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干预对小儿输液风险的影响论文_赵芳婷

(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科 陕西宝鸡 721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干预对小儿输液风险的影响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130例患儿,以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65)、干预组(n=65)。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则为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对比各组护理总不良事件率、家长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总不良事件率为7.69%,但对照组为23.08%,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对照组家长满意度为92.31%,但干预组为100.00%,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小儿输液期间,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不良事件,还可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小儿输液;风险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265-02

静脉输液作为现代医疗常见救治方式,但因年幼患儿服药依从性较差、免疫力低下、病情严重等问题,导致其静脉输液中多面临各类不良事件。另外,患儿还具有皮肤娇嫩、血管细小、好动的特点,往往会增加经脉渗出率,使之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皮肤溃烂、静脉炎等问题,不仅会加重患儿痛苦,还会引起医患纠纷[1]。对此,择取我院收治的130例患儿,探讨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干预对小儿输液风险的影响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择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患儿,以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65)、干预组(n=65)。即对照组:男患儿35例、女患儿30例;年龄上限为9岁,下限为2个月,平均年龄为(5.3±1.6)岁。干预组:男患儿33例、女患儿32例;年龄上限为8岁,下限为3个月,平均年龄为(5.1±1.5)岁。各数据相似(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定期巡视、针管固定、合理调整输液速度[2]。

1.2.2干预组 (1)构建输液风险小组,由护士长、儿科主管护师、护师构成,且各成员均具备较强的临床经验。(2)用药前,对患儿予以皮试;时刻遵循“三查七对”的原则;保证静脉输液的合理性、规范性;用药前需由家属签字;特殊药物、高危药物需拟定科学的使用方案,且同时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理。(3)各组员需熟练掌握各项应急处理知识预案,预防输液反应。(4)若患儿表现为Ⅰ级、Ⅱ级静脉渗出,则需立即拔除针管,热毛巾热敷,再次选择穿刺部位;若患儿表现为Ⅲ级、Ⅳ级静脉渗出,则需科学分析渗出原因,再选择穿刺部位;同时,向患儿家属予以合理解释,记录在册预防再次渗出。(5)若静脉渗出由深静脉置管引起,则需对患儿血管予以精准检查,再通过留针时间的把控,待做好各性能价差的情况下,封管固定胶带。(6)若患儿低于2岁,则需执行头皮静脉穿刺,且对药物浓度、滴注速度予以科学控制;针对需喂奶的患儿,穿刺前叮嘱其禁止喂奶,以免引起呛咳或窒息[3]。

1.3 评价指标

对比各组护理总不良事件率、家长满意度。即总不良事件率:包含渗漏、感染、血管损伤及发热;家长满意度:包含极满意(>90分者)、一般满意(>80分者)、不满意(≤79分者)。

1.4 统计学处理

借助SPSS21.0统计学软件,数据表示用%、检验用χ2。P<0.05时,各数据对比有意义。

2.结果

2.1 对比各组护理总不良事件率

干预组患儿总不良事件率为7.69%,但对照组为23.08%,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各组护理总不良事件率[n=65、%]

 

3.讨论

静脉输液(ntravenous infusion)是现代医疗救治中的常见方法,但因患儿免疫力低下、好动等因素,使之在认知能力、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情况下,多面临静脉渗出问题,继而出现传递部位红肿和疼痛等,较为严重者还会诱发皮肤溃烂、静脉炎,不仅会引起患儿身心健康等层面的问题,还会引起家属不满,诱发医患纠纷。鉴于医疗事业、生活水平的逐步完善,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水平也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小儿静脉输液中,有效的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干预,不仅可预防护理不良事件,还会提高家长满意度[4]。

另外,静脉输液治疗时,具有以下优劣势,即(1)优势。能够快速达到血药浓度,还可保证恒定浓度;皮下组织、肌肉等刺激性药物者可使用静脉给药;能够有效补充身体缺少的血液、液体;可输注静脉营养皮。(2)劣势。处理不合理时,还会诱发全身性、局部性感染;药物过量/过快时,会滋生不良反应,最终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持续性、过良性静脉输注,会导致负荷过重、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增加医源性患病比例[5]。

本研究中,干预组患儿总不良事件率为7.69%,但对照组为23.08%,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对照组家长满意度为92.31%,但干预组为100.00%,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总而言之,小儿输液期间,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不良事件,还可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麻爱军,郭任.小儿静脉输液渗出分级护理的制定及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9):1269-1270.

[2]孟娜.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降低小儿输液风险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7,7(3):79-80.

[3]黄曙敏,黄腊梅.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渗出的预防作用[J].今日健康,2016,15(1):289-289.

[4]陈璐,谢新芳,钱彩华,等.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对PICC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9):793-796.

[5]张莉萍,郭玉芳,黄凤兰,等.运用FMEA方法评估静脉输液风险因素[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5):154-156.

论文作者:赵芳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  ;  ;  ;  ;  ;  ;  ;  

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干预对小儿输液风险的影响论文_赵芳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