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陟,杨智,周晶蓉,梁莉,曾洪建,李艳,苏冬梅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陟,杨智,周晶蓉,梁莉,曾洪建,李艳,苏冬梅

陈陟 杨智 周晶蓉 梁莉 曾洪建 李艳 苏冬梅

(四川绵阳市富临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治疗中,联合运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四川绵阳市富临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眼科接诊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6例,根据情况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6例,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组患者2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测两组患者眼压变化情况及术后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眼压为(12.1±2.9)mmHg,对照组术后眼压为(15.1±1.5)mmH,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差值为(13.5±1.3)mmHg,对照组术前术后差值为(10.4±1.6)mmHg,治疗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未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对照组术后抗青光眼药物平均用量为(5.1±0.2)ml。结论: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通过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眼压症状,且有利于减少术后抗清药物的使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248-02

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临床中非常多见的眼科疾病,主要是由于眼前节结构异常导致的病理状态,原发性青光眼有着非常大的比例。截至目前为止,在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中,大多数是以手术为主,多为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或者虹膜根切术解除瞳孔阻滞。若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表现为房角开放,那么多是由于瞳孔阻滞导致眼压上升[1]。有相关文献指出,在摘除白内障之后,通过添加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则有效增宽房角,促使前房因此加深,进而有效改善眼压。鉴于此,本研究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治疗中,联合运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现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均来自四川绵阳市富临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眼科接诊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选取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并不存在青光眼及其他手术病史;②经临床诊断中,确诊为闭角型青光眼;③属于老年性白内障,视力范围为0.1-0.5,根据Locs分级法对晶状体核硬度进行评估,分别为Ⅰ-Ⅲ级;④无影响手术预后的全身性疾病;⑤签订知情同意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患者情况的不同,将纳入的3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16例(21眼),男性3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为(76.7±7.2)岁,平均眼压(25.5±3.1)mmHg(1mmHg=0.133kPa);9眼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2眼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组患者20例(24眼),男性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为(75.6±6.8)岁,平均眼压(25.6±4.2)mmHg;7眼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7眼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逐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术前安排患者行裂隙灯、视力、前房角镜检查。术前3d,两组患者均行抗生素眼液滴眼治疗。

1.2.1 治疗组

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操作方法:采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1021793,5ml),滴注5次散瞳,在表面麻醉的情况下,取透明角膜隧道作为切口,连续直径5.5mm环形撕囊,当出现水化分离的情况后,即可将皮质、囊粘连完全分离。标准晶状体核超声乳化,对晶状体皮质进行注洗,在囊袋中置入折叠的人工晶状体。

1.2.2 对照组

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操作方法:采用利多卡因行球结膜下注射,行浸润麻醉,将球结膜完全剪开,沿着角膜缘切开,在将相应部位根部虹膜切除后,即可对相应的根部虹膜进行切开,形成虹膜切口。

术后6个月对患者眼压进行检测,并注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本次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其中单一两组计量资料检验,则运用t值来进行,针对非配对资料,则主要运用独立样本t值来进行检验,而计数资料则运用 进行检验,若P<0.05则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眼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差值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针对眼压较高的患者,通过药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对比(x-±s,mmHg)

组别例数(眼) 术前 术后 差值

治疗组20(24)25.6±4.212.1±2.913.5±1.3

对照组16(21)25.5±3.115.1±1.510.4±1.6

2.2 两组患者术后抗青光眼用药对比

治疗组20例患者术后均未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对照组16例患者术后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平均用量为(5.1±0.2)ml。

3.讨论

目前,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治疗中,主要手术有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周边虹膜切除术等,而关于白内障摘出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报道较多,关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报道却相对较少,但就目前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该手术可有效改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瞳孔阻滞[2]。在本研究中,通过运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给予患者治疗,通过对术后6个月的跟踪报道发现,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压,这主要是由于手术通过帮助白内障术后前房加深,有效帮助房角开放,使得瞳孔阻滞得到解除,进而较好的实现眼压的改善。另根据术后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情况来看,治疗组并未采用任何抗青光眼药物,这充分显示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使用,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

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技术日渐成熟,适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在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在眼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该手术治疗,可帮助患者视力得到有效提升。但目前关于术后眼压下降的机制尚不明确,但总结相关报道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在将晶状体摘除之后,前房角宽度因此加宽,这就非常容易致使房水流出;(2)由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属于闭合手术,在手术执行过程中,灌注液在前房的压力就可帮助粘连减少或者再度导致房角开放[3]。

综上所述,在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治疗中,运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眼压,并致使抗青光眼药物的使用剂量得到降低,可以说是一种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的手术,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梅永新,沈建国.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房角分离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分析[J].浙江医学,2011,33(3):407-409.

[2] 王萍.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7(5):32-33.

[3] 马瑞,刘伟,季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2,32(11):1058-1060.

论文作者:陈陟,杨智,周晶蓉,梁莉,曾洪建,李艳,苏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1

标签:;  ;  ;  ;  ;  ;  ;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陟,杨智,周晶蓉,梁莉,曾洪建,李艳,苏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