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县疾病预付控制中心 422900
摘要:目的:分析检验人员在进行艾滋病检验时的自我安全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检验的检验员(n=40),采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观察组人员采取安全防护教育,而对照组人员未采用安全防护教育。观察和比较两组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评分、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暴露情况。结果:观察组人员的暴露率为20%,对照组人员的暴露率为60.0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检验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可有效减低检验人员的暴露率,该发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检验人员:艾滋病检验;暴露情况片;自我安全防护
艾滋病是危害极大的传染性疾病,可通过带有艾滋病毒的分泌液和血液等传染。随着艾滋病患者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传播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截止2005年,我国已有艾滋病患者60多万例,且人数还会不断上升[1]。为了有效的抑制艾滋病的传播,我国医疗机构已采取了相应的计划,如针具交换计划、安全套计划、美沙酮治疗计划等。并不是所有的艾滋患者均得到确诊,有一部分患者为隐形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其自身尚未察觉到病毒[2]。此类患者需要经艾滋病检验才能得到有效的确诊,而检验人员在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过程中极易感染上病毒[3]。虽然,双方没有经过直接接触,但是在检查过程中接触到了患者的血液和尿液。因此,检验人员在进行艾滋病检验时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本研究选取40例检验员进行自我安全防护措施实验,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检验的检验员(n=40),采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观察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5~49岁,平均年龄(33.5±1.6)岁;工龄1~30年,平均工龄(12.5±2.5)年。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5~49岁,平均年龄(33.5±1.6)岁;工龄1~30年,平均工龄(12.5±2.5)年。比较两组人员的年龄、性别、工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人员采取安全防护教育,如预防措施,职业暴露危害、讲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照组人员未采用安全防护教育。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如下: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传染途径、职业暴露概念、预防措施、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检验人员的预防态度、预防措施。
1.3观察标准
对两组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分,人员的评分越高说明其自我保护意识和知识掌握程度越好;并观察两组人员在进行艾滋病检验时的暴露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 ±s)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并以(%)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暴露情况
观察组人员的暴露率为20%,对照组人员的暴露率为60.0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3讨论
艾滋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机体具有十分严重危害,其主要的病因是由于人类机体感染免疫缺陷病毒,导致其免疫系统受到破坏[4]。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的不断该病,艾滋病的发病率也随之逐渐上升。同时,艾滋病本身存在着较高的死亡率,现有的医学技术还无法有效的治疗和预防该疾病的发生和扩展。艾滋病已严重的危害现代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艾滋患者均得到确诊,有一部分患者为隐形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其自身尚未察觉到病毒。此类患者需要经艾滋病检验才能得到有效的确诊,而检验人员在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过程中极易感染上病毒。虽然,双方没有经过直接接触,但是在检查过程中接触到了患者的血液和尿液。由于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血液、尿液、体液等传染,而检验人员长期与此类体液接触,其感染艾滋病的风险非常高。相关报道显示,虽然我国许多检验人员在进行艾滋病检验时已采取相关应的自我安全防护措施,但在自我保护和防护程度方面依然未达到相关标准[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人员的暴露率为20%,对照组人员的暴露率为60.0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只要检验人员在检查过程中满足以下几点,便可提高其自我安全防护水平,具体如下:①检验人员严格遵守相关部门制定的预防标准。接触每一个标本都应该将其视为艾滋病病毒,接触时根据程序进行严格的消毒和隔离。②端正自我的防护态度。在检验时,检验人员应佩戴医用手套;检验完毕后,丢弃沾染了样品的器械和医用手套[6]。
综上所述,提高检验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可有效减低检验人员的暴露率,该发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翠云,崔秀红.临沧市45例医护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1,25(11):793-795.
[2]赵云萍.采血室护士的职业防护与预防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8):144-144.
[3]戴金华.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医源性感染的防护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1):2939-2941.
[4]吴少兰,翁坚,林小茜等.手术室护士在艾滋病患者手术中的防护措施[J].现代护理,2005,11(15):1211-1212.
[5]刘继红.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自我防护[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30(3):126-128
[6]林虹,马淑清,黄敏霞等.澳门护理人员职业危害认知及自我防护行为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8):752-756.
论文作者:曾蓉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人员论文; 艾滋病论文; 自我论文; 对照组论文; 安全防护论文; 防护论文; 艾滋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