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初中地处偏远地区,自然条件差,教育资源亏乏,有的地方对教育不重视,造成学困生多,数学学困生所占比例很大,对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研究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畏难的成因,并找出相应的转化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初中 数学学困生成因 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9-001-01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它可塑性很强,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学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在数学学习上明显有困难,数学成绩暂时难以达到义务教育教学《指导纲要》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数学学困生并不等同于数学差生,如果我们教师忽视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根本就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改善和转化学困生与培养优等生一样重要,尤其在反思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目前,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所占比列很大,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研究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转化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有社会、家庭、教师、学生本身的内因与外因、是外部环境和学生个体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在教育方面对老师的评价机制存在严重弊端,排名次要成绩,教师压力很大,导致教师和学生两败俱伤;任课教师对学困生急功近利,缺乏耐心,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干扰,网络游戏的刺激性、连续性、自然也成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最爱,有的学生渐渐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而逐渐成为学困生;很多人都觉得,一辈子能够用到的数学知识就是小学的算术,后来的三角、几何、代数等都派不上用场,导致了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和信心,逐渐形成数学学困生。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
有的数学学困生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家长本身就不重视孩子,他们中有的忙于生意,更甚的是孩子回到家也帮忙做生意,成了生意场的“小专家”,在课堂上还想挣钱之事;有的家长在外打工挣钱,对孩子的学习很少过问或不闻不问,甚至说:现在学生就业难,找个好工作更难,读书无用,不如早打工,早挣钱,负担还小;有的家长对学生期望值太高,只希望学生考高分,一切为应试服务,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漠不关心,不引导,在他们的心灵中造成了阴影。
三、教师因素的影响
第一、教学方法有问题。让学生产生恐惧的不是数学本身,而是应试教育和以往的数学教学模式。目前,中国的数学教育是把数学教成了“术数”,“题海战术”,数学教学中出现大运动量的解题训练和解题技巧,老师变着花样出难题、怪题“折磨”学生,把数学学习的内在的、规律性的东西放在了次要位置,短期内的确可以提高成绩,但却是以牺牲学生的自信心这一长期利益为代价,丢失了数学的精髓和美感,导致学生在数学考试遭到严重的挫折感,从而对数学课产生了恐惧感。第二、教学观念陈旧。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法指导,教学方法单一,对学困生缺乏爱心,乃至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致使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第三、课堂重表面,忽略全局。有的教师忽视学困生的存在,课堂上表面看“热热闹闹”气氛好,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对答如流”,其实是少数优等生和老师的“互动”,实质上学困生无所事事,久而久之学习更加困难,导致学困生对这样的课堂完全失去信心。
四、学生自身因素
首先,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学困生学习无坚强意志,怕学数学,数学课堂得过且过,对一般概念只知道死记硬背,不探究内涵,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学习,更是望而止步。对数学问题不愿深钻细研,对那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常常还没有看完,就急着说“不会”。其次,学习方法欠缺。初中数学学困生习惯于小学那种记忆式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堂与老师一起探究研讨,课后复习,对知识举一反三,努力寻求最优解答,对课本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推广,应用,知识引申的学习方法。相对于小学,初中课程多,任务重,学生不知所措,学习无计划,所学知识零零散散,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系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信心。
大部分学生都能深刻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有强烈的学好数学的愿望,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导致对数学学科有莫名的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陷入了数学学习的恶性循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消除学困生的畏惧、失望心理并唤起他们战胜畏惧数学的信心呢?
4.1教师观念的转变
首先,更新教育的质量观:长期以来在学校领导和一些教师心目中的质量就是“考试分数”,尽管嘴上喊着全面贯彻方针,但心里想的仍是应付考试,片面抓分数,严重地造成师生关系紧张,部分学生视学习为畏途,要从实质上改变这种观念,从丰富学校生活着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能整天把学生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增长学生的社会经验,丰富不同层次学生的精神需要,充实学生的生活内容,使学生走出厌学的误区,尤其让学困生健康发展。其次,更新人才观:过去我们的人才观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全面发展,甚至唯分是优,不自觉地压制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才能。现在认识到,学校是育人的重要阵地,培养学生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4.2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
数学绝不仅是数学素养的培养,它更是一种师生心灵的直接撞碰的人格魅力的相互影响。一位保持乐观、自信、风趣、幽默的态度和有亲和力的语言风范的教师,通常会赢得大多数学生的好感。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它会对学生的思维、心理品质、兴趣爱好等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起初是带着史书走进数学课堂的,由于他的数学老师把数学讲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最后使他深深地迷上了数学。陈景润数十年一直遨游于“深邃的数学领域”与他的中学数学老师的多方面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利用个人魅力为数学科创造激情和创造快乐,会让学生因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会让学生把数学课堂当作他们成长中的精神食粮。
4.3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师生关系不但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而且是使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教师是学生情感的主导者,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只有教师的情感倾于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好恶,在很大程度上与他是否喜欢授课老师有关,当学生喜欢一位老师,就很自然地会喜欢他所教的课,就会感到他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从而自觉主动地接受老师的教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使其自信、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对学习产生兴趣。
4.4赏识激励,树立信心
针对学困生的教学反思,教师应尽可能多了解学困生内心的情感世界,正确对待和分析他们身上存在的缺陷,努力改善师生关系,给予学困生成功的体验,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点,在挖掘学困生潜力的同时,适时适度地赞美。教师要尊重差异,帮助学困生学会排解遭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厌倦心理,教师对学困生学习要求不要过高、过快,否则会“欲速则不达”,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只要开发得当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回顾历史,许多杰出人物都有过惨痛经历,如:爱迪生曾被学校拒之门外,爱因斯坦八九岁还没有学会识字,作曲家帕格尼尼考试总是不及格,因此,一个人只要得到他最适合的教育,他的才能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他就可能成为人才。
五、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等量代换思想”是数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但同学们对它的认知往往不够深刻,从而很难理解它们在数学领域中的变化和作用。以《曹冲称象》为例,引入课题,让同学们既了解古人的智慧,又能明白“等量代换思想”:它不仅用相等的量去换,而且,还隐含着在形态上的一个变化,所以它是我们数学里最常用的一个法宝。数学典故不仅趣味性强,而且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不仅能够活跃课堂,而且能令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心理,学生自然意兴盎然,其乐无穷,会更乐于学习,把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更加通俗、形象、有趣,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总之,教学是一项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学习除了兴趣和主观因素有关外,还有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作为客观因素之一的教师必须明白肩上的重任,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把课堂作为施展才华的阵地。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师大出版社,2007.8.1.
[2]章建跃 朱文芳《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3]陈兴梅.浅谈挫折教育[N],贵州日报,2006年.
[4]张正勇.课堂活力 点燃学生兴趣[J],基础教育参考,2010年04期.
[5]赵双.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J],新课程(教师),2010年03期.
论文作者:周礼业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学困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因素论文; 成因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