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联合应变率比值法对乳腺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探讨论文_唐中锋,杨磊(通讯作者),毛红岩,孙庆梅,邓锡源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联合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对乳腺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间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因乳腺肿块收治的81例患者,术前应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剪切波弹性技术及应变率比值法对患者进行检查评估。结果: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剪切波弹性技术及应变率比值法联合应用共同诊断,其灵敏度91%,特异度95%,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结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优于两者单用,建议共同使用提高诊断效能。

【关键词】 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剪切波弹性技术;乳腺肿块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5-0092-02

乳腺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及时诊治对疾病预后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不断完善,在诊断乳腺肿瘤方面日趋成熟。原有弹性成像因以手动加压半定量方式区别疾病,较易受手法、图像、操作者经验影响,临床应用受限。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IQ)技术及应变率比值法,借助瞬时声学脉冲激发感兴趣区域,依靠组织内部局部位移,产生横向剪切波,仪器捕获数据量化评估,获得量化数据,依据组织内部硬度信息提高对肿瘤性质的判断,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两种方法各有优势,本研究拟联合两种方法探讨对疾病鉴别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以期更好的服务临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间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因乳腺肿块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1例,均为女性,年龄21~65岁,均值48±6.67岁,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恶性肿块47例,包括侵润型导管癌39例,乳头状癌5例,导管内癌3例;良性肿块34例,包括纤维瘤26例,增生结节5例,脂肪瘤3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常规行乳腺超声检查、弹性成像声触诊组织量化评分。患者均为非妊娠期、非经期、不合并全身其他器官肿瘤。本研究亦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S2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5.0~7.5MHz,并配有ARFI成像VTIQ软件。

操作由具有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完成。首先行乳腺常规超声检查,嘱患者取仰卧位或半侧卧位,让乳腺充分暴露。完成病灶的常规超声评估,记录病灶位置、大小范围、回声及血供。当病灶清楚显示时选取最大切面切换至VTIQ模式,获取VTIQ质量模式图,质量由高到低分别为绿色、黄色、红色。在质量良好的绿色区域探头轻触乳腺表面,将取样框放置在感兴趣区域,嘱患者屏住呼吸,待图像稳定后,按“update”键,产生对组织的纵向压缩和横向振动,与此同时,横向振动以剪切波的方向向周边传播,利用剪切波相邻波峰时间差及波长软件可自动计算出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将ROI置于病灶及周边不同区域,而后选取与该病灶深度相当的正常组织进行检测,获得SWV值,取三次测平均值。同时利用声触诊乳腺弹性定量分析软件,获取病灶与对应深度比较后所得应变率(strain ratio,SR)比值,测量3次后取平均值,将所有图像及数据存贮于超声设备中以便进一步分析。

1.3 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对肿块进行分类。3类:可能良性病变;4类:可疑异常,4A为低度可疑恶性,4B类为中度可疑恶性,4C类为重度可疑恶性,5类:高度可疑恶性,6类:活检证实。病理诊断:所有病例均以病理检查报告为金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SWV值经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SWV值、肿块的最大直径及SR比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行数据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此不同方法对乳腺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

2.结果

2.1 回顾术前二维超声检查结果,以BI-RADS分类为诊断标准,34例乳腺良性肿块中3类21例(61.8%),4类9例(26.4%),5类4例(11.8%)。47例恶性肿块中,3类6例(12.8%),4类中4A 16例(34%),4B 17例(36.2%),4C 6例(12.7%),5类2例(4.3%)。乳腺良性肿块的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61.7%),乳腺恶性肿块的诊断准确率(87.2%)。

2.2 VTIQ技术及应变率法鉴别乳腺肿块的检查结果:

34例良性肿块中最大声直径为(13.78±9.43)mm,SWV为(1.52±0.59)m/s,SR比值为(0.871±0.312),47例恶性肿块中肿块最大声直径为(17.54±10.76)mm, SWV为(4.59±1.57)m/s,SR比值为(0.343±0.267)。肿块对比SR比值及SWV值P=0.001<0.05,有统计学意义。而肿块直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见表。

表 乳腺良恶性肿块最大直径、SR值及SWV值的比较(x-±s)

图2 弹性应变率鉴别良恶性肿块的ROC曲线

根据肿块数据建立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03,截断点SWV值为4.14m/s,灵敏度73.3%,特异度94.4%。当SWV>4.14m/s时,判定为恶性病变,即由VTIQ技术获得的测定肿块良恶性的阈值为4.14m/s。当SR比值为0.577时,诊断恶性肿块灵敏度92.2%,特异度68.3%。结合弹性应变率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对良恶肿瘤的鉴别灵敏度91%,特异度95%。

3.讨论

超声检查技术无创、可重复、无辐射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乳腺疾病诊断。近年来的超声弹性技术,通过判读组织内部硬度的变化,利用良恶性病变因内部结构的差异而产生硬度的区别,提高了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度。

既往压迫式弹性成像通过手法施压依据组织内部硬度的不同鉴别疾病,但对操作者依赖较高且易受主观影响,可重复性较差。同时因弹性成像依赖组织硬度对病变作出评价,这也要求在病变测量中必须准确真实才能达到最佳的诊断效能。而实际中因良性病变可因钙化、玻璃样病变或间质细胞异常丰富而使得硬度增加,弹性测值假性增大,恶性病变由于坏死液化而使得局部组织硬度减低,弹性测值假性减低,使得弹性成像应用受限,诊断价值不高。声脉冲辐射力(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弹性成像[1-4]是一种新的弹性成像技术,其基本原理为ARFI使组织产生纵向压缩和横向振动,横向振动以剪切波的方式向周边传播。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IQ)则利用声辐射激发感兴趣区域在组织内部产生剪切波,通过计算剪切波的传播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定量获取组织硬度信息,较之以往弹性成像,不依赖操作者施压,可重复性好。具体操作中因取样框范围较小,可依据肿块情况选取质地较均的病灶部位进行测定,避免因病灶内硬度不均而产生的误差。病灶硬度越高,SWV越快。而应变率比值法对病灶的评估,SR值越小,说明病灶硬度越大;VTQ技术获取SWV后评估病灶,SWV值越大,硬度越高。本研究中,与良性肿瘤相比,SR比值、SWV值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在二者联合应用时不仅提高诊断灵敏度,同时提高诊断特异度。同时构建ROC曲线,曲线下面积越大,对疾病的诊断准确度就越高,诊断效能就越强,二者联合应用与单用一种方法相比,不仅提高诊断灵敏度,同时提高诊断特异度。

综上所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及应变率比值法共同应用于乳腺疾病诊断时,较常规超声[5]可确定病灶基本形态、范围大小、回声特征、血流变化等,能更好评估病灶硬度,达到鉴别诊断目的[6-9]。而相比原有半定量弹性成像技术,其对诊断的主观影响因素较少,同时对组织硬度评价实现量化,可直接获取病变区域的客观量化指标,提高诊断效能,建议联合应用。

【参考文献】

[1]贾晓菲,闫国珍.乳腺疾病超声影像学研究新技术及新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03):1192-1195.

[2]隆仙琴,林红军,武心萍,等.常规超声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N].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11):1148-1152.

[3] Krouskop TA,Wheeler TM,Kallel F,et al.Elastic moduli of breast and prostate tissues under compression[J].Ultrason Imaging,1998,20(4):260-274.

[4] Teke M,G?ya C,Teke F,et al.Combination of 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and 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reast Lesions [J].J Ultrasound Med, 2015,34 (7):1201-1208.

[5]周建桥,詹维伟.超声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及其解读[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06):1332-1341.

[6]罗葆明,欧冰,智慧,等.乳腺肿块超声弹性成像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04):259-261.

[7]翁萍,任静.常规彩超结合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误诊病例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6):1106-1107.

[8]欧阳庆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乳腺肿块的误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10):96-97.

[9]周宁,陈方红,纪建松,等.乳腺小肿块的超声BI-RADS联合弹性成像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12):905-908+912.

基金: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2-50

论文作者:唐中锋,杨磊(通讯作者),毛红岩,孙庆梅,邓锡源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  ;  ;  ;  ;  ;  ;  ;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联合应变率比值法对乳腺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探讨论文_唐中锋,杨磊(通讯作者),毛红岩,孙庆梅,邓锡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