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丁山乡卫生院 61665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应用于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以及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心理负面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备在临床中大规模推广采用的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阑尾炎;围术期;效果
阑尾炎是由于盲肠末端阑尾因为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多发于青年群体,且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感,阑尾炎的发病通常较为迅速,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临床中主要治疗阑尾炎的方式就是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再通过手术治疗后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例如伤口感染、术后疼痛等,都会导致患者滋生负面情绪,不利于治疗效果的持续性以及预后的效果[1]。因此,本次实验选取我院在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案,实验顺利进行并完满完成,现将实验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在18-73岁,平均年龄为(46.5±11.23)岁,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在19-70岁,平均年龄为(42.1±12.2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数据间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中的意义(P>0.05),不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常规准备、术后遵医嘱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术前:每位患者再入院刚开始时,都会对周遭的环境产生陌生感和戒备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举止规范、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耐心、面带笑容和倾听患者的主诉并回答患者的相关问题,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和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前,患者会因为对手术的不了解怀疑手术治疗的有效性,产生诸多不良情绪,较大的心理波动不利于手术的正常治疗,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调节,并向患者讲述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2)术中:首先营造温馨、舒适的手术环境,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可提前带患者进入手术室熟悉环境,减少患者手术室的陌生和恐惧感,手术出现任何意外情况时候,护理人员要时刻保持冷静,避免影响患者的情绪,一旦发现患者情绪出现波动,要及时进行调节;(3)术后:患者苏醒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告知患者手术结果,并向患者讲述需要注意的事项,加强巡查的同时,时刻关注患者的伤口是否出现感染等其他情况,在麻醉效果过后,患者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因此需要护理人员提前告知患者有疼痛感是正常的,以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另外可通过注意力转移等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定期对患者进行按摩,防止形成褥疮[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主要以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作为依据]以及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形式进行,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越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中所有对比数据采用通过SPSS22.0软件处理之后,所有的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P<0.05)表示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根据统计后数据得出,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4.17±6.57)、(54.37±6.02);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4.11±6.03)、(54.79±7.11),但在护理后,对照组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4.14±3.01)、(46.16±4.41);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分别为(37.12±3.16)、(33.11±4.2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心理负面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2.2 根据调查显示,对照组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平均分值为(83.2±11.17),观察组则为(98.23±10.2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阑尾炎患者在发病后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或者脐周的剧烈疼痛,随着病情发展疼痛部位会变为右下腹,且通常伴有乏力、呕吐、发热等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阑尾炎可能发展为阑尾坏疽或阑尾穿孔,严重情况下甚至会转变为全腹性腹膜炎症,严重影响预后的效果,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方法治疗阑尾炎,而大部分患者会因为会手术治疗的不了解,而担心手术风险,进而产生焦虑、不安、急躁等不良情绪,不但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也会对预后效果产生影响[3]。
护理人员要提前将患者讲述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了解手术治疗,树立患者对治疗的信任感,营造让患者感到舒适的病房和手术室环境,尽快消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和戒备感,通过加强和患者的交流,时刻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和病情变化,建立良好的护患、医患关系,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手术过后,患者因为麻醉失效会感到剧烈疼痛感,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缓解疼痛,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帮助患者,并为了防止褥疮的形成,要定期对患者进行按摩等措施,护理人员也要向患者家属讲述术后恢复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嘱咐家属要时刻让患者保持放松乐观的心态,以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尽早康复[4]。
综上所述,对处于围术期的阑尾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备在临床中大规模推广采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映贤. 心理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大家健康旬刊,2016,10(1):202-202.
[2]吴伟玲. 心理护理在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20):4596-4596.
[3]张红. 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8):27-28.
[4]邵月香.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1283-1283.
论文作者:陈永芝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患者论文; 阑尾炎论文; 手术论文; 心理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满意度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