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探讨论文_周世辉

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探讨论文_周世辉

周世辉

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 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 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 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 中语文作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指导 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都应 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 的强化性、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1 调动感觉器官,点击真情实感

1.1 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接触生机盎然的 大自然,深入到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中,培 养学生的生活作文思想。告诉学生:你们的 眼睛是最好的“摄像机”,只要处处留心,这 架高科技的“摄像机”就能随时随地拍下无 数亮丽的风景:看白云如何悠然飘荡?鲜花 怎样吐蕊绽放?草儿如何扭着腰肢跳舞?风 儿怎样褪去树木的秋装?操场上,同学们生 龙活虎的游戏场面;集市上琳琅满目的繁 华;春日百花争艳的壮观,夏夜流萤点点的 灵动,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凄凉,冬雪圣洁无 比的高雅……只要真正投入自然的怀抱,充 分利用眼睛的摄像功能,作文会因生活而美 丽。

1.2 学会“录音”。即使你用眼睛拍来了再 多精彩的画面,缺乏有声语言的间入,就少 了些许灵气,些许活力。运动场上,因为有了 一阵高于一阵的欢呼喝彩,才显得热闹非 凡;剧院里,因为有了一阵又阵的掌声、欢笑 声,才使舞台艺术风景这般独好。

1.3 学会“复制”。生活中,许多东西,只有 接触了,抚摸了,才能抓住特点,写得入微。 鼓励学生去摸摸泥鳅,感受生命的灵动;摸 摸狗儿的皮毛,感受生命的轻柔;摸摸父母 额上的皱纹,感受生命的沦桑……引导学生 随时记载实验课的兴趣盎然;记载体育课的 大汗淋漓;记载野炊的别开生面;记载初上 讲台的担惊受怕……只有每天及时记下喜 怒哀乐,点点滴滴地积累,何愁写不出话来 又选不好素材呢?

1.4 学会“剪辑”。写作艺术必须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因而,必须对原始的“录像带” 进行“剪辑”。选择与你表达中心有关的材料 留下,而那些暂时不用的“镜头”可不能全部 放弃,一概否决。不妨让学生们准备一个小 巧的摘抄本,收藏起这些来自生活的第一感 觉,如此日积月累,就不愁作文时无从下笔 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学会“编剧”。弄来了真实感人的素材, 还必须引导学生放飞思绪,深入浅出,从题 材上挖掘内涵,进行艺术加工。给学生足够 的时间去思考,去清理,去感悟。把精粹沉 淀,让灵感升华。

1.6 收集习作素材。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 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标 的。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 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例 如;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直接或间接或有 所侧重或兼而有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爱国 主义、远大理想、传统美德、奉献精神、弘扬 正气、见义勇为、艰苦奋斗、健康心理与热爱 生活、望子成龙与家庭悲剧、应试教育与素 质教育、市场经济与腐败现象、环保意识的 增强、做人与处世、以自“我”为中心与以天 下为己任等等。这些题材的设置,并非一陈 不变的,可在此基础上删削,增多,也可交 融。要完成此项工作,指导者一人足可胜任, 但付出艰辛努力的是时却带有极大的刻板 性,可适当“抛砖”(明确方法,做出示范)而 “引玉”(要求学生参与进来,争做确定题材 内容的先锋),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 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 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 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 交给学生。

2 拟题功底,增添作品亮色

2.1 抓关键句拟定文章题目。有的文章,在 确定材料后,文题的确立一时难以定夺。而 作品中人物的某句话或作者直抒胸臆的语 言,在文中有紧扣主题、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的作用,对内容而言颇具提纲挈领的核心效 应,便可适当考虑以之为文章题目。作者反 映的是随着党的政策好转,人民生活日益富 足的社会现实。作者把如此宏大的主题放在 一件极小的家庭生活矛盾中来深化。家境不 好的莲姑向狭隘自私的桂嫂借春花牌自行 车一用,在自行车出小毛病之后,桂嫂扬言 要莲姑赔偿损失费;文中有莲姑一句气话 “秋收结束,我送你一只金凤凰”。一句平淡 的话,被作者别具匠心地用来做题目,却显 得极有深意,把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日渐 走上幸福之路的主题深刻反映了出来。

2.2 材料来拟定文题。名家作名文,离不开 想象和联想两种心理活动过程。指导学生巧 妙运用联想习作,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一项重 要内容。高中大部分学生常写出因思路堵 塞、视野不广而就事论事、就事写事、写完了 事的文章。这些联想不丰,味道不足,干巴, 瘦弱的羸弱体文章,有如先天气血不足,后 天有失调养的少年,蔫瘪而无丝毫生气。这 是指导者的心头大忌。而联想却加强了众多 事物间的联系,使众多事物抱紧成团,让材 料内部体现出较强的类比性及对比度,我们 从积极修辞的角度,可审视到这种类比性及 对比度给文章带来浓厚的和强烈的美感效 应。

作者单位:河北省霸州市第一中学

论文作者:周世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5

标签:;  ;  ;  ;  ;  ;  ;  ;  

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探讨论文_周世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