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与发展建议论文_熊长青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与发展建议论文_熊长青

浙江中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绍兴市 31209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蓬勃发展。但是在当下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生态发展的需求。因此,建筑行业必须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方向毫无疑问应当是向着绿色发展,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能让建筑行业获得长远的发展。本文将针对建筑建筑行业绿色施工的运用与发展提出建议,从而使其稳中有进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 运用 建议

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因此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快速发展的背后还存在许多问题。在全社会致力于打造适宜人居生态环境的大环境下,建筑施工中的问题急需解决。引进绿色施工技术,正好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绿色施工技术并不是新兴的某种建筑技术,而是在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的的前提下,减少施工的不良影响,减少浪费和污染,使得建筑行业与时俱进,在实践上响应时代号召绿色发展的口号。

1.绿色施工技术的内涵和特点

绿色施工不再是传统施工中只追求质量优良、安全保障、文明施工和企业形象的施工技术,它着眼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因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采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和设备,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降低资源消耗,在清洁施工的过程中,控制对环境的污染,把污染减少到最小,根据当下的环保理念,统筹规划施工过程,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降耗、增效和环保效果的最大化,实现社会,生态、经济和环保的统一。

2.与传统施工的异同

绿色施工与传统的施工一样的是在施工过程中都包含着施工的对象、资源的分配、实现方法、产品的验收和目标控制这五大因素。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控制要素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施工的需要控制的要素就是质量、安全、成本以及建筑物建成所花费的时间。绿色施工处理要考虑以上几个要素,还要考虑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并且还要把其放到重要位置。传统施工中的“节约”与绿色施工中的“节约”虽有相同点,但也不是完全相同。传统的节约主要在于建筑成本和建筑材料的节约,后者则主要是以环境保护为主要节约目的,注重整个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主要是减少建筑为社会和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因此,就施工方面而言,绿色施工强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3.绿色施工技术的意义

3.1利于生态文明建设,适应绿色生产新常态

环境保护是近代以来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也是整个人类永恒而沉重的话题。环境保护、恢复生态平衡的主张正日益的深入人心,面对当下人类社会的现状,这些主张重要性和迫切性已不言而喻。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着力在建筑工程中实现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与其他行业共同保护环境,保护蓝天。绿色施工技术响应了社会上的节能减排号召,实现了居民与舒适的人居环境的相协调的目标。绿色施工技术与我们日常的生活密不可分,更关系到子孙后代以后的生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的压力也变大,建筑施工中运用绿色施工技术,不仅是居住建筑发展的潮流趋势,而且有效的提高了人居环境的质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促进生态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尝试。

3.2利于建筑行业的长足发展

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有效解决了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平衡问题,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减轻了生态环境的压力,顺应了绿色施工技术发展的潮流。推广这种技术不仅会建筑物的实用指数和使用寿命飙升,减少了资源的消耗,使建筑物的工程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而且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筑工程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依据市场的需求,抓住机遇。紧跟时代潮流,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4.绿色施工运用的现状

尽管我国的绿色施工技术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绿色技术运用的尚不成熟,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方方面面,本文就几个突出问题,列举出来。

4.1建筑材料和设备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建筑工程中,有些设备利用率不高,大多长时间闲置,对施工原料的浪费也比较严重加大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而且建筑工程中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种类繁多,市场对它们的绿色标准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大部分设备存在耗能较大,噪音较大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施工工艺不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

一部分建筑单位认为绿色施工就是文明施工,没有正确的理解绿色施工的内涵。绿色施工旨在降低能耗、保护环境,这是一种“清洁生产”。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仍是传统的施工技术,把质量、安全和工期作为评价标准,缺乏环保意识,缺乏对绿色技术的系统性的研究,就算是有研发团队研究,大多也是针对地基、主体结构、安装等环节的研究,而且这些研究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并未形成成熟的研究体系。

4.3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低

每一个建筑工程都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绝大部分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在法国、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这些国家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率高达90%,但是我国的利用率却不足15%。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据统计,我国每年的建筑面积约为18亿平方米,而且每一百个基坑就有10个需要基坑工程降水,按此大约估算,那么每年需要抽地下水约为380亿至1200亿平方米,这相当于10至30个北京市2011年的总用水量,更为严峻的是,这种无序的地下降水工程使得水资源的紧张情况加剧。

4.4缺乏健全的绿色管理体系

市场的主体对绿色施工的认识尚不明晰,职能也不明确,政府、投资和承包方也没有形成责任明晰、目标明确的=管理办法,绿色施工难以实施到位。由于缺乏奖励机制,部分企业对绿色技术施工的推进就算有心也无力,在成本的巨大压力之下,绿色施工技术在这些企业中也只能就此止步。

4.5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施工水平较低

施工工业化和信息化是改造传统施工技术的重要渠道,我国目前的建筑工业化水平较发达国家仍有一段距离,施工环境、工人作业条件、劳动强度都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水平,信息化水平在建筑领域发展较为缓慢,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推广绿色施工技术仍然任重而道远。

5.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建议

5.1资源节约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建筑材料都具备节能效果,比如轻质混凝土块,它重量小有比较坚固,而且具备吸水、收缩、隔热、保温等功能,非常适合作为绿色建筑物材料。选择材料也要因地制宜,尽量就地取材,减少运输的成本。水资源节约方面,可以对每个项目的用水进行估计,确定用水额度,有计划地用水。关于基坑工程降水方面,可以采取连墙支护的基抗措施或是采用防止水帷幕或动态降水的办法,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工地上也可以配节水设备,提升水的利用率。

5.2改进施工工艺

在施工前,预备好详细的策划方案,对施工进行科学的规划、合理的调控。在不大幅度提高成本的基础上,尽量采用高效环保的设备,推行节能的工艺技术,努力实现绿色节能目标。大型企业应当担当起绿色施工技术创新研究的责任,努力建立绿色技术产学研用一体的推广化应用机制,加速淘汰旧工艺技术。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整个建筑行业采用绿色施工技术。

5. 3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施工的过程中,设立屏障,将施工区域与外界隔离开来,减少安全隐患。对建筑物的垃圾进行分类清理回收,可循环或可再生垃圾要单独分开放,尽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施工过程中,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破坏,为了较少对其的不利影响,可以在施工处安装地表排水装置,避免下雨时雨水将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带入到土壤里。在施工周围可以适当的栽培植物,有利于固土,防止因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建筑的污水也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尽最大的努力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6.结语

绿色施工技术的在建筑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仅有利于建筑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施工人员,都应该着眼于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运用,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桑学齐 . 绿色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 [J]. 科学中国人,2015,12:62.

[2] 雷涛. 浅析对于土建施工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J]. 城市地理,2015,12:145-146.

论文作者:熊长青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与发展建议论文_熊长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