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词“上”、“下”的意义及其演变

方位词“上”、“下”的意义及其演变

蔡永强[1]2008年在《汉语方位词及其概念隐喻系统》文中研究指明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是人类认知客观外部世界的两种基本关系,语言中的诸多范畴都是在这两种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与时间关系相比,空间关系是更为基本的关系,一切时间关系都是在空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语空间关系的表达主要是通过方位词实现的,汉语方位词作为封闭的类,在认知上具有构造概念框架的功能。时间关系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谓词实现的,谓词在认知上具有提供句法槽的功能。汉语中的“上/下”在句法层面上表现为方位词和谓词两种词性的对立,而这种词性对立表面的背后是二者意义的密切关联性——“上/下”之方位意义、行为动作意义、趋向意义及其引申意义形成一个基于原型的家族相似性意义链。本文主要以此为基点,通过概念隐喻的视角分析了方位词“上/下”的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概念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上/下”从概念依赖的构件发展为概念自主的构件的过程,从而在“上/下”句法语义对立的背后找到了基于概念结构的互通性与内部一致性。全文共分九章,每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概说”。首先指出汉语方位词是一个独立的词类,具有构造概念框架的认知功能,汉语方位词“上/下”是表达空间关系的基本手段。然后简要介绍了认知语义学对英语介词over、up/down、汉语介词“在”等的研究,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取向。第二章“语义演变及其句法后果”。主要归纳了“上/下”作为方位词、谓词及谓词后附成分的意义及其句法功能,发现“上/下”诸意义形成一个基于原型的家族相似性意义链。第叁章“概念结构及其隐喻形式”。主要分析了“上/下”作为方位词的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概念结构,并分“上/下”前位与“上/下”后位两种情况讨论了多种概念结构的背景与物像(基底与侧面、地标与射体)的复杂性特征。不同的概念结构构件构成了基于方位词隐喻化功能的静态关系场景和动态关系场景。第四章“身体部位隐喻”。身体部位隐喻其实是其他隐喻的基础。本章作为第叁章的延伸,主要分析了“头”、“脸”、“嘴”、“身体”、“手”、“脚”、“心”等身体部位的不同隐喻水平(或等级)的隐喻情况,不同身体部位的隐喻概念结构表现了背景与物像的复杂性特征。第五章“词汇化倾向”。作为第叁章和第四章的延伸,重点分析了“X+上/下”格式的词汇化现象及其词汇化理据。不同词项的词汇化过程本质上是背景、物像与“上/下”的凝固化、“上/下”之方位意义不断减损的过程,同时不同词项的词汇化也表现了背景与物像的复杂性特征。第六章“认知域的投射”。本章首先区分了基底与侧面、背景与物像、地标与射体叁组概念,然后在隐喻化与概念结构层次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认知域之间的转移过程与条件(从源域到目标域)。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过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化路径,而目标域构件与源域构件之间的相似性则成为识解这种隐喻化路径的有效线索。第七章“从概念结构到句法结构”。主要分析了方位词“上/下”前位之原始概念结构、隐喻概念结构和“上/下”后位之原始概念结构、隐喻概念结构之间的关系:引申和隐喻。“X+上/下”格式的种种句法表现可以归纳为两种认知图式的对立,从概念结构到句法结构的表现最终实现为系列论元的线性排列。从概念结构到句法结构体现了认知世界的过滤器功能。第八章“从概念依赖到概念自主”。“上/下”作为方位词和谓词都是概念依赖的构件,概念依赖和概念自主具有相对性。相对于方位词“上/下”的概念依赖,谓词“上/下”是另类概念依赖,而“上/下”置于其他谓词后作为后附成分时则成为概念自主的构件。从概念依赖到概念自主阐释了不同概念之间的依赖性关系,是“上/下”之句法语义对立在概念结构层面上表现出一致性的深层体现。第九章“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归纳出十组对立的概念范畴,指出“上/下”造成的歧义现象和对称与不对称性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蒋荔[2]2014年在《方位词“上”、“下”、“上下”及其习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方位词是现代汉语中用来表示方向或位置具有指向性的词。方位词因其在语法属性和语义功能上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其成为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较为特殊的一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传入和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广泛运用,方位词研究逐渐成为语法研究的新热点。从历时角度和认知角度全面考察方位词“上”、“下”、“上下”的语义、用法和分布情况,分析彼此用法上的异同以及对其他语法单位的选择性,并结合外国留学生习得这叁个方位词时出现的偏误,提出相应的教学意见,这对深化方位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上”、“下”是现代汉语中表示空间方位最常用的方位词,其基本义是“位置在高处的”、“位置在低处的”。“上、下”可单用,也可直接用在介词后,可附在名词或动量词后表时间等。空间隐喻与空间方位有关,用空间方位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将方位概念映射到时间、数量、社会地位等其他概念上,将概念空间化。从空间义、时间义、数量义等角度对“上、下”的用法和分布进行描写,有利于加深对其认识。由于人的认知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所以认知上的不对称有着生理基础。人主要的感觉器官都在身体上部,所以上方空间容易被最先察觉。“上”、“下”在空间义和隐喻义上存在对称和不对称性。当“上”、“下”表示其基本意义时,其语义和结构大都呈对称状态,尤其表现在其对举使用上。而当“上”、“下”隐喻其他非空间概念时,其使用和意义的不对称性较明显。在“上下”词汇化演变过程中,人类总是习惯运用空间隐喻来认识和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这使得“上下”从最初的空间范畴渗透到时间、数量范畴。“上下”的空间方位义引申出空间、时间的范围义,指称人的范围义,甚至是转向社会地位的高低义;数量结构后加“上下”也可表概数义。依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从留学生习得方位词情况入手,着重分析留学生习得汉语方位词“上”、“下”、“上下”的偏误类型。采用传统偏误类型分法,从语音、语义、语法叁方面进行举例分析说明。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和教材,对汉语方位词“上”、“下”、“上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相关教学建议和策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方位词。

葛新[3]2004年在《方位词“上”、“下”的意义及其演变》文中研究指明表方位意义的“上”、“下”在现代汉语中,既是一对常用词也是一对多义词,表示了在人类认知中极为重要的空间概念。并在空间意义的基础上演化出纷繁复杂的意义。选择现代汉语方位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组词“上”、“下”进行研究,可以揭示汉语在表示空间概念上的特点,同时也为研究表示其他空间类型的方位词提供有益的借鉴。 论文从空间概念的表达与汉语方位词使用之问的关系入手,对“上”、“下”表示空间意义时的内部差异做出了解释。并采用认知语言学中有关词义虚化及隐喻理论,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探讨“上”、“下”其他意义和用法的产生原因和演变脉络。论证了“上”、“下”各种意义的形成和分化有着不同的方式和途径。论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上”、“下”在现代汉语中的各种意义分为基本意义、虚化意义和引申意义叁种类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关于方位词“上”、“下”的知识。

刘蕾[4]2013年在《汉语“NP 下”的动态认知考察》文中认为“下”是现代汉语方位系统中最基本的单音节方位词之一,也是人类使用频率较高、范围较广的一个方位词。在几千年的语言发展历史中,“下”的意义也历经了变化和发展,其中的原因既涉及到语法方面,也与认知领域有关。本文采用共时分析与历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方位词“下”的语义进行了考察,以了解“下”的基本义与非基本义的情况。接下来在大量丰富的语料基础上,全面考察不同历史时期“NP下”的类型和分布特点,归纳出其中“NP”及“NP下”的意义情况,并通过对比统计分析和动态比较研究,梳理“NP下”的语义演变历程及其类型在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从而找到“NP下”意义虚化和泛化的线索。本文从语法化的角度考察了“NP下”意义虚化和泛化;从认知方面考察了“NP下”的动态演变过程,“NP下”的演变主要是隐喻机制的作用,其中包括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

罗玮[5]2018年在《“上”、“下”语义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下”是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用法最复杂的词语之一。它们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与它们最初的方位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以往的研究往往将它们的演变限定于方位词内部,对于“上”“下”整个语义网络中的历时发展脉络缺乏深入探究。这种不足制约了对“上”“下”语义演变系统的深入研究,更影响了现代汉语方位词共时体系中的研究。对“上”“下”的语义发展历程进行详细考察,有助于我们认识汉语方位词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关语言现象的发展规律,有助于揭示人们的空间认知规律。以词典中的义项为参考,再结合“上”“下”的历史用例,尽可能地表现出“上”“下”的语义在历时层面与共时层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将“上”、“下”的体词性意义和谓词性意义进行分类分析,虽然这两类词的词性不同,但二者的同源性更为突出,这两类词义都是以最初的方位意义为本源发展演化的,最初的方位意义是语义网络中的原型范畴。对于体词性意义,我们围绕着最初的方位意义的不同演变方向将其分为具体空间意义、时间意义、抽象空间意义及社会心理意义,对于谓词性意义将其分为动作意义和趋向意义。并且,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些意义之间的转变作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整理出“上”“下”语义演变的规律。

刘园园[6]2011年在《反义并列式方位词及习得研究》文中指出方位词是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一个特殊的小类,因其语法属性和语义功能的复杂性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研究成果涉及方位词的各个方面。随着功能语言学派的兴起,特别是对认知语言学的广泛关注,从功能和认知角度对方位词和方位结构进行研究成为主流。认知语言学界普遍认为,人类的认知世界离不开空间、时间、数量这叁类范畴,隐喻是人类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其中空间隐喻又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多数抽象概念都是通过空间隐喻来表达和理解的。就汉语而言,人们通常会借助空间方位概念来认识和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如表示数量、时间、范围、状态及社会地位等的概念。这样汉语的方位词被赋予了多种隐喻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方位词教学就相应地也变得复杂起来。反义并列式方位词是由意义相反的两个方位词并列构成的合成方位词。本文主要研究“前后”、“左右”、“上下”叁个反义并列式方位词的语义演变过程、用法和分布,与其他语法单位之间的选择关系以及叁者用法上的异同,并结合留学生习得这叁个词时的偏误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五章。引言。介绍本文选题的缘起,汉语方位词的研究概况,反义并列式方位词的界定及研究现状,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及语料说明。第一章反义并列式方位词“前后”研究。以历时文献为基础描写“前后”的形成过程,从认知的角度解释其语义发展的动因,分析“前后”的意义和句法分布。“前后”不仅可以表示空间意义,还可以表示时间意义;可以单用,也可以出现在“前后X”和“X前后”格式中,并重点分析能进入上述格式的名词、动词和词组的特点。第二章反义并列式方位词“左右”研究。本章主要分析“左右”由词组发展为词的过程及其语义演变的认知动因,从空间义、时间义、数量义叁个角度对其用法和分布进行描写,重点讨论“左右”出现在数量结构、名词性成分或动词性成分之后表概数的用法。第叁章反义并列式方位词“上下”研究。描写“上下”的词汇化过程,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认知动因;从表示空间义、时间义、数量义叁个方面描写其用法和分布。第四章“前后”、“左右”、“上下”用法比较。分析叁个反义并列式方位词用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重点探讨表时间义时“前后”、“左右”和“上下”的区别以及表概数义时“左右”和“上下”的区别,并尝试总结相关的规律。第五章反义并列式方位词习得分析。在偏误分析和二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从方位词整体习得情况入手,重点分析反义并列式方位词的习得情况、偏误类型及原因,最后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提出相关教学建议和策略。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本文的不足和需要补充完善的方面。

刘艳红[7]2010年在《唐五代方位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共时描写和历时演变相结合的方法,以敦煌文献为基础,结合唐五代的传世文献来探讨整个唐五代方位词。全文由引言编、描写编、阐释编叁部分组成。引言编介绍了敦煌语料的特点,选题的缘由、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论述了方位词的内涵与外延,并且概述了唐五代方位词的特点。描写编分为八章。第一章描写了唐五代时期“上”“下”的形式、语义分布。第二章描写了“前”“后”的形式、语义分布。第叁章描写了“中”“里”“间”“内”“外”的形式、语义分布。第四章描写了“东”“西”“南”“北”的形式、语义分布。第五章描写了“左”“右”的形式、语义分布。第六章描写了“边”类方位词“边”“旁”“侧”“畔”“际”“壁”“厢”的形式、语义分布。第七章描写了意义泛化类方位词“头”“首”“底”“所”“处”“许”“行”的形式、语义分布。第八章从唐五代合成方位词的特点、产生的原因、词汇化路径等方面,对唐五代时期的合成方位词进行了概述。在对每一个方位词形式、语义分布描写之后,我们从形式、语义、搭配等方面对该方位词进行了小结,通过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同类方位词的对比,突出唐五代时期方位词的特点。在第一章我们论述了“上”“下”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在第二章中论证了“后”的时间性,在第叁章中对“中”“里”“内”以及“中”“间”的异同进行了辨析。阐释编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了身体部位名词与方位词的关系,指出身体部位名词与方位词关系密切。在古代汉语中身体名词与方位词有叁种关系:身体部位名词具有表示空间方位的义项,身体部位名词演变为方位词,身体部位名词与方位词构成合成方位词,用来表示空间方位。第二节探讨了方位后缀“头”的来源,指出方位后缀“头”来自于意义泛化的方位词“头”。第叁节探讨了合成方位词“面上”“脚下”。第二章探讨了方位词“底”的演变,从五个方面论证了结构助词“底”来源于方位词“底”。第二节论述了方位词“行”的来源,作为方位词的“行”来自于义为“家”的“行”,而义为“家”的“行”来自于其本义。第叁节探讨了方位词“壁”。第叁章探讨了敦煌表状笺启中“右”的含义,并且论证了敦煌契约文书中“左南直北”的意义及其理据。第四章主要阐释了敦煌文献中方位词的文化内涵。第一节对敦煌文献S.4433中妊娠叁月时不得面向南、向东浇沐这种禁忌进行了解析。第二节分析了敦煌文献S.4433中求子时强调向“西”“北”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第叁节从五行的相生、相克,从古人的避王观等方面,分析了P.2615《五姓阴阳宅经》中“东”“南”“西”“北”等方位所具有的文化意蕴。第四节分析了在敦煌文献S.1725、《大唐吉凶书仪》《仪礼》《大唐开元礼》《书仪》的婚俗中不同方位所蕴含的文化观念。

张驰[8]2016年在《方位词“上”“下”与相关义词语的中英对比及其汉语国际教学》文中研究说明方位词是现代汉语中较为特殊的一类词。上下关系是最基本的空间概念,虽然许多人类语言对空间位置关系的客观体验是一致的,但每种语言由基本的空间语义所延伸出来的隐喻意义却大不相同。本文主要将汉语和英语的方位上下空间表达词语进行对比。英语方位表达词语对使用场合的限制比汉语多,汉语的方位表达词语外延又比英语丰富,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词语,不可以混淆。英汉两种语言中,方位关系的表达主要是依据主体和客体位置变化来确定。但汉英意义并不能完全对等。汉语中单一的方位词通常会对应英语中的多个介词,有时甚至不仅仅只局限于一种词性,可映射英语中的多个词性。这种不对等并不仅仅是语义上的不对等,更多的是由于人们的认知方式和文化习惯不同而产生的不对等。由于人类对空间方位认知的一致性,本文首先通过空间位置关系对中英文的“上”“下”进行对比,分别对接触性关系、离析性关系和包容性关系叁种位置关系进行语义特征描写;其次,通过“上”“下”的隐喻义,找出中英文之间相对应的词语;最后,通过语法特征的对比解释中英文“上”“下”用法上的不同。本文通过对汉语方位词“上”“下”进行详细的语义特征描写,通过对比分析法,找出汉英表达方位词语之间的共性与个性,找出它们基本义和隐喻义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汉英方位表达词语不同的隐喻路径。通过对中英文的“上”“下”对比,尝试对现有的汉语国际教学提出教学建议和教学改进,对汉语学习者学习方位表达产生积极的影响。

张丹丹[9]2016年在《现代汉语“在+N+上/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介+名+方”结构在汉语中大量存在,占有重要地位,历来受到学者的重视。本文从语言事实出发,选取这一结构下的“在+N+上/下”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语料的观察与分析,对“在+N+上/下”进行全面、具体的描写与分析。文章首先通过例子阐释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并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同时叙述了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理论依据和语料来源。主体内容包括叁部分:现代汉语“在+N+上/下”中的“在、N、上、下”研究、“在+N+上/下”的句法分析、“在+N+上/下”的语义分析。汉语结构“在+N+上/下”中用到介词“在”,介词大多数由动词虚化而来,因此,二者的区分标准首先是要明确的。在前人基础上,确立了本文动、介区分判定标准。介词“在”最初为动词,表示存在义,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介词用法,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介词用法越来越频繁,通常出现在名词前,引进时间、处所。考虑到能进入“在+N+上/下”结构的名词,依据方位词依附的强弱,对名词进行了分类。方位词“上、下”的历史演变也作了简单的梳理。现代汉语“在+N+上/下”句法分析部分,主要探讨“在”以及“上、下”的隐现。方位词“上、下”的隐现,关注的是名词的类、汉语音节韵律和语用习惯对“上、下”的影响,其中,方位词前的名词对其隐现影响最大。介词“在”的隐现有叁种情况:介词必现、必隐、可现可隐,在分析语料基础上,本文发现存现句中以隐去介词为常态,非存现句中介词隐现比较复杂,进而又从句法、语义、语用叁分面分析。现代汉语“在+N+上/下”的语义分析部分,主要考察其基本义、引申义以及“在+N+上”与“在+N+下”具体使用中的语义比较。其中,基本义通过图形和语料阐述,引申义是在基本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的方法得来的,“上、下”的基本义不同,自然语用上就会出现不对称。结语部分从整体着眼,总结现代汉语“在+N+上/下”这一结构中介词“在”、方位词“上、下”的隐现情况,这一结构的基本义与引申义,以及使用中的不对称现象。

顾倩[10]2013年在《汉语词语的时空域及喻域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汉语词语的时空域及喻域研究”为题,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体验哲学的观点出发,以垂直空间词语“上”、水平空间泛向词语“旁”、空间属性词语“大”、空间位移词语“来”为例,对其在空间域、时间域及喻域的表达进行梳理,对其句法结构和语用价值等方面进行阐释,旨在深入探求空间域在人类认知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人类对空间域的感知体验能够运用转喻、隐喻等认知机映射到时间域和其他喻域中,并通过语言反映出来。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出发,梳理词语的空间域、时间域和其他喻域的表达,认为汉语词语多语域表达的现象主要是隐喻和转喻机制的作用的结果,由空间域向时间域和喻域映射的过程。我们还将证实汉语的句法结构同样受到空间域表达特征影响,空间域的表达特征映射到句法结构中,对句法结构的构成具有影响和制约,并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与其相关的语用价值。我们结合汉语表达的认知情况,结合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偏误,提出教学的策略,展现教学过程,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可以从人类共同感知的空间域出发,进入抽象的时间域和喻域的理解、教学和使用。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起和研究对象,认为空间域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场所,对空间的感知可以从对空间方向位置的标示、对空间属性的描述和在空间中的活动叁方面进行。所以本文选择标示空间水平方位的方位词“旁”、垂直方位的方位词“上”、描述空间属性的量度形容词“大”和表示空间位移的位移动词“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和使用的需要,揭示这些具有空间感的词语在空间域、时间域和喻域表达中的映射关系,从而提出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和过程。在绪论中我们还介绍了论文的语料来源、提出了论文内容的框架。第二章为论文的理论基础,介绍关于空间域、时间域和其他喻域的认知情况,指出人们认知空间域的方式,并通过空间域的隐喻认知汉语时间域和其他喻域,空间域语言表达的特征通过隐喻机制和转喻机制映射到时间域和其他喻域中。第叁章从垂直空间域词语“上”的空间意象原型着眼,对其意象图式分类,认为“上”和“下”不对称现象主要来源于附着原型的不对称,本章对“地上”和“地下”在古代汉语文献和方言中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梳理,认为二者同义的原因是南北方言在构词时选取的空间域意象原型的差异;我们从意象原型的角度对比“V上"结构和“V起来”结构,认为二者的差异正是“上”空间域附着语义特征映射到时间域的结果。在本章的最后,以时间域起始义的“V上”结构为例,提出从空间域到时间域的语法结构教学策略。第四章介绍水平空间泛向方位词“旁"的空间意象图式,在语料统计的基础上指出汉语中“旁”所指示的方位类型,并将空间域的意象图式映射到喻域中,解释由“旁”构成词语的概念引申。本章在对众多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的统计中发现,对外汉语方位教学中对“旁”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泛向方位词使用时出现要么不用要么错用的现象,泛向方位词的隐喻现象更加难以掌握。我们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从空间域到喻域的语义教学方法,使留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泛向方位词和其对应的喻域表达。第五章从空间域出发,对“大”在时间域和喻域的表达进行了梳理,认为“大”在时间域和喻域的语义都来自于“大"在空间域的语义映射,即占据空间的体积超出常量,在语言使用中,“大”可能产生过量的意象,在语用中带来否定的情感倾向。本章对“大+时间名词+的”结构进行研究,对该结构中“大”和“时间名词”组配的原因来源于“大”从空间域到时间域和喻域的映射,认为“大"和“时间名词”组配后,语境中产生了过量的语义,这种语义使该结构带有否定的情感倾向。最后,我们针对“大+时间名词+的”结构教学中的偏误提出了教学策略,并设计了该结构的教学过程。第六章对空间域中位移动词“来”的语域表达进行梳理,认为“来”在空间域的概念和特征是人们认知其在时间域和其他喻域的基础。本章详细分析了时间域中表示起始义“V起O来”结构和“V起O”结构的差异,得出这样的结论:时间域表起始义“V起O来”结构和“V起O”结构的差异在于“来”在空间域中的过程性和终点参照性在时间域中的映射。本章针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留学生经常提出的表起始义“V起O来”结构和“V起O”结构的差异问题,提出了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第七章为结语,总结汉语语言表达从空间域到时间域及喻域映射的特点及其在语言表达上的反映,并将语言研究成果应用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最后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参考文献:

[1]. 汉语方位词及其概念隐喻系统[D]. 蔡永强. 北京语言大学. 2008

[2]. 方位词“上”、“下”、“上下”及其习得研究[D]. 蒋荔. 扬州大学. 2014

[3]. 方位词“上”、“下”的意义及其演变[D]. 葛新. 上海师范大学. 2004

[4]. 汉语“NP 下”的动态认知考察[D]. 刘蕾. 暨南大学. 2013

[5]. “上”、“下”语义演变研究[D]. 罗玮. 重庆师范大学. 2018

[6]. 反义并列式方位词及习得研究[D]. 刘园园. 扬州大学. 2011

[7]. 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 刘艳红. 南开大学. 2010

[8]. 方位词“上”“下”与相关义词语的中英对比及其汉语国际教学[D]. 张驰. 重庆师范大学. 2016

[9]. 现代汉语“在+N+上/下”研究[D]. 张丹丹. 辽宁大学. 2016

[10]. 汉语词语的时空域及喻域研究[D]. 顾倩. 南开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方位词“上”、“下”的意义及其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