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评论到分类(续)--解读美国电影分类体系_好莱坞论文

从评论到分类(续)--解读美国电影分类体系_好莱坞论文

从审查到分类(续完)——读解美国电影分级制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电影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68年:电影分级制的缘起与雏形

1966年,与海斯同样声名狼藉的“美国电影协会”(MPAA)第二任总裁、前美国商业部长埃里克·约翰逊(Eric Johnson)下台后(注:埃里克·约翰逊任职期间因“好莱坞十君子”事件和随之出现的“好莱坞黑名单”而臭名远扬。麦卡锡主义得以在好莱坞大行其道,与约翰逊的积极配合和大力鼓噪密切相关。),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特别助理的杰克·瓦伦蒂(Jack Valenti)成为该协会的第三任总裁任职至今。上任伊始,瓦伦蒂即积极为至今仍被业界首肯的电影分级制度的颁行四处游说。1968年11月,“美国电影协会”与“全国影院业主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er Owners,简称NATO)、“美国海外电影进口商暨发行商”(International Film Importers & Distributors of America,简称IFIDA)达成协议,决定废弃“电影制作法典”,正式启用自愿性电影分级制度。

杰克·瓦伦蒂在电影分级制颁行的30多年里,一直以催生该制度的功臣自居,将此视为其任职期内对美国电影业作出的最大贡献,仿佛没有他电影分级制就无从谈起一样。例如,在《自愿性电影分级制》一文中,瓦伦蒂处处以“我”为主语,那种开辟电影新时代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在接下来的5个月里,我与这两个组织(指NATO和IFIDA)和演员、作家、导演、制片人协会,以及行业工会、批评家、宗教组织、电影协会下属各大电影公司的总裁们进行了一百多小时的会谈……(1968年)秋季刚开始,我下定了决心。我在NATO的同事们与我一起决定创立一套在那时看来是崭新的、革命性的(电影分级)制度,以尽到我们对美国家长的责任。”(注:见杰克·瓦伦蒂的《自愿性电影分级制》(The Voluntary Movie Rating System),载杰森·斯夸尔(Jason Squire)编著《电影商业》(The Movie Business Book,纽约Fireside,1992),第398页。)实际上,详加考察电影分级制诞生以前的美国娱乐业发展状况就可发现,这一制度的出现并非源自瓦氏个人的振臂一呼,而是时势使然。

首先,早在1948年,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对制作、发行、上映的所谓“垂直结合”(verticalintegration)性质的掌控就被联邦法院判定是垄断行为;根据法院裁定,这些公司必须彻底放弃其拥有的庞大院线网。“垂直结合”体系的打破,使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失去了对影院的直接控制力,不再具备监管影院是否遵从法典的资格,从而为影院上映那些没有法典委员会批准章的独立电影提供了可能。据不完全统计,1934年至1948年间在美国上映的所有影片中,经法典委员会盖章批准的占了95%;而在1948年至瓦伦蒂上任前的1966年期间,这个数字仅为59%。(注:转引自斯蒂芬·法伯的《电影分级的游戏》,第12页。)

其次,关于电影性质的看法在20世纪50年代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事实上,1948年联邦法院反垄断案结案时,关于电影是“简单而纯粹的娱乐”,因而不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看法已经受到了质疑:“毫无疑问,正如报纸和广播一样,电影也应包括在新闻中,并受到第一修正案的保护。”(注:转引自斯蒂芬·法伯的《电影分级的游戏》,第12页。)在50年代初,纽约州政府曾以“渎圣”罪下令禁演意大利影片《奇迹》(The Miracle),此举引起该州多数观众的不满,把州政府电影检查制度告上了法庭。在受理这桩近40年来唯一关涉电影审查制度的案件时,联邦法院首次在电影和言论自由之间建立了明确的联系,判定电影的表达属于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范畴,因而受宪法第一修正案和第十四修正案的保护。这一判决不仅使很多地方性电影审查机构丧失了存在的法理基础而纷纷解体,同时也使法典委员会不得不放宽对电影内容的某些苛求,不再奉“法典”为圭臬。

第三,导致上述关于电影性质看法变化的关键之一,乃是电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美国家庭的普及。与日益走红的电视相比,电影越来越变得“小众化”,其观众群体也逐渐分化,以往那种千万人在某段时期同看一部影片的群体经验已难以复现。1948年,全美每周平均观众数仍高达8千万人次,而在电影分级制颁行前后,该数字已锐减为2千万人次。与此相应,电视在五六十年代迅速取代电影成为美国家庭娱乐的最爱。如果说20世纪40年代以前看电影经常是跨年龄段的“家庭活动”的话,那么电视进入普通家庭无疑改变了这种趋势,使电影观众向某几个年龄段集聚,特别是16岁至20多岁这一年龄段。电影观众分化、集聚的事实,使好莱坞意识到一部电影不再能轻而易举地引来所有年龄段观众的共鸣。有时,一部影片只是针对某个年龄段的观众,也能够保本甚至获利。承认电影市场、电影观众“非单一性”这一事实,乃是电影分级制诞生的先声。

第四,欧洲电影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的成功,也促成了法典的瓦解以及美国观众对电影的再认识。战后欧洲电影的复兴催生了一批至今仍享有盛誉的电影大师,而当他们的作品跨洋来到美国后,包括好莱坞导演在内的美国观众在惊异其成就的同时,不得不为美国影片的四平八稳及所谓的“洁净”而汗颜。无论是阿仑·雷乃的《广岛之恋》、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还是伯格曼的《处女泉》,这些“具有争议性”的艺术影片虽没有法典委员会的批准章,却在美国相当一部分观众中间、特别是电影界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好莱坞电影人在“欧风”的刺激下,纷纷要求享有与欧洲导演们同样的创作自由。这一由欧洲电影所带动的求变求新之声在60年代中期达到了高潮,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某些加入“美国电影协会”的好莱坞大电影公司也开始对法典阳奉阴违,竞相发行不带批准章的影片(当然,由于这些公司与美国电影协会有约在先,故在发行此类影片时有所顾忌,往往通过其专门设立的分属机构进行)。据统计,1963至1966年间,美国电影协会所属公司通过其下属机构制作、发行了39部未经法典委员会批准的影片(注:转引自斯蒂芬·法伯的《电影分级的游戏》,第13页。);其二是法典执行本身也出现了松动,很多明显违反其规定、触及“禁区”的影片也得到了批准。例如,在语言上明显“僭越”准则关于“污言秽语”规定的影片《谁怕弗吉尼亚·伍尔芙?》(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和含有多个裸体镜头的影片《当铺老板》(The Pawnbroker)在60年代中期均获得通过。与电影分级制紧密相关的是,制作发行这两部影片的华纳公司向法典委员会允诺,在放映两片时,将只允许18岁以上观众进场。华纳公司的这一举措,证明好莱坞电影公司在分级制尚未出笼时已开始接受电影必须分级以及电影拥有多个观众群体的观念。

实际上,在1966年前后获法典委员会批准上映的影片中,有很多已经附加“建议成熟观众观看”的标签。这一标签虽不具有严格执行的效力,却为两年后颁行更为细致的电影分级制度提供了参照。在法律上为电影分级制作出铺垫的案例,恐怕要算1968年4月22日同一天在纽约联邦法院和达拉斯联邦法院分别就两桩与影视业相关的诉讼所做的判决了。在前一案中,纽约联邦法院裁定,成人接触某些东西的权力固然受到宪法的保护,但这些东西对未成年人来说仍构成“淫秽”;这一判决严格区分了成年人的权力和未成年人的权力,在两者之间划出了明确的界限。在达拉斯一案中,联邦法院裁定当地某一机构对上映影片自行分级不合法,理由是其分级、分类的标准比较模糊,不易实际操作;此案的判定,等于在法律上肯定了电影分级制,电影界所应做的只不过是如何完善并细化分级标准罢了。

当然,电影分级制的诞生最终与美国社会在20世纪60年代的急剧变迁密切相关。如果说30年代法典的出笼可被看成好莱坞保守势力防止左翼进步思潮在电影界蔓延的一种举措的话,那么电影分级制的出现则反映了好莱坞试图顺应60年代美国社会进步思潮的愿望。在美国现代史上,20世纪60年代是特殊的10年。以校园革命、妇女解放、民权运动以及反越战为主轴,美国社会历经肯尼迪遇刺、马丁·路德·金遇刺、学生遭屠杀等重大事件,几乎濒临革命的边缘。与此相应,美国人特别是经历校园风暴的青年人的价值观、婚姻观、家庭观等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白人中产阶级为基础建构的所谓“美国价值”受到强烈的质疑。在如此剧烈的社会变迁、价值变迁面前,如果再抱住过时的保守法典不放,那么好莱坞只会自毁前程,被多数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所遗弃。

1968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美国电影分级制度与现行划分略有不同,当时共分为以下四类:G类,适合所有观众观看的影片;M类,建议成熟观众即成人和成熟青少年才能观看的影片;R类,指限制类影片,16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必须有父母或成人陪伴方可观看;X类,严禁16岁以下观众观看的影片。根据美国电影协会的说法,“自律”性电影分级制度的颁行,其意图是通过“拓展创作自由”来鼓励任何形式的艺术表达;在新制度颁行后,制片人或导演将不再有创作禁区方面的顾忌。不过,在该制度颁行之初,人们仍可感受到法典的阴影,其中最明显的乃是意义颇为含糊的X类别。首先,X标签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色情或某些令人羞于启齿的影片;对严肃的艺术家来说,影片被划为X类不仅会因之失去很多观众,而且还与色情有同谋之嫌。其次,X标签看似四类中的一类,实际上却与G类、M类及R类有着质的区别。G类、M类、R类标签具有美国电影协会的专利注册,而X类却非注册标签。也就是说,任何发行商无权任意用前三类符号标示其影片,如果有人试图不通过美国电影协会下属的电影分类机构将影片推向市场的话,唯一的途径只能是自行冠以X类标签。第三,万一出现诉讼官司,X类影片将不会得到美国电影协会的法律与道义支持,因为被划为G类、M类或R类实际上意味着这些影片受到该协会的“批准”与“保护”,而X类影片则不享有这一“特权”。如此来看,X类的存在与分级制度出现前的电影审查并无质的区别,只不过早先有违法典的影片现在被打上了特殊醒目的“毒药”标签,以起到令观众望而却步的警示作用罢了(注:据统计,分级制颁行后的1969年和1970年,30余家大报拒绝为X类影片登广告,全美超过半数的影院拒绝放映X类影片。见引同上书,第47—48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X类影片的划分也不乏争议,其中最为典型的是1969年出品的《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这部广受批评家好评的经典片在最初发行时,居然因语言和同性恋嫌疑而被冠上X类标签,就此丧失了很多潜在的观众。只是因导演和影评人的抗议,美国电影协会才于次年将其划为R类。

美国电影分级制现状及操作

自1968年11月颁行至今,美国电影分级制度历经几次修改,到1990年才定型为今天仍在使用的五级制。分级制刚颁行不久,很多家长对M类标签存有误解,认为它比R类更加严格。为避免产生歧见,美国电影协会遂以GP类(适合所有观众,但建议家长加以指导)取代了M类;一年之后,GP标签再次被PG (建议家长陪伴指导)取代。1984年7月1日,PG类被再行划分,出现PG和PG—13两类,后者指内容上比PG类更具限制性的影片。1990年9月,美国电影协会引入最后两项改革:一是在给R类影片定级时,辅以5到8个字的解释文字,用以说明该影片为何被定为R级,这种说明可以通过打电话给影剧院或询问售票人员获取,其目的是让家长在陪伴年幼子女观看之前,对该影片有基本的认识,以决定适合与否。二是以美国电影协会注册的NC—17(17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取代颇多诟病的X类标签,由此彻底宣告了电影审查制度的终结。

具体来看,这一到1990年才最终定型的五级电影分级制度细分如下:

G级:大众级影片,适合所有年龄层次的观众观看,不含裸体、性爱、吸毒等镜头,在语言上可能僭越礼貌性对话,但不可粗野。G类并不单指儿童片。

PG级:建议在家长陪伴指导下观看,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该类影片中可能偶然会有恐怖与暴力镜头,但不超过适度范围;不含明显的性爱场景,但允许有短暂的裸体;不含使用毒品的内容。

PG—13级:家长需特别谨慎对待,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13岁以下儿童观看。该类影片介乎PG级和R级之间,可以偶然出现使用毒品、暴力、裸体等场景,也可偶然使用粗言秽语;但暴力场景不得持续,程度必须有所控制,一般不得出现以性爱为目的的裸体镜头,与性有关的粗字一般不得多于一个,任何涉及毒品的影片至少应定为PG—13级。

R级: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必须有家长或成人陪伴方可观看。该类影片绝对含有成人内容,包括粗言秽语或血腥暴力、煽情性裸体、滥用毒品等;家长或成人在陪伴17岁以下观众观看前,应先行取得关于该类影片的基本介绍。

NC—17级:17岁以下观众严禁观看。该类影片系成人电影,具有强烈的暴力、性爱、吸毒或畸形变态内容。被定为NC—17级的影片并不必然等同于“淫秽”或色情,因为电影分级系自律性制度,不具有法律效力,而判定色情与否属法律范畴。

容易被观众忽略、却与以上五个级别有关联的是所谓NR(未定级)标签,意指那些未经美国电影协会下属分级机构定级、却得以在部分影院上映的影片。鉴于美国电影协会成员主要由好莱坞大电影公司组成,而且参与电影分级与否纯属自愿,一些独立电影公司或独立制片人完全可以不通过该组织直接将其影片推向市场(当然,由于“全国影院业主协会”即NATO是分级制度的协约方,因此该协会属下占美国影院85%以上的大小影院将禁止未定级影片上映,使很多独立电影公司或独立制片人不愿轻易使用分级制之外的NR标签)。该标签还经常被运用于在美国上映的外国影片,一般而言,多数外国影片如张艺谋的《菊豆》、《一个都不能少》和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和你在一起》等,均以NR类标签推向市场。这一方面是因为参与分级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还须交纳一笔申请费,对本来市场份额就有限的外国影片而言,取得一个意义不大的级别标签无疑是劳民伤财;另一方面,即使获得了美国电影协会的定级,该影片在NATO下属影剧院里放映的机会也不大,因为非英语对话本身就已经限定外国影片只能在各大城市里的小型艺术影院放映,更何况翻译有时也会淡化或增强原文对白的某些意义,使分级制度的掌握变得模糊不清。

负责电影定级的机构是美国电影协会“分类定级办公室”下属的定级委员会(Rating Board),总部设在洛杉矶,由8到13名全职委员组成,其薪资及经费来自申请影片定级的制片人或发行商。定级委员会主席由美国电影协会总裁杰克·瓦伦蒂任命,但委员会的日常运作却相对独立,采取民主讨论、投票的方式决定对某部影片的定级。每个工作日的上午,定级委员会成员依据主题、暴力、语言、裸体、感官性、吸毒等标准在各自的选票上填写对所看影片的初步定级意见,然后开会交换看法,在此基础上最后进行投票,以多数票决定该影片的定级。决定一经作出,将由分类定级办公室负责人通知制片人或发行商,以便其尽早着手实施被定级影片的宣传计划。通过这一程序所产生的影片定级,同样适用于该影片的家庭录影带或DVD版本。

参照美国司法程序,如果某一制片人或发行商对其影片的定级有异议,可以采取三种方式表达意见。一是要求定级委员会说明为何给予某一级别的原因,并有权要求定级委员会重新考虑其决定;二是有权与定级委员会成员一起讨论究竟要作出哪些修改才可获得令其满意的级别,不少制片人正是通过这一途径,对送呈影片再行剪辑修改从而获得较为普通的分级;三是将“案子”上诉到设在纽约由21名资深人士(主要来自美国电影协会、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及全国影院业主协会)组成的“定级上诉委员会”(The Rating Appeals Board)。该委员会在接到上诉后,首先会一起观看定级上有争议的影片,然后分别聆听争议双方即制片人(或发行商)和定级委员会代表的陈述,并允许双方之间互相质询。在进一步询问调查之后,上诉委员会将要求当事双方退场,然后在讨论沟通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如果上诉委员会21名成员中有2/3反对定级委员会的定级,那么制片人就获胜诉;反之,如果票数不超过2/3,定级委员会的定级将得以维持。上诉委员会就电影定级方面所做的决定是最终的,一旦达成,任何一方都不得再上诉。

结语

自1968年11月电影分级制度颁行至2002年底,经美国电影协会定级的成千上万部影片中,有58%属R级,22%属PG级,11%属PG—13级,7%属G级,2%属NC—17或X级(注:数字引自美国电影协会“2002年度市场统计”。网址:www.mpaa.org。)。根据美国民意调查机构的统计,约75 %的美国观众认为电影分级制度在帮助他们选看影片方面“很有用”或“比较有用”。实践证明,电影分级制度的引入,确实在鼓励艺术创作自由和强调艺术创作的社会责任方面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作用,使矛盾双方在比较健康的氛围里协调发展。也许电影分级制度的最大贡献在于它有效地防止了联邦政府对电影业可能的介入,也削弱了来自宗教势力和国内各利益集团可能出现的抗议之声。在这方面,电影分级制度就像一块盾牌,一旦遇到进攻,好莱坞即可利用它来抵挡招架,因为既然每部影片在上映前已经经过了分级的“过滤”,如果再有问题发生,那责任就不该由好莱坞来承担了。

当然,美国的电影分级绝非是一种十全十美的制度,虽然目前已完全定型,也不是没有改进的余地。该制度最大的弱点、也最容易引发争议的是所谓“行业自律”的做法。纵观美国电影史,行业自律即依赖行业内部力量“清扫”自己的家门,一向是好莱坞引以为自豪的商业原则。“自律”固然是应当受到鼓励的,但既然美国的政治、司法制度均强调独立调查、独立判案在维持公正与正义方面的重要意义,人们就有理由怀疑好莱坞这一“自律”究竟带有多大的公正性。从根本上说,美国电影协会(包括杰克·瓦伦蒂本人)乃是受雇于好莱坞大电影公司的,而电影协会下属的定级委员会的委员会们则受雇于杰克·瓦伦蒂,其薪水来自各电影公司的定级申请费用。这种由受雇者给雇主的产品(影片)打分定级的“游戏”能否产生公正的结果?受雇者会不会屈从于雇主的压力,给某些影片标以雇主所希望的定级?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从近年来美国电影的发展趋势看,一部影片的定级有时候确实与票房收入密切相关。美国电影史上的票房十强集中在G、PG和PG—13级影片上,而2002年度票房收入排在前20名的影片没有一部被定级为R或RC—17(见附录二、三)。由此看来,处处以票房收入为依据的好莱坞大电影公司肯定希望其影片能够跻身G、PG或PG—13类中,而向自己的“雇员”提出这一要求,应该是不难得到满足的。好莱坞大电影公司与定级委员会之间这种互相依赖、利益相交纠缠不清的关系,恐怕也是美国电影协会对定级委员会委员的遴选程序与背景讳莫如深的原因所在。尽管杰克·瓦伦蒂一再声称任何具有当家长经验的美国人都有资格成为定级委员会的成员(电影分级制度主要为家长选择影片而设,因此需要具备家长资格),但在其讲话或文字中从未提及委员会8到13名成员(数字的不确定已经令人疑惑)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笔者在写作本文的过程中,曾经查阅浏览了大量关于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的资料,但在这方面却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为此,笔者还专门写信给设于洛杉矶的美国电影分类分级办公室,询问现任定级委员会成员的产生及背景情况,结果是石沉大海,音讯全无。也许,一个更加透明、公正、公平的电影分级制度确实需要定级机构摆脱与美国电影协会(包括好莱坞大电影公司)的从属关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组织。

[附录二]

美国电影国内票房10强及其定级

名次

片名

  上映年份

  定级

票房(单位:百万美元)

1

  《泰坦尼克号》1997PG-13  600.8

2

  《星球大战Ⅰ》1977PG

 461.0

3

  《星球大战前传Ⅰ:幽灵威胁》 1999PG

 431.1

4

  《外星人》

1982PG

 430.5

5

  《侏罗纪公园》1993PG

 357.1

6

  《阿甘正传》 1994PG-13  329.7

7

  《哈里·波特Ⅰ》

 2001PG

 314.3

8

  《狮子王》

1994G

  321.9

9

  《星球大战Ⅲ:武士归来》

 1983PG

 309.2

10

 《独立日》

1996PG-13  306.2

资料来源:AC尼尔森娱乐数据公司

[附录三]

2002年美国电影国内票房20强及其定级

名次

片名

定级

票房(单位:百万美元)

1

  《蜘蛛侠》

 PG-13  403.7

2

  《星球大战前传Ⅱ:克隆人进攻》 PG

 310.3

3

  《指环王:双塔奇谋》

PG-13  268.7

4

  《哈里·波特Ⅱ:密室》 PG-13  253.0

5

  《我盛大的希腊婚礼》

PG

 228.8

6

  《天外魔符》

PG-13  227.8

7

  《王牌大贱谍》 PG-13  213.1

8

  《黑衣人Ⅱ》

PG

 190.4

9

  《冰季时代》

PG

 176.4

10

 《007:择日再死》

  PG-13  154.7

11

 《斯古比·杜》 PG

 153.3

12

 《美丽心灵》

PG-13  149.5

13

 《里娄与斯蒂奇》PG

 145.8

14

 《XXX战警》

PG-13  141.2

15

 《圣诞老人Ⅱ》 G

  138.4

16

 《少数派报告》 PG-13  132.0

17

 《指环王:魔戒护使》

PG-13  130.9

18

 《怪圈》PG-13  127.3

19

 《甜蜜的阿拉巴马》

 PG-13  126.2

20

 《迪兹先生》

PG-13  126.2

资料来源:MPAA《美国娱乐业市场统计》

标签:;  ;  ;  ;  ;  

从评论到分类(续)--解读美国电影分类体系_好莱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