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透射出的人文光芒——浅议《古兰经》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古兰经论文,人文主义论文,光芒论文,人文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神授的经典,是伊斯兰教义、教法的滥觞,是穆斯林精神的灵感、慰藉的源泉,整部《古兰经》是以真主安拉启示的形式出现的。同时,它又是一部文献巨著,即伊斯兰文化体系的根源和中心,一部无所不在的精神和文化的载体。作为一部宗教经典著作,其信仰价值显然要凌驾于审美价值之上,宣传和强化真主的独一性和权威性,这是经典的本份。但作为一部集伊斯兰全部精神、文化于一身的著作,它又能将伊斯兰民族的生命历程、宗教热情及人文思想融铸为一炉。在“神曲”的主旋律奏鸣曲中不时地交响起和谐的“人曲”音符,从而回荡起一连串的人文主义的乐章。首先: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以人为重,强调人的本份,追求人的道德修养和理想境界;其二:追求平等、博爱、宽厚仁慈的兄弟情谊;第三,以智慧为高,以理性为美,已成为伊斯兰所追求的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又转化到集智慧为一身的安拉身上。其四: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建立一个以伊斯兰为中心的、有秩序的穆斯林帝国。这些人文主义思想浸透在一部宗教经典中,如果沿用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来解释则很难成立,但如果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品评这部经典,你将不难发现,《古兰经》以一股不可抗拒的提升力量激荡你精神灵魂的同时,它又是一种平和、温馨、充满人性的生命激流,贯注在你的血脉之中,使你激动,使你澎湃,使你感受到它的无穷魅力。
一、跪拜、祈祷声中的“人本”精神
《古兰经》虽说是一部宗教经典,但其中洋溢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人”在其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古兰经》中将人视为天地间的最高典型,这就确立了人在宇宙中的崇高地位,使人学思想从宗教的外壳中破土而出。“以前,我嘱咐过阿丹/但他已经忘记,我没有发现他有决心毅力/……阿丹啊/这确实是你和妻子的仇敌,不要让它把你俩从园中驱逐出去,/以免痛苦忧郁。/你在园中不致饥饿和裸体,/也不致舌噪口干,不致烈日威逼/但魔鬼蛊惑说:阿丹,可否让我把长生不老的树和持久牢固的权指点你?/他俩便吃了树上的果实,/当即裸露了俩人的羞体,俩人便取园中的树叶遮蔽……”(注:《古兰经韵译》,林松译,中国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二十章,第115节。)这表明了人对智慧、知识、自我价值的追求,说明人已有了潜自我意识,显示了人最初的对自我力量的肯定。认识自我、追求知识是人类本来的自觉意识,人不愿意盲目地跟随神,人具有独立的思想、意识。因而当告别蒙昧进入文明,人的自主性必然要显现。在《古兰经》里,一方面肯定了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受制于真主,但同时也透露,并非真主对人类所有的指令都是奏效的,人类的主体行为往往受到物种(高级)的自觉意识的驱使。“伊斯兰教不同于基督教或佛教的地方在于,伊斯兰教关于神、人和人类兄弟关系有一种新的见解。安拉不是专制者,如耶和华,它不必降下圣子来拯救人类,安拉是一个创造者,供给者和保护者,而人也不必来缚于业报或轮回的残酷法轮上,它的目的在于不借助于无穷的转世或牧师的教赎来纯洁自己。”(注:马德邻、吾淳、汪晓鲁著:《宗教,一种文化现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34页。)在这里,人作为最突出的中心被表现出来,因此,《古兰经》在很大程度上曲折地对尘世人生进行颂扬,这恰好说明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所在,即使是在宗教的罅隙中也会迸发而出,光芒四溢。
对于一部宗教经典来说,人与神的关系是宗教中的核心问题,《古兰经》在强化神的权威性的同时,也将人视为天地间的“灵长”、“精华”,这种人本主义思想不仅表现人与神的忤逆,而且还体现在人生价值的取向和终极目的的追求上。对于“现世与来世”这个宗教命题,按照宗教的教义来说,是要否定人的现实享受,要求人的一切现实活动都是为了求得死后的幸福,今生要多多积德,广施博善,来世才能有一个好结果。但《古兰经》里强调既要重视来世,也要耕耘今生。“今世是通往后世的通道,今世的行为在后世会得到相应的结果”。这种对现世生活的充分肯定,必然导致对生命、青春的珍惜与礼赞。在《古兰经》中重申了生命的重要性,生命来自真主,任何人没有权力轻视。毁灭生命、自虐与轻生都是违背教义的,都要受到诅咒,要被抛入到地狱之中遭受煎熬。这种求真务实的思想正和人文主义思想中尊崇人、肯定人的现世享受的思想相吻合。
生命可贵,人生短暂,在充分肯定人在现世的生存意义的基础上,接下来该探讨怎样生存才有意义,是若行、若修,禁情灭欲呢,还是欢乐人生,纵情声色,这就导出了“灵与肉”的命题。在《古兰经》中突出地表现了重视人在现实物质中的利益,说:“你们应该吃,应该喝,但不能过分。”并且鼓励人们可以享用世界上的一切美味佳肴,即使是哪些教义明确禁食之物,在特殊的情况下,如面临生命的垂危,为了维系生命的急需,就是吃了也不能算是罪过,不能视为对真主安拉的不敬和亵渎。在对待情欲的问题上,《古兰经》明文规定,反对禁欲主义,“你们可以择娶你们爱悦的女人各娶两妻、三妻、四妻;如果你们恐怕不能公平地对待她们,那么你们只可以各娶一妻,或以你们的女奴为满足,这是近于公平的。“(注:夏瑰琦主编:《伊斯兰教与穆斯林生活》,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34页)伊斯兰反对出家修行,反对独身主义,因而不会出现拉尔夫(《荆棘鸟》中的神父)那样痛苦地徘徊于“上帝”与“情人”之间,难以抉择;也不会象弗罗络《巴黎圣母院》中的主教)那样,压抑自然的情欲,以致于扭曲了人性,上演了一出人生的悲剧。《古兰经》这种正视个人的物质享受,肯定人的自然欲望,则旗帜鲜明地奠定了“人学”基础,从而为人文主义思想的存在、发展提供了佐证。
二、平等、博爱、兄弟的情谊
平等、博爱、宽厚仁慈的精神是伊斯兰帝国得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伊斯兰教极力倡导在唯一之神“安拉”面前一切信徒平等和“穆斯林是一家”的观念,强调万物非在平等的前提下联络各种情感。如朝觐,《古兰经》里要求一切有能力的穆斯林一生至少要朝觐一次,无论富人、穷人、牧民、老板、学者、文盲、男人与女人等,他们都要到圣地去。朝觐者要脱掉俗衣,换上传统的朝觐戒服。男人的戒服是两块没有接缝的白色包布,一幅围在腰间遮蔽下体,一幅披在肩上遮蔽上身,大多数朝觐者袒露一个肩膀。妇女没有特别的戒服,但大多数妇女穿遮住手臂的长素服,不管本国的风俗如何,她们在朝觐时一律不准戴面纱和手套。一律的服饰,首先在视觉上提醒和强化着穆斯林的平等意识,这有别于某些宗教的那种强烈的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当你披上红色的主教服时,也就意味着权柄大于普通教士。而穆斯林朝觐时这种统一的着装有助于加强穆斯林大家庭的集体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强化朝觐者所向往的宗教兄弟情谊的精神,来破除等级、权势、肤色和阶级的界限,当他们都裹着一色素服朝觐跪拜时,他们在安拉面前是平等的,灵魂一样的高贵,不分贵贱。朝觐对于每一个穆斯林来说,都是一次集体性的精神洗礼。
伊斯兰教是一个没有教会,没有中央的教义机构,没有相当于主教或红衣教团的人,没有教皇,这就意味着没有神职人员,所有教徒在真主面前都是平等的。因而在穆斯林做礼拜时,所有的人都可以领诵,这种平等意识深深地渗入宗教神学体系之中。所有伊斯兰教的寺庙里没有礼拜的偶像,没有圣坛,没有神龛,表明真主无所不在,清真寺只是供信徒们聚集祷起进行集体祈祷的建筑物。由于强调了在安拉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所有清真寺没有专为尊贵者留出来的位置。礼拜者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成一行行队伍,不分社会等级、财富和种族。这是别的宗教所难以企及的。
《古兰经》里还倡导伸张正义、乐善好施、仁厚慈悲,自我克制和忍耐宽容。从“课功”(施舍税)中就充分体现了穆斯林的道德观和生活信条:同情孤寡、扶助弱者,以真主的名义帮助那些无助的人。交纳施舍税这项特定的义务是乐善好施和为大家庭的全体福利做出贡献的行为,这有助于加强服从真主命令的大家庭的集体意识,所以,同情弱者,宽容待人,赈济贫民等行为体现了和平、博爱、宽厚、仁慈的人文主义精神。
三、睿智的闪光,理性的思辨
理性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自身诞生与发展同步的,自从人与自然分离之日起,理性意识就帮助人类进行着征服自然、争取自由与解放的斗争,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智慧、理性在《古兰经》中占有一个重要位置,它开启了伊斯兰文化的大门。“智慧”是一种对理性的客观认识能力。《古兰经》要人们尊崇“智慧”,也就是在倡导一种理性,在这种理性的光照下,人们才能获得探求自然之谜,洞悉万端诸绪和感应神灵之念的钥匙。《古兰经》的基本精神就是鼓励人们运用理性来认识万物存在。伊斯兰文化中这种对世界的理性思考实际上已经迈入宗教哲学的领域。这一方面受神学支配,研究神的实质、神的属性以及神与物质世界的关系;另一方面它又是有悖于宗教神学教条的理性思辨,不完全受封建神学的支配。这种突破宗教神学樊篱,伸向理性智慧领域的势态,不正是西方哲学中理性的、逻辑的、知识的和经验等因素对伊斯兰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吗?
在阿拉伯的哲学领域中,希腊思想对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伊斯兰唯理主义哲学的建立离不开希腊思想的培育。伊斯兰第一个希腊派哲学家阿尔·肯迪就非常重视希腊智慧,他提出“五个原始实体来替代亚里斯多德的十个范畴”;阿尔·法那将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哲学体系同穆斯林强烈的宗教神秘主义融合在一起,他认为“宇宙的能动的理性照射着人的理性,使人的理性也具有能动性,为了人间幸福,人必须力求和能动的理性结合。”(注:马德邻、吾淳、汪晓鲁著:《宗教,一种文化现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61页。)中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伊本·西那和伊本·拉希德都是深受亚里斯多德的影响,他们用理性的眼光来阐释世界的本源,以及人类与真主的基本关系,并且指明“《古兰经》的基本精神就是鼓励人们运用理性来认识万有存在。哲人奉行这种理性精神,运用理性考察各种证据,引入逻辑作为思维正确的保证,用以确立理性的信仰。“(注:楼宇烈主编:《东方哲学概论》,北大出版社,1997年,第365页。)由此可见,在哲学方面,伊斯兰哲学深受希腊哲学的影响,两者的契合点恰恰体现在智慧观上。然而这种接受并不是盲目的照搬,而是对希腊哲学加以修改,使之适合伊斯兰教的精神倾向,从而在伊斯兰的世界里,“智慧”成为万善之因,是幸福的钥匙,它比武力更重要。
《古兰经》里有关强调理性思考的经文比比皆是,如“真主啊,求你指引我走上正道,使我有学识,使我免于不义和使我发财致富。”(注:马德邻、吾淳、汪晓鲁著:《宗教,一种文化现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68页。)经文宣扬通过理性、智慧达到道德理想的境界——真主安拉所具有的无比高超的德性。而穆罕默德是一个唯安拉旨意是从的具有完美品德的圣人。他所有的美德中,最重要的是他聪慧过人,智力非凡,感觉敏锐,谈吐锋利,举止端庄,品德高尚,虽然目不识丁,却能传授那么丰富的知识。聪明睿智是美德的源泉和核心,一切学识均来自智慧。
四、统一、圣战、帝国
公元七世纪起,阿拉伯尚处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氏族与氏族之间,以及氏族内部出现竞争分化,甚至经常性的血亲复仇,从而削弱了维系部落存在的血缘关系,人们迫切呼唤建立新的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和能整合人心的精神信仰。穆罕默德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吸收、改造了犹太教、基督教的神学,于公元610年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关于安拉独一的威力无限,关于现世战乱和末世审判临近的警告,关于惩罚的渲染,以及对追逐名利的遣责和对正义道德的吁求伸张,拨动了阿拉伯人的心弦,给人民带来了结束仇杀,实现和平的希望。《古兰经》记载了伊斯兰教在其创教过程中经受的一系列的苦难。与基督教不同,伊斯兰教与其说是作为被压迫阶级寻找精神解放的道路,不如说是阿拉伯各部落厌恶争斗战争,渴望统一的愿望反映在思想里,最终以宗教这种形式来整合。
在历史上,许多革命的真实目的,是被掩盖在宗教外衣之下的。伊斯兰教的产生,从意识形态上反映了阿拉伯地区人民为了经济上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在政治上实现半岛统一,建立民族国家的愿望。他们渴望建立一个强大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来统一半岛,以便克服动乱不安和无政府状态。穆罕默德树起伊斯兰这面宗教旗帜,将各个不同阶层的,彼此间因利益互相冲突而对立的人们吸引到统一半岛的社会运动中来,为建立一个民族国家而共同努力。
穆罕默德的宗教革命之所以如此迅速地获得成功,其主要原因是适应了阿拉伯历史、社会、宗教发展的趋势,适应了半岛统一的客观要求,成功地解决了当时半岛上的社会、经济危机,使四分五裂的阿拉伯民族成为一个团结的整体。《古兰经》里真实地反映了阿拉伯人反对战乱、割据,渴望统一的观念。这种观念与人文主义思想中的“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的思想不期而遇,从这个层面,《古兰经》中折射出些许人文主义光芒。
对于人文主义思想与宗教神学思想,历来人们习惯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来框定,其实这种定性主观地割断了两者的联系。从历史宏观的角度来看,西方的人文主义最初是萌芽于宗教信仰与神学教条土壤之中,如果将人文主义同基督教文化的关系看成是纯粹对立,未免太简单太片面,其实,人文主义与宗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共生共存的。因此,笔者在充分肯定《古兰经》宗教本质的同时,挖掘出其人文主义思想,从而揭示伊斯兰文化中的兼容并蓄的开放性特征。
标签:古兰经论文; 人文主义论文; 伊斯兰文化论文; 中国伊斯兰教论文; 文化论文; 伊朗伊斯兰革命论文; 穆斯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