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心理学对中国心理学的影响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俄论文,理学论文,心理学论文,启示论文,中国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4)01-0020-03
苏俄心理学一般是指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心理学和苏联解体以后的俄罗斯心理学。苏俄心理学是现代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除美国外,苏俄是世界上从事心理学研究最积极的国家,无论是研究人数、机构、课题、难度,还是出版的著作,刊物都居世界之首[1],它以其鲜明的特色自立于世界科学之林。苏俄心理学不仅过去对中国心理学有过重要影响,而且现在仍有一定的影响。回顾中国心理学八十余年的曲折历程,总结苏俄心理学对中国心理学影响的历史经验及教训,对当前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既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
1 新中国成立以前
苏俄心理学对中国心理学的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十月革命后,苏联心理学试图走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的道路,并明确提出要建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新型的心理学。苏联心理学发展的这一新动向,逐渐引起我国心理学者的重视,并开始作了一些介绍工作。1923年苏俄学者叶勒索夫应邀来华作了题为“苏俄心理学最近之发展”的演讲。国内最早介绍苏俄心理学的学者当推郭一岑。1928年9月他从德国留学归国途中,专门拜见了莫斯科心理研究所长К·Н·科尔尼洛夫,他推崇К·Н·科尔尼洛夫“以辩证法的观点去研究心理学”的创举,并将其引入中国,开我国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心理学研究之先河。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也积极介绍苏俄心理学。例如,1929年潘菽在《中央大学半月刊》上发表《苏维埃联邦心理学》,高觉敷在《教育杂志》上撰文《苏俄心理学》,分别介绍了苏联心理学者在建国初期试图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指导下建立自己的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概况,这是我国最早发表的两篇有关苏联心理学的论文。1934年郭一岑编译出版了《苏俄新兴心理学》。着重介绍了И·П·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В·М·别赫捷列夫的反射学理论,К·Н·科尔尼洛夫的反应学理论和要建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的一些概念和理论观点。1936年陈汉标著《苏俄的心理学研究》,在这篇文章中他对苏联心理学作了较全面的综合的介绍,着重阐述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一般观点,特别是Л·С·维果茨基和А·Р·鲁利亚关于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实验研究所取得的科学成果和所持的一般论点。当时在《中国心理学报》和《心理季刊》的国外心理学消息专栏中,常刊有苏联心理学的消息[2]。特别是从这个时期起,由于受苏联心理学的影响,中国心理学界的一批著名学者如潘菽、曹日昌、高觉敷、朱智贤、刘泽如、阮镜清等也试图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指导自己的研究。尽管由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心理学家们的这些努力和愿望未能得到充分的实现,但它为以后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初步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
2 新中国成立以后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事业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心理学也获得了新的生机。解放初期的中国心理学,如同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心理学一样,开始对旧的心理学进行改造。在这个时期我国心理学界开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苏联心理学和巴甫洛夫学说,提出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在巴甫洛夫学说基础上改造心理学”的口号[3]。
当时,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开始较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著作,着重学习列宁的《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和《哲学笔记》、斯大林的《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等,用来进行业务改造和学术批判,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以此作为改造和研究心理学的最高指导原则。1950年苏联两院会议联合举行关于巴甫洛夫生理学说的学术会议,指出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为心理学的改造创造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1952年苏联教育科学院又召开心理学问题会议,明确提出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在马列主义哲学和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学概念的改造和心理学问题的研究。当时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认为苏联心理学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于是便跟着去做。1953年夏卫生部在北京举办了“巴甫洛夫学说学习会”,随后,在上海、天津、西安、昆明等地举办了同样的学习会,由此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巴甫洛夫学说的热潮。
1954~1957年,中央教育部还先后聘请苏联专家С·А·彼得罗舍夫斯基、Э·В·马努依连科、А·В·彼得罗夫斯基等来华讲学。参加学习的有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的心理学者。此外,还派出一批留学生到苏联学习心理学,他们学成回国后在我国心理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国还组织翻译出版了大量苏联心理学著作,如1959年出版《苏联心理科学》(两卷集),其主要内容是由А·Н·列昂节夫、Б·М·捷普洛夫等39位心理学家撰写的39篇长篇论文,总结性地介绍了苏联心理学家在十月革命后四十年间在普通心理学领域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这些论文对于我国心理学者全面地和系统地认识和理解苏联心理学者从1919~1958四十年中在基本理论和哲学问题方面的科研成果是有重大参考价值的。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的40多年来,翻译出版的苏联心理学学术著作183本,重要的心理学学术论文有413篇。在这个历史时期,苏联心理学对我国心理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根据苏联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培养了一代具有一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素养的心理学人才。国内较早的《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几本主要教科书,也是按照苏联心理学的模式编写的。最主要的是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和巴甫洛夫学说从而确定了我国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然而,虽然苏联心理学在方法论和自然科学基础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滥用巴甫洛夫学说解释一切,简单套用哲学术语或经典作家的言论代替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这些做法对我国心理学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一切告诉我们,心理学要想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正确地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心理问题[4]。创造性地解决心理学本身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3 文革以后至今
文革以后,我国心理学得到恢复和发展,在主要向西方心理学学习的同时,也有部分心理学工作者继续坚持苏俄心理学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心理学会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专门成立了苏联心理学研究组,潘菽任组长。苏联心理学组还拟编写苏联心理学史。《外国心理学》杂志刊发了一系列评介苏联心理学家的文章。该杂志还负责编辑了《苏联心理学》(1984年刊)。在这个时期有两本心理学著作:А·Н·列昂节夫的《活动 意识 个性》和С·Л·鲁宾斯坦的《存在和意识》对我国心理学理论的发展是有影响的。另有В·В·波果斯洛夫斯基的《普通心理学》和А·В·彼得罗夫斯基的《普通心理学》被列为80年代我国心理学教学的主要参考书之一。70~80年代苏联心理学对人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的系统的探讨,曾引起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的高度重视。维列鲁学派的心理学思想,尤其是Л·С·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革以后,我国心理学界同苏联心理学界的来往虽没50~60年代那样频繁,但仍有一定的学术交流。如1978年11月苏联心理学者Е·А·巴拉班希科和В·А·科里佐娃应邀来华访问。1989年6月,苏联著名心理学家Е·В·肖洛霍娃也来我国访问。通过交流,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认为,苏联心理学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但总的来看,文革以后的20多年来,我国研究和学习西方心理学占了主导地位,相对忽视苏俄心理学的研究,课程内容和人才培养方面没有什么地位,研究队伍逐渐减少,研究成果寥寥[5]。为了追赶国际心理科学的潮流,博采各国心理学之所长,广泛吸收世界心理学研究的一切优秀成果。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我国心理学界于1998年成立了全国维果茨基研究会,至今已成功地举办了四届学术会议,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维果茨基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如龚浩然、黄秀兰创造性地运用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的先进思想,如教育与发展的理论、活动的理论、教育主体性的理论、个性形成的理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等,长期开展学校班集体建设的自然实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6]。高文教授和她的助手们在教学设计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其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整合了心理学、技术、评价、测量和管理等多方面的研究。特别是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他们教学设计的新范型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增强教学互动性的策略、活动的设计策略等方面[7]。王文静在其“基于社会情境的共创性暑期课程案例研究”中,更是运用和发展了维果茨基的有关理论,在课堂研究与开发领域做了积极的探索,体现了课程设计的社会情境性、开发共创性、学生参与性和方式开放性等特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维果茨基的理论也引起我国心理学实证工作者的重视。方格、田学红、毕鸿燕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和“教学必须走在发展前面”的理论,对儿童数概念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儿童主动解决问题的水平进行实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幼儿对基数、数序、运算和解应用题的认知成绩均有随年龄发展的趋势,但快速发展的年龄阶段因任务的难度而异;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随年龄发展,显示了由外化水平的智力活动向完全内化的智力操作的发展过程,并且有明显的层次性[8]。该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为幼儿数能力的促进提供了实证研究的依据。
如果说50~60年代我们学习苏联心理学尚存在盲目,甚至全盘照搬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维果茨基以及俄罗斯心理学则立足于本国,更强调自觉性和目的性。
4 结语
在世界心理学发展史上,苏俄心理学走着一条与西方心理学不同的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创造性发展的道路。近一个世纪来,苏俄心理学不仅对我国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从理论与实践双重层面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4.1 心理学研究既要有哲学基础,又要有自然科学的基础,两者缺一不可。苏俄心理学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这与他们自觉地将辩证方法应用于人的心理与意识发展研究之中是分不开的。自然,心理学要想真正成为一门科学,仅有哲学基础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自然科学的基础,而在有关心理生理机制的研究方面,苏俄心理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心理学只有具备哲学和自然科学这两个坚实的基础,方可构建起自己的科学大厦。
4.2 心理学研究既要重视理论问题的探讨,更要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苏俄心理学一贯比较重视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概括和总结,同时他们也注重实验的研究,有组织地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特别是在工程心理学、宇航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经济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社会效果。也惟有如此,心理学的生命之树才会常绿。
4.3 心理学研究既要植根于本国的文化土壤之中,又要博采众长地向外国学习。今日的俄罗斯心理学不仅重视旧俄时代心理学遗产的挖掘,而且也注意继承苏联时期心理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同国外学术界的联系与往来,广泛吸取世界各国的优秀成果,这也是苏俄心理学繁荣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应当立足本国,对于外国心理学遗产或成果,只要真正是先进的、科学的,我们都应当学习,而且这种学习不应当存有片面性,而应该博采众长,以达到为我所用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