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检查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论文_梁远冰

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检查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论文_梁远冰

(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 广西北流 5374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检查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心电图组(n=40例)以及心脏彩超组(n=40例)。心电图组患者采取心电图检测,心脏彩超组采取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两组对左室增大、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心肌缺血、舒张期二尖瓣血流A峰E峰流速比值小于1、心率改变以及主动脉弹性减退的检出率。结果:心脏彩超检查对左室肥厚检出率为37.50%(15/40),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的22.50%(9/40)(P<0.05)。结论: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检查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彩超检查;临床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140-02

高血压性心脏病对患者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危害,但早期一般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应开展早期诊断及治疗。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检查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心电图组(n=40例)以及心脏彩超组(n=40例)。心电图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5~79岁,平均(50.22±10.39)岁;病程3~11年,平均(5.73±1.14)年;高血压Ⅰ期19例,Ⅱ期15例,Ⅲ期6例;原发性高血压23例,合并脑血管疾病15例,合并糖尿病9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5~80岁,平均(51.38±10.26)岁;病程3~11年,平均(5.47±1.03)年;高血压Ⅰ期20例,Ⅱ期15例,Ⅲ期5例;原发性高血压22例,合并脑血管疾病14例,合并糖尿病8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心脏彩超的具体检查方法如下:采用美国GELOGIQP6彩色超声诊断仪,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探头频率为2.0~3.0MHz,沿着胸骨左缘的长轴切面采取M型取样,检测患者的左房内径、室壁厚度、收缩功能以及左室内径;取心室短轴观,心尖四腔观、左室长轴和大动脉短轴观,在心尖五腔心切面以及心尖四腔心切面部位检测患者舒张期的心脏血流频谱。心电图的具体检查方法: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使用酒精对连接导联的位置进行仔细的擦拭,开展12导联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对左室增大、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心肌缺血、舒张期二尖瓣血流A峰E峰流速比值小于1、心率改变以及主动脉弹性减退的检出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电图检查效果

心电图检查4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72.50%(29/40),对左室肥厚的检出率为22.50%(9/40),对心率改变的检出率为27.50% (11/40)。

2.2 心脏彩超检查结果

心脏彩超检查4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对左室增大检出率为20.00%(8/40),对左室肥厚检出率为37.50%(15/40),对左房增大检出率为55.00%(22/40),对舒张期二尖瓣血流A峰E峰流速比值小于1检出率为82.50%(33/40),对主动脉弹性减退检出率为57.50%(23/40)。心脏彩超检查对左室肥厚检出率为37.50%(15/40),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的22.50%(9/40)(P<0.05)。

3.讨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生是因为机体的血压长时间升高,使左心室的负荷不断加重,左心室由于代偿而发生扩张以及肥厚,从而引发的一种器质性心脏病[1-2]。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早期会发生左心室肥厚、左室扩大、左房增大、主动脉弹性减退和主动脉扩张,均能作为临床上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较为敏感的检测指标[3-4]。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获取血液信号,然后叠加血流信号,从而更为清晰地显示患者脏器和周围器官的断面像,并且可以显示管壁、血管分布、搏动以及管径大小等状况,与解剖的真实结构极为相近[5]。心脏彩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中具有如下的优点[6-7]:一是心脏彩超能较好地分辨人体的各个脏器组织,对患者的心脏断面可以较为清晰地显示,从而有效监测、诊断和评估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二是心脏彩超可以在无痛、无创、无放射性的前提下,通过利用超声波对患者的左室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左心结构以及血流状态进行直观的显示。

综上所述,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检查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熊青,聂荣杰,陈绵雄,等.高血压性心脏病与糖尿病性心肌病左心功能差异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4):411-414.

[2]夏大胜,卢成志,王丽.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的效果分析[J].天津医药,2016,44(2):234-236.

[3]王璐璐,宗刚军,陈景开,等.正五聚蛋白3在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5,42(4):291-293.

[4]彭夫松,王本荣,杨磊磊,等.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肌重构及p38MAPK影响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3):1291-1294.

[5]刘晓明,武丽卿,包举.加用美托洛尔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20):2382-2383.

[6]朱雯,马飞儿,刘秧,等.高血压性心脏病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9):1819-1821.

[7]张伟.心脏彩超及常规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方面的对比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0):78-79.

论文作者:梁远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检查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论文_梁远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