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问了吗——数学教学中低年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_陈雪茹

今天你问了吗——数学教学中低年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_陈雪茹

(浙江省温州市百里路小学,325000)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现代教学中,它更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爱因斯坦就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把“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列为解决问题的具体目标。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出问题”。如何让学生提出问题呢?我们就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特别是从低段抓起。以下是我的一些认识和想法:

(一)营造氛围,解放思想,鼓励学生敢问。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焦虑感,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敢于探索,释放潜能,才能敢想、敢说、敢问。

1、营造氛围,鼓励学生敢问。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新课标指导下的师生应在课堂内与课堂外建立一种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所以我十分注意和学生交谈,一起谈学习,谈动画片,一起做游戏,努力形成一种亲近感;课中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尽量想方设法营造积极、宽松的课堂气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例如:我班有一个叫陈力的学生,刚入学时,在课堂中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特别内向,我叫他回答问题,他就站着一个字也不说,更别提他会主动举手了。于是,我就在课后经常找他谈谈话,与他谈他感兴趣的话题,并经常鼓励他。事情很快有了转变,在我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后,他突然高高地举起手来,提出“这些算式为什么都有加号呀,用减号行吗?”抓住这一机会,我耐心地解释说:“加号表示合起来,减号表示去掉,根据这些图的意思你说用减号行吗?”这个学生通过思考明白了像这样的图,只能用加法计算。然后我夸奖他:“虽然问题你提的有些不恰当,但是能站起来提问就是好的开始,老师非常喜欢你!”至此以后,几乎每节课都能看见他高高举起的手。

不讽刺、嘲笑学生,而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虽然这位学生提的问题不是要点,但是学生敢问了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2、清除心理障碍,鼓励学生敢问。

由于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认为"问"的内容就是指对教师讲授的新课没听懂、没学会的地方。这样一来,差生不敢问,优等生则认为没什么可问的。这样就造成了没人提问题的尴尬局面。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中经常鼓励学生,向学生做解释:“爱提问题的学生是最聪明的孩子。” “你们随便的问,想问什么就问什么。”我还在班级里设置了问题之星这个称号,谁要是问题问得多,就能获得这个称号。这样,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打破了不问的局面,开始敢问了。

例如,我经常会在新课后问学生:“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起先,每次都是白问一场,学生只会摇摇头,表示没有问题。后来在我的鼓励下,渐渐地放下思想包袱,学生的问题也就来了。在《直线和线段》这节课的结束时,我同样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们就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什么直线会无限延长”“如果我将直线用照片拍下来,然后用比例尺的方法量出长度,是不是就可以量了呢?”“直线为什么叫直线,线段为什么叫线段,叫别的名字好不好?”“除了直线和线段外是不是还有别的线”……学生提了许多问题,虽说有些问题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不能求全责备,只要敢问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设置情境,使学生爱问。

爱起于思、思源于疑。巧妙设障布疑把学生置身于研究数学问题的氛围之中,能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创设趣味式情境,使学生“趣”中“问”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儿童探索知识的强大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新颖有趣的情境,激活探究欲望、唤起学习动机,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2、善于利用生活情境,使学生“玩”中“问”

玩是学生的天性,孩子是从小玩到大的,他们往往会在玩当中学到许多知识。因此,我利用孩子的这个特性,让学生来玩数学,通过玩,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真好玩,我也可以发现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学生的提问热情被激发出来,因此就爱问了。

例如,二年级时学生去景山动物园秋游,我想何不利用动物园这个大情境,于是向学生提出任务,要求每位学生能够在玩中进行思考,提出数学问题。学生们就带着这个任务去秋游,回来后,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学生中最少能提出1个问题,最多的提出了8个问题,我总共收集到了200多个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中有些是一点意义也没有,但也有很多问题是提得比较好的。如:

“学校有几个班?每个班有几个人?全校参加秋游活动的有多少人?”

“几时出发?几时回来?整个过程用了多长时间?”

“动物园门票几元,我带的10元怎样买东西最合算?”

“动物园有多少动物?哪一种动物最多?比其他动物各多出多少?”……

学生感到了学数学的乐趣,感到了数学的奇妙,感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于是学生们就经常从自己身边的事情中寻找问题,学生们变得爱问了。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会问。

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这说明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学生敢问,爱问之后,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带着问号”学习,来诱发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鼓励学生问得好,问得妙。

1.鼓励大胆猜测,激活创新思维,使学生会问。

荷兰著名学者弗顿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和灵感。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刹那间闪现出的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强化活动课程,促进自主学习,使学生会问。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也应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本班、本地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做到既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通过体育活动、儿童游戏、调查访问、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焕发主体意识,变传统的被动、消极、接受的学习为积极、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四)教给提问方法,寻找问题来源,使学生善问。

学生有了提问题的勇气,并且也会提出问题了,但不等于学生就能善于提出问题。因为有些学生想向老师提出问题,但却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容易产生问题,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因此,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变化,提出的问题已经能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具有一定深度和独特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呈现多样性,课堂质疑问难的触角延伸到课外。但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渗透培养,不断挖掘教材及生活中的实例,创造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各种情境,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发挥主体作用,形成问题意识,不断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平 《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8月第一版

[2]史根东 主编《主题教育概论》 科学出版社 2001年2月.

论文作者:陈雪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今天你问了吗——数学教学中低年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_陈雪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