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度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房屋作为帮助人们遮风避雨的场所,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增高而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和需求。房屋安全鉴定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房屋建筑过程中的缺陷,延长房屋寿命,更合理地居住使用。在房屋的使用过程中,裂缝是最普遍的损坏现象,这些裂缝不仅影响房屋的美观和居住舒适感,严重的还会对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产生威胁。下面,将对房屋安全鉴定中出现的裂缝成因进行分析,讨论如何预防和处理裂缝问题,希望能对相关人员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房屋;安全鉴定;裂缝;处理探究
引言
房屋设计的合理性和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都会影响后期投入使用之后的居住体验感和居住安全性。在房屋安全鉴定领域,对于经常遇到的房屋裂缝等问题的产生原因,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对于已经产生的房屋裂缝,一定要找出裂缝产生的直接原因,防止在后续的使用中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通常来说,房屋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变形作用的影响,各种环境因素都能够引起这种变形作用(本文对各种外力作用引发的裂缝不作讨论)。例如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等多种类别。房屋裂缝的种类相对复杂,以上属于变形作用产生的裂缝占全部裂缝的八成以上。此外,由于建筑物本身的结构特点和建筑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影响,也容易诱发裂缝产生。一些裂缝是由于原始结构被破坏而产生的,还有一些是非结构性的破坏裂缝。鉴于这种相对复杂的裂缝原因而言,在房屋安全鉴定过程中需要做好裂缝生成原因的全面分析和判断,并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这对房屋安全鉴定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房屋裂缝的原因
1.1材料性能及设计因素引起的裂缝
在房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房屋投入使用后的功能需求以及施工环境的限制因素,选用适宜本地环境、适宜本构造要求的建筑材料,更要避免在建筑方案设计中存在漏洞。如:房屋的跨度、层高、荷载较大、轴向偏心超限时仍采用无筋砌体结构;房屋较长未设横墙,或横墙间距较大,且无抵抗水平荷载的设置;湖泊、池塘、湿地等软土地基采用砖柱基础,且柱间连接为简支结构等;漏算荷载;盲目套用图纸等。因此,在房屋设计及建设阶段,设计人员要尽量完善施工方案,并与施工人员一起加强对房屋的质量控制工作,减少后期房屋开裂情况的发生。
1.2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
不均匀沉降会引起房屋发生不规则变形,当基础不足以调整因沉降差而产生的应力时,就会在砖砌体的某些部位产生裂缝.常见的有斜裂缝、水平裂缝和垂直裂缝等.多发生在首层和顶层,少数沉降较严重或结构不合理或施工不规范时也会出现在其它层,通常,伴随首层室内、外地坪开裂,严重者出现房屋倾斜.
①当墙体承重的剪应力超限,房屋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墙体即产生斜向裂缝,越靠近地基和门窗洞口越严重;②支座沉降,会引起钢筋混凝土梁的竖向开裂;③窗间墙水平裂缝是由于沉降、上部墙体等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在上下部位的水平裂缝.
1.3温差变化产生的裂缝
温度变化差异在房屋建筑中是比较常见的、比较容易出现墙体裂缝的问题之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外墙壁由于阳光长期的照射,使得墙面温度增加,尤其在炎热的夏季温度最高达到65℃以上的,此外,在冬季时室外温度可能会降低至–15℃以下,尤其是在我国东北地区,室外温度更是在–20℃以下是比较长发生的,冬季与夏季的最大温差在80℃左右。在建筑房屋过程中使用的是不同材料混合而成的建筑结构,而这些材料对温度变化的特性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在温差比较大的情况下,是十分容易出现裂缝的。如混凝土的温度膨胀系数是普通砖砌体的两倍。在进行房屋建筑时整体的建筑结构也是相互约束的,一旦温差变化较大时,也会加剧房屋的变形,如果墙体的表现相对过重,产生的压力大于砖体本身的抗拉强度,便会导致整个墙体的结构产生裂缝的状态。
1.4结构性裂缝
结构性裂逢是由于上部荷载而引起的裂缝,表明墙体承载力不足或存在较大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结构设计有差错,由于计算荷载时有遗漏,构造不合理造成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砌体施工质量差,墙体砌筑时灰逢不饱满﹒厚度不均匀﹒组砌方式不符合要求等,砌筑砖墙时,未对砖块湿水,采用干砖上墙等都会降低砌体承载力,使墙体日后出现裂缝;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因为在房屋建成后埋设各种管线穿过墙体,破坏墙体整体性,减少了墙体载面面积,削弱了墙体承载力,从而引起墙体裂缝;改变房屋用途,加大使用荷载或增加振动力,从而使墙体受到破坏,引起墙体裂缝。
2房屋裂缝的预防及解决对策
2.1预防温度差异裂缝的措施
由于在建筑的建设和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混凝土的长时间裸露,外界作业环境的改变和昼夜温差的影响下极易出现房屋裂缝。为了有效避免这种现象,必须在建筑作业面设置标准规范间距1.2m以上的预留伸缩缝,防止因热胀冷缩导致的裂缝出现。另外,在混凝土建筑中,可将此间距设置为20mm以内的数个分割缝。在阁楼层面加强保温板的设置,减小阳光直射所带来的热量。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屋顶瓦面的波浪形设计,提高阳光接触面的通风和散热效果,有效降低房屋表面的温度,避免建筑材料因温度差异而产生裂缝。
2.2地基沉降裂缝的预防措施
房屋因地基沉降而产生裂缝时,可使用加设砖块、揉压等方式在房屋的窗口下部铺设钢筋,采用砖石结构与主梁相连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地基的稳定状态。若发现地基存在不均匀的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强度不足的区域进行处理。重点关注建筑图纸中结构单一、布局规范的门窗和承重墙,这些位置容易发生开裂的现象,因此应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在房屋施工前,要严格筛选建筑材料,保证用于房屋建设的材料都能达到相应的强度要求。结合施工地的地质环境和自然条件进行房屋地基的设计和施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根本上减少由于地基沉降引发的房屋裂缝。
2.3压力灌浆修补法
压力灌浆修补法将水泥等化学浆液通过加压设备灌输到房屋裂缝的内部,从而使水泥逐渐渗透并充满整个裂缝,实现裂缝的完全修补。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宽度及深度较大的裂缝,尤其是因为承受不合理荷载产生的裂缝,采用压力灌浆修补法不会损伤房屋内部结构,修补后能达到较高的抗渗性及耐久性。但该种方法的应用面临一个巨大的阻碍就是我国目前还缺乏可靠的加压设备,同时也缺乏相关的修补技术,因此该种法方并没有被大范围的使用。
2.4表面封闭修补法
一旦房屋建筑结构出现裂缝时,可在墙体的表面均匀地涂抹水泥浆、水玻璃及防水剂等材料进行修补,减少对内部钢筋材料的进一步锈蚀,通过及时的修补可以适当的恢复表面结构的抗渗性和防水性。这种修补方式比较适合外观损伤或对结构强度影响不大的裂缝的修复。在房屋的结构区域内出现的稀少的裂缝,可以选择骑缝涂抹修补;但结构区域内出现密度比较大的裂缝时,就需进行整体的覆盖涂抹。虽然表面封闭修补法是现阶段使用较多的,而且其操作工序比较简单,效果比较明显,但是这种封闭材料不易渗透到裂缝深处去,因此不适合结构区域的修补。
2.5减载改造法
对于因加层、加高或因改变使用功能等超荷的房屋,可采用降低使用荷载,拆除部分承重,恢复原房屋使用功能.
2.6组建专业房屋安全监控部门
安全工作无小事. 从工程建设开始,到房屋的后期使用,房屋服役使用期间,定期巡查,建立房屋档案,严禁私自改扩建,改变原房屋结构和使用功能.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起.
结语
本文对房屋建筑结构中出现的裂缝问题具体成因进行了分类讨论。对于裂缝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了更加有效地改善房屋的裂缝问题,应注重各个施工环节中的房屋墙体裂缝控制因素,全面保证施工环节的严谨和科学。同时,相关单位需要根据裂缝的形成原因以及裂缝的种类和大小,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措施予以维修和避免,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环节的监管力度,从根源上降低裂缝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周伶俐.房屋安全鉴定中的裂缝成因及处理对策探究[J].科技风,2014(13):157,159.
[2]饶亮荣.房屋安全鉴定中的裂缝成因及处理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5):204.
[3]李元俊.房屋安全鉴定中的裂缝成因及处理对策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152.
论文作者:李学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裂缝论文; 房屋论文; 墙体论文; 荷载论文; 结构论文; 鉴定论文; 地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