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探索论文_邹员梅,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探索论文_邹员梅,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小学 邹员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实现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一、确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视的是知识、技能。以知识为主体,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对小学生的阅读学习造成一种误导。如今,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单一的认知目标转向生活化的多维目标,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要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阅读教学中来,更好的发挥阅读教学寓学于乐,陶冶学生情操,实施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语文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语文教学不是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作家、演讲家,而是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能与他人交流的人。因此,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阅读活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阅读材料是生活的展示和浓缩,生活是阅读的丰富的资源,阅读是生活的外延。要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必须处理阅读与生活的关系,尽力丰富学生生活,开阔阅读背景,拓展阅读量,以构建“阅读与生活”之间互为联系,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为目标。

新教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应注意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材体系。教材的每一个部分都不应是封闭的,而是用各种形式联系到课外,直接通向丰富多彩的社会、自然、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要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环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语文材料中,大量地亲身接触语文知识,激发兴趣,更加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再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联系已有的经验,去体验生活,去感悟生活。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许多课文所描述的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课文。如教学课文《秋天的雨》,课前可让学生注意观察秋天的景物,让学生在田野、果园的渐变过程中认识秋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诵读课文,使文本与生活真切地联系一起,让学生与文本,与生活零距离的对话,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自觉地在生活中理解文本并超越文本,通过文本走进生活。《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略读课文,它是围绕铁罐的争议展开的。在教学时,可先把学生分成陶罐和铁罐两方展开辩论,让陶罐和铁罐各自充分彰显自身优点,揭露对方缺点,在学生辩论的层层深入、激烈进行中,文章的寓意便会渐渐明晰,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也在一步步的发展。在教学《小小的船》时,可作如下设计——教师描述并贴“夜空图”,学生闭上眼睛,根据教师的描述做动作并展开想象:让我们一起飞向蓝天,坐到月亮上。看,蓝蓝的天上有许许多多星星一闪一闪,在向我们眨眼。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让我们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贴上小女孩)师问:小姑娘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你坐在月亮上还看到了什么?教师围绕课文内容,以“我坐在月亮上,看见(……)”为题,及时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在这样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读读练练,感受语言美,想象意境美,学习兴趣盎然。

三、创新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学习是学生的主体活动,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在课堂中教师也应该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实现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有机融合,开放课堂教学,让阅读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和想象力。

1.画一画。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诗文画面优美,意境深远。我们让学生发挥想象,动手画一画,让优美的文字倾注柔和的线条,绚丽的色彩,又会别有一番景象。2.找一找。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与学生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教师应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留心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3.演一演。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了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新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还要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总之,教学时,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语文教学生活化,优化了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论文作者:邹员梅,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探索论文_邹员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