向是如下主题的哲学:

1、社会发展哲学。哲学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华,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动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的变化,如何理解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生产力的发展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生产力的发展与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等问题。由于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旧殖民体系的瓦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由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引发了一些全球性的问题,发展问题成为时代突出的主题。结合现实深入研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和社会公正的关系;社会发展的动力结构的关系及其协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等问题,使唯物史观的“一般历史哲学”获得时代的内容,使抽象的“规律”和“原则”具体化。

2、经济哲学。哲学要联系实际,深入实际,不可避免地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为中心,要以自己的方式研究经济建设领域的各种重大问题。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最本质的是社会的经济运动。马克思毕生十分重视对经济运动的哲学研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是涉及经济基础的变革,而经济基础的变革又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引起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精神生活的变化。经济改革带来社会转型,引发和要求哲学的改革,客观上要求以马克思为榜样,从现实的经济运动出发,重视对社会经济的哲学研究。我们要直面中国改革的经济发展现实,研究社会转型时期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探究社会变革的规律性,研究重建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立既坚持社会主义又促进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指导人们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要求去进行各种活动,既使哲学介入生活、发挥作用,又使哲学克服空乏无力、抽象空洞的弊病,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生机和活力。

3、科技哲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反映着引导着实践的进步,另一方面又要求并必然推动哲学的发展。恩格斯指出,随着科学的每一个划时代发现,唯物主义都要改变自己的形式。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提出了许多重大哲学问题,如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等问题。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引发的全球问题,人类面临四大困境或四大危机;人口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生态危机。全球问题的哲学意蕴在于深刻反省和重新评价近现代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文明的利弊得失,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持续和谐理论和人与自然长久和谐的实践模式,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

4、文化哲学。文化和人的发展关系极大,是当今哲学关注的一个热点。对文化的本质、文化的创造和文化的功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东西方文化的关系等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从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文化现象出发,从中找出文化的一般性质和发展规律,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理论。另外,哲学要介入日常文化生活,深入分析当前社会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道德自由主义的文化原因和文化背景,分析民众的社会心理和精神信仰,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等等,实现哲学的文化批判作用。

5、人的哲学。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马克思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目的是为了说明人的发展,寻求人的解放的途径。加强人的问题的研究,诸如人的生存和幸福、痛苦和命运问题,人性、人的本质、人的潜能和价值问题,人权、人格、人的尊严问题等等,中心是人的解放、自由和全面发展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确立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体性,主体素质的要求,这些都是亟需回答的问题。综合研究人的问题,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贴近人的实际生活而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哲学。

上述所列只是对哲学发展和走向的不完全的粗浅的分析。建构起富有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件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当今时代的中国和世界,都处在历史转折时期。凡是历史转折时期,恰恰是需要哲学与哲学发挥重大作用的时期。不是时代不需要哲学,而是我们的哲学研究脱离了时代。面对时代和现实,迎接新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能再造辉煌。

标签:;  ;  ;  ;  ;  ;  ;  

哲学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