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素质及其教育_心理健康论文

论心理素质及其教育_心理健康论文

论心理素质及其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4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6365(2000)03-0071-05

素质教育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我国正式提出并实施以来,心理素质及其教育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与把握上,却存在着见仁见智的看法。我现在拟从素质、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教育等三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意在抛砖引玉,尚望方家赐教。

一、论素质

为了说明心理素质及其教育问题,首先得了解素质的性质。对些,我以为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一)什么是素质

1.素质的本义。任何一个名词术语,都有着各自的本义,素质自不例外。在汉语词汇中,有这么几个单音词,如素、才、质、朴、资等,都是指事物(包括人在内)本来就具有的特点;即使把这几个单音词配合成复合词,如朴素、素朴、才朴、质朴、资朴、才质、资质、素质等,也仍然是那个意思。今心理学中所说的素质就是如此。它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感知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结构上与机能上的一系列特点而言,还包括人生来即具有的某些本能在内。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纷繁复杂的心理活动,就正是在这种素质的基础上、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发生、发展与形成起来的。

2.素质的衍义。由于社会的发展与实践的需要,任何一个名词术语的本义都难以“应付裕如”,不一定不生出一定的衍义,素质也是如此。自培养素质与素质教育提出之后,如果仍死死抱住心理学中素质的本义不放,那就有很多说法讲不通了。比如说,要培养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难道就是要培养政治、道德的感知器官或神经系统的特点吗?又比如说,要加强思想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等,难道就是要提高思想、科学方面的运动器官或大脑的特点吗?这显然是有悖于常理的。因此,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在维持素质本义的基础上,扩大其衍义。当然,扩大素质衍义不能随心所欲,任其泛滥,面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我看来,这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约定俗成。即现在报刊上、人们口头中的素质,已经不局限于心理学素质的涵义,而是扩展了不少。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当从众如流,幸勿被心理学牵着鼻子走。二是取名于实。使用素质的衍义,不能单讲约定俗成,否则,大家错了,岂不是也要以讹传讹吗?因此,还必须取名于实,即要使素质的衍义符合科学性。关于这一点,后文还会论及的。

(二)素质的分类

如上所述,结合素质的本义与衍义,可以将素质定义为:人们生理的心理的与社会的一系列特点的综合,称为素质。根据此定义,很明显地可以把素质划分为三大类,即:(1)自然素质, 亦称生理素质或身体素质。它是先天的,前述心理学所讲的素质,就是此种先天的自然素质,亦即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的生理特点。(2)心理素质。 它是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诸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和形成起来的。心理素质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3 )社会素质。它纯粹是在适应与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们的社会属性的集中体现。社会素质是后天的。这样看来,三类素质的划分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先天(自然素质)→先天与后天结合(心理素质)→后天(社会素质)。

在我看来,把素质划分为如上的三大类,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不应当再有什么好争的。我如此说,是否有些武断呢?不,决不。谓予不信,请看下面的三种事实。

1.关于健康的概念。传统的健康观念只限于身体健康,即认为一个人不生病、不吃药、体魄健壮便是健康。而现代的健康观念则认为,健康应当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构成,任缺其一不可谓之健康。

2.关于医学模式。传统医学为生物模式,即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由于细菌感染、病毒侵害的生物因素所致。而现代医学则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即认为致病的原因,除生物因素外,还有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诊断与治疗疾病,也要对此三因素综合地加以考虑。

3.关于人格类型。西方心理学家对人格类型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或参照;有的从生物因素的角度来划分,如克瑞奇米尔按体质特点将人格区分为瘦长型、矮胖型和健壮型;日本人热衷于依据血型来划分人格也是如此。有的从心理因素的角度来划分,如荣格按照力必多理论将人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有的则从社会文化因素的角度来划分,如斯普兰格根据人们由于不同的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各种价值观,而把人格划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与社会型。很显然,这三种划分人格类型的作法,都是各执一端,难免推之于片面。但这也启示我们,人格既包含有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我们划分人格类型时,如果能综合地考虑这三项因素,那岂不是可以避免片面性,趋于科学性!

综上所述,既然健康、医学模式与人格都可以从生物、心理与社会三个方面加以考虑,那么,素质概念与种类的确定,也可以考虑此三项因素。事实也确实如此,我们要了解民族、学生素质,就只能了解这三个方面,我们要培养民族、学生的素质,也只能从这三个方面去提高。试想,民族、学生的素质,除了身体、心理与社会等三项因素外,又还能增补进什么呢?据此,我还要重复地说一句,将素质划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三大类,不必再有什么争论,而应当成为人们的共识。

二、论心理素质

(一)心理素质的构成

人的心理是由多种多样的心理因素组成的。而各种心理因素在一定条件与实践活动中,会形成一系列的特点;我们将其中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综合起来称之为心理素质。简言之,心理素质乃是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

人的心理素质归根结底是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而众所周知,人的心理十分纷繁复杂,因而相应地,人的心理因素也是形形色色的。但不论人的心理因素多么纷繁复杂,总可以一分为二,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应地,不论人的心理素质多么形形色色,也总可以一分为二,即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现将这两种心理素质略述如次:

1.智力素质。人生于世,总要担负两大任务,从事两种活动:一是认识客观世界,一是改造客观世界。要完成前项任务,就必须有认识活动;而认识活动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会逐步地形成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我们就把这些特点综合地称之为智力因素。它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与注意力等五种基本心理因素组成的。相应地,人的智力因素在积极参与认识活动的过程中所展示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也就体现为智力素质,它也应当由观察力素质等五种智力素质构成。

2.非智力素质。如上所述,人们要改造客观世界,就要有意向活动;而意向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会逐步地形成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我们就把这些特点综合地称之为非智力因素。也可以这么说,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属于非智力因素。但从其对实践活动(如学习)的影响力与关系度来看,则它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与性格等五种基本心理因素所构成。相应地,人的非智力因素在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中所展示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也就体现为非智力素质,它也应当是由动机素质等五种非智力素质构成的。

(二)心理素质的意义

前面说过,心理素质是人的三类素质之一,我们在此所说的心理素质的意义,是指它在三类素质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1.心理素质是素质的基础。人的素质有两个基础,一是物质基础,即生理素质;一是心理基础,即心理素质。任何素质(包括心理素质)都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这是从物质基础说的。而从心理基础来说,任何素质的形成也必须建立在心理素质的基础之上。比如,心理素质的水平,不仅要影响到身体的锻炼效果、身体发育与成长的水平,而且还会对生而具有的生理结构与机能产生促进或促退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理健康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心理素质与生理素质是互为基础的。

心理素质也是社会素质的基础。我把社会素质细分为六种,即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很明显,这六种社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即与智力素质有关。一般地说,这六种素质是随着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的发展而发展、提高而提高的。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其各种社会素质才会有较高水平的发展;反之,一个智力与非智力素质均处于低下水平的人,要想有较高质量的政治、思想、道德、业务(科学文化知识)、审美、劳技等社会素质,则是不可思议的。我国长时期来,把社会素质与心理素质对立起来,不讲心理素质,而单方面去要求提高政治觉悟、端正思想认识、培养品德行为、掌握知识技能等,往往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达不到预定的目的。这一教训是深刻的,应当引以为鉴。

2.心理素质是素质的核心。就是说,心理素质渗透在各种素质之中,各种素质中包含有心理素质的成分。这在社会素质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对生理素质而言却不那么显著。其实,在某种意义上,社会素质也就是心理素质,只不过是想突出这部分素质的特殊性,而把它们归结为社会素质。这主要有四个方面:(1)心理的承受能力, 亦可称为心理的承受性;(2)心理的适应能力,亦可称为心理的适应性;(3)心理的调控能力,即心理的能动性。一个人在这四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其社会素质的水平也必然趋高。不仅如此,心理素质也渗透在政治素质等六种社会素质之中。我完全有把握地说,六种社会素质各自所包含的诸成分,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种种心理素质,例如,政治素质包含的思想认识、思想情感与思想方法,审美素质所包含的审美观、审美意识、美感、审美情趣和能力等等,与心理素质有什么多大的区别呢?从这一点上来讲,社会素质归根结底也就是心理素质。

3.心理素质是素质的归宿。这里也主要是就社会素质来说的。意思是,社会素质不只是要以心理素质为基础,而且最终还要转化为心理素质。从前者看,心理素质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比较稳固;而各种社会素质是纯后天的,不大稳固。因此,只有把不大稳固的社会素质建立在比较稳固的心理素质之上,社会素质这座高楼大厦才可能高耸入云。从后者看,只有当各种社会素质最终转化为心理素质之后,它们才会立得住、站得稳、扎得深。遗憾的是,我国长时期来,在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中,片面地讲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尚、道德品质优秀,但很少考虑把这些表现与心理素质挂起钩来,其结果是,有些平时看来在这些方面不差的人,一到关键时刻,偶有风吹草动,便成了墙上一棵草,风吹两边倒,西风吹来倒东边,东风吹来西边倒,这个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亦应当引以为鉴。

综上所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就必须采取“挽弓当挽强、射人先射马”的策略,重点抓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可以说,培养心理素质既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又是素质教育的手段。

三、论心理素质教育

自8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地形成了这么几个概念,即心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我以为,这四个业已通行的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如果编写有关辞典要收录四个辞条时,就应当以心理教育为主条,其馀为不必释义的参见条。

(一)什么是心理素质教育

早在1906年,我国现代著名学者、教育家、心理学先驱王国维在其《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提出了心育的概念。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完全之人物(犹今之全面发展的人)。为此,就要发展人的身体之能力(体力)与“精神之能力”(心力)。而要做到前者,就要实施体育;要做到后者,则要实施心育。他并且还把智育、德育与美育、都归属在心育的内涵之中。并且指出,只有当体力与心力得到了“调和之发达”(犹今之和谐发展)才能培养出“完全之人物”。王国维的这个见解是十分精辟而深刻的,九十年后的今天仍闪耀其不灭的光辉。但遗憾的是,心育一词只是昙花一现,一直湮灭无闻。直至1986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班华才重新提出,并对心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我则于1987年提出心理教育的概念,并企图以此来统帅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概念。嗣后,在有关文章中,我又使用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概念。

然则,心理素质教育的涵义到底何在呢?我现在就本着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教育基本一致的原则,摘引我国权威性辞书—《辞海》(1989年版·增补本)关于“心理教育”的释文,来说明什么是心理素质教育。释文如下:

以培养心理素质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包括心理培养、心理训练、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有两种形式:一是积极的心理教育,指培养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是占主导地位的形式。……二是消极的心理教育,指解决心理问题,保持身心健康。是占辅助地位的形式。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心理失常、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防止心理变态、精神病等心理问题的产生。

“心理教育”释文是由我为《辞海》增补撰写的。它既给心理教育下了简明的定义,提出了心理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又指出了开展这一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还透露出了把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三者视为一体的信息。其中省略处讲的是积极心理教育的几项主要内容,只是由于后面还要详加论述,故删去。这里还要指出的是,一般地说,没有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人在80%以上,而只有少数人存在心理问题、患有心理疾病。因此,我们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就应当采取“不治已病治未病”(《黄帝内经》)的原则,即不要等人们(学生)有了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之后,才去予以辅导、咨询或治疗、而是当人们的心理处于正常的健康状态时,就要象锻炼身体一样地去培养、训练、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以便使其很少甚至不会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当然,如果有人发生了心理问题或患上了心理疾病,还是应当予以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这也就是说,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积极形式为主,消极形式为辅,主辅结合,相得益彰。

(二)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关于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我在有关文章中,曾提出五项、七项、八项、十项。现再把它重新规范一下,提出十五项,并略作说明如次:

1.发展智力。如前所述,就是发展人们(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与注意力,以保证他们能成功地进行认识活动。

2.培养能力。在我看来,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实际活动的能力,是由定向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调控能力、动手能力等五项基本能力组成的。所谓培训能力,就是要培养这五种基本能力。

3.培养非智力因素。如前所述,就是要培养人们远大的动机、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与独立的性格。

4.掌握心理系统的初步知识。人这个系统是由两大子系统即生理系统与心理系统组成的。不仅要让人们掌握生理系统的初步知识,也应当通过心理素质教育让他们掌握心理系统的初步知识。

5.具备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知识与技能。要有效地进行社会交往,必须以相互尊重、彼此理解、相互关心、彼此信任、和谐协调、团结合作的人际关系为支柱。因此,让人们懂得这方面的知识、形成这方面的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6.教人们学会学习。我以为学会学习由三项因素构成,即乐于学习(属学习态度)、善于学习(属学习方法)、习惯于学习(属学习习惯)。据此,人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方法与习惯,就是已学会学习。

7.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方法。在我看来,所谓创新,就是由这三种因素组成的。在心理素质教育中,应当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培养都是错误的。

8.培养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与责任心。任何人都希望在学习上、事业上获得一定的甚至巨大的成功。而事实告诉我们,自尊心是成功的起点,自信心是成功的前提,好胜心是成功的翅膀,责任心是成功的保证。所以,必须培养人们具备这“四心”的素质。

9.培养自我心理修养能力。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必须把教育与自我教育(亦即自我心理修养)结合起来。一个养成了此种能力的人,他就不大会产生心理问题,患上心理疾病。

10.养成讲究心理卫生的习惯。根据现代的健康观念, 人们不仅要讲究生理卫生,保持身体健康,同时还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心理健康,并且要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11.使人们对性心理问题有基本的认识与了解。为此, 要加强性心理教育,即性生理知识教育、性道德教育与性心理卫生教育。这种教育对青少年尤为重要,但必须注意做到:严肃、恰当、机智、充满善意。

12.开展心理咨询,解决心理问题。 一个人难免会产生某种心理问题,要及时开展心理咨询,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咨询者摆脱心理困惑,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13.使人们对心理疾病有一些初步的知识。人生于世, 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难免有身体疾病,也可能会患心理疾病。懂得一些有关的知识,既能帮助自己,也能帮助别人:一是防患于未然,二是及时地得到治疗。

14.培养人们追求真善美。 真善美的心理依据是:真为认识(知),美为情感(情),善为意志(意)。真善美是相互制约的,追求真善美,有助于提高知情意的素质水平;同样,培养知情意,有助于锻炼追求真善美的能力。

15.培养健全的人格。顾名思义,人格就是做人的资格。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格是人们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品质的综合,亦即人们心理素质乃至生理素质与社会素质的集中体现。因此可以说,培养出健全的人格,乃是全部有效心理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

以上十五项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实质上也就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十五条具体目标。而这些内容中,最基本的是发展智力(包括能力)与培养非智力因素两项;重点应放在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方法;最终则体现为追求真善美与培养健全的人格。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时,对这十五项内容或目标,应当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制宜,幸勿面面俱到、千篇一律。这样,才能够切实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有效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

收稿日期:2000-02-19

标签:;  ;  ;  ;  ;  ;  ;  

论心理素质及其教育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