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人名的等级结构与社会功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傣族论文,人名论文,等级论文,结构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的人名姓氏,往往遵循一定的法则或规范而命取,从而形成一种命名制度。人名姓氏常常是一定的血缘关系、个人身份、男女性别、社会地位和社会心理的标志。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名的命名制度,跟全国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相比,较为突出的特征有3条:1.有名无姓;2.一生多次更换名字;3.等级命名。
西双版纳傣族人名的研究,已有60多年的历史,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老一辈傣学家李佛一曾率先勾画出西双版纳傣族人名的两大特征,〔1〕即“有名无姓”和“其名易随时代更易”(李佛一,1934 )。50年代,著名傣族史专家江应樑,在李氏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将傣族人名区分为乳名、和尚名、还俗名、父母名和官名这5 大类别,并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这5类人名的命名法则, 首次提出傣族乳名在贵族领主与平民百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异(江应樑,1950)。近十几年来,高立士先生进一步提出,傣族的5 种人名都强烈地反映出傣族封建领主社会的等级制度(高立士,1979,1991)。著名民族学家马曜则从9个方面, 比较了傣族命名制度跟周代命名法则之间的异同特点,发现二者在反映封建等级制度方面确有许多相似之处(马曜,1990)。
本文拟在前辈专家的研究基础上,综合有关的社会历史文献资料和笔者的田野调查资料,运用“结构—功能”的分析方法,系统描绘傣族人名的等级结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
文章分析的主要是本世纪50年代以前世居西双版纳地区的所谓“老傣族”,既不包括本世纪中叶以来出生的“新傣族”,这些傣族的人名制度正在经历剧烈的变动;也不包括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从西双版纳以外的民族杂居或散居地区迁入的所谓“外来户”傣族,这些傣族几乎都采用了汉名汉姓。
社会背景与人名类别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傣族聚居区之一。从公元12世纪初期,傣族首领组成部落联盟,建立起统一的“景龙金殿国”政权以来,到20世纪中叶,实行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为止,在这七八百年的时间内,西双版纳的封建领主制度和贵族等级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创立到发展到成熟到废除的演变过程。大量的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表明,直到民主改革时期,西双版纳地区仍然完整地保留着封建领主经济和贵族等级制度。在西双版纳封建领主制度中,傣族社会分化出5 大等级。每个等级都有比较确定的名称,都有相对稳定的地位。每个等级的成员都是世袭传承的,要从一个较低的等级进入一个较高的等级,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1等级,傣话叫mm[35]“孟”是傣族等级阶梯的最上层,由最高领主“召片领”和他的直系亲属构成。他们享有承袭中央王朝册封的宣慰职位,充任议事庭庭长和各地土司的权利,是贵族集团的核心。
第2等级,傣话叫vuη[41]“翁”, 是最高领主“召片领”的旁系亲属,享有担任“召片领”大小家臣和各地土司的权利,也属于贵族集团,地位在“孟”级之下。
第3等级,傣话称tsau[13]tsm[55]“召庄”,是“孟”级和“翁”级官员的远亲后裔, 绝大多数住在村寨,已经成为自由农民,少数住在城镇中,还保留有贵族身份。
第4和第5等级,均属平民百姓集团,〔2〕傣话分别说成tai[41] mη[41]“傣勐”,即最早建立村寨的土著,和kun[41]hn[41]tsau[13]“滚很召”,意为“官家的人”或“主子家的人”。
在傣族等级社会中,平民集团是有名无姓的。男子一生当中,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和家庭社会角色的改变,有可能使用并更换5种傣名,这些傣名是乳名、从佛名、还俗名、父名和官名,每当命取一种新的名字时,原名一般弃而不用了。
贵族男子为了便于在官场跟汉族交往,为了便于在汉族学校学习,大多实行双名制,即除了使用傣名外,还取有一个汉名,傣话叫ts[33]h[13],而且,几乎所有的汉名都是刀姓。可是, 傣族贵族汉名的刀姓跟汉族的姓氏还不一样,汉族具有相同血缘关系的一般都是同姓,版纳傣族贵族姓刀的未必同属一个祖宗,同属一宗的也未必都有刀姓。
傣族女子一生中,一般只使用乳名和母名(当上母亲后换用的名字),不大可能使用僧名、还俗名和官名,因为傣族等级社会既不允许女子进寺当尼姑,也不允许妇女从政当官。〔3〕
笔者1987年在西双版纳调查时,傣族上层代表人士、州政协副主席刀福汉先生告知,他一生中换用过六七个名字。幼年时,乳名叫“罕瓦”,八九岁进佛寺当和尚后,改用从佛名“坦玛翁”,还俗后又转用乳名“罕瓦”,有了第一个孩子岩闷垫(男孩)后,改叫父名“波岩闷垫”(意为“岩闷垫”他爸),担任大头人时,换用官名“叭龙塔翁”,官升到内务大臣时,又改称 tsau[33]loη[55]pha[55]sa:t[35], “召龙帕萨”,此名一直沿用至今。以上各种都是在傣族社区使用的傣名,在跟汉人交往或者在其他比较正式的场合,则一律使用汉名“刀福汉”。
傣族封建领主社会中的等级制度对傣族人名制度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乳名、从佛名、还俗名和官名这4种傣名之中,分析这4种傣名的等级结构和社会功能,将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傣族命名制度的本质特征。
乳名:结构·意义·功能
乳名,傣话叫 ts[33]m[33]ni[11],是傣族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名字,傣族男女儿童的乳名使用期限不尽相同。男孩的乳名一般用到进佛寺当小和尚之前,不入寺为僧的男孩乳名则用到他们生育第一个孩子时为止。女孩的乳名一般随着婚后第一个孩子的出生,而废弃不用。
1.乳名的等级结构与文化内涵
傣族乳名是由“等级称+个体称”这两大部分构成的。等级称指的是同等级同性别的群体共同使用的一种名称,个体称指的是不同等级不同性别的成员个人独用的一种名称。也就是说,在人名的结构形式上,等级称有等级差异和性别差异,个体称则没有这些差异;等级称具有类名或共名的性质,个体称则具有专名或私名的特征。由于傣族乳名,不论男女,都是人生世俗阶段使用的一种名字,个体称也可以叫作世俗名、俗名或本名。傣族乳名的等级结构形式与文化内涵,请见表1。
表1 傣族乳名的等级结构与文化内涵
等级性别乳名的等级结构 乳名举例
召孟香〔4〕
男 召孟+俗名
孟级 (尊主 宝玉)
孟婻永罕〔5〕
女 孟婻/孟+俗名
(小姐 金孔雀)
召温
男 召+俗名
(主子 老大)
翁级 婻沾
女 婻+俗名
(小姐 缅桂花)
艾胆
男 艾(或岩)+俗名
(小子 献佛)
平民 依宛
女 依(或玉)+俗名
(姑娘 太阳)
等级 性别 字面意义文化内涵
召孟:贵族孟级男子群体称呼
男宝玉尊主
香:个体俗名,各等级均可用
孟级 孟婻/孟:孟级女子群体称呼
女金孔雀小姐
永罕:个体俗名,各等级均可用
召:贵族翁级男子群体称呼
男 大少爷
翁级 温:个体俗名,各等级均可使用
婻:贵族翁级女子群体称呼
女缅桂花小姐
沾:个体俗名,各等级均可用
艾:平民男子群体称呼
男献佛小子
胆:个体俗名,各等级均可使用
平民 依:平民女子群体称呼
女太阳姑娘
宛:个体俗名,各等级均可用
从表1可以看出,贵族孟级男孩的乳名, 前半部分都用等级称“召孟”(tsau[13]mm[35]“尊主”),然后是个体称,如某人的个体称是“香”(sεη[55]“宝玉”),那么乳名全称就是“召孟香”,字面意义是“宝玉尊主”。平民女孩的乳名,前半部分都用等级称“依”(一作“玉”),然后是个体称,如某人的个体称是“宛”(van[41]“太阳”),其全称就是“依宛”,字面意义是“太阳姑娘”。 跟等级称不同,乳名的个体称,如表1“乳名举例”栏下的“香”(宝玉)、“永罕”(金孔雀)、“沾”(缅桂花)、“胆”(献佛)、“宛”(太阳),可以用于社会各阶层成员,不论他们是男性还是女性,血统高贵还是卑贱。
傣族乳名个体称的命名方式主要有5种:
(1)按子女出生先后顺序取名,男女排行不混, 排序不用序数词,如老大、老二、老三等,而是依老傣文字母分组的组序来选择名字。如,老傣文的41个字母分为7组,老大的人名用第一组中的一个字母,老二用第二组中的字母,老末用第七组中的字母,依此类推。(2 )按出生的时间取名,把出生日的名称如周一、月中、月末等作为人名。(3)用崇尚的动植物取名,如缅桂花、玉兰花、孔雀、老虎等。(4)用金银财宝的名字命名。(5)命取反映原始宗教习俗的名字。
2.乳名的结构范畴
如前所说,傣族乳名是由“等级称+个体称”构成的。等级称可分为“贵族”和“平民”这两个范畴,在贵族这个范畴中,可分为“孟级”和“翁级”这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又分别需要区分男女性别。在平民这个范畴中,只有男女性别的差异。个体称均为俗名。傣族乳名的结构范畴,请见图1。图1右下角的浪线“~”表示“无固定的格式”,下同。
图1 傣族乳名结构范畴图
3.乳名的社会功能
人名的结构与功能,既相互区别又紧密相连。一般说来,结构形式决定着功能的范围和功能的发挥,而人名的功能则寓于人名的结构形式之中,体现着人名结构的诸多特征。
人名的本质功能似乎是指称并区分社会群体中各个具体的成员,但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人名往往打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烙印,含有特定的社会文化意义。
傣族的乳名,是傣族婴儿从出生取名开始到当上父母之前这段时期内使用的名字,它的初始功能,就是标明受名人尚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在家庭中尚处于子女辈的地位。
傣族乳名中的等级称,既是一定等级集团内部各成员之间相互认同的一种标志,又是不同等级集团之间相互区别的一个特征。一般说来,人们听到某个傣族乳名,就可以推断出他(或她)的性别和社会等级。这种推断对于等级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是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的,因为人们可以预先在心理上作些必要的准备,从而保证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得体,更符合傣族社会的清规戒律。等级称除了具有对内进行等级认同,对外进行等级划界的认知功能外,还兼有区别男女性别的作用。
傣族乳名的个体称只具有指称、区分各个社会成员的作用,不具有标明个人的等级地位,显示其男女性别的功能。
由于个体称的命名方式只有五六种,傣家村寨中的同名现象比较多见。同名人的区分,往往采用附加修饰语的方法,即给那些相同的名字再加上一个修饰成分,这个修饰成分可以是村名、处所环境名或人体特征名等等。譬如,一村寨中,同叫“艾相”的有若干人,村民们或者用大中小来区分,管他们叫“艾相龙”(大艾相)、“艾相刚”(二艾相)、“艾相囡”(小艾相),或者称呼他们寨头艾相、寨心艾相、寨脚艾相;水井边的艾相、大榕树下的艾相;高个子艾相、矮个子艾相;胖艾相、瘦艾相;大眼睛艾相、厚耳朵艾相等等。
从佛名:结构·意义·功能
公元前485年释迦牟尼去世后,佛教分裂为上座部, 即后来的小乘佛教和大众部,即后来的大乘佛教两大派系。西汉末期小乘和大乘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内地,到唐朝后期小乘佛教在中原内地已濒于绝迹,但在南亚、东南亚以及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地区却广为传播。
1.从佛还俗制与僧侣等级制
大约在公元7至14世纪,小乘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傣族社区。 由于佛教教义能够符合封建领主统治的要求,佛教僧侣能够不断依附并支持封建领主,佛教的发展和传播当然得到了封建领主的扶持和推动。 公元15世纪以来,西双版纳地区初步形成了政教合一, 佛法与王法相统一的政治制度,小乘佛教成为当地傣族全民信仰的正统宗教。
几百年来版纳傣族社区几乎村村建寺庙,月月过佛节。根据佛教的要求,尘世间的每个男子一生之中都要过上一段出家入寺的生活,因为只有身披袈裟,剃度入寺,实践各种戒律,才能摆脱人生中的烦恼,成为一名有教养的新人,否则便会受到社会舆论的歧视。寺院中的小和尚几个月或若干年后,绝大多数都还俗回乡,能够留在寺中升为佛爷或大佛爷的为数很少,终生在寺为僧的就更少了。男儿个个僧侣化,僧人大多要还俗,这已成为当地一种比较独特的宗教社会化习俗。傣族僧侣允许还俗的主要有3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
第1级,傣话叫pha[55]“帕”,即沙弥(sramanera), 俗称小和尚。傣族男童当小和尚之前,要有半年到一年预备期的学习和训练,在初识佛教的教规和教义之后,全村举办一个升和尚仪式,便正式成为小和尚了。小和尚年龄一般介于7—20岁之间,经父母同意, 小和尚可以还俗。
第2级,傣话叫tu[55]“督”,即比丘(bhiksu), 俗称佛爷或二佛爷(tu[55]ni[11]“督囡”)。小和尚年满20岁,对佛教教义和戒律修炼较深,经寺内大佛爷或主僧认可,举行一定的仪式后,即可升为二佛爷。二佛爷还俗须经主僧和当地头人同意。
第3级,傣话称tu[55]loη[55]“督龙”,即住持(abbot),俗称大佛爷。有资格担当大佛爷的是那些修持较深、信仰坚定、熟经达理、善于办事、僧龄较长的二佛爷。大佛爷执掌一寺之权,在村寨内外享有很高的威望,在宗教活动中,即使土司也要对大佛爷顶礼膜拜。
以上3级从佛名的结构形式,均跟社会等级相关, 下文将详细描述。此外,还有5种重要的僧职,其地位都在上述3种之上,但僧名结构跟社会等级基本无关。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为:(1)xu[41]ba[55] “祜巴”,即主僧,或大住持,一个地区的大佛爷;(2)sa[55]mi[41] “萨米”,即息恶行善的高僧;(3)saη[55]xa[11]la[41]tsa[41]“桑卡拉扎”,即僧主,系巴利语sangharāja的音译,一译“僧王”;(4)pha[33]tsau[13]xu[41]“帕召祜”,即法师,精通佛法, 善于修行的僧人;(5)a[55]ka[11]mun[41]li[41]“阿戛牟尼”, 即至尊活佛,或至尊佛主,只有最高领主的直系亲属能获此称呼。
2.从佛名的等级结构与文化内涵
从佛名,傣话叫ts[33]pha[55],字面意义是和尚名。 江应樑(1950:215)率先在汉文文献中使用此名, 后来高立士改为佛名(高立士,1991:315),本文中一律改称“从佛名 ”,理由是此名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和尚,还包括佛爷、大佛爷等,另外,“从佛名”跟下文将要论及的“还俗名”在命名形式上相互对应。
表2 傣族从佛名的等级结构与文化内涵
僧价 等级 从佛名的等级结构 从佛名举例
帕 沙玛年〔6〕
孟级 帕+沙玛年(法名)
帕 (和尚 沙弥)
(帕+法名+翁 帕西利 翁
和翁级
尚(或:法名+翁) (菩提树 翁级)
) 帕西利
平民 帕+法名
(和尚 菩提树)
督
督 必乍 翁
(翁级 督+法名+翁
佛
(佛爷 威严 翁级)
爷 督 必乍
)平民 督+法名
(佛爷 威严)
督龙 坦玛 翁
翁级 督龙+法名+翁
(大佛爷 经典)
督龙 坦玛
平民 督龙+法名
(大佛爷 经典)
僧价 等级字面意义 文化内涵
帕:和尚.沙玛年:巴利
孟级
沙玛年和尚
帕 语sramanera的音译,沙弥
(翁级菩提树 帕:和尚.西利:法名
和翁级
尚 和尚翁:贵族翁级的称呼
)
帕:和尚,僧阶称
平民
菩提树和尚
西利:菩提树,法名
督 翁级威严 督:佛爷,僧阶称
(翁级
佛
佛爷
必乍:威严,法名
爷 督:佛爷,僧阶称
)平民
威严佛爷
督必乍:威严,法名
龙
翁级经典
督龙:大佛爷.坦玛:巴利语
(翁级
大大佛爷dhamma的音译,法,经典
佛 督龙:大佛爷,僧阶称
爷
平民经典大佛爷
)
坦玛:同上,经典,法
傣族男孩七八岁时,往往被家长送进佛寺当预备和尚, 傣话叫 xo[33]jom[41]“科勇”,预备期满后,要举行一定的仪式, 正式提升为小和尚,这时,大佛爷要给他取一个从佛名,以前的乳名随即废弃。从佛名只在入寺为僧期间使用,一旦出寺,则要改用还俗名。
傣族从佛名是由“僧阶称+个体称+等级称”这3部分构成的。 其中“僧阶称”是指佛寺授予的僧职称谓,具有明确的等级界限和晋升制度。“个体称”则指大佛爷为小和尚命取的法名,除贵族孟级专用一个巴利语借词外,其他法名则无社会等级和僧侣等级的差别。“等级称”是标明特定社会等级的称呼,只有该等级的成员才能使用这种称呼。傣族从佛名的结构形式和文化内涵,请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傣族孟级、 翁级和平民的和尚名都在名前冠用一个僧阶称“帕”(和尚),也就是说,3个等级的僧阶称是相同的, 然而,个体称却不尽相同。孟级和尚的法名一律用sa[55]ma[11]ne[33]“沙玛年”,这是巴利语srāmanera即沙弥的音译,本指20岁以下的出家男子,此处字面意义是“沙弥和尚”或“沙玛年和尚”。翁级和尚跟平民百姓和尚的法名没有等级差别,等级称却迥然有别,翁级和尚的法名一般都殿有一个“翁”字,平民百姓的法名之后却不附带任何标志。比如,“帕西利翁”(翁级菩提树和尚)中的“翁”,表明受名人是贵族翁级,而“帕西利”(菩提树和尚)不带“翁”字,表明是平民百姓。
除孟级僧侣外,其他各社会等级僧侣的法名,命取时都跟受名人原有的乳名保持一定的关联。一般情况下,用受名人乳名本名中的一个声母,来造一个跟佛教有关的新词,譬如,某男子乳名叫艾相,“相”(sεη[55])的声母是s,用s造一个跟佛教教义有关的词, 如“西利”(菩提树)si[55]li[55],可用作法名,从佛名全称就是“帕西利”(菩提树和尚)。
3.从佛名的结构范畴和社会功能
采用结构层次分析法,傣族从佛名首先分为:僧阶称、个体称和等级称这3大范畴。在僧阶称范畴又分和尚(帕)、 佛爷(督)和大佛爷(督龙)这3个等级。从佛名中的个体称范畴主要指法名, “法名”又切分为孟级和非孟级这两个等级。“等级称”范畴分为两个层次:贵族翁级和平民百姓。从佛名的结构范畴,请见图2。图2中的[Φ],表示零形式,下同。
如前所述,傣族的从佛名是傣族男孩从住进佛寺当上小和尚开始到离寺还俗期间使用的名字。男孩入寺为僧之前使用乳名,还俗回家之后换用还俗名。傣族男子的乳名换成从佛名,正像他的长发削为光头,俗民服饰换成袈裟一样,其功能就是要把僧侣跟俗人严格区别开来,以便突出僧侣的身份和地位。
图2 傣族从佛名结构范畴图
因此,从佛名的整体功能标明受名人在佛寺中的身份和地位,主要通过从佛名中的僧阶称来体现。由于西双版纳傣族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领主社会,该社会除了要求从佛名能够反映僧侣等级差异外,还要求反映社会等级差异,因此,从佛名不可避免地被打上社会等级的烙印。从佛名区分社会等级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法名”和“等级称”来体现的。法名可将贵族孟级和非孟级区别开来,等级称又可将贵族翁级和平民百姓区别开来。
还俗名:结构·意义·功能
1.还俗名的使用期限
还俗名,傣话叫sik[55], 是指僧侣离开佛寺回归尘世后首先换用的一种新名字。还俗名的使用期限非常复杂。前辈研究傣族人名的专家学者均一致认为,傣族男子一生中换用名字的顺序是:乳名、从佛名、还俗名、父名和官名。也就是说,还俗名用过后,生有孩子,则要换用父名,当上官则要换用官名。我们的调查研究结果则不尽相同。
一般说来,傣族平民和尚的还俗名使用期限最短,大约使用一两周之后,又转而使用乳名了,一直到结婚生下孩子才换用父名。傣族佛爷以及部分贵族孟级和翁级成员的还俗名,使用时间最长,从离寺之日起,到当官时为止,一直使用还俗名,此间即使结婚生有孩子,仍然使用还俗名,父名仅仅在家族内部使用,如果不当官,则终生使用还俗名。
2.还俗名的等级结构和文化内涵
傣族的还俗名是由“还俗称+个体称+等级称”这3 个部分构成的。还俗称是社会上形成的专门用来指称不同社会等级和不同宗教等级还俗僧侣的一种称谓。个体称既包括大佛爷为小和尚取的法名,也包括傣族乳名中的俗名,等级称的内涵跟上述从佛名的等级称相一致。请见表3。
表3 傣族还俗名的等级结构与文化内涵
僧阶 等级还俗名的等级结构还俗名举例
召迈 宰 翁
召迈+俗名+翁
翁级 (还俗和尚 赶集日 翁级)
帕 召 莽戛拉 翁
(召+法名+翁
和 (主子 吉祥 翁级)
尚 岩迈 闷
)岩迈+俗名
(还俗和尚 圆形)
平民吉囡 叫
吉囡+俗名
(还俗和尚 玻璃)
康朗 坚 翁〔7〕
康朗+俗名+翁
(还俗佛爷 香 翁级)
翁级 康朗 阿里牙 翁〔8〕
督康朗+法名+翁
((还俗佛爷 四谛 翁级)
佛 康朗 章
爷平民康朗+俗名
) (还俗佛爷 过秤)
督康朗龙 真 翁
龙翁级康朗龙+俗名+翁
)
(还俗大佛爷 武士 翁级)
大康朗龙 曼栋〔9〕
佛平民康朗龙+俗名
爷(还俗大佛爷 曼栋寨)
僧阶等级 字面意义 文化内涵
翁级赶集日出召迈:新主子,翁级和尚还俗称
帕
生的还俗和尚宰:赶集日,俗名.翁:等级称
( 翁级 莽戛拉:巴利语mangala
和
翁级吉祥公 的音译,吉祥,法名
尚
岩迈:平民和尚还俗称,
)
圆形还俗和尚 用于景洪.闷:圆形,俗名
平民
像玻璃一样透吉囡:平民和尚还俗称,
明的还俗和尚用于勐海。叫:玻璃,俗名
翁级香还俗 康朗:佛爷还俗称
督 翁级佛爷 坚:香,俗名
(
翁级四谛还俗阿里牙:巴利语
佛 佛爷 Ariya-sacca,法名
爷
过了秤的还俗康朗:佛爷的还俗称
) 平民
佛 爷 章:过称,俗名
督
翁级武士还俗康朗龙:大佛爷还俗称
龙 翁级
(大佛爷 真:武士,俗名
大
曼栋寨还俗 康朗龙:大佛爷还俗称
佛 平民
爷
大佛爷 曼栋:村寨名,俗名
从表3可以看出,在和尚的还俗称中, 存在着明显的等级结构差异。贵族翁级和尚的还俗称用“召迈”或“召”,平民百姓和尚的还俗称用“岩迈”或“吉囡”(均为还俗和尚之意)。然而,佛爷和大佛爷的还俗称却无等级差异,不论是贵族翁级还是平民百姓,还俗称一律用“康朗”(还俗佛爷)或“康朗龙”(还俗大佛爷)。翁级和平民佛爷还俗名的等级差异,主要靠“等级称”来体现,翁级佛爷的还俗名殿有“翁”字,平民佛爷采用零形式。
图3 傣族还俗名结构范畴图
在个体称中,各级平民僧侣一律用俗名,贵族翁级或者用俗名,如“召迈宰翁”中的“宰”(赶集日),或者用法名,如“康朗阿里亚翁”中的“阿里亚”(四谛)。
3.还俗名的结构范畴和社会功能
傣族还俗名,运用结构层次法,首先分为还俗称、个体称和等级称这3大范畴。在还俗称这个范畴中,分出和尚(帕), 佛爷(督)和大佛爷(督龙)3个等级。和尚等级要把贵族翁级和平民区分开来, 平民层面中,则有“景洪”和“勐海”两个地域上的差异。佛爷和大佛爷的内部,均无结构层次上的区分。诸见图3。
个体称分为贵族翁级和平民两级。贵族翁级有“法名”和“俗名”的分别;平民一律使用俗名,没有其他的层次差异。等级称范畴跟上述从佛名一样,存在着贵族翁级和平民的区别。
傣族还俗名的使用,旨在表明受名人已经实践过佛教戒律,已经成为一名受过佛教教化的新人。这种新人的社会地位和威望远远超过那些从未进住过佛寺的俗人。
傣族还俗名的还俗称,主要用来指称回归尘世的和尚、佛爷和大佛爷,与此同时,还要标明还俗僧人的社会等级是翁级还是平民。平民和尚的还俗称还具有“别地域”的作用,景洪市平民和尚的还俗称是“吉囡”,勐海县则是“岩迈”。
另外,佛爷的还俗称“康朗”(还俗佛爷)还具有显示受名人已经成年并且掌握一定文化水平的作用。初入佛寺的小和尚绝大多数都在20岁以前还俗回家,未还俗者,如能继续遵守戒律,习经修持,经本寺住持考核同意,可晋升为佛爷,3年后,经考试合格, 还可晋升为大佛爷。所以还俗的佛爷至少也是20多岁的成年人。由于历史上傣族地区只有佛寺没有学校,佛寺兼有学校的功能,佛爷不仅熟悉佛教的典籍和仪规,还学过与佛教有关的历史、天文、历法、文学、法律、语文等方面的知识,所以,还俗的佛爷“康朗”在广大傣族成员看来,就是本民族的中级知识分子,佛爷的还俗称“康朗”还兼有“表学历”的功能。
傣族还俗名中的个体称,除具有指称个体成员外,还兼有区分翁级和平民的作用。还俗名中的等级称则具有标明贵族翁级和平民百姓的功能。还俗称则具有“表僧阶、辨等级、别地域、识学历和标成年”等多种功能。
官名:结构·意义·功能
1.官名与官阶品第
官名,傣话叫ts[33]xun[55], 是指傣族男子当官后换用的一种跟官职名称相一致的新名字。随着官名的启用,以前使用的乳名或还俗名都要废弃,官名必须跟官职保持一致,官职每升高一次,官名就要相应地改动一次,官职稳定后,官名就不再变动。
在傣族封建领主社会中,位于官阶顶尖上的是最高领主宣慰使,傣话叫tsau[13]phεn[35]din[55]“召片领”。在召片领的下面,一般分为10个品第。
一品官是议事庭庭长,傣话叫tsau[13]tseη[41]ha[41] “召景哈”。二品官相当于丞相,傣话叫hi[11]da:η[13]“怀朗”或xa[11]tsη[33]“卡真”。三品官是家臣或大臣,傣话叫tsau[13]loη[55] “召龙”,包括土司,傣话叫tsau[13]mη[41]“召勐” 等等。四品官是小土司,景洪一带的傣话称tsau[13]loη[41]“召陇”,勐遮、勐罕等地叫tsau[13]bok[35]“召播”。五品官是乡主, 治理若干个村寨,傣话叫tsau[13]ho[55]sip[55]“召火西”。 六品官是大头人,主管一个较大的村寨,傣话叫phia[41]loη[55]“叭龙”。七品官是头人,主管一个中等大小的村寨,傣话叫phia[41]“叭”。八品官是小头人,主管一个较小的村寨,傣话叫tsa[41]loη[55] “乍龙”(“乍”又作“鲊”或“扎”,下同)。九品官是二头人,协助头人或小头人管理村寨,傣话叫 tsa[41]“乍”。十品官是文书或其他办事人员, 傣话叫sεn[55]“先”(一作“”,下同)。
根据我们收集到的资料,傣族官名的等级差异主要分布于六品官大头人(叭龙)、七品官头人(叭)和九品官二头人(先)这3 种品第中。
2.官名的等级结构和文化内涵
官名是由“官衔称+人名/个体称+等级称”这3个部分组成的。在结构形式方面,从左往右,第1 部分官衔是表示官员所任职位的名称。第2部分是由一典型的傣名如乳名、还俗名或父名构成, 或者由个体称组成。第3部分是等级称。请见表4。
表4 傣族官名的等级结构与文化内涵
官衔 等级 序号 官名的等级结构官名举例
叭1
叭龙+乳名(翁)叭龙宰翁
龙翁级2
叭龙+法名+翁 叭龙英达翁
( 3
叭龙+还俗名 叭龙迈翁
大4
叭龙+乳名叭龙岩香
头平民5
叭龙+行政区名叭龙陇匡
人6
叭龙+法名叭龙英达
) 7
叭+乳名(翁) 叭宰翁
叭翁级8
叭+乳名 叭召温
( 9
叭+法名+翁
叭巴拉翁
头10 叭+乳名 叭岩甩
人平民11 叭+俗名 叭康木敦
) 12 叭+还俗名叭康朗宰
乍13 乍+乳名(翁) 乍尖翁
(
翁级 14 乍+法名+翁
乍阿里亚翁
二15 乍+乳名 乍岩温拉
头 平民 16 乍+俗名 乍温扁
人17 乍+还俗名乍康朗印
) 18 乍+父名 乍玻岩菲
管衔 等级序号
字面意义 文化内涵
叭1
翁级赶集日大头人宰:献佛前的赶集日
龙
翁级 2
翁级天帝大头人 英达:巴利语inda,天帝
(3
翁级还俗和尚大头人 迈:和尚还俗称
大4
宝玉小子大头人 岩:平民男子群体称.香:宝
头
平民 玉
人5
陇匡区大头人陇匡:原景洪—行政区名
) 6
天帝大头人 英达:同第2例
7
翁级赶集日头人 宰:献佛前的赶集日
叭
翁级 8
翁级大少爷头人 召:少爷.温:老大
( 9
翁级力量头人巴拉:巴利语bala,力量
头10 曾有"甩"重折头人岩:同上.甩:重量单位
人
平民 11 "康木敦"头人康木敦:俗名
) 12 赶集日还俗佛爷头人 康朗:佛爷还俗称
13 翁级香二头人尖:香,俗名.翁:贵族等级称
( 翁级14 翁级四谛二头人 阿里亚:Ariya-sacca,四谛
二15 月末生的长子二头人 温拉:月末生的老大
头16 月中生的长子二头人 温扁:月中生的老大
人17 还俗佛爷"印"二头人 康朗:还俗称.印:俗名
) 18 "岩菲"他爸二头人玻:父亲.岩菲:乳名
注:本表列举的18条官名,分别出自《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九)和(西双版纳之五),限于篇幅,不再逐条注明出处。
从表4可以看出,官名中的官衔称没有等级差异, 不论什么等级的官员,官名之首总冠以官衔称,如“叭龙”(大头人),“叭”(头人),或“乍”(二头人)。官名结构的第2部分可以是还俗名、 父名或乳名,比如表4中第4例“叭龙岩香”的字面意义是“宝玉小子大头人”,其中“叭龙”是官衔称“大头人”,“岩香”是乳名,“岩”表示平民男子,“香”是宝玉,合起来是“宝玉小子”。傣族乳名可以反映出贵族翁级跟平民百姓的差异。官名的第2 部分还可以是个体称,如俗名、法名或行政区名。个体称中没有社会等级差异。官名中的第3 部分等级称,跟从佛名和还俗名中的等级称一样,但凡官名殿有“翁”字的均属翁级,不殿“翁”字的则属于平民百姓。
如果我们把傣族人名中的乳名、从佛名和还俗名等看作单纯结构的话,那么官名中的“官衔称+人名(乳名或还俗名或父名)”则可视为复合结构,因为它基本是在原单纯结构人名(其中,父名除外,系复合结构)的基础上冠以一个“官衔称”成分组成的。
3.官名的结构范畴和社会功能
运用结构层次分析法分析傣族的官名,可以分为:官衔称、人名/个体称和等级称这3大范畴。官衔称中只包括大头人(叭龙)、 头人(叭)和二头人(乍)这3个品第。人名则包括乳名、还俗名和父名3种。乳名的结构,如前所述,是由等级称和个体称构成的。个体称内部无等级差异,但等级称则有贵族翁级跟平民百姓的区别。还俗名只区分和尚和佛爷两个层次。父名首先要分出“父称”和“乳名”这两个层次,在乳名中再分出等级称和个体称这两个层面。作为“人名”替换部分的“个体称”,包括行政区名、俗名和法名这3个层级。 等级称这个范畴只区分贵族翁级和平民百姓这两个层级。官名的结构范畴图从略。
傣族官名的整体功能,旨在标明一个人的政治身份和在官场中的实际职位,这种身份和职位主要是通过官名中的官衔称来体现的。
傣族男子当官之前可能使用还俗名、乳名或父名,当官后,为了保持跟原用名的一致性,新官名往往采用“官衔称”+乳名/还俗名/父名”这种复合的人名结构形式,因此,新官名除了具有标明官阶高低的作用外,还兼有其他人名所具有的一些功能。譬如,乳名中“召”或“艾”的使用显示出受名人属于贵族翁级或平民;还俗名中“迈”或“康朗”的使用,反映出受名人在寺期间是和尚或佛爷;父名中“艾”或“依”的使用则标志着受名人已经当上了父亲,他的第一个孩子是男性(艾某某)或女性(依某某)。官名个体称中的行政区名,具有显示受名人所辖地区的作用。等级称则具有分辨贵族翁级和平民的功能。
总而言之,傣族官名具有显示受名人“官衔的高低、等级的贵贱、还俗前的僧阶、为官所辖区域”等多种功能,其中,标明官阶品第是最主要的功能。
余论
本文描述的仅仅是一种规范的西双版纳傣族人名的命名法,没有涉及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诸多细微的变异。该命名法的形成和完善,大约介于公元15世纪到20世纪中叶这段时期。
公元12世纪以前,西双版纳的傣族首领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封建领主制政权,傣族社会尚未出现等级分化。傣族乳名的结构形式和文化内涵均较简朴,比如词缀“艾”(a:i[13])和“依”(i[55])仅仅表示男性和女性,并未包含更深的意义。
随着等级制度的确立,贵族集团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制,禁止不同等级的成员相互通婚(张元庆,1981),制订了一系列等级法规,使等级世袭和等级特权合法化(刀国栋,1983)。为了确保封建领主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等级社会要求各种人生礼仪、服饰贡品等都应具有等级色彩,都要跟等级制度相适应。譬如,在丧葬习俗中,要根据葬者的等级地位来选用墓地、土葬或火葬等丧葬形式(征鹏,1986)。男子的纹身,要根据不同的等级来选择不同的部位、色彩和内容(杨世光,1990)。人称代词的使用,要依据不同的等级、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代词变体(童玮、刀孝忠,1958)。亲属称谓中也出现了大量的等级称(周庆生,1997)。傣族人名的命取,跟上述礼仪风俗一样,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等级的烙印。
傣族成员一生当中,人名的多次更换是跟人生各个重要生活阶段的变化相适应的,幼年时期多用乳名,青少年时期多用从佛名和还俗名,成年时期多用父母名或官名。人名随着生活阶段的变化而变化,但等级却始终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之中。人名已成为社会等级的一个标志,通过人名,即可判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因此,傣族的人名制度对于巩固傣族封建领主制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等级命名已成为傣族人名制度中的一个本质特征。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进行民主改革,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制度彻底废除了,社会等级制度也彻底解体了,等级命名制度也失去了原有的规范,历史上平民百姓专用的命名方式,贵族后裔也采用了,昔日作为贵族标志的“召”(主子),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现在演变成某些人的姓。随着双语现象的不断扩大,双名现象也在不断拓展。新时代的傣族人名命名制度正在形成之中。
注释:
〔1〕李佛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移居台湾。
〔2〕我国民族学界许多学者都把第5等级的成员说成是“奴隶”。本文第4和第5等级成员的人名结构之间,不存在等级差异,因此,一律用“平民百姓”来概括。
〔3〕反例极少,例如,在西双版纳勐罕镇的历史上, 曾有名叫“牙版纳”的女子当过土司。参见朱德普《勐罕傣族社会情况调查》,载《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八),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5页。
〔4〕西双版纳第37代宣慰使刀正宗之弟刀承宗次子的乳名。
〔5〕西双版纳第39代宣慰使刀承恩之四女儿的乳名。
〔6〕见《召片领一生的各种礼仪》, 载《版纳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西双版纳州政协编,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180页。
〔7〕勐海县勐混镇历史上第15代土司的还俗名。
〔8〕20世纪50 年代初西双版纳议事庭中管船副官(叭纳班费)的还俗名。
〔9〕20世纪50年代初景洪曼栋寨大佛爷的还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