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孔秀峰

(双鸭山双矿医院儿科 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就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就按照回顾分析的方式展开,共计纳入样本56例,对该部分患儿综合恢复情况加以统计。结果:统计可知,在常规疗法的作用下,本组患儿仅6例得到恢复,而后续给予药物治疗的作用下,本组患儿均得到有效恢复,有效率达100.00%。结论:针对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结合其具体情况展开药物治疗,可促使患儿得到有效恢复。

【关键词】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153-02

在儿科常见病症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临床一直保持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在心律失常为该类患儿主要临床表现。若处理不及时或者未得到针对性处理,很容易导致患儿丧失生命[1]。该类患儿治疗一直为临床所重视。本研究就侧重对该部分患儿的具体治疗加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就按照回顾分析的方式展开,共计纳入样本56例,对该部分患儿综合恢复情况加以统计。从患儿构成可知,本组由男30例,女26例构成,年龄于1~9岁间,中间值为(4.03±0.12)岁。所有患儿入院后结合各方面诊断均得到确诊。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按照镇静、吸氧等方式进行常规治疗。若患儿在常规处理方案的作用下,未能自动转律,则需要给予药物治疗。且用药治疗方案侧重表现在以下几点;

(1)借由普罗帕酮治疗,使用剂量控制在1.2mg/kg,在10分钟内进行静脉推注,若患儿各方面症状未得到改善,则间隔10分钟后可再推注一次。(2)借由ATP进行静脉推注,剂量控制在0.2mg/kg,在2秒内完成推注,若患儿推注后各方面症状未得到改善,则可再使用一次。(3)使用西地兰展开治疗,剂量控制在0.03mg/kg。(4)使用胺碘酮,剂量控制在3mg/kg,于20分钟内完成滴注,若患儿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则可以再按照10μg/kg.min的方式进行滴注。

1.3 观察指标

针对该组患儿综合恢复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与患儿有关各数据都以SPSS19.0进行处理,借由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以卡方测定,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可知,在常规疗法的作用下,本组患儿仅6例得到恢复,而其余50例给予药物治疗的作用下,本组患儿均得到有效恢复,有效率达100.00%,详见表。

3.讨论

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儿科存在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该部分患儿的临床数量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增加。为帮助该部分患儿各方面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更需要对临床治疗工作持续进行优化。

结合临床实际可知,目前用于该部分患儿治疗的药物存在有多种。(1)西地兰,在该药的作用下,可达到对房室旁路前传不应期情况进行缩短的效果,间接达到阻断其折返的效果。借由该药对该部分患儿进行治疗,已被临床所认可。(2)普罗帕酮,该药在本质上为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可达到对患者心肌细胞钠通道进行阻断的效果,实现对患儿自律性的有效改善。(3)胺碘酮,该药用于对该部分患儿的治疗在近几年被临床所重视。在药物本质上,其属于III类抗心律失常类药物,为临床处理心律失常的常用药。在口服用药的作用下,可达到对冠脉动脉血流量进行改善的效果,促使患儿心脏周围血管阻力得到有效改善[2-3]。(4)ATP,类药物在本质上需归属到腺苷类药物的类别中,按照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给药,可间接起到迷走神经类似的作用。同时可起到对钙通道拮抗的作用,可促使患儿各方面症状在短时间内进行改善、缓解[4]。而结合临床实际可知,该药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患儿出现短暂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严重时更可能促使患儿出现心脏暂停,在实际治疗中需对用药后患儿各方面症状密切进行观察。在当前临床治疗中,上述各类药物均存在有极高的使用率,且临床报道的综合效果尚无统一定论。单就结合本次研究可以发现,以上4类药物在治疗 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面存在有显著功效,可有效保障临床对该部分患儿的综合诊治效率。且在用药过程中,为确保临床用药的准确性,更需要结合患儿实际症状,对用药方式,使用剂量等进行严格把控,且更需注重患儿在用药后的各方面临床表现,一旦存在有异常情况,则需要处理。考虑到部分患儿在未使用抗心衰类药物的情况下同样可得到恢复,在临床治疗中,可优先选用常规疗法,再给予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杨龑,潘家华.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0例临床特点及治疗观察[J].安徽医学,2012,33(2):205-206.

[2]蔚变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9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2):1316-1317.

[3] Gopinathannair R Etheridge SP Marchlinski FE et al.Arrhythmia-induced cardiomyopathiesmechanismsrecognition and management[J].J Am Coll Cardiol,2015,4(8):115-116.

[4]沈兴,陈艾,陈书琴,等.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体会[J].重庆医学,2012,41(8):788-789.

论文作者:孔秀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  ;  ;  ;  ;  ;  ;  ;  

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孔秀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