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_农民论文

我国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_农民论文

中国农民工就业状态的调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民工论文,中国论文,状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近一年后对中国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笔者的课题组组织学生在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从流出地和流入地对农民工就业状态进行了调研。

本文认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把解决农民工问题放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这是一个符合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国情的理性选择。调整产业结构离不开作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民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就必须解决两亿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二)完善政府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并提供良好的机制运行环境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流量分析模型还没有建立,对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状况还不能做到准确的统计,因此,本文建议:(1)政府应尽快建立对农民工就业统计监测调查制度,把农民工失业纳入城乡政府失业统计中,跟踪了解失业农民工的就业、收入、融入城市的状况与要求。(2)加强就业信息和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组织,将现有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延伸到农村,为农民工提供有效信息和职业介绍服务,逐步建立起在全国互联互通的农民工就业信息网络。(3)逐步建立国家级、省级许可的农民工就业服务机构准入机制,制定严格的社会就业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准入标准,用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向农民工发布真实、准确的就业信息。

(三)提高农民工素质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

如果我们把农民工的素质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思考,就使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变得更加尖锐:一边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另一边是企业要由劳动密集型的“三高”企业过渡到低碳时代的技术密集型企业。企业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要的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四)逐步建立一个适合农民工需要的终身学习体系

我国城乡教育改革应有两个主要目标:(1)通过普及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提供有质量的劳动力供给。(2)通过延长教育带来的人力资本积累和劳动技能提升,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基础。由于目前城乡教育存在较大差距,笔者建议,均衡教育和教育深化的政策重点应放在农村和职业教育上:(1)增加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扩大在校招生人数和比例,在农村普通中学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其链接,实现教育和就业之间的链接,尽可能提升现有农民的知识水平。(2)建议各级政府通过划分事权和财权的方法确保资金到位,统筹使用政府各个渠道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教育经费的监督和管理。(3)对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应以公共财政投资为主,确保教育预算占GDP比重的4%以上,并保证每年有稳定增长。(4)建立农村教学质量的监督和评估体系,深化农村教师的工资制度和用人机制的改革,改进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的内容结构和师资结构,运用网络、电视、影像、远程教育等新技术手段,增强实践性和实用性。(5)在流动儿童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是否可考虑建立义务教育的个人账户制度,让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经费便于携带,从根本上解决户籍制度造成的义务教育体系分割问题。(6)鼓励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向农村劳动力开放,为其在城市寻找合适工作岗位提供技能条件。

标签:;  ;  ;  

我国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