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研究*
耿振美1陈伟娟2
【摘 要 】中小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且相似度高,同时这些问题与家庭教育存在密切的关系,如果家长能调整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些问题得到矫正。基于此,“耿振美名教师工作室”课题组以“促进家长自身成长、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为目标导向,借助团体心理辅导技术,以学生成长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为出发点,开展“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触及家长发展内需,激发家长的成长动力,让家校合作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发展性的问题。
【关键词 】家校合作;“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学校通常的做法是召见家长进行一对一的家庭教育诊断与辅导。一对一的辅导虽然有较强的针对性,但是能够帮助的对象较少、效率较低,而且还会做一些重复的工作。中小学生存在的问题有时是一些共性的发展性问题,或者是因教养不当而引发的心理与行为偏差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可以由学校发起组建学习小组,引入团体心理辅导的成长方式,让家长和学生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同步提高。这样既能做到有针对性地直面问题,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帮助同类问题学生的家长群体成长,提高他们家庭教育的能力,让家校合作共育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发展性的问题。
“耿振美名教师工作室”课题组积极思考探索“‘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运用。“同质性问题”指的是两个以上的对象,在某些层面具有的相同或者相近的典型问题。“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家长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使家长在共同的活动中进行交往,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态度和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与孩子的关系,解决孩子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丛恒雪(1992-),女,硕士生,研究方向:芳香植物的开发应用,email:conghengxue@sjtu.edu.cn;
冠心病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患者病情稳定后仍可能复发,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有研究指出,采取积极措施进行二级预防有助于预防冠心病复发,促进患者心脏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目标管理属于现代管理,是由组织中管理者及被管理者共同制定管理目标,通过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努力完成目标的管理方法[3]。2017年1~12月,我们将目标管理理论引入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工作中,并制定患者版目标管理手册,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组目前已经在10 所中小学校及3 个社区开展了“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编制出12个主题的家长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家长自身成长与家庭教育能力获得了较大提升,“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初显成效。
一、学习筹备,组建“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团队
根据不同类型的“同质性问题”学生的问题特点制定合适的团体辅导课程,由学校安排团体辅导场地,组织家长进行每周一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一般一个成长团体围绕一个成长主题,活动周期为2 个月,每月4 次,每次2 小时,时间为周五晚上6:30—8:30。这一安排既考虑到了团体辅导的专业性,又有效避免了家长因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参与的情况。
二、全面问卷,开展中小学生“同质性问题”的调查分析
在前期充分招募宣传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以及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访谈,筛选出正式参与对象,组建“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心理辅导团体。
三、由点到面,推进“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实施
1.招募准备,唤醒家长参与意识。
尽管“同质性问题”学生的问题类别不同,但是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存在诸多共性的地方。如在团体心理辅导中,一方面要让家长认识到学生问题背后的心理困扰,掌握一些心理成长的常识;另一方面要让家长觉察自身教养方式需要改变的地方。这个过程重体验、忌说教,可以通过情境体验、人体雕塑、模拟场景等心理教育方式帮助家长自我觉察、反思、感悟、提升、改变。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辅导模式对家长进行引导:再现问题场景—查找问题根源—觉察教养缺失—探索方法策略—返回问题场景—情景模拟演练—回归家教现场—成长效果评估。
2.家长筛选,组建辅导团体。
课题组通过各校心理健康教师发放开放式问卷,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归类,发现各个学段的学生都会出现一些“同质性问题”,如小学阶段的学生存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作业拖拉、人际交往不畅等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存在逆反、封闭、易怒、自信不足、抗挫折能力弱、手机使用不当、网络成瘾等问题;高中阶段的学生存在学习压力大、男女生交往失度、行为偏激、生涯无规划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同龄学生中普遍存在、相似度高,且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这些问题与家庭教育存在密切的关系,如果家长能调整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些问题得到矫正。
3.分类规划,制定辅导课程。
“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团队的成员必须是一线教师,具备心理学功底,有着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经验,充分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运用,具有善于学习、乐于奉献的精神。基于此,在开展此项实践工作之前,选择具备以上特质且有意向参与的教师,组建了“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的工作团队。工作团队中,结合个人专长,针对不同专题,成立了6 个专题小组,每个小组由1 名导师和2 名助理组成。同时,通过专题培训、自学、技能训练等方式,不断丰富成员的专业知识,提升其团体辅导的应用技能,为“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4.提炼模式,探索辅导路径。
课题组依托“耿振美名教师工作室”平台,选择试点学校,精心设计招募广告,通过班级QQ 群推送给学生家长,并且提供在线交流答疑,做好前期招募宣传工作。随后,为有参与意愿的家长组建交流群,通过在线交流,进一步对该活动进行说明,有效解决了家长的参与意愿和参与动机问题。
四、归纳总结,“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的案例推广
在“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中,家长有更多机会从其他成员身上发现与自己类似的经历。如参加以“提高注意力,提升学习力”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家长会发现很多孩子与自家孩子一样存在注意力问题,这一发现能有效地缓解家长的焦虑、紧张情绪。在团体交流中,家长诉说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引起其他家长的共鸣,使他们的内心得到安慰,从而减轻心理压力。通过分享,家长获得认同,建立友谊,他们更有归属感,也更有信心面对子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每一次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家长们也要进行自身成长反思,记录家教心得。接受辅导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理念、方法和策略上是不断提高变化的,而这些变化也必然带来学生的行为变化。跟踪记录这些内容并汇总成册,可以从成功的个案中汲取经验,让更多的家长学习。同时也可以关注各类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推广普及优秀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可取之处。
五、“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的积极意义
1.有助于家长分享经验,获得情感支持。
在团体辅导方案制订过程中,采用集体备课、现场磨课等方式,不断完善活动方案,最终由专家对方案进行现场评估,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定稿。同时,在每次课堂实施结束后,还会在原有方案中添加团体辅导过程中生成的精彩内容,完善每个主题的课程实施方案,使其更具有操作性和有效性,然后汇总整理,编制成“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目前已编制成的课程主题有“提高注意力,提升学习力”“好习惯从这里启航”“和时间做朋友”“亲子沟通,滋润你我”“做有效管理情绪的家长”“手机网络由我控制”“做高效陪伴的父母”等。
2.有助于家长获得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
团体心理辅导由专业的导师带领家长学习,通过理论讲解、情境体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家长获得正确的教育理念,能够让家长更好地觉察自己存在的不合理的家庭教育认知,从而改善行为方式。如参加以“提高注意力,提升学习力”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家长会对儿童注意力的特点有更科学准确的认识,并能运用团体心理辅导中学到的提升注意力的方法来提高儿童的注意力水平。
3.有助于家长更好地觉察自我。
在“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中,导师通常会创设一个类似现实生活的情境,通过角色扮演,为家长提供观察、体验、觉知的机会。如参加以“做有效管理情绪的家长”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家长能更好地觉察自己的情绪,学习应对压力的方式。自我觉察能够帮助家长辨别和了解自己的感觉、信念、态度、价值观、目标、动机和行为,从而更有利于家长形成合理的教养观念和方式,对孩子抱有合理的期望,引导其健康成长。
VITC信号不可能被更改,更多在静止图像和慢动作的制作上,弥补了LTC信号,对于录制方式,在进行录制的过程中,使用VITC作为带子编辑,对于编辑的操作要求进行必要的培训,无论是INSERT,还是ASSEMBLE,这两种方式会对滑面进行破坏,视频信号可以录制在VITC码中,使得VITC码无法做连续记录,使用LTC进行编辑,计时宜居可以使用录制的方法进行,将视频信号记录在一起,形成打包。
闽台方言合唱音乐的和声进行,常融入二度音、七度叠字音程等。在整体音响上比较协和,而平行四度也是闽南音乐的典型的特点,平行四度在传统和声里是不提倡的,而闽南音乐却常见平行四度这一特征。在闽南语合唱歌曲中, 为了在合唱中使和声保持一致,有时会应用大量相同节奏和声织体,如《情》《阮的希望拢在我心》就是比较典型的歌曲,分别采用了四部声、二部声合唱,合唱中的和声非常的整齐。曲式方面,常以中国传统音乐的多段式为主。近现代作品中也常见回旋曲式、三段五段曲式等。如《台湾好风光》即为典型的回旋曲式,四句式乐段结构,使得句式结构显得非常突出,具有鲜明的声乐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 】G448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9)88-0007-03
【作者简介 】1.耿振美,江苏省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丹阳,212028)教师,高级讲师;2.陈伟娟,江苏省丹阳市河阳学校(江苏丹阳,212333)教师,一级教师。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 年度重点课题“同质性问题学生的家长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b/2016/02/170)阶段性研究成果。
标签:家校合作论文; “同质性问题”学生论文; 家长论文; 团体心理辅导论文; 江苏省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论文; 江苏省丹阳市河阳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