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县第二人民医院 1524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时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功能参数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这一时段在我院治疗的9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1次/d,均连续用药8周,对照组用药剂量为20 mg/d,研究组用药剂量为40 mg/d,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心功能参数变化。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LVEDD,LVEF,LVESD,血浆BNP,心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但40mg的日用药剂量较20mg的用药剂量治疗效果更佳,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升临床疗效。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疗效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adverse reactions,changes of cardiac function parameters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different dosages of atorvastatin for patients with CHD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90 patients with CH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 to November 2017.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atorvastatin,1 /d,8 weeks of continuous medication,the d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20 mg/d,and the dos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40 mg/d,and the changes of the curative effect,adverse reaction and cardiac function parameters were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study group LVEDD,LVEF,LVESD,and plasma BN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atorvastatin can effectively treat chronic heart failur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but the daily dose of 40mg is better than that of 20mg,which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improve the heart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Key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ronic heart failure,different doses,atorvastatin,curative effect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冠心病发展至终末端或晚期的表现,具有死亡率高和预后差等特征。阿托伐他汀是一种新型的HMG-CoA还原酶抑制药物[1],具有降脂、抑制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血栓等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出现与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本文旨在分析探讨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时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功能参数变化及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1月这一时段在我院治疗的9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研究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42~76岁。对照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45~80岁,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包括合理控制其饮食、吸氧护理、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利尿素和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20 mg京舒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40mg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两组均于每晚睡前服用一次,并连续服用8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对比统计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参数变化(LVEDD、LVEF、LVESD、血浆BNP等)。疗效评定标准[2]:治疗后,患者的心律稳定,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为显效;患者的心律下降,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未出现变化或加重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不良反应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和心肌梗死3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心功能参数变化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的LVEDD、LVEF、LVESD、血浆BNP等各项心功能参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患者过度肥胖、不良生活习惯及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原因引起。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容易发展成为心力衰竭,导致患者死亡。相关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抗凋亡、降脂、抗氧化等效果,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避免出现慢性冠心病心力衰竭,但其用药剂量还需不断进行研究。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心功能各项指标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①他汀类药物可以大量减少与炎性反应有关的细胞因子和活性氧簇因子,提高对内皮功能的修复能力,减小血管紧张素的出现;同时可以有效抑制活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缩减其浓度,从而实现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抵消作用。②借助他汀类药物的竞争特性可实现一定的治疗效果,抑制机体往胆固醇的方向合成,进而降低胆固醇含量;同时抑制机体往蛋白类异戊二烯生成,显示出加倍的治疗效果。③阿托伐他汀进入人体时可有效抑制胆固醇限速酶,防止细胞内甲羟戊酸代谢,再次减小体内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减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浓度和活性,大幅度减少机体转变为血管紧张素的几率。此外,阿托伐他汀有利于恢复患者血管的弹性,降低其血压,并大量加强对细胞膜表层的反馈性刺激,进而大幅度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活性及数量,最终实现调控机体血脂参数及胆固醇的效果。由于受到样本量、时间等因素限制,本研究未对两组患者使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的患者的血脂参数变化及远期预后进行分析,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但40 mg的日用药剂量较20 mg的用药剂量治疗效果更佳,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升臨床疗效。
参考文献:
[1]赵培新.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3):41+44.
[2]刘乃瑞.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2):63-64.
论文作者:陈凤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7
标签:心力衰竭论文; 冠心病论文; 患者论文; 剂量论文; 疗效论文; 两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