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丸治疗气阴两虚证论文_孙大庆

消渴丸治疗气阴两虚证论文_孙大庆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为中医气阴两虚证应用消渴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3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中医的气阴两虚证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消渴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情况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血糖情况差异不明显。两组比较治疗后证侯积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对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消渴丸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症状,血糖水平控制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治疗;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消渴丸;疗效 ;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常见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隶属于中医“消渴”范畴。本病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1]。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多饮多尿,口干舌燥,自汗气短,五心烦热,形瘦神疲,咳嗽少痰,大便秘结,脉沉细弱,苔厚少津,舌质淡红[2]。治疗时宜益气养阴,健脾滋肾,补肺生津。现应用消渴丸治疗2型 糖尿病的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8年3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中医的气阴两虚证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42例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在42~76岁之间,平均年龄52.5±2.5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15年,平均病程 5.6±0.5年;观察组患者42例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在44~75岁之间,平均年龄53.5±2.5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18年,平均病程 5.5±0.6年;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给予二甲双胍片,口服,每次0.25g,每日3次,连续用药30天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给予消渴丸治疗,消渴丸,口服,每次10粒,每日3次,连续用药30天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完成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

1.3 疗效观察及判定标准 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情况FBG和2hPG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辩证侯积分进行评定。疗效判定:显效:治疗结束后 FBG、2 hPG 指标下降大于40%以上或者下降至正常范围;有效:治疗后 FBG、2 hPG 指标下降大于20%以上;无效:经治疗后 FBG、2 hPG 指标无下降或未达到正常范围[3]。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中的结果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 ?±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组间比较,检测应用t检测和x^2 检测。p<0.05表示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血糖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42例,治疗前PBG(9.54±3.18)mmol/L,2hPG(13.05±5.13) mmol/L;治疗后(5.36±1.06)mmol/l,2hPG(9.62±4.02) mmol/L;对照组患者42例,治疗前PBG(9.36±3.52)mmol/L,2hPG(13.04±5.54) mmol/L;治疗后(5.13±1.07)mmol/l,2hPG(9.232±3.15) mmol/L;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血糖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

2.2 对两组患者中医证侯积分进行对比,观察组42例,治疗前(21.20±6.82)分,治疗后(7.68±4.96)分,差值(13.52±6.27)分;对照组42例,治疗前(22.02±6.46)分,治疗后(10.21±5.79)分,差值(11.81±6.25)分;两组比较治疗后证侯积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42例,显效27例(64.29%),有效12例(28.57%),无效3例(7.14%),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42例,显效20例(47.62%),有效15例(35.71%),无效7例(16.67%),有效率为83.33%;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称本病为“消渴”,也称”消瘅”“膈消”“肺消”“消中”。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伤肾、先天禀赋不足、过服温燥药物是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燥刺激之品,损伤脾胃,积于胃中,酿成内热,消谷耗液而致病。长期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火热炽盛,上灼胃液,下耗肾精而致病。先天禀赋不足,五脏亏损,尤其肾元虚弱,使精气不足,气血虚损,终至精亏液竭而致病[4]。气阴两虚型以口渴欲饮,能食易饥,尿多,神疲乏力,面色不华,或口于不欲饮,或头晕多梦,手足心热,或纳差腹胀,大便溏薄,或腰膝酸软,肢体麻木,或自汗盗汗,舌红或淡红,苔白,脉沉细为主要临床表现。

消渴丸由地黄、葛根、黄芪、天花粉、山药、玉米须、南五味子、格列本脲。具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治消渴证。用于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症见口渴喜饮,多尿,多食易饥,眠差,腰痛,消瘦,体倦乏力,气短懒言等。

本文中,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明显下降,证侯积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

总之,:对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消渴丸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症状,血糖水平控制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钢, 倪依东, 赖晓明,等. 消渴丸治疗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3, 14(2):84-86.

[2]朱慧琪. 探讨消渴丸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气阴两虚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 光明中医, 2015(8):1666-1667.

[3]王雪平, 高艳慧, WANGXue-ping,等. 消渴丸治疗气阴两虚证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 26(4):857-858.

[4]王旭, 陈军, 周云庆,等. 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2):223-225.

论文作者:孙大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消渴丸治疗气阴两虚证论文_孙大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