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使所有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得发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变抽象为直观。这是每一个数学教师所应倡导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更是学生数学素养得到有效提高所必需的学习情境,也是创新的主要标志之一。 我作为一名一直战斗在一线的初中数学教师,充分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课程改革和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笔者就关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 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前提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作为初中教师首先要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创新教育不等于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不等同于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进入一个误区。所谓创新是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教师的创新意识,要改变以纯粹的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而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方法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培养兴趣,趣中学知
初中学生正处于对新知识总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充满好奇心的年龄阶段,总想弄清楚要学的是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正确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也是求知欲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教师要寻找诱发孩子们兴趣点的突破口,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唤起学生探索问题、解答问题的乐趣。比如,笔者在教学“物体的三视图”时,要求学生用儿时玩的积木先摆出几何体,然后观察、交流,再画出三视图。随着同学们的兴趣高涨,这物体的三视图的知识学生很快轻松低掌握了。
2.鼓励疑问,激励发展
陶行知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我在讲授新课时总让学生在课下先预习,将不懂得地记下来。上课前先让同学们说说预习中有哪些困惑,把握学生的思维和学习难点,我上课也好有重点的讲解和诱导,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上课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提问,鼓励生生间讨论、交流。不同学生的疑点总合起来就会把问题看得全面透彻,让学生主动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关键
1.根据学生特点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强,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行为。兴趣源于思考,而思考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适当的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因兴趣而学,因乐趣思考,因好奇提出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开发学生无限的、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2.利用科学知识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多看《十万个为什么》、《中学生数理化》之类的科学书籍、课外读物,在自然的领域里扩大学生的视野,能够让他们串联起各种知识,经常给学生讲解一定的常识定理,一定要结合实际。多给学生讲些科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科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定侓的产生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鼓励学生形成崇高的科学理想。
3.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初中时代的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张扬的阶段,个性发展、好胜心强是特征,合理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多鼓励少批评,多讲解少训斥,多引导少遏制,不要让学生出现抵触心理,作为老师多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自己有信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若按照以上几点要求,精心备课,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课堂45分钟,把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落到实处,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
论文作者:简利容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3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求知欲论文; 《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3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