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课堂的导入更精彩论文_张立国

让小学语文课堂的导入更精彩论文_张立国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八道壕镇中心小学 121401

一部好听的乐章由一段好听的序曲开始,一出好戏由一段好看的序幕开始,一节成功的好课同样也是由精彩的导入揭开。如果把课堂教学比喻成一首动听的音乐,那么课堂导入就像乐曲的序幕。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有效的课堂教学导入,是建立师生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好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参与课堂学习,从而点燃思维的火花,开拓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在上课之初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有效提高课堂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深知导入对课堂教学的作用,下面我就以这个话题谈一些个人的做法和体会:

一、好的导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课伊始,学生还处于课间的松散状态,注意力一定不都在课堂上,此时授课,教学效率必定会降低。因此,教师用精彩的导语将学生的兴奋点、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集中到教学内容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验证明,学生的注意力越集中,学习效率越高;注意力集中越持久,课堂效果越好。

课堂导入不是华而不实的空谈,更不是画蛇添足的形势,导入是为了能自然地揭示本课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学生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就必然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有趣的课堂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求知的欲望,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变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和总结。它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促使他们动脑思考。这样,学生们既掌握了知识,又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拓展了思维。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人入境的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更是一门艺术,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不同的乐章有不同的序曲,不同的教学内容当然也有不同的导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及课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时刻本着以学生为主,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的原则进行教学。现介绍几种自己常用的方法:

1.直接导入法。直接导入法是教师直接从课本的课题中提出新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和教学目的,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使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状态。即一上讲台就开门见山,教师用准确精练的语言,主动提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整体入微的感觉。如学习《散步》一课时,采用直截了当的方法:每天吃过晚饭后,大家都要去散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散步》与我们大家的散步相同吗?它有怎样的主题思想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共同学习这篇文章吧!

2.设疑导入法。巧妙地设置疑问,往往能引起学生高度的思维。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如讲授《绿色的金鱼》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家养过鱼吗?都是什么鱼呢?你们有哪位同学养过金鱼,能说一说吗?学生介绍后再提问:你们养过的金鱼真多呀,但你们看过像图片中一样的绿色金鱼吗?你们想了解它吗?那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今天的课文《绿色的金鱼》,解决我们心中的疑惑吧!

3.创设情境法。指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或借用幻灯、录音、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创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或引发学生相应情感体验的导入方法,使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溶合在一起,产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如《桂林山水》一课可以这样导入:用课件展示一些桂林山水的图片,并配上轻音乐,教师解说:我们的国家富饶美丽,图中的山那么奇、那么秀、那么险,水是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你们想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我国南方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桂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它的世界,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吧!

4.猜谜语导入。我国有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揭题,既能使学生喜闻乐见,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欢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不论是猜对的还是猜错的学生热情都非常高涨,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

5.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指教师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先叙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或故事。例如教学《牛郎织女》一课时,给学生讲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先让学生对文章有所了解,便于对课文的掌握。

6.音乐导入法。讲课之前,播放一段乐曲,在情感上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学《月光曲》时,播放优美动听的乐曲《月光曲》。这样的导入,使同学们自然而然、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新课的角色。

总之,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导入新课都为了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是个复杂的课题,是艺术中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总结。本文仅从教学的一个环节浅谈自己的一点浅显的认识,不当之处,敬请谅解、指正。

论文作者:张立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  ;  ;  ;  ;  ;  ;  ;  

让小学语文课堂的导入更精彩论文_张立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