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站前小学 32100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感悟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说白了,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领会。它是对繁琐分析、老师讲学生听、一问到底的教学状况的否定。而且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有力地提出了:语文教学要强化语言实践,以提高语言“实践能力”为重点,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能够“运用”。
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凭借语感、运用语言,本人在阅读教学的感悟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下面浅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在“切己体察”中感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切己体察,就是反躬自省,就是从自己身上求取。就感悟而言,一切外求,说到底皆为妄求。只有真正从自己内心流淌出来的,才是真感悟。所谓:“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抵达作者的心灵。
下面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写得很平实,很难看出有什么形象和情感的东西: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就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就是这样一段话,看起来平平淡淡,读起来普普通通,有的老师教这段话的时候,很可能就一笔带过。我们学校的周老师,她让学生在切己体察中,把这段话理解得很深入、很到位。
学生在情境说话中扮演村民,在说的过程中,教师就在模型山上不断砍去树木,直到“山坡”上“树木”所剩无几,直观感受“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教师深情言说:同学们,这意味着什么呢?这难道不是意味着灾难向我们一步步迈进了吗?但是这里的人们放下手中那把锋利的斧头了吗?(没有)他们感觉到总有一天灾难会降临吗?(没有)
谈完感受,再请学生朗读这段话,深深的忧患意识通过他们的朗读传达出来,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听课的每一位老师,都受到了强烈的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生在感悟、体验、交流中,已经自然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情感也完全调动起来了,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对滥砍滥伐产生强烈的谴责,此时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可谓是“水到渠成”。学生的朗读投入而到位,感悟也越加丰富而透彻,在动情的朗读中,学生的心灵得以飞扬、生命的活力得以焕发。
二、在“迁移运用”中感悟,给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
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运用。语文是人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掌握了就要运用。在教学中,要边学边用。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特而福特提出了一个口号叫“为迁移而教”;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 “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理论,强调的也是一个“用”字。学了不用,或者不会用,知识就成了死的了。
运用有时是最好的感悟。所谓:“看花容易绣花难,事非亲历不知难。”只有在语言的迁移运用中,你才能更深切地感悟到遣词造句之真义、谋篇布局之技巧、绘形摹状之韵味、表情达意之魅力。每次教师根据学习的课文,进行片段仿写,如写一段对话、写人物的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中结构相同的一段话,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笔答课后的某个问答题等等的“小练笔”的迁移。语文主要不是学习文本的内容,而是学习本身所具有的言语形式。
三、 在“移情体验”中感悟,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移情体验就是学生在情绪、情感及理智上位移到他人(包括拟人化的事物)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站在他人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分析问题,移情性理解他人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从而在态度、情感上引起一致反应的过程。
在法布尔《蜜蜂》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移情体验:如果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飞回来的蜜蜂,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引导学生去深入感悟文字背后的形象、感情、气韵,还语言以画面、声音、旋律,让语言充分撞击学生的心灵,“悟”得语言内在的真意,引导并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去表达。让学生把内心的感情转化为语言文字,使教学不断地荡溢出浓浓的生活味。
语文课文为教学提供了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境,教师应该借助课文内容和情境,设计各种形式进行练习。同时,要鼓励学生在语言运用时到生活中寻找资源,放飞思绪,用生活的素材滋润语言,让语言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得到滋养,自由翱翔,使语言的运用不断走向得体、自如、洒脱的境界。
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紧紧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真正让阅读课有语文味。
论文作者:郭晨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语言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情感论文; 语文论文; 学生在论文; 课文论文; 《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