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要“24小时服务”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时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署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将自4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开办药品零售企业,必须能够保证24小时营业。然而,不仅这“一刀切”的“24小时”引起了人们的质疑,讨论范围还扩大到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餐馆、超市等业态。
问题一:你24小时了吗?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如今我们身边的“24小时”是越来越多,一个小区内就有几家24小时经营的便利店、药店、快餐店,甚至很多书店、开锁店、花店也打出了24小时经营的招牌。
其实,24小时经营是便利店这种零售业态使用的最早也是最多的,这是由它的便利性决定的,便利店24小时营业也几乎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而今各种零售业态纷纷效仿此道。早在2002年上海的超市就出现了一种便利角,这种便利角就是在超市的一角,划出约50平方米面积,实行24小时对外营业;今年2月苏果超市也提出今年要开50家“迷你一角”,每班营业员只有1个人,全部开在人流密集区,昼夜营业;此外,药店也是较早实行24小时营业的,比如北京的金象大药房;就连书店也不甘示弱,打出“阅读零时差、全天不打烊”的口号招徕读者。
虽然众商家都在24小时经营上下了功夫,但便利店也只是定义在“经营时间10至12小时以上”,像药店这样“一刀切”规定的还尚数首次。据了解,24小时营业在以前仅仅是对医保定点药店的要求,此次却是针对所有药店提出的。
问题二:谁来光顾24小时店
记者随机采访发现,在被采访的人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在晚间12∶00以后光顾过便利店或是药店,这主要是生活习惯和购物习惯造成的。一位马先生告诉记者:“我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要在深夜去买东西,工作天已经很累了。有时候傍晚会去散步,但夜里12∶00以后也肯定休息了。”很多人对药店24小时营业表示欢迎,但也有人表示,夜间生病能忍就忍了,要是忍不住也就说明病情比较严重,会上医院去看,因此药店是否24小时营业无所谓。一位王大妈对记者说:“一个社区附近有两家药店夜间经营就行了,没必要所有的都必须24小时营业,这样挺浪费的。”
记者特意在临近凌晨走访了北京好邻居hi-24月坛店,这家便利店明亮的灯光照亮了街道,店内有两名工作人员,几乎没有什么顾客。收银员告诉记者:“整个夜间营业时间的各个时段都有顾客,但数量很少,的确和白天没法比,晚上买东西的大都是出租车司机和附近KTV的工作人员。”看来,在北方的一些城市,24小时便利店夜间营业的主要对象还是一些特定人群,普通消费者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24小时卖药本来是为方便市民,从这一点说,有关部门的规定动机是好的。但是,用行政手段强行要求所有的药店都必须24小时营业,把一个本来属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决定是否采取的经济行为强行一刀切地推行开去,不仅增加了一些不具备条件的企业经营的困难,而且也分流了愿意夜间开业的企业的客流。这对双方都是不公平的,而且在实际操作上也有很多具体的困难。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在一些路段,不长的距离就有数家药店,一位经营者就提出疑问:这么多的药店都24小时卖药究竟有无必要。
问题三:抬高的是利润还是成本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经营者表示,这项规定会导致经营成本的上升。上海华源集团有关负责人称,对于华源以及华氏这样的大型连锁药房来说,让全部药房都保证24小时供应、配备执业药师是不成问题的,但这个过程首先需要一定的时间;其次,这样做必然带来场地费用、电费、人工成本的增加。
上海开心人大药房董事长刘俊杰算了笔账:如果整个店24小时营业,一个月要增加成本50万元;如果只开一个便民窗口,每月也要增加约2万元成本。而新办法对于即将开设五六家分店的“开心人”来说,意味着一个月将增加十多万元的开支。这对于在上海高经营成本压力下费尽心力打出“平价”大旗的“开心人”,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太原万民大药房和石家庄老百姓大药房都表示,为方便群众,从开业起他们便坚持夜间售药,采取的形式基本上是开窗口,少数人员轮班制度。万民大药房董事长程建华说,因为夜间购药的人比较少,单就夜间售药这一块肯定是赔钱的,算上电费、租金、人员工资等等,一天下来大致要赔几百元。
一位小药店的经营者向记者诉苦,他们也尝试过夜间营业,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多支付水电等费用,而且还得多雇佣人手,但是夜里买药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像北京、上海这样一些大城市人们的夜生活比较丰富,夜里买药的人可能还多一些,但在一些中小城市,夜间的生意少得可怜,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讲实在是得不偿失。
很多消费者也有他们的担忧,张女士的想法很有代表性,“零售药店也好便利店也好,夜间的生意肯定占的比例很低,如果他们全都实行了24小时营业,经营成本势必就要增加,最终可能还要反映在药品和商品上。那这24小时的便利还是我们消费者买单。”
问题四:24小时是不是“形象工程”
记者在互联网上也看到了许多网友对24小时营业的看法。其中有几个帖子是这样的:
帖子一:“在古老的年代,药铺几乎都支持夜间售药。如果现在不能支持,反而说不过去了。关键可能就在对于夜间售药人员的管理。有的药店夜间售药是不提供发票的,这虽然是出于安全考虑,但这马上就降低了服务水平。”
帖子二:“24小时营业的优点:利用剩余时间,创造额外价值;利用剩余人群,创造就业机会;增大多元化,多时段商品销量;满足人性需求,物供所需;提供可视化环境,有助于治安。”
帖子三:“一旦24小时营业,在电费、人力、安全方面都要全面权衡回报率,同时如果在一个城市只有你一个人24小时营业,你可能会支付很高的代价去引导和改变顾客的购物习惯,但不一定你是最终的受益者,也许你只是一个栽树人,后来的却是受益者。”
帖子四:“在日本,24-HOURS营业制的便利店对城市的夜间安全作用很大,开设便利店的地段夜间抢劫等暴力案件明显下降。”
虽然每个人对24小时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观点还是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那就是:24小时也是“形象工程”。
一位专家指出,24小时是一个独特的概念。24小时营业,成功地揉和了宣传与成本这两个商业经营中关键的因素。通宵营业,作为经营特色,是不容置疑的。
在国外,24小时营业十分盛行,这不仅是由城市的发达程度和人们的消费习惯决定的,还融合了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24小时营业具备的独特的成本管理是很多人不了解的。在人们的观念中,深宵的营业额不大,相对所需要的成本而言,是入不敷出。其实也不尽然,夜间的成本虽是全天的30%,而营业额只有20%至25%。从简单的数字来看,深宵营业的确使单位销售额的成本上升,赢利能力减少。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考虑,那么就会对深宵营业有新的认识。成本,在支出时是固定的,在管理中却又是变动的。深宵的营业额虽然比平常的时候少,所以营业员便有时间去处理一些其他的事情。夜更的营业员在负责正常的营业以外,还可以进行店铺内的清洁,往货架上补货等辅助性的工作,从而节省了其余班次的人手,使其余班次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降低了其余班次的人力成本。
在能源消耗方面,深宵营业中除了要额外消耗照明以外,便利店的大部分机器其实是需要不间断地运行的,因此能源消耗在深宵营业中的比例是不大的。如果我们能“全天候”地看待这一问题,那么,深宵营业的成本在细化以后,其实是承担了高峰时的部分成本,让营业员能集中精力更好地处理高峰时的生意。
再换一个角度来看,做后勤补充的时候,7-11便利店仍然没有停止营业,只不过是它选择了客流最少的时候。成都同仁堂总经理王文辉也认为,24小时售药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是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