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连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莱镇胶莱小学 266315
摘 要: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我们享受到它高产的同时也受到了它局限性的影响。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实践……这些手段和方法在近年的教案和课堂(特别是公开课)上频频出现,有的效果明显,学生学习情绪高、效果好,有的却尽管用了很多辅助教学的方法,课堂上也看似热热闹闹,课后的调查却让人觉得差强人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性 数学教学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发展更为关注,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以新课改为指导思想,对传统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为学生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与自主性,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得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切实推进数学有效教学。
一、找准练习的起点,把握练习的目标定位
心理学认为,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总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反映在教学规律上,学生要获得知识和能力,也要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学习数学不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就难以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因此,练习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伸,是在新授课的基础上进行的,必须了解学生在新授课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如何,才能确定练习的起点、把握其目标定位,才能使练习课既起到巩固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作用,又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建立良好智能结构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就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师教学生学会1+1=2、让他们知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式就可以了,这样就导致了教学过程的单一化,久而久之,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倦学的情况。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这些,还要创造更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用途,了解到知识的运用方法,同时有目的地去学习。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就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各种练习的协调和配合,提高练习的整体效率
练习题的设计很重要,而实施的有效性却是关键。必须将教学目标分解到各种练习的设计中,并在实施过程中层层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练习的有效性。练习课的练习设计要遵循“以课本习题为主,课外习题为辅”的原则。在练习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地运用形成性、变式性、改错类型的练习,让学生从“会”过渡到“熟”;再通过综合、拓展性练习,更进一步由“熟”过渡到“活”。适当地采用题组训练的形式,可让学生“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最少的题目达到全方位的练习巩固。
如果选择了书本的题目,也并不是让学生打开书本就练,要思考一个呈现方式和解决方式的问题。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体现了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而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数量关系和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学好、用好。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力求把握基础,使练习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形成,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
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记得有一次考试有这样的一个题目:( )的1/3是2/3。居然有很多人不会做,或者是做错。但是在日常的练习中,2的1/3是( ),很多学生都会做的,可见培养他们逆向思维在重要性。数学知识不是单个的知识点,而是一个连贯的综合体,之前知识的学习是为以后的知识一步步打基础的,就如同建楼房,有了地基才能有第一层、第二层……所以学生学习知识也是一样,必须掌握好所学的知识点,以免出现知识“塌方”。逆向思维就是指我们用非常规思路去想一个问题。日常我们都是按步骤地思考问题,就如同“因为……所以……”,而逆向思维要求我们要反过来想:“之所以……是因为……”。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有利于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全面思考的能力。
小学数学处于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所以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学生各种思维意识、学习能力综合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其重要性值得我们重视。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负责,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进行学习、总结,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途径或学习氛围,以便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素质教育教学目的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郑佳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2]罗洁 邓玉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改革与开放,2009,(07),193-194。
[3]吴智敏 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
论文作者:张会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有效性论文; 思维论文; 过程论文; 情境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