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级非遗项目中畲族与客家文化的发展
——以“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过锥床”为例
李凤英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文化馆,福建龙岩 364302)
摘要: 永平镇位于福建省武平县中部梁野山北麓山间谷地,素有“武北南大门”之称。常住人口不过千余人,却是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山村。每隔三年,阴历十月十五,是中湍村的醮会日。在醮会日上,中湍村村民展示的“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过锥床”等民间绝技神奇独特,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名传四海。2005年,民间绝技“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过锥床”被列入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绝技被认为是畲族的古老传承。武平是纯客家县,这项绝技很多方面已和客家习俗交融在一起了,这项古老的绝技传承体现着浓浓的畲族文化,不过,在千年的传承中畲族文化和客家文化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笔者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法,从这项省级非遗项目方面,进一步探寻畲族文化和客家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以期得出新的认识。
关键词: 省级非遗;客家文化;畲族文化;融合;发展
1 客家与畲族
中国历史上移民潮此起彼伏,因避战乱等原因,中原大批汉人南迁。在唐末宋初出至宋末元初时期,一部分南迁汉人迁移到闽粤赣边地区生活,并逐步和当地土著和少数民族相融合,成为以南迁汉人为主的客家先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南迁汉人不断融合了当地土著和少数民族,由于他们在人数上、经济上、文化上占优势,逐步形成了客家文化以及客家民系。
“Truth”和“doctrine”也有一定的西方宗教意味。“Truth”一词已出现在上文的引述当中,与上帝的意义等同,上帝便是真理,是超越世俗的绝对权威。“Doctrine”一词在牛津词典中的双语释义为“a belief or set of beliefs held and taught by a Church,a political party,etc.教义;主义;学说;信条”[8]602,宗教色彩浓厚,一般是指西方宗教教义,也代表上帝的绝对权威。然而韩愈之“道”存于世俗,讲求世事的实用之道,是人伦之道。因此,笔者也对这两种译法表示怀疑。
畲族,又被称为畲客、山客,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闽、粤、赣、浙等省,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的广大山区。畲人自称为“山哈”,意思为居住在山里的人,较早的文献记载称之为“蛮”、“徭”、“蛮僚”、“侗蛮”或“侗僚”等。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峯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1956年国务院正式确定该民族为“畲族”。
制订乡村旅游发展制度,既要参考省内外同行的制度经验,同时也必须结合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广泛调研,实际论证,听取政府、社会、民间、经营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在实践的基础上先试行制度,充分照顾到经营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从当地的生态环境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制度。
关于客家与畲族的关系,很多文化学者在不少的著作中都指出客家与畲族的关系“非常密切”。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文化学者认为客家文化是博大的,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一部分含有畲族文化的成分,并认为客家及其客家文化的形成是汉畲长期交融互动,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融合并形成的。
据史学研究,蓝姓起源于今西安市蓝田县,历秦汉而降,蓝姓主要繁衍于中山郡、东莞郡与汝南郡,三地为蓝姓最早发祥地,后世多由此三处分衍而出。隋唐,畲族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闽南、潮汕等地,宋代才陆续向闽中、闽西、闽北一带迁徙,约在明、清时大量出现于闽东、浙南等地的山区。广东潮州府凤凰山是畲族的聚居地,后迁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居住,其中部分来到武平居住,直至现在武平仍有“钟半县”之称,而钟姓便是畲族的其中汉化姓之一,大约在宋元之后至明代中叶以前这支畲族先民又迁到赣东北居住。
2 福建省级非遗“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过锥床”民间绝技
“上刀山下火海”来源一直未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比较让大家认同的有两种。一种传说是青年龙九郎为医治同胞的眼疾之苦,他跨过了72座刀山,又穿过了72片火海,历经千难险阻终于采得仙药,为大家解除了病痛。为了纪念他为民解除病痛的功德,大伙创造了上刀山、下火海的绝技神功。又传说明朝兵部尚书王骥将军,王骥三征麓川回朝后被奸臣所害,而闽西客家人和畬族的“上刀山、下火海”就是为了纪念王将军。
“上刀山”也叫“上刀杆”。首先是扎立刀杆。根据“小年三十六,大年七十二”的刀把数确定刀杆的长短,一般用近30公尺的杉树原木杆,用锋利长刀插在刀杆上。刀杆下部还有三道关卡,刀杆的两侧交叉穿插地钉着36或72把长刀,像阶梯一样,刀把用绳子上下连着绑稳,刀刃向上,看去闪闪发光。以高耸的刀杆顶端为圆心,向地面四周拉扯上9条绳,每条绳上扎有黄、白、红、绿、蓝的各种纸花和神符小旗,高耸的刀杆如“云梯”直冲蓝天。上刀山之前会在刀杆下举办供刀神仪式,贡品为一猪九鸡,供奉位置分别为刀杆脚下供一猪一鸡,四方、四桩各供一只鸡。由祭司主祭,祭师穿着新衣服,用黄布包头缠腰,打赤脚,口念《孝经》,并频频呼喊:“铜皮铁骨祖师到!”待时辰一到,他便举足踏上刀山,双手攀握木柱两旁刀口,两脚也分别踩在木柱两侧的刀刃上,慢慢地攀援而上,至顶坐在丁字形横板上。对其后也要上刀山者,他便跌筶请示菩萨同意后,依次而上,至顶端后随即下来。
笔者通过族谱和《武平志》了解到,在客家文化研究中武平姓氏的迁入时间以钟姓为早,于公元776年前后也就是宋初迁入武平,钟姓又恰恰和蓝姓一样是畲族的汉化姓氏,为畲族的四大汉姓之一。武平在宋淳化五年,也就是公元994年建县,以上史料说明,畲族在武平还是武平场未建县之时就已迁入。武平蓝姓迁入的时间为公元1323年,也就是元朝时迁入。迁入武平的畲族时间跨度在宋朝至明朝。
各类农村电商培训机构培训水平参差不齐,培训机构管理混乱,在培训规模、培训能力上都无法满足农村电商的发展。在内容设置上比较随意,没有从农村电商人员的缺乏的知识和技能需求出发,从而影响了培训效果。
“捞油锅”即是在熊熊炉火中把铁锅里的油烧沸,人们把一簸箕农家做的白色米粄放入油锅。10多分钟后,白色的米粄渐渐炸成了金黄色。米粄炸熟后,有几位五六十岁的村民双手伸入滚烫的油锅里将米粄捞起,表演者举起双手,证明未有任何伤害。
“过锥床”即是在布满铁钉的锥床上行走。锥床是一块长近2米、宽1米的松木板,板上每隔两三厘米钉一枚8.3厘米长的铁钉,共钉了2300多枚,锋利的铁钉尖头向上露出2厘米左右。“过锥床”开始,随着一声声吆喝,表演者脱去鞋袜,迈着小步缓缓走过锥床,走完后脚底完好无损。
当漂流木经过泛滥平原时,与海岸发生碰撞,形成新的海岸线,一些浮木会锚定在那里,留住淤泥和种子,随着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鹿鼠、田鼠、 和金花鼠都会被新生的植被吸引搬来这里,收获植物果实。黄鼠狼、小鼬和鹰以这些植物为食,它们的排泄物还可给这里的土壤增加肥力。漂流到河口的浮木可成为饥饿的秃鹰和苍鹭暂时的栖息之地,成为疲惫的鸬鹚、鹈鹕和海豹在海上飘浮的筏子,还是鲱鱼卵成长的育儿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建设有了很大的飞跃,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施工技术种类也越来越多。其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尤其得到重视和发展。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去除了传统技术中的一些弊端,同时由于预制构件的应用,更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项民间绝技,在2005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有3个省级非遗传承人。
3 探究分类
3.1 从姓氏上探究
中湍村有一座忠新馆,里面供奉着三排九尊塑像,由下而上第一排分别为关圣帝君、文昌帝君、姜大圣人;第二排为雪山祖师、张大元君、何老仙姑;第三排为普庵祖师、王母仙娘(王母娘娘)、太上老君。这9尊塑像涵盖儒释道三种,如文昌帝君、姜大圣人为儒教,普庵祖师、雪山祖师为佛教,王母娘娘、太上老君、关圣帝君、张大元君、何老仙姑为道教。
武平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处于闽、粤、赣三省交界,东邻上杭,西毗江西,南接广东,北连长汀,是闽西客家的重要聚居地之一。永平镇中湍村位于县城中部梁野山北麓山间谷地,全村人都姓蓝,是历史上畲族的重要居住地之一。本文抛开语言、服饰、饮食、生产技能、生活习惯、通婚等方面汉畲两族关系也密切的因素,只从武平县永平镇中湍村的“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过锥床”这项省级非遗项目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抽丝剥茧从现象到本质,探讨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下火海,也叫过火坑,用土砖砌成宽约2米,长约8至 9米的坑,里面堆着满满的木炭,木炭在经过了近2个小时的燃烧后,烧得通红,成为了一片“火海”,人在五米之内都能感觉到热浪翻滚。“代言弟子”边念《孝经》,边撒食盐等物于炭火中,并断断续续地高呼“雪山师傅到!”“雪山师傅千年雪、万年霜!”随着撒食盐的次数增多,炭火由红渐变成绿色,火焰上冲的气也渐次降低。当火焰变绿和火势降低到相当程度时,“代言弟子”就宣称:“雪山师傅到了,可以过了!”接着他就带头打赤脚走过火坑,随后要过火坑的人也都赤脚依次走过。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根源上,蓝姓始于中原,和客家人的根源为同一脉;迁徙路线上,经由宁化石壁再迁徙,与武平很多的姓氏迁徙路线是一样的,宁化为客家祖地,武平很大一部分客家先民经宁化迁徙而来;在定居繁衍上,蓝姓宋时已在福建南部发展鼎盛,后来南迁至潮州、梅州,再北迁至武平,这和最早的客家先民定居在闽粤赣边的时间点是不谋而合的。
我含糊地应着,脑子里飞快地旋转:我把记忆的每个角落都搜索了一遍,也没有想起古家庄有什么熟人。年轻时,我倒是去古河清过淤,在古家庄住了一个月,对古家庄知道个大概。当时,工地上出了雷击事件,古家庄的两个民工遭到雷击,一个当场死亡,一个成了植物人。这事传了许久,后来时间一长也就没人提了。吴小哥年龄跟我差不多,再看那眉眼也有些眼熟,可我实在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了。推轮椅的女人不停地向我递眼色,我只好含糊地应了一声。
3.2 从起源上分析
每年的11月20日,也就是农历十月十五,是武平县永平镇中湍村一年一度打醮的日子。按照当地流传的习俗,每隔三年都要举行“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过锥床”等民间绝活表演。在民间绝活表演之前,当地信众在香案前三跪九拜,俗称“迎神”。
但这些只是传说,通过笔者在深山中调研走访并和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劳作相结合发现,这些很多的民间绝技都源自于畲族祖先劳作方式的演变。客家地区山高林密,并无多少平坦的土地可供耕种,人们只好向山林讨生活,但山林中各种野兽出没无常,因此古时人们的生存条件是极其恶劣的。在山林中由于自然雷电等原因会出现森林大火,这些大火烧灼森林的同时将林中的各类动物也烧熟,古人便在林火的灰烬中获得各种食物,双脚时常踩在余火中。在武平219个行政村的村名中,由很多村带有“畲”字,如永平镇的石畲村,东留镇的黄畲村、苏畲村,桃溪镇的洋畲村、林岗畲村,武东镇的袁畲村、张畲村等。这个村名中的“畲”字有以下两种含义,一是畲族;二是焚烧山地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据《临汀汇考》载:“畲客开山种树,掘烧乱草,乘土暖种之,分粘、不粘二种。四月种,九月收”。唐代南岳玄泰禅师作《畲山谣》曰:“畲山儿,畲山儿,无所知。年年斫断青山嵋。猿揉路绝岩崖出,芝术失根茆草肥。年年斫罢仍再锄,千秋终是难复初。又道今年种不多,来年更所向阳坡。”在向山林挣得耕地的焚山中,畲人更是会蹈火而过,便被逐渐演化成“过火海”。在山林中碰到各种野兽,先人便会勇敢迅速地攀爬到大树的顶端以获得安全,由此便衍生出上刀山的活动。其余“捞油锅”“过锥床”等绝技的产生和发展亦有异曲同工之处。
早期来到这片土地的客家先民,面临着同样恶劣的生存环境,客家先民的生存发展和畲族并无差异,只是在过程中畲族衍生出了“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过锥床”这样具有聚落性的一种特定的习俗。
3.3 从神灵崇拜上分析
畲族以四大姓氏钟姓、蓝姓、盘姓以及雷姓作为畲族汉姓,永平镇中湍村全村百姓都姓蓝,属于客家典型的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湍村现有蓝姓村民3000多人,现都是讲客家话,是武平蓝姓的聚居区之一。
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中湍村都要进行“打醮”活动,“打醮”时,全村人就要进馆烧香念《孝经》,《孝经》是讲述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学的著作,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为典型的儒家学说。由此可肯定中湍村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之深,这也是畲族文化和客家文化融合的一个明显见证。若逢寅、申、巳、亥年,其活动规模更大,称作“打大醮”,期间要遵照神明的旨意“大开法门”,即“上刀山”、“ 过火坑”。这里的神明即指供奉在忠新馆里的9个代表儒释道教派的神明。在醮坛里,由“代言弟子”主持念《孝经》的,如果“代言弟子”代表神明说了什么,善男信女就坚信照办。在这里我们又可看出,崇拜“圣人"、“仙师”等表现出很浓厚的巫术色彩,如:“何老仙姑”即何仙姑,她是武平县志记载上最长寿的人,擅长药术医治病人,据说活到了150岁,是《武平志》中有记载最长寿的人,为八仙之一。
客家文化源于中原,受佛教和儒家文化影响甚深,唐末宋初至宋末元初,随着客家先民在这里定居,儒教和佛教文化也随之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客家的寺庙基本较少有单纯的佛教、道教或儒教场所,很多场所同时供奉儒释道三种甚至更多教派,从这方面反映出客家人信俗是多元化的。从中湍村忠新馆的供奉也可看出其信俗也已多元化,畲族信俗发展已与客家信俗发展融合在一起了。
b.Our task is to repair your car with care and love.(同上:314)
3.4 从祖先崇拜上分析
在畲族中广泛流传含有南蛮意识“盘瓠”传说,畲族人民世代相传和歌颂始祖盘瓠的功绩。畲族先民以拟人化的手法,把盘瓠描述成神奇、机智、勇敢的民族英雄,尊崇为畲族的始祖。
“盘瓠”传说是畲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在畲族中,由于受“盘瓠”传说故事的影响,所以产生的牛崇拜和狗崇拜是比较典型的。在中湍村,有关牛崇拜和狗崇拜的故事也是十分引人注目,具有比较原始的色彩,至今还传有“牛栏祖地”的故事,当地牛肉不能作为供品供奉祖先。每年的四月初八日则是牛的生日,这天要侍奉好牛,让牛吃好玩好。与此类似,畲族神明崇拜中,因狗在畲族起源中是高辛氏身上耳虫变化而来的,因此中湍村民认为,狗是通灵神圣的,狗肉不能作为祭祀神明、祖先的供品,体现对祖先的敬仰。另外,即使因特殊情况需要杀狗时,也不能在家中宰杀,应在远离住所偏僻的井边、河边切成块后才能拿回家去煮,并且不以狗肉待客。每年的六月初六是狗生日,这天村民家中有狗的要替狗洗澡。
中湍村民在每三年一次的“打大醮”时,需“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过锥床”的男子须戒狗肉、戒牛肉、戒色等半个月,这些显示出浓厚的祖先崇拜。
武平县省级非遗项目“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过锥床”等民间绝技,在过程中保留了不少较原始的痕迹,具有比较浓厚的畲族色彩。但细细分析来好多东西已并不仅仅是畲族才具有的,它在漫长的发展传承中很多方面又融合和客家的文化,显现出与客家文化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我想,这要理清畲族文化和客家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是一项很庞大的研究体系,还要从婚丧嫁娶、成人礼仪、节日风俗等全方位分析,今天我们仅从此项非遗活动中窥见一斑,期待再深入后会有更多的发现。
参考文献
[1] 杨成弋.民族政策背景下畲族村落社会发展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
[2] 廖文.科学发展视域中的客家族群文化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中图分类号: TS94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10(C)-0062-03
作者简介: 李凤英(1975.3-),女,福建武平县人,福建省武平县文化馆,群文馆员,本科,研究方向: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