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党的政策基础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新时期党的政策基础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新时期党的政策的依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个政党的任何行动都是执行政策。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轨,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在新的历史时期,制定和实行正确的政策,同样是成功地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和重要保证。正确的政策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社会实践依据。那么,新时期党的政策依据是什么?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使我们对这一方面的认识更为明确和深化。

一、新时期政策的前提和灵魂。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9月18日的有关讲话中回顾说:粉碎“四人帮”后,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同志坚持“左”的政治路线,又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的思想路线,因此他本人复出首先从解放思想路线入手,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从此开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经过差不多一年的讨论,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口号,提倡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只有解决好思想路线问题,才能提出新的正确政策,首先是工作重点的转移,还有农村政策、对外关系政策,以及相应的一整套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①这段话很深刻地说明了,端正思想路线,是新时期党的政策提出的前提。

实际上,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这正是新时期党的政策的灵魂。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就要在每一时期,处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时,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我们现在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好多条件,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没有,现在有了,中央如不根据现在的条件思考问题、下决心,很多问题就提不出来,解决不了。”②正因为如此,面对新的历史条件,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要解放思想,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我们的改革开放实质上是一场革命,是一种试验,在我们制定政策的时候,只要注意到从实际出发,就不会犯大的错误。我们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不断经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发展、完善。邓小平同志曾归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的实质,指出:“这些方针政策,归根到底就是恢复和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这条思想路线来探索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现在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③

二、新时期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理论依据。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如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④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曾批评许多人不明白党的政策是依不同的时期和具体情况而有区别的。“不认识中国革命是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革命的长期性这两个基本特点”⑤是产生过“左”的和右的政策的根本原因。所以准确地了解革命或建设所处的历史阶段及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这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党的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我们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很长一段时期里,我们党犯“左”的错误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认识不明确,从而影响了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政策超越了阶段。所以新时期,我们党高度重视对我国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研究,终于在党的十三大上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四大提出:“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出发,我们党确立了一系列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基本路线和政策。所以邓小平同志将这一成果概括为党的十三大的特点也即功绩之一,并认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坚定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保证了新时期党的政策的连续性。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及其指导下的方针政策的形成并趋于成熟,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地贯彻,是由于有思想理论准备的坚实的基础。党的七大提出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由于有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结合出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党的七大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行,中国革命从此不再发生大的曲折,最终夺取全国的胜利。而建国以后,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但是,由于当时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⑥新时期由于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继承和发展八大路线,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这条路线相适应,党还形成了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与此相适应,这一理论指导下的党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也要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

三、新时期政策所围绕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及经济发展战略。新时期党的政策,是为实现这一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和主要任务而设计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根据邓小平同志有关论述概括出来的。邓小平同志说:“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的。”⑦新时期党的政策就是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并且充分体现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关系。实际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了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党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主要是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邓小平同志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写进我国宪法的,“问题是怎么坚持。是坚持那种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政策,还是在坚持四项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好的政策,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比较快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⑧就是要通过改革开放搞活,改变闭关自守状态,打破僵化的体制,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探索和开辟新的道路,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党的十四大已经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党的各方面的改革开放政策都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在邓小平同志对我国原有经济发展战略历史的、科学的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被视为证明社会主义成功的政治的目标。新时期党的政策也是为这一政治目标服务的。邓小平同志在论及“三步走”战略时曾指出:“实现我们的目标,不是容易的。……要有一系列正确的对内对外的方针和政策”,⑨没有这样的政策不可能成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还是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长期不变的重要依据。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提出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香港和台湾问题的政策、改革开放的政策等五十年到七十年不变,这不是随随便便、感情冲动才讲的,而是根据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这样长的时间。

四、新时期政策的国际形势新判断的着眼点立足点。过去,对于战争与和平的认识上,一直持战争不可避免论、战争危险迫近论。我们好多经济建设方针,如一、二、三线的建设布局和“山、散、洞”的决策,都是从这一观点出发,影响了正常地按经济规律办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对世界大势及周围环境的新的观察、新的分析,得出了新的结论、新的判断,即“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⑩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对国际形势判断的重大转变深刻影响了我们党的政策。“一九七八年我们制定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判断上的”。(11)我们实行了愈来愈开放的政策,就是为了把握机遇,利用国际和平环境,更多地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有益的东西,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一个重要补充。根据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调整了对外政策,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反对霸权主义,把争取和平作为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12)本着这样的原则,改善与俄、美的关系,同它们打交道,同日本欧洲国家也搞好关系,同所有的国家加强来往,发展政治、经济关系。维护国际和平环境,是我们国内专心致志地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五、新时期政策的历史经验基础。邓小平同志总是反复从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角度来说明新时期党的政策的可靠基础和正确性。他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经验后制定的。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就能统一全党思想,达到新的团结。他认为,“文革”也有一“功”,就是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也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三中全会制定将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建设四个现代化为中心,……就是因为有‘文化大革命’作比较”。(13)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他说:“从一九五八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4)他还说,过去我们搬用别国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不改革没有出路。他还从总结中国近现代历史,甚至从清康熙年间以来二百多年的历史说明搞闭关自守,是中国近代贫穷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建国后关起门来搞建设,造成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因此,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些历史的经验教训是极其深刻和宝贵的。因此,“一九七八年底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过去作了系统的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中心点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15)

六、新时期政策的“三个有利于”的客观标准。十多年来,邓小平反复地强调我们的路线变不了,现行政策的连续性是可靠的。我们原来制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照样干下去,坚定不移地干下去。他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提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邓小平认为政策不会变,取决于它“对不对”。这个“对不对”不依主观意愿如何,而是要用客观标准衡量检验,这就是“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是从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来检验。由于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搞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路子走对了,政策不会变”。“人民生活确实好起来了,国家兴旺发达起来了,国际信誉高起来了,这是最大的事情。改变现行的政策,国家要受损失,人民要受损失,人民不会赞成,首先是八亿农民不会赞成。”邓小平一再强调,不搞改革开放,就不能继续发展,经济要滑坡,走回头路,人民生活要下降,改革的趋势是改变不了的,谁要改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当然,新时期的政策要在今后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也就是根据“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断发展、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时期的政策是会变的,是会不断调整的。在贯彻执行政策的过程中,总是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的要继续坚持,失误的要纠正,不足的要加点劲。例如我们曾经在“两个文明”建设上出现过“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失误,后来在制定方针政策时就引以为鉴。总之,改革开放政策将变得越来越完善,我们的路子会越走越宽广。

注释:

①③⑥⑦⑧⑨⑩(11)(12)(13)(14)(1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0页、254页、第2页、248页、237页、77页、127页、233页、330页、272页、116页、269页。

②《毛泽东邓小平论实事求是》第194页

④《毛泽东邓小平论实事求是》第178-179页

⑤《毛泽东著作选读》(上)第411页。

标签:;  ;  ;  ;  ;  ;  ;  

新时期党的政策基础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