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法的无形要求与有形载体_经济论文

论经济法的无形要求与有形载体_经济论文

略论经济规律的无形要求与有形载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载体论文,经济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经济规律既具有无形的客观要求,同时具有有形的客观载体。只有把二者辩证地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认识与把握经济规律,能动地、正确地运用经济规律。

一、沿着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才能具体揭示经济规律的有形载体

对经济规律只做经院式的抽象研究,就容易使研究工作停滞在对经济规律无形要求及其表述的探索和争辩之中。应当沿着理论联系实际道路,向丰富的经济实践的广阔领域延伸。到丰富多彩而又变动不居的经济实践中,就会发现并具体揭示出经济规律的既可望又可及的有形载体。下面,我们就试举几例。

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全面内涵,人们有一些相同或不尽相同的表述,但有一点是基本相同的,这就是公认它的核心内容是坚持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即在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也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在经济运行规律上的集中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上述要求从表面看去是有一定的抽象性,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它确实存在着实实在在的有形载体。就从当前的现实情况考察分析,党和国家确定的本世纪末要实现的小康目标,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通过部分先富带动全局同富的长远目标,其实质都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些奋斗目标及其实现机制,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无形要求在现实生活中的有形载体。这种有形载体就在我们身边,是不应视而不见的。

关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对于这一规律的有无及其表述,历来争议较多。然而,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诸多起伏曲折,却经常启示人们,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必须通过适度的宏观调控对经济运行进行有计划的引导,避免市场行为的盲目性而实现经济运行的有序性。这种客观要求正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公认,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对多种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和措施进行考察分析,就会看到它们从本质上讲正是体现了各种经济活动应当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也就是说,各种行之有效的能够推进社会生产力持续、均衡发展的宏观调控手段和措施以及相关的组织机构,就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有形载体。有人承认对国民经济适当进行宏观调控的必然性,而否认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宏观性,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其认识与实践之间存在着自相矛盾的现象和距离。

关于按劳分配规律。对这一规律的客观性及其表述也有争议,但相对较少。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有形载体也比较明显。各种工资改革的方案和各种劳动奖惩的政策规定,以及负责实施这些方案、政策的组织机构,都是按劳分配规律的有形载体。这应是有目共睹的客观事实。

关于价值规律。在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价值规律曾一度处于被否定的境地。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价值规律才被人们日益放到重要的位置。价值规律的有形载体应当是显而易见的。日益发展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和商品价格体系,各种以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财政、金融、国内外贸易等多方面的改革政策和措施,以及负责推行这些政策措施的组织机构,都应属于价值规律的有形载体。这也是难以否定的客观事实。

关于供求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供求规律的作用广度和深度都在日益发展,它的有形载体更是显而易见。在市场竞争中,商品供过于求所出现的价格下跌、库存积压,商品供不应求所出现的价格上扬、竞销抢购,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而历历在目。不同的商品供求状况和供求政策以及实施这种政策的组织机构,正是供求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有形载体。

以上举出的五条经济规律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其无形要求却都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有形载体上。所以,我们认为不应当把经济规律的研究神秘化、经院化,只要沿着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前行,走进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即可看到众多的经济规律就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作用,它们的有形载体是很现实的,而不是难以认识和高不可攀的。

二、经济规律有形载体的发育完善是实现其无形要求的必要基础

研究经济规律不仅要探索和认识它的无形要求及其科学表述,而且要考察和把握它的有形载体并努力使其顺利发育完善。只有把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才能在经济实践中真正得到实现。

不同的经济规律有不同的无形要求,也必然有不同的有形载体。因此,应当根据不同经济规律的不同无形要求去发育和完善各自的有形载体。有形载体的发育和完善,是实现经济规律无形要求的基础。为了具体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选择两条经济规律联系实际作一些考察和分析。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前面曾经讲到,小康目标的设计与实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现阶段的一个重要的有形载体。党中央、国务院对小康目标的内涵作过许多全面的阐述。李鹏总理在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就曾指出:“经济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今后十年总的目标,是努力使全国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通过的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规定的本世纪末的奋斗目标也指出:“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全国各地根据上述总体目标,结合本地实际,制订了一系列具体的小康生活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纯收入、人均食品、衣着和住房消费水平以及改善交通邮电、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安全保障条件等多方面的目标及其实现措施。为了落实这些目标和措施,工业、农业、城乡建设以及交通邮电、文教卫生、公安民政等有关部门都要做好相关的工作。所有这些计划和措施,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关于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其具体实现的基础。小康生活各项指标的实现,会使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就在我们身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价值规律。如前所述,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价值规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有形载体。江泽民同志在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认真抓好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继续大力发展商品市场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积极培育包括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的金融市场,发展技术、劳务、信息和房地产等市场,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全国各地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与市场秩序的步伐明显加快,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交易日益繁荣和活跃,多数商品正在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生产和经营。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的社会商品中,由市场决定生产及其价格的生产资料产品已增至70%以上,生活消费品已达到80%以上。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完善,使价值规律具备了发挥作用的更广阔的舞台,也使价值规律具备了更显著的有形载体。在繁荣的市场交易中,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人们形象地实在地感受着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威力,接受着价值规律这所大学校的启示和教育。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经济规律的无形要求能否顺利实现,与其有形载体发育完善的状况具有密切联系。可以说,经济规律有形载体越健全越完善,其无形要求的实现也就越顺利越全面。所以,经济规律无形要求的实现必须以其有形载体的发育完善作为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人们有了按照某一条或某几条经济规律办事的愿望,就要认真弄清其有形载体,并努力促进其有形载体的发育和完善,为实现这些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创造更有利的基础与条件。

三、制约某些经济规律的作用程度也应从限制其有形载体的发育入手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我国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并注意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随着国外资金引进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某些外商投资企业中必然会出现不同性质经济规律并存和矛盾的局面:一方面,社会主义特有经济规律和商品经济共有规律会在这些企业中发生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特有经济规律也会在这些企业中发生一定的作用。对于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发生作用的资本主义特有经济规律应当如何对等呢?我们认为,应当注意制约它们发生作用的范围与程度,而此项工作的基础和操作也应当从限制与削弱其有形载体入手。为了具体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以剩余价值规律为例作一些初步的剖析。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基本经济规律。在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中也不同程度地发生一定的作用。它有没有自己的有形载体呢?回答是肯定的。有的三资企业强令工人加班加点而不给予应得的报酬;有的甚至公开规定工人要实行每日劳动九小时或十小时工作制;有的三资企业让工人在有害气体超过国家标准十余倍的劳动环境中工作;有的三资企业派工人从事危险性很强的劳动,而不采取任何安全保护措施,以致发生惨祸。凡此种种,都说明剩余价值规律还在支配着某些外商的经营管理行为。他们也有一套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并且要求配置与此相适应的人员和机构。显然,这都是剩余价值规律的有形载体。这种有形载体的建立和形成,会使剩余价值规律在三资企业中得以经常发生作用。只有努力抑制和削弱这种有形载体,才能使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应有的限制。

四、探索经济规律无形要求与有形载体的有机统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探索经济规律无形要求与有形载体的有机统一,是经济科学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认真做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探索经济规律无形要求与有形载体的有机统一,有利于防止经济规律的研究工作走进神秘化、抽象化的误区,使之真正在现实的土壤中成长和发展。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对经济规律有一种神秘感和抽象感,认为研究经济规律就象进入了高深莫测的迷宫。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习惯于只从理论上了解一些经济规律的无形要求,而对它们的有形载体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因而感到经济规律可望而不可及。认真研究和认识经济规律的有形载体,就会具体体会到经济规律就在我们日常的经济实践中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它是既可望又可及的,从而打破对经济规律的神秘感和抽象感,使经济规律的探索和研究更加贴近经济实践的现实天地,更易于沿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道路向前发展。

(二)探索经济规律无形要求与有形载体的有机统一,有利于使遵循经济规律办事变得更易于操作和落实。

我们常讲要善于自觉地遵循经济规律,如何具体遵循,在实践中又常有难以捉摸和把握之感,如果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经济规律的有形载体,遵循经济规律就不再是一种难以操作和落实的空话。因为,遵循经济规律的一个重要途径,就在于努力发育和完善经济规律的有形载体。经济规律的有形载体发育和完善起来了,其客观要求也就自然会得到具体实现。同样,对一些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要限制和削弱其作用的范围与程度,关键也在于抑制和削弱其有形载体。

(三)探索经济规律无形要求与有形载体的有机统一,有利于使人们对经济实践的总结更易于上升到探索和认识其规律性的高度。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本来是遵循某一条或某几条经济规律才在经济实践中获得了成绩或成功,但就是不能从经济规律的高度去总结这些可贵的经验,这就必然使对于这些经验的认识和运用受到某种局限。所以如此,原因常常是人们把经济规律神秘化和抽象化,自觉不自觉地对探索和揭示客观规律采取了望而却步的态度。如果从研究和把握经济规律的有形载体入手,打破对经济规律的神秘感和抽象感,自觉地注意研究和认识经济现象之间的那种经常发生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那就会更多地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揭示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正是我们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

标签:;  ;  ;  

论经济法的无形要求与有形载体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