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逢雨必涝”、“城市看海”的状况频频发生,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涨。顺应这种趋势,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历经2011年、2014年、2016年三次调整、补充和修订,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更科学的指导。排水管网是里子工程,是城市建设的良心,市政排水工程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市政;排水工程;管网设计;施工;质量控制
1市政排水工程管网设计现状分析
1.1排水管网设计前调研工作不够
市政排水工程的建设可以分为新城区排水系统建设和老城区排水系统的改造。对于新城区排水工程的设计工作来说,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到城市居民数量、居民分布情况已经各个部分的用水情况,只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工程设计才能更好的满足城市排水系统得需要。而对于老城区排水管网的改造工作来说,我们更需要对原有的工程情况进行了解,重点了解老化现象严重的区域以及管网系统设计的不合理之初。所以说,市政排水工程设计中,排水管网设计前的调研工作很重要。但是目前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往往对前期调研工作不重视,调研工作开展的不全面,这就直接导致了管网设计的不合理,或者影响了工程的整体效益。
1.2市政排水管网设计与排水规划结合不紧密
市政排水管网在前期的设计、规划以及后期的养护等操作时都要考虑到与竖向规划以及排水专项规划紧密结合。主要表现为考虑施工地高程、具体排水量要求标准等因素对管网设计的影响。具体但是目前在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是,我们对此方面的考虑较少。这就导致了,在施工过程中或者后期实际运行中出现管径不合理、埋深不合理等问题,在后期出现这些问题我们只能对管道进行改道处理,而管道的改道时要对道路进行开挖与重新铺设,增加工程建设的复杂性,而且浪费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
1.3市政排水管网设计参数不合理
市政排水管网设计的参数不合理是市政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的主要问题之一。问题具体表现为:管网布置的不合理,没有体现资源配置最优的原则,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城市居民用水排水的需求;排水管的管径和埋深不合理;管线布置过程中没有考虑与其他市政管线的相互影响,往往出现与电力布线、天然气管道以及热力系统布线之间间距较小的情况,对两者的使用都有一定的影响。在一些老城区,市政排水管线年代久远,管理体制也比较落后,严重影响市政排水的功能。
1.4市政排水管网的设计时考虑的不全面
再多市政排水管网进行设计与规划是要做好前期得调研工作,但是再全面的调研也不能预测到工程施工过程可能遇到的具体情况,所以管网布置的设计是可调整的,在实际的施工中,我们可以根据遇到的问题对既定的设计方案进行一定得调整,在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后,直接进行施工即可。但是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减少工作量,往往对既定设计方案盲目自信,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合理性。而且,市政排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一定要考虑到与城市发展的一致性,在工程设计时要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简单的了解,以至于在设计时考虑城市未来的建筑规划、园林绿化的建设情况以及一些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但是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设计单位往往对这些因素考虑不全面,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政排水工程就会表现出不适应性。
2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
2.1市政排水工程管网设计阶段
2.1.1与规划衔接
排水专项规划是市政排水工程管网设计的主要指导。对于一般道路建设项目,排水专项规划通常已明确了管道敷设位置、管径、坡向、与上下游管道的关系及排水出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排水管网的设计工作是以规划为设计依据,与道路设计图纸相结合,明确管道平面布置、纵断面布置、工程量核算、工艺形式说明等内容。设计人员应该认真审阅规划图纸,领会规划意图,设计中遇到难点或疑点应及时与规划部门沟通,做到规划思路、设计理念皆心中有数,提供合理优化的市政排水工程管网设计图纸。对于城郊、新区或者村镇的道路建设项目,排水专项规划往往处于缺失状态,前期应以该区域总体规划为依据,设计人员进行区域排水系统分析工作,分析区域规模定位,合理确定排水系统主要指标,明确区域排水系统管网管径、坡向及排水出路,向规划部门提交一个初步的排水方案,经过讨论、调整、优化,最终须规划部门以函件形式明确同意排水方案后,再进行具体的排水工程设计工作。
2.1.2与道路设计衔接
市政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次序一般是道路设计在先、其他专业在后,道路设计提供道路平面、横断面和纵断面,以此为基础进行排水工程管网设计及其他专业的设计工作。但是,设计单位通常也将设计重点放在道路专业上,对排水专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实际上,排水系统对道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道路使用寿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将道路设计与排水管网设计紧密结合起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许多建设项目的设计标准定位为公路项目兼具城市道路功能,配套有排水设施。但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涉及建设项目众多,施工时序存在差异,排水出路多为规划的管道、河道或污水处理厂。这时,设计应以规划为设计依据,满足远期管网服务要求,同时考虑设置近期临时排水出路,充分结合公路排水设计,利用边沟、急流槽、涵洞等构筑物将雨水引入自然沟渠或低洼处,提出合理的近远期排水系统,保证建设项目道路稳定、行车安全、环境友好。
2.2市政排水工程管网施工阶段
2.2.1与设计图纸衔接
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是施工前两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图纸会审的目的是,参与施工人员、技术员熟悉工程设计文件。排水工程不同于地面工程,管网敷设于地面之下,管线之间、构筑物之间平面距离、竖向高程及上下游管线顺接,涉及到大量的数据计算和标识,因此排水专业图纸会审工作需要更多的细心与耐心。图纸会审完成后,整理出问题清单提交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可以更好地、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交底工作。
2.2.2与现状管网衔接
市政排水工程管网施工,高程控制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点,新建管道与现状管网实现顺接是排水系统有效运行的保证。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做好测量工作,复核控制点坐标,以此为施工基准,各施工段进行联测。核准现状管道位置、标高、截面,若与设计图纸标识不一致,应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解决;确定设计管线能顺利接入后方可施工,现状管道的管位、标高应以实际情况为准;所有管线施工应严格按设计管位及高程敷设,平面误差应小于20mm,高程小于10mm,满足规范要求。
2.3.3严格要求,加强检查力度
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应尽量多的到工程现场进行巡查,深入建设第一线,详细检查施工与监理等相关人员的现场到位状况,以及人员资质、专业结构、专业规范,特别是强制性条文的执行状况与材料的送检情况等。对于工程施工质量,要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核查,不可模棱两可。同时,还应结合自身经验,尽量多的与参建单位沟通交流,宣传贯彻质量安全责任意识、质量通病防治与关键环节注意事项等,从根本上杜绝质量隐患。除此之外,质量监督人员要熟悉结构质量验收规范,以及具体排水管网专业设计与相关知识,避免工程实体质量满足结构要求,但却无法正常使用或者是无法充分发挥出其专业性能等方面问题的发生。
3结束语
总之,市政排水系统是现代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对市政排水工程管网设计和施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市政排水工程管网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6年版)[S].
[2]周玉文.城市排水(雨水)防涝工程的系统架构[J].给水排水,2015(12):1~5.
论文作者:刘默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管网论文; 市政论文; 排水工程论文; 道路论文; 管道论文; 管线论文; 不合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