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科建设 推动事业发展 铸就辉煌未来——2009年新春寄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寄语论文,事业发展论文,新春论文,辉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新春,中国人民走过了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30年来,中国人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雨露阳光,以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振兴中华的壮丽诗篇。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我国社会科学情报事业及学科建设同样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由前科学时期进入了独立的科学发展阶段,从萌芽时期到不断成长,并逐步走进成熟阶段,在开展社科情报理论探讨、情报分析研究、确立社科情报学科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社科情报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保障能力和服务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从而对我国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9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阶段的又一新起点。站在新的起点上,构建社科情报学科创新体系,推进数字化和数字图书馆建设及信息资源共享建设,顺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内容为中心”的发展趋势,是未来社科情报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再铸社科情报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的新辉煌。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不断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是社科情报事业发展的灵魂和核心内容,而作为理论指导的学科建设就必须不断与时代发展共进。由于我们对社科情报整个过程规律独特的“理论内核”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大都还偏重于对情报学共性的认知,使其理论还在“常识的海洋中游弋”;其学科的基础理论薄弱,难以解释日益丰富的社科情报现象,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为此应相应调整研究对象,立足实践基础,融合理论技术,创新学科体系,强化学科色彩,与自然、社会的演化趋势保持同步。
社科情报学科建设,既要冲破传统情报学的樊篱,又要对国外有关理论的利弊得失有清晰的认识和理性的评判,应检阅、梳理、整合、建构国外有关理论与先行的经验,在社科情报的外在环境、内在需求、自身发展规律等方面进行理论创新,这样才能有益于学科建设,才会夯实学科安身立命的基础,并为其自由驰骋保留宽阔的学术思维空间。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社科情报学科建设必须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学术成果的评价标准,大力提倡科学和规范的研究方法,在新思维、新视角、新观点、新方法等方面有所建树,在寻找学科新的增长点方面有所发现,在研究方向上开辟新的途径。
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为社科情报事业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社科情报事业要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加强数字资源的整合,加快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并由被动接纳式服务向主动引导式服务跨越,发展以知识信息的收集、组织、开发和服务为核心内容的社科情报事业,使其成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发展的新亮点。
《情报资料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在新的征程中检点行迹,积储经验,把握机遇,落实精品战略,在学术支撑、学术引导、前沿扫描、热点探讨方面推动学科的前行,与学科建设共谋发展。
学术刊物所有的价值与灵魂都承载于其所刊载的学术文章中。有精品文章,才是学术刊物的生命。我们将把遴选好文章、邀约好文章、登载好文章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和职业责任,使刊物在学术引导、前沿扫描、热点探讨、理论争鸣等方面交相辉映,努力打造一流学术刊物。
好文章的期盼、求索、甄拔与集结会凝结成优秀人才的发现、培养、推出和呵护。《情报资料工作》一直以来为加强作者队伍建设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在尊崇名学者、推出新作者、培养新秀方面不遗余力。另外,为了办好刊物,我们继续欢迎择善求仁的批评建言,以使刊物能赢得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业界学术思想交流的家园。
2009年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在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科学情报事业和学科建设发展的基础上,本刊将与时俱进,在进一步创新学科体系、推动事业发展方面奋力前行,与我国图书情报界广大同仁一道,共同铸就中国社科情报事业发展的辉煌未来!
标签:学科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