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茅岭镇中心小学 538000
摘 要:近些年来,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这是摆在我们每一名教师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个体差异、情感态度与学习能力的不同,学生的厌学情绪给课堂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困扰和阻碍,成为限制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瓶颈,那么怎样才能克服学生厌学呢?我将从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出发,以期找到克服学生厌学的对策。
关键词:厌学 原因 对策 教师 学生
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根据我校调查的实际情况,51.6%同学中有一些厌学情绪,19.8%的同学有较严重的厌学情绪,28.6%同学没有厌学情绪,从上述看出厌学行为日趋普遍且呈低龄化趋势。
只有找到了学生厌学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有效率地实施克服其厌学的措施。
一、学生厌学的原因
1.学生厌学的自身原因:(1)学习缺乏兴趣。这一代的小学生不仅有传统的玩具、传统的游戏活动方式,还有电子游戏机、儿童游艺宫、变型金刚等等,电视频道也越来越多,节目越来越丰富。这些多彩的娱乐活动远比学习活动更为吸引人。本身学习过程时间较长,需要精神高度紧张,而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又较弱,又缺乏辨别和正确处理的能力,其结果是兴趣和求知欲都没有集中到学习上去,耽误了时间、分散了精力,学习兴趣发生了转移。(2)智力因素,意志力薄弱。有的学生本身智力水平不高,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速度比较慢,学习能力较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困难,更没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体验。在学习、生活中经历过一些挫折,学习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不协调、对教师上课方法不适应等等,都会造成其焦虑、紧张、惧怕、对自己失去信心等心理,也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2.学生厌学的学校原因:(1)教师教法陈旧、师生情感不良。学生学习往往源于他们对学科教师的情感。一个老师德高望重, 从自然威信到学识水平、治学态度、教育教学能力等各个方面, 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他们必然对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抱有浓厚的兴趣。相反,师生情感不良,学生对教师没有好感,由此发生情感迁移, 孩子们很可能就不喜欢这位老师所教授的学科了。学生长时间不喜欢某一学科的学习,很难说不产生厌学情绪。(2)教学体制陈旧,教学方法陈旧呆板。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弄得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禁锢、被压抑的状态,久而久之,逆反心理便随之产生,造成了学生不愿学或不愿勤学。
3.学生厌学的家庭原因:(1)家庭氛围不和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父母由于工作生活承受巨大的压力,家庭往往就成为他们宣泄的场所。父母经常吵架,给子女带来不安、恐惧、敌对的情绪,导致他们对父母不满,不服父母的教育,不愿回家。他们在家中得不到温暖、得不到爱,没有安全感。还有的父母有空就喜欢在家里打牌,聚众酗酒,时间长了,必将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使他们厌恶学习。(2)家长教育观念不正确。不少家长只盯着孩子的分数单,以分数定惩罚,从而把关心孩子的学习停留在表面上,而没有从根本上去教育,没有指导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限的学习方法。还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对他们抱以不切实际的过度期望,把家庭变成“第二学校”,自己承担“伴读”、“督学”角色,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常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而自己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至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二、克服学生厌学的对策
1.教师以身作则的同时,以足够的耐心,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与学生相处时,要非常注意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对待工作要一丝不苟,对待学生要充满爱心,每天都精神饱满、笑容满面,体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激励我们的学生积极向上。我们要做到既是他们严格的师长,又是他们的知心的朋友,让他们乐意和我们分享他们的快乐,也愿意和我们一起化解学习遇到的困难,从而一步步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
2.教师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厌学的原因中,其中一条是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尽管教师学识渊博,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愿听他的课而产生厌学情绪,结果是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学生则埋怨教师授课听不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教师要了解各个年龄段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所教班级的班风、学风,采用相应的措施和教育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增强家校联合教育的作用。家庭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学生的许多品质是在家庭的熏陶中形成的。因此,我们在决定对学生如何进行教育之前,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家庭,而家长会更是了解情况的良好时机。通过家长会,教师可了解学生的家庭成员及经济状况、家庭的氛围、家教状况、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性格、处世态度等。从而可以为制订教育措施提供详细的依据,使教育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王伟 农村小学生厌学情绪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8),82-82。
[2]程岁艳 浅谈农村小学生厌学成因及矫正对策[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32),196-196。
论文作者:温富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厌学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情绪论文; 原因论文; 家庭论文; 小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