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迪庆供电局 云南迪庆 674400)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对用电需求和电力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全面注重配电网自动化,全面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发展。科技的发展也促使电力系统逐渐向自动化方向发展。本文主要是探讨分析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现状及前景,希望能够对相关技术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现状;前景
引言
高质量的配电网结构是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而在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中也在积极地开展配电网网络的优化、升级,尤其是在实行了配电网络体系的自动化之后,使配电网络整体性能有明显提升。而在进一步实行配电网体系自动化发展阶段中,也许管理部门以及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有效的自动化规划方案,实现配电网体系的高水平发展。
1配电网体系自动化主要内容
由于电能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越发突显,因此也越发的需要配电网体系能有相应的发展,而在这种需求引导下也就出现配电网体系自动化技术。配电网在落实自动化的阶段中,会使用现代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并将这些技术集合在一起,使之形成一个能具有自动反馈、自动信息数据控制、智能化自动管理以及关键信息捕捉的自动化系统,这样也就能让电网系统的运行以及维护有更高的质量。在配电网当中实行了高度自动化之后,一旦配电网体系中出现了故障,那么就能通过这一自动化系统快速的发现故障成因,之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故障修复,这样不仅能实现故障排除时长的缩短、故障排除效率的提升,同时也降低了配电网当中故障带了的影响以及损失。为了使各地区均能有稳定的电能供应,配电网的整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同时配电网当中的设备数量以及种类也均在不断增多,使得配电网的整体复杂度不断提高。因此在开展配电网体系自动化设计规划的时候的难度也较大,需要规划工作者能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以及协调工作,这样才能让整个配电网体系的自动化规划方案有更好的落实效果,最终达到推动电力系统发展的目标。
2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电力企业没有实现市场化,在电力行业发展和建设方面的竞争与其他行业有较大的差别,导致我国电力建设投资出现了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在配电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投入资金无法达到要求等情况,造成配电网自动化设备技术较为落后,而且配电能力和供电能力不强。另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供电需求进一步增加,需要不断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质量。为了将当前的情况与用户的需求相适应,需进一步对配电自动化和应用进行建设,进一步排除电力故障,降低停电概率,保证供电可靠性和质量,符合用户的具体需求,进一步控制电力中断的时间和电力中断的数量,降低成本。也就是说,只有配电网实现自动化,才能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促使电力市场改革。在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配电自动化是必然趋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现状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发展,迅速实施城网改造工程,某些城市电网也开始应用自动化配电系统。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农配电网改造力度也持续增大,能够快速诊断故障,及时恢复电力供应。全面实行理性化的配电自动化工作,务实发展思路,从根本上推动我国配电网自动化发展。我国在对配电网自动化发展有明确指导意见,并且制定了智能化电网建设发展目标,给予电网自动化发展机遇。然而,现阶段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发展期间还存在较多问题,表现在城网供电能力不足,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改造配电网时没有协调城市发展,因此在配电网自动化改造速度上比较落后,这样就出现了线路走廊紧张问题。其次,缺乏合理配电线路布局,没有明确主次网架的结构。在应用期间出现较高的线损程度,导致电能质量无法满足需求从,存在严重的用电高峰超负荷运行情况,在电力系统运行期间需要及时处理该项问题。
4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模式内容阐述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配电网中的应用,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并发展电力系统配电网的自动化运营模式,实际生产过程中,自动化运营模式得以建立,与相应的设计思路及设计方案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其是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主要动机。结合实际情况可知,电力系统配电网的运营过程中,其自动化模式得以建立,主要和下列几大思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其具体内容为:(1)配电网变电站馈线开关与出线保护开关相互结合的思路,这一思路实现的效用在于建立闭合性的电网,从而尽可能的提升电网的远程操作能力,是自动化模式得以实现的坚实基础;(2)电源相连的不同电网,人为的将其划分为几大部分,并分别在两侧设置重合器,一旦某个部分出现了故障,重合器会相互响应,自动切断其他部分线路的电源供应,从而实现电源故障的自动化处理;(3)馈线自动化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馈线是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营情况的数据来源途径,通过馈线远程控制与就地控制二者的相互统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馈线的自动化处理工作,这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动化技术的远程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极具现实意义。
5配网自动化发展
(1)配电变电站自动化。配电变电站是其下一级别配电网络的电源和上一级别配网网络的负载,是传输和分配的组合,它的自动化工程包括以下的基本功能项目,即是智能电力电子设备的连接及实时监测控制,系统操作控制中心,配套系统通信,各类电力电子设备运行参数的监测,数据分析计算和二次继保通信,开关的就地或远程控制。(2)配电馈线自动化。配电网架馈线的自动化可以实现网架馈线的控制、监测、故障点的隔离、网络的重构和它的故障原因诊断等等功能,包括配电网高、中、低压3个电压等级范围。低压配电线路的用电负荷是庞大的居民用户,中压配电线路的负荷是配电变压器或大负荷电力用户,高压配电线路的负荷多是二次降压变电站。(3)配电负荷自动化。用户负荷自动化功能涵盖负载和用户管理,通常包括控制和自动化功能,通过市场供给和用户需求平衡双方利益。(4)大数据技术应用。与此同时,与大数据相结合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大数据主要是通过自动化技术及时地处理、分析、收集相关的数据,并且在这些数据中选取有用的数据,使自动化产业得到有力的推行。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对电力系统配网和大数据之间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处理相关的数据信息,获得有用的资源。另外,在智能自动化终端接收处理信息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和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
结语
总之,对电力系统配电网各个功能进行自动化控制,不但能让配电网得到全功能自动化发展,还能保证配电网络的效率和安全可靠性。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不断研究配电自动化技术,完善电力系统。
参考文献:
[1]文武.浅谈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0(07):106-107.
[2]杨阜,何瑕妮.电力系统配电网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3):154.
[3]江志昌.略谈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实施的几点建议[J].广东科技,2011,20(16):174~175.
[4]姚振全,蒋珂.配电网自动化规划方法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4).
论文作者:王冬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配电网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故障论文; 体系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