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使役动词及其相关的句法、语义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论文,句法论文,语义论文,动词论文,近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蓝生指出“所谓使役,是指动词有使令、致使、容许、任凭等意义”。[1]221本文所指的使役性动词包括原型使役动词(动词本身大都含“致使”义):“使”、“令”、“遣”和非原型使役动词(动词本身不含“致使”义):“教”、“放”、“让”、“叫”等。(注:“给”由“给予”义引申有引介对象的用法,在清代中期的《红楼梦》又有使役用法(giving causation),甚至于表“被动”。因产生时间较晚,本文不作详细论述。桥本万太郎说,从理论上讲,“给予”这个意思很容易引申为“给对方让有机会做什么”、“容让”等义。参见桥本万太郎:《汉语被动式的历史·区域发展》,《中国语文》1987年第1期。)近代汉语中典型的使役动词,如“使”、“令”、“遣”、“叫”、“让”,已经没有“动作义”或“变化义”了,进入使役句式后,动作义明显弱化,表现出明显的语法化倾向,只有“使令、致使、允让、任凭”等较为抽象的关系义,在语法上主要起引介施事成分作用的轻动词。(注:使役结构中的“使”和“让”等词既不属于介词也不同于兼语式中的实义致使动词,而应分析为表示单纯致使意义的“轻动词”(参见沈阳、何元建、顾阳:《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英语中类似的词有:get/have/make。它们的存在,表明使役义已经语法化了,属于语法范畴。)学界曾有专题的论述,如冯春田对近代汉语时期使役句的用法、(注:参见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李文泽对宋代兼语句的用法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描写。(注:参见李文泽:《宋代语言中的兼语句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四辑,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本文将从历时的发展轨迹中探究各个使役动词产生时代、使用特点等问题,探求近代汉语使役句的特征。
一、使役句中的使令动词
使役性动词的语义、语用在不同的情况下同样具有强弱的差别。这就导致了原型使役动词“遣”、“命”、“使”、“令”与非原型使役动词“教”、“让”、“叫”、“交”在词义演化过程中的不同。
(一)使、令、遣
“使”、(注:上古与“使”用法相近的动词有“俾”,但因用例少,故本文不加论述。
)“令”、“遣”属于“派遣、命令”一类的原型使役动词。“使”、“令”、“遣”这类使令动词出现后,汉语句法也随之有了调整,出现了所谓的兼语式使令句:是发号施令者,“”是受使役的对象,又是“”的施事)。其中本身表致使动力的特征很明显,表“派遣、命令、差使”的意义,动作性很强。“使”和“令”的使令意义是自上古汉语便已经存在的旧有形式,较“使”和“令”出现时期稍晚的原型使役动词是“遣”,由于它们词义所表达的使役力强硬,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特征明显,随着词义的不断虚化,由使令动词发展成为致使词,故放在一组讨论。
1.使
上古就有有时可以省略),如“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左传·隐公十一年》)。句中“使”不再表“派遣”、“使用”的动作意义,如:
(1)既往既来,使我心疚。(《小雅·大东》)
(2)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荀子·天论》)
(3)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史记·滑稽列传》)
洪波指出在西汉以前,使成式中的“使”为自主的使役动词,整个句子表示的是施动者有目的的使成事件,使令动词要理解为“让”;在公元一世纪以后,使成式中的使令动词“使”不仅可以是目的性的“让”,也可以是致因性的“致使”、“导致”。如“有扣头而死者,未有使头破首碎者也”(《论衡·儒增》)。(注:参见洪波:《使动形态的消亡与动结式的语法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34页。)
随着 “使”字句的大量使用,中古以后“使”的致使义成为主要用法,句式结构为:“致事者+使(致使/导致)+当事者/客事者+(+其他成分)”。句中“使”动作性减弱,“”动作义不强,多为情感动词(7)、心理动词(5)、不及物动词(4)、形容词(6)等,“使”的主语中“自主性/施事力”减弱,经常是一些非常抽象的事物或名物化成分,施事性较低(多表致事起因),整个句式不是表示一个高及物性的事件,而是指在一定使因的作用下发生某种变化,受整个句式句法语义的影响,的施事性特征非常低,相反却表现出较高的受事性。如:
(4)举目所见,皆起文殊所化之想。圣灵之地,使人自然对境起崇重之心也。[2]卷二
(5)善明金性使其柔伏。[3]4
(6)致使(注:“致使”连文为句早见于东汉,魏晋沿用至今。例如:“京畿诸郡,数百万膏腴美田皆属张让等,致使怨气上蒸妖贼蜂起。”(东汉董卓:《请诛宦官表》))父心愁戚,(注:为表达心理感情或生理感觉的心理动词。他例有:(1)天师有章令使宴乐欢娱?(《敦煌变文校注》,第336页)(2)立使臣寮咸满愿,永除主掌别流名。(同上,第933页))母意忧惶,终日倚门,空垂血泪云云。[4]969
(7)未占得则有所疑,既占则无所疑,自然使得人脚轻手快。(注:转引自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第616页。)
使、交、遣、教异文同义例:
(8)闷即交伊合曲,闲来即遣唱歌;禅堂里莫使寂寥,幽家内莫交冷落。[4]888
“使”字在特定的语境中受“任”字语义的影响,引申出“容让”的含义,如:
(9)任伊美貌最希奇,任使天宫多富贵。[4]888
(10)所以道,任使板齿生毛,莫教眼睛顾著。[5]904
“使”字在受事主语句中可以理解有被动的语义,如:
(11)殷勤惜玉体,勿使外人侵。[6]23
(12)如铭等有好歹时,亦愿爷爷深埋着,不要触汙天地,使鸦鸟残吃。(《正统临戎录》)(注:转引自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第617页。)
总之在为动作动词时“使”表示使役力强度就强烈;当“为情感动词、心理动词、形容词时,表示抽象的使役。直到今天这种抽象的使役用法多见:使人快乐、使人厌恶、使人难过。徐丹指出:“使”字句主语成分[+/—自主性]、[+/—动作性]是“使”字彻底虚化成为使成句句法标记词的关键点。[7]234这里主语成分[+/—自主性],换句话说就是主语的施事力的大小,(注:范晓指出着眼于致使关系,致事者在语义平面分析为施事较妥,有的语法书称之为“使役施事”。参见范晓:《论“致使”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动作性]也就是动词的动作性强弱。但“使”在使役句中的虚化到此而已,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少数“使”在句中表“容让”使役或“被动”义只是特定的语境的渗透和影响所致。
2.令
“令”,命令。多指以言语行为使某人做某事。《尔雅·释诂上》:“命、令、禧、畛、祈、请、谒、谇、诰,告也。”《广雅·释诂》卷一下:“厮、徒、牧、圉、侍、御、仆、从、扈、养、任、甬、辩、令、保、庸、童、役、谓、命,使也。”
上古“令”字即有表使令的用例,如:
(1)若欲免之,则王令三公会其期。(《周礼·秋官·遂士》)
洪波指出在公元一世纪以后,使成式中的使令动词“令”不仅可以是目的性的“让”,也可以是致因性的“致使”、“导致”。如“天何不令夏台、羑里关钥毁败”(《论衡·感虚》)。(注:参见洪波:《使动形态的消亡与动结式的语法化》,第334页。)
中古以后“令”的“致使”义用例较为普遍,动作语义不强。
(2)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8]5
(3)一炊顷,下置净席上,摊令极冷。[9]538(注:按:《齐民要术》一书“令”的致使用法极为普遍,使用比例大于“使”字。常见的句式结构有:(+NP)+令/使(+NP)+(“令”字多于“使”字)。如:
(1)窖麦法:必须日曝令干,及热埋之。(卷二,大小麦第十,第127页)
(2)以苦酒六斗,盛铜盆中,着火上,使小沸。以蘘荷稍稍投之,小萎便出,着席上令冷。(卷三,种蘘荷、芹、第二八,第220页)
(3)八月初,踏其苗令死。(同上,第220页)
(4)盘上调和令均,捣使熟。(卷八,作酱等法第七○,第540页)
(5)若润湿令酱坏。黄蒸令酱赤美。(同上,第536页)
(6)先取熟肉着甑上蒸令热,和生肉。(同上,第543页)
或结构为:“A令B+V”,如:(7)易汤则走失豆味,令酱不美也。(同上,第536页))
(4)中丞申节度使,于开元寺新开坛场,牒报街衢,令人知闻。[2]卷二
(5)愿四塞来朝明帝,令夫婿免教流浪。[10]洞仙歌
(6)教有明文:“自得度,令他得度;自解脱,令他解脱;自调伏,令他调伏;自寂静,令他寂静;自安隐,令他安隐;自离垢,令他离垢;自清净,令他清净;自涅槃,令他涅槃;自快乐,令他快乐。”[11]516
(7)致令上座失笑。[5]275
使、令同义变文例,(注:例如:(1)咸令充足,普使安宁。[4]931(2)愿使煞伤皆总免,欲令疲弊尽昭苏。[4]931)如:
(8)能令公子百回生,巧使王孙千遍死。[6]5
(9)每使和平离爱憎,任持智惠令坚固。[4]767
“令教”、“使令”均有以言语使人行事之义,故有“使令”、“令教”或“教令”连用之例。
(10)仍更踬打,使令坠翮?[4]378
(11)然两头轻重一般,也只不得,便一心在这里,一心在那里,于本身易得悠悠。须是教令这头重,那头轻,方好。[12]卷一一八
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令”有同意、许可、允许,如:
(12)节度使李相公牒于开元寺,许令画造佛像。[2]卷一
总之句式所走历程大致相似。只不过现代汉语中“令+感受动词”(注:现代汉语有“讨/招/惹+人+情感动词”(惹/招/讨人喜欢)中的“”是具有实义的动词,不同于该结构中已虚化的“使”、“令”。)(令人不安、令人遗憾、令人向往)等表抽象的使役用法用例略多于“使+(人)+感受动词”。
3.遣
遣,由派遣、差遣引申指以言语使人行事,令遣即命令。进入使成句式后,引申出“使令”义,唐代才用,如:
(1)秋禾收了,先耕荞麦地,次耕余地,务遣深细,不得趁多。[9]22(注:此例出自《齐民要术》卷前《杂税》,一般认为《杂说》为后人附益,非贾氏所作。)
(2)使人天之敬汝,遣四众之羡君。[4]890
虚化出了“致使”、“听凭”义。
(3)苦哉出家,持戒德行无辜枉遭,此是我过,虚令遣他至于死处。(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卷一八)(注:转引自张雁:《近代汉语复合动词的历史演变》,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论文(未刊),2004年,第104页。)
(4)任遣嫔妃随后拥,终归难免也无常。[4]886
多用于表禁令的祈使句中。“禁止、阻止”是“听凭”的更进一步发展,如:
(5)还须念念发精勤,莫遣头头行游逸。[4]752
(6)所以教学玄旨人。不遣读文字。[13]18
教、使、令、遣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异文同义,如:
(7)泉遣狙公护,果教子供。(皮日休: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注:转引自蒋绍愚:《“给字句”、“教”字句表被动的来源——兼谈语法化、类推和功能扩展》,《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16页。)
(8)教你出家,使汝行脚。令汝寻师,遣汝体究。遂教你不会,令汝茫然。令汝求觅解会,令汝巧作道理。遂令净妙国土而作土石山河。[13]526
据李文泽统计,“遣”在宋代苏轼诗(75例)、黄庭坚诗(39例)等作品中多用。但宋以后的文献中很少有用例。(注:参见李文泽:《宋代语言中的兼语句研究》,第40页。)“遣”也偶尔用作表被动的。如:
(9)阿你浦(逋)逃落籍,不曾见你膺王役,终遣官人杖脊,流向儋、崖、象、白。(变文《燕子赋》)(注:转引自江蓝生:《汉语使役与被动兼用探源》,《近代汉语探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26页。)
(10)无价荆山美玉,未遣卞和知。(《刘知远诸宫调》第一卷第三支曲[仙吕调·六幺令])(注:转引自江蓝生:《重读〈刘知远诸宫调〉》,《文史》1999年第3辑。)
较“使”字句、“令”字句中的动作性、自主性、及物性要强一点。所以近代汉语中很少有“遣+(人)+感受动词”(遣人欢悦、遣人遗憾、遣人向往)类表抽象的使役用法。
(二)教、交、叫
“教”在唐五代以后又写作“交”(同音而异写。“教”,《广韵》:古肴切;《集韵》:“教,令也。居肴切。”“交”,《广韵》:古肴切)。“教”与“叫”在语音上也有联系(《广韵》:“叫,古吊切。”教,在《广韵》中也还有去声一读:“古孝切”)。同时“教”、“交”和“叫”既可以表达“使令”、“致使”语义,也可以表达“容许”使役。指令行为的发出和传递离不开言语行为的中介,教、叫、交都有从言语指令行为引申虚化的轨迹,故放在一组。
1.教
“教”字在上古即有即“教育”、“教授”、“指教”。《广雅·释诂》卷一下:“教、导、指、揥、敕、告、复、白、、眡,语也。”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卷六:“辨字音清浊”条有“教,古肴切,使也。”
由“教导、传授知识技能”的意思很容易引申出以言语使人行事的意思,即“命令”。如《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通吴于晋,教吴叛楚。”其使役用法便是由动词的“教授”义演变而来,在上古就有表使令的用法,如“无教逸欲有邦”(《尚书·皋陶谟》)。(注:转引自张雁:《近代汉语复合动词的历史演变》,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论文(未刊)。)但汉代以后用例不多,直到唐代才大量使用,并一直至明清。“教”既可以表达“使令”语义,也可以表达“致使”语义。由于使役者与被使役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施受关系:命令与服从,允让与听凭,赐予与禁止等)和使役强弱程度不同,产生了意义不同的表达,如致使、祈请、容许、听任等很多派生的意义。
第一,表示让某人开始做某事或致使某人做某事,使某动作或某状态得以实现,致使的语气较重。唐宋及唐宋以后直至明代,“教”的使役用法普遍可见。仅以唐宋为例,如:
(1)发言争使我重问,塞耳转教人懒听。(注:“教”、“使”变文互用的例子相当多。如:“要饭便教倾美饭,须衣立使雨名衣。”(《敦煌变文校注》,第934页))[4]934
(2)始是乾坤王室正,却教江汉客魂销。
(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遣人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之三,仇兆鳌《杜诗注》于“教”下注云:“平声,一作‘交’”)(注:参见李文泽:《宋代语言中的兼语句研究》,第38页。)
在禅宗语言中“教”表“致使”义的例子相当多,如:
(3)园头栽菜次,师曰:“栽即不障汝栽,莫教根生。”曰:“既不教根生,大众吃什么?”[11]167
(4)有时示众道:塞却你眼,教你觑不见。塞却你耳,教你听不闻。坐却你意,教你分别不得。[5]448
还出现了的使成句式,如:
(5)若不得二祖不惜性命,往往转身无路,烦恼教死。[5]1377
(6)到得“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既知了,又须着检点教详密子细,节节应拍,方始会不间断,方始乐,方始生。[12]卷五六
第二,“使令”重在行为,只有生命度高的人或由人组成的团体机构才有可能作出指令。从这个意义上讲,“使令”行为的确可以看作是一种“间接祈使”,有“请某人做某事,让某人做某事”。句中的施役者通常是有生名词“人”,动作、作用的主体(被使役者)一般也是有生名词多指人,表示某人致使了某种动作。如:
(7)这童子养来二三年了,幸自可怜生,谁教上座教坏伊,快束装起去。[5]363
(8)禅曰:“向汝道什么?”师曰:“教和尚莫乱统。”[5]1023
第三,表示施役者容许被使役者做某动作或施役者不加妨碍地希望被使役者做某动作。如:
(9)严曰:“却请师叔道。”师曰:“若教某甲道,须还师资礼始得。”[5]800
第四,表示放任他人做某动作或处于某种状态,虽然包含使役者的意识,但并非是积极的行为。多为“从教”、“放教”、“任教”连用,句中的主要动词动作性不强。如:
(10)师书曰:“寄语江西老古锥,从教日炙与风吹。儿孙不是无料理,要见冰消瓦解时。”[5]360“从教”连用,按:《五灯会元》有9例。
(11)又问云岩:“枯者是,荣者是?”岩曰:“枯者是。”师曰:“灼然一切处,放教枯淡去。”[5]258按:“放教”连用,在《朱子语类》中也多见。
第五,在受事主语句中(注:受事主语句中如被动色彩不强,“教”仍可解作“让”,如“赵州云:‘和尚棒教什摩人吃?’师代云:‘不得不道’”。(《祖堂集》,第419页))“教”可理解为表被动意义。
(12)见藏经梵夹,金字齐整,乃怫然曰:“吾孔圣之书,不如胡人之教人所仰重。”[5]1199
“教”字句从使役句发展为被动句从唐代到清代一直有用例。这是“教”字从使役轻动词进一步虚化的结果,其演变的动机、途径学界多有论述,本文不作讨论。
2.交
“交”作动词时有“交付、交纳”的义项,用于言语行为有“交待,命令”的语义特征,从而也转化出“使让”义。但相对于“教”而言,“交”的使役用法数量要少得多,时间上也要稍晚一些,最早的例子见于唐代,其后开始与“教”并行。例如:
(1)敕令音声人推落左军中尉,音声人不肯推之。敕问:“朕交推,如何不奉?”音声人奏曰:“中尉是国家重臣,不敢推下。”[2]卷四
(2)汉将王陵来斫营,发使交人捉他母。[4]69
(3)问:“学者做工夫,须自子路工夫做起。”曰:“亦不可如此说。且如有颜子资质底,不成交他做子路也!”[12]卷二九
宋代以后用例较少,多见于戏文中。如:
(4)你交副末底取员梦先生来员这梦看。[24](《张协状元》)
(5)夫:你说与伍伦全,交他莫要想娘,尽心报国。[14]
3.叫
“叫”一开始表示实实在在的“呼叫、喊叫”义,用于使役句式中,则表示较为抽象的“使令、允让”义,最终虚化为引介施事的轻动词。在宋金时代文献中“叫”多伴随有“呼唤”的含义,用作单纯的使役还很少能见到。李文泽对《朱子语类》、《刘知远诸宫调》、《全宋词》、《张协状元》的统计只有9例,且主要集中在语录、戏剧一类口语化特别明显的文献中,宋人诗词作品中极罕见。(注:参见李文泽:《宋代语言中的兼语句研究》,第45页。)在元明时期单纯的使役用例不多,但从使用数量上来看,“叫”与“教”形成了接替之势。明末的《三国演义》、《醒世姻缘传》中,“教”字仍在大量使用,而“叫”数量相对较少;到了清代的《红楼梦》、《儿女英雄传》里,“叫”已经是大量使用,而“教”明显减少了。“叫”真正用作使役的用例在明清的语料中则大量可见了。例如:
(1)便叫臧霸出马搠战。[15]第一一回
(2)这个晁大舍原是挥霍的人,只因做了穷秀才的儿子,叫他英雄无用武之地。[16]第一回
(三)著(着)、让、放
“著”(着)产生时间晚,约在唐代、元明才较多见;“放”、“让”都有谦让、放任的语义,有具体的目的性(让),也有抽象的致因性的(使)。前者产生及使用时间不长,后者的产生时间晚,但相对而言“放”、“让”的致使性不强。故放在一组讨论。
1.著(着)
在中古汉语里,“著”(按:引例均用“着”字)由“附着”义发展出“放置”、“遭受”、“使用”等含义,如:
(1)彼劳陀达,素善射术,又知人身着射应死处凡有十八。[17]卷六
唐宋以后“着”出现在+着++V”或“+着+V”的结构中,如用于言语行为,“着”则有“交待,命令”的语义特征,从而引申出“使让”义;如用于一般动作行为,“着”则有“指使,指令”的语义特征,从而引申出“使让”义。如:
(2)《葛洪方》曰:“人得蛊,欲知姓名者,取蘘荷叶,着病人卧席下,立呼蛊主名也。”[9]220
(3)煠讫,冷水中濯之,盐、醋中。熬胡麻油,着香而且脆。多作者,亦得至春不败。[9]657
(4)又有一件,人家妇女丧了夫家,多有要守志不嫁的,多着这媒婆说动了。[14]
以上例中的“著(着)”表示具体的使役,“(致事者)+著(着)++VP”,即VP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致事者使(让、派)当事者所发出的。很少用于禁令句。在元明时有少数用例。如:
(5)锅子上盖覆了,休着出气,烧动火,一霎儿熟了。(注:此句在清代的《重刊老乞大谚解》中改为:“盖好了锅,不教出气。烧动火,一会儿熟了。”)[18]
(6)饭汤休着冷了,等一会儿吃……过卖,你这饭只要干净,休着冷了。[19]
2.让
“让”从“谦让”等义转化为使役动词,表示“使让”、“允让”、“容让”。但“让”的使役用法出现的时间较晚,宋元偶见,到明清时期用例才开始多。如:
(1)那佳人让客先行。(《宣和遗事》)(注:转引自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第640页。)
(2)两个交马,斗了多时,史进卖个破绽,让陈达把枪望心窝里搠来。[20]第一回
现代汉语中“让”(注:闽语福州话、吴语的宁波话里都没有“让”字使动句,而是分别用“告”、“吼”和“呕”表达,相当于北京话的“叫”字使动句,它们既可表示使令又可表示容许使动。参见佐佐木勋人:《由给予动词构成的使动句》,2002年日本第十一届国际中国语学会会议论文。)是常见的表使役的轻动词。
3.放
“放”作为使令,(注:连金发在《台湾闽南浯“放”的多重功能:探索语意和形式的关系》(《汉学研究》第22卷第1期,第391-418页)一文中指出“放”的使动用法是表示从束缚的状态进入解放的状态的延伸,即从使客体在具体的空间里位移到使客体产生状态的改变。在今台湾闽南语中仍用。)同“给予指令”的意义有关,给予指令即放任,同意,听从;不给指令即不放任,不同意。从“使令”到“允让”再到“听任”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语义的弱化过程。唐宋时期多用,如:
(1)卿母见在营中,受其苦楚。放卿入楚,救其慈母,卿意若何?[4]71
(2)逐意习经书,任运行三昧。彼此出家儿,放教肚皮大。[13]385
(3)汉人之策,令两旁不立城邑,不置民居,存留些地步与他,不与他争,放教他宽,教他水散漫,或流从这边,或流从那边,不似而今作堤去圩他。[12]卷二
但“放”这个词作为实词义项较多,用为抽象使令的虚化程度不高。所以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用的时间也不长,元代以后较少使用。现代汉语有“放任”一词留有“听任”之义,“放轻松点”的“放”使动意义很明显。
二、近代汉语使役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式结构
(一)使役度强弱级差
“使/让”等表示使令、致使意义的动词,构成的句式为使役的句法结构。“使令”重在行为,大多是以上对下的指令行为,表示施力者对承受者的施力影响,“权威性”的语义特征自然隐含其中。至于使令的最终结果是否得以执行,却不是发出“使令”的一方能够任意控制的,其结果也许成功也可能失败,“使令”成功了也就产生了致使的结果。因此,“使”、“教”、“让”、“叫”既可以表达“使令”语义,也可以表达“致使”语义。
每个使令词的发展进程在不同时代不同语体中的表现不一。根据李文泽对宋代语言中的使令词用法的调查发现,在宋人的诗文及《二程集》、《朱子语类》中“使”、“令”用例较多,在宋人的词、语录、宫调较口语化的作品中“教”的用例开始增多,“遣”的用例明显减少。我们也发现使令性动词的语义、语用在不同的情况下同样具有使役强弱的差别,并非所有致使词的抽象化程度都完全一样。概括地说,有主体造成某个事态的积极使役,包括强烈使役,施动对象是被动承受或接受施力行为的,如使、遣、令等;以及致使性使役,施动对象所承受或接受的动作行为是由某种情况或条件导致而成的,如使、令、教等;也有主体容许某个事态发生的容许、听任等消极使役,即容让使役性,施动对象的动作行为是被容许、允让的,语义上不再带有强制性,如教、交、放、叫、让等。如此可以将使令性动词对于其施动对象的使役力强度具有一定的级差性,即:命令性的强烈使役>致使性使役>容让性使役。(注:容让型使役句是使役性最弱,对使役施事的依赖性也最弱,由它们构成的使役句完全可以没有使役施事成分。参见洪波、赵茗:《汉语给予动词的使役化及使役动词的被动介词化》,第二届语法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3年。)从左到右,说话人对于受话人的权威性逐渐减弱。
另一方面,较“使”和“令”出现时期稍晚的原型使役动词“遣”,由于词义所表达的使役力强硬,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特征明显,因而多用于使令动词,“遣”因受同类的“使”和“令”的同化,已经发生了词义的弱化而具有了使役义,但是“遣”多表示强烈使令,使令的动词义至今没有发生更进一步的虚化(在受事主语句中有个别用例用作被动意义,主要取决于语境)。“使”和“令”应属于“派”一类的原型使令动词,在发生虚化时要受到语义强度程度上的限制,具有强制使役之意,使役者意志性强,同时因为“教”类的使役动词的大量运用,最终也没有发生进一步的虚化。非原型使役动词“教”、“让”等由于本身不具有使令本义,而是从“给予指令”、“以言语使人行事”、“请行事”等义虚化而来的,因此语义上的制约相对较小,“教”、“放”类具有容许之意,也就是容许或尊重被使役者的意志。当容让的含义再次发生虚化(受事主语句中),整个句子具有了被动义。
三组使令动词的特点如下:第一组(A组)使用频率及先后出现的时间上是:使>令>遣,“遣”字晚出,但用例少。“令”在魏晋时期口语中发展快。致使性用法方面明显的轨迹是:从具体使令到高度抽象的致使关系或纯粹的“致使”。第二组(B组)使用频率及先后出现的时间上是:教>交>叫,“叫”晚出,用例少。“教”高频率的使用,在致使性用法方面的轨迹是:从具体使令到高度抽象的致使关系或纯粹的“致使”再到允让性役使,在允让性役使的基础上还会发展出表被动关系的用法。第三组(C组)使用频率及先后出现的时间上是:著(着)>放>让,“放”只表允让役使,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著”在明清以后明显减少,“让”晚出,用例少。“著”、“叫”在允让性役使的基础上也会发展出被动的用法。三组之间所表役使强弱程度大致为:A>B>C。
由于“叫”、“让”产生较晚,所以“教”、“使”使用较多,所以就使役范畴而言,近代汉语使役句中表使让和表致使的边界没有现代汉语分得那么清楚,(注:李大忠将使役动词分为表使令意义的“叫、让、请、派”,表致使意义的“使”。郭姝慧则认为现代汉语整个使役语义范畴中“使令”和“致使”是两个互有联系而又不同的语义类型。“使”字句不能表示“使令”,是一种典型表示“致使”语义的句式。参见李大忠:《“使”字兼语句偏误分析》,《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1期;郭姝慧:《“使”字句的成句条件》,《语文研究》2004年第2期。)“使/令/遣”字句主要表致使,但也可表使让;“教/交/著(着)/放”既表使让,也表致使。
(二)句式结构
1.句式
世界上存在的方式有状态、状态变化、造成变化和变化的结果这几类现象。典型的使令句的成句条件是对致使对象所处的状态或产生的结果作出描述。而句式是典型的表示“致使”语义的基本句式结构,其中“使”等表示“致使”、“使令”义,充当句法主语和语义上的施事成分,必须满足整个“致使”句式的要求,对致使对象所处的状态或产生的结果作出描述。而非典型的使令句(如表准许、容忍类的使役句),由于使令词在词义上的目的性比较弱,所以整个“(使/令)++”结构倾向于对主体(使役者)“”的态度进行描述。同时由于对使役施事的依赖性不强,由它们构成的使役句有时完全可以没有使役施事成分。
从构成成分看,使役句的主语多半是有生名词“人”,因为只有人才具有使役他人、他物的能力。但在语言表达中,造成某种状态的致事者也可以是表事件的“无生名词”甚至是谓词形式的成分。则多半是有生名词“人”,也可以是“无生名词”。
2.类复杂的使役句式(“C”代表补语成分,A为形容词,V为不及物动词或状态动词)复杂的使役句式,即在使役动词前又出现一个及物动词,这个动词是使役句的真正致因。如:
(1)师曰:“虾跳不出斗。”曰:“恁么则镬汤炉炭吹教灭,剑树刀山喝使摧。”[5]1026
(2)你等见这个说话还会么?若也不会,大家用心商量教会去。幸在其中,莫令厌学。无事且退。[5]620
(3)早言一语说交破。[21]
刘承慧称这种的结构为使令词组,(注:参见刘承慧:《试论使成式的来源及其成因》,《国学研究》第6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49-355页。)古屋昭弘称之为“使成词组”。(注:古屋昭弘:《使成词组》,2000年纪念王力先生诞辰100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未刊)。)洪波指出这种复杂结构中的使令动词实际上是以词汇形式表达了上古早期使动形态成分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从古屋昭弘的用例看,这种句式中使令词在汉、魏、唐多为“使”、“令”,在宋代用例中多用“教”,偶尔为“使”、“交”。(注:香坂顺一在《白话语汇研究》(江蓝生、白维国译,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91页)中对明代《警世通言》第二三回、《古今小说》卷三六中出现的“挤教干”句式用法的明代特性提出了看法,认为它缺少为明代用语的依据。似有沿用宋人用法的嫌疑。按:明代作品中虽有此类用法,这也不一定是沿用宋人用法的嫌疑。元明时期几种文献(《饮膳正要》、《居家必要》、《王氏农书》、《本草纲目》等)都有此类用法,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伤寒论》、魏晋的《齐民要术》同类用法。明代说唱词话里也用。今天个别方言中还有“叫”的用法,使令词是“叫”字(如河南获嘉方言)。参见古屋昭弘:《使成词组》。)
又偶有类复杂的使令句式,如:
(4)以绳急束蒿,斩两头令齐。(注:梅广指出:“这个‘令’字式显然是一个并列结构,用来表达结果,它的出现显然跟使成式(兼语式)的结果用法尚未发展成熟有关。直到后来它也一直和表结果的使成式并行,并没有被后者所取代。”参见《迎接一个考证学和语言学结合的汉语语法史研究新局面》,何大安主编:《古今通塞:汉语的历史与发展》,台北:中研院语言研究所,2003年,第43页。)[9]645
(5)拥之令聚而不聚,拨之令散而不散。[11]631
(6)须是先筑教基址坚牢。[12]卷八
这种变体实际是将使成结构中前项动词对后项动词的使成意义词汇化,元代以后基本消亡。(注:参见洪波:《使动形态的消亡与动结式的语法化》。)在今天的某些方言中还用,如台湾闽南话。(注:参见连金发:《台湾闽南语使成式的类型研究》,《清华学报》(台湾新竹)1999年第4期。)这个句式较为强烈地表示“致使”、“使令”义,所以句中使用原型使役动词多于非原型使役动词。
3.“+副词(表禁令的否定副词)+使/令/交/教/遣(+)+”禁令致使句(“间接祈使句”)的表达式。如:
(1)此生须了却,莫交累劫受诸殃。[11]408
(2)莫使凡情惊怪,莫教浅促疑猜,道吾禅定不坚,道我修行退败。[4]887
(3)倘若有意嫁潘郎,休遣潘郎争断肠。(《云谣集杂曲子·竹枝子》)[10]
(4)专令僧众,亲承宗旨者,严加守护(传法袈裟),勿令遣坠。[5]57
(5)人境不教车马近,醉乡莫放笙歌歇。[22](吴文英《满江红》词)
(6)万事今朝聘了,且须遣妻不出,恐怕朋友怪笑。(《敦煌变文·丑女缘起》)(注:转引自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
“”是发号施令者,常省略,“()+”则表示未实现的动作。(注:英语中的使役动词如ask,tell,persuade,invite,permit等只能用不定式。不定式被用于指将要发生或意欲发生的具体事例,与汉语禁令使役句有相同之处。)否定词常用于“”之前,少数在“”后(5)、(6),多为“勿”、“莫”、“休”,较少用“不”字(用“不”否定的句子,多表该致使的事件没有发生,不表禁止)。相对而言,句中使用原型使役动词多于非原型使役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