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西部特色的工业化道路——西部工业化模式选择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部论文,道路论文,特色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部经济的发展,不仅是西部自身局部发展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全局的重大战略性问题。西部工业化模式的正确选择无疑对西部经济的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西部工业化应选择何种模式,理论和实践层面有不同的看法,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轻工业补课论”。该观念认为:西部地区发展基本上是一条腿走路。长期以来,在以国家投资为主动力的推动下,西部地区逐步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及初级产品加工为主体的重化工业格局。由于缺乏轻工业的有利支撑,特别是轻工业自我积累资金能力很弱,重化工业在西部地区如同“沙漠中的教堂”,其结果“输血越多,贫血越重”,为此,西部工业化应避开资金、技术、人才的矛盾,集中有限资源,通过优先重点发展投资小,见效快的轻工业,积累资金,开拓区内外市场,然后再循序进入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
该观点认为,西部地区的“轻工业补课”应重点放在:(1)努力提高轻纺工业的增长质量。借全国轻纺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保持其持续发展的能力。(2)重点抓好名优土特产品加工业。这是西部地区轻工业发展的优势资源,在加强基地建设的同时,应通过各种产业化类型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3)积极调整轻纺工业原料结构。积极探索从重化工领域开辟更多的原料来源,主动帮助重化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值比重,节约稀缺性资源。(4)努力培育具有省际特色的轻工主导产业,逐级发展,使之成为带动和支撑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三)“继续重工业论”。该观点认为,西部地区能矿资源富集,经过四十多年的开发建设,能源化工已有相当基础和多年的技术优势,因此重点发展高耗能的重加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西部地区的轻工业基本上是内向的,提高自给率,减少区内消费资金的外流,就得花很大的力气,要进而占领区外市场以至打入国际市场靠轻工业来积累大量资金,那更是困难的。因此,西部工业化“另起炉灶”是不现实的。西部经济之所以长期滞缓,关键是重化工业结构层次低,资源附加值低,结构性效益低,已是这“三低”造成了资金制约,成为西部地区进一步发展的严重桎梏。为此,今后西部工业化应沿着资源型和资源加工转换型并重的重化工业化的道路前进。以地区强大的、多样化的采掘工业为起点,依靠技术进步,采用先进组织形式,在纵的方面,形成资源采选到加工,直到综合利用,废物回收的产业链;在横的方面,包括与之相关的配套产业,形成若干以不同重化工行业为先导,产运销贸易金融通信服务科技在空间上的有机结合,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具体操作上,西部地区的重工业化面临四种选择:(1)稳固,即继续将能源原材料工业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国家及地方尽量增加投入,扩大规模,保证具有全国意义的重化工产业。(2)转向,在稳固的同时,集中力量发展加工业,提高其科技含量及附加值,并以三线军工企业和大中城市科技优势的高科技工业为依托,走加工增值的路子。(3)提高,即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战略产业,大力扶持,稳定现有发展水平,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多种形式的外向联合,借外力发展,促其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在发展中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4)拓展,即以现有产业结构为基础,构筑大区域的“金塔式”的产业结构,同时取消地域之间的贸易、技术、人才资源壁垒,形成地域各具特色,又相互依赖的经济综合体,共同提高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资源转换论”或“多元工业化论”。该观点认为,西部地区是中国的自然资源富集区,特别是能源、矿产、生物等资源在全国占有显著优势,但由于地理条件与发展起点,渐进式的市场化转变,基础产品价格改革的滞后,开放政策的区域推进等原因,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效应及资源转换效率一直较低,资源优势没有变成经济优势,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各种“瓶颈”逐步消除。为此西部地区工业化既不能向轻型化逆转,也不能片面强调重工业化,而应沿着以重工业为主体,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多元工业化道路前进。该观点认为,对西部地区而言,多元工业化道路有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西部地区主导工业根据动态比较优势来确定有三种类型:(1)立足西部能源、原材料工业优势的高耗能的重加工工业。(2)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3)立足三线军工企业和大中城市科技优势的高科技工业和一些高精尖的加工产品。第二层含义:西部各地区的工业化道路应该多样化。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宜重则重,宜轻则轻。其理由是:(1)一个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且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地区,极易产生结构性衰退。(2)从现代工业布局的指向看,一些高耗能的重加工业向资源丰富地区集中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3)从发展现状及趋势来看,西部部分地区的轻工业的发展能强有力地带动经济增长。
该观点根据西部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提出了四种工业化模式:
一是四川、陕西两省,科技力量雄厚,经济基础较好,已处于工业化的推进阶段,今后应依托成都、重庆、西安等大中城市,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深加工业,特别是机电工业,走科技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之路。
二是新疆、云南两省区,工农业特别是轻纺工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地区工业化已经起步,今后应重点发展优势和特色农牧业,特别是烟叶、棉花、花卉、瓜果、蔬菜和畜牧业,不断提高产品加工程度,重点靠轻工业积累自我发展资金。
三是甘肃、宁夏两省区,农业和轻纺工业薄弱,重工业超前发展,地区“二元”结构十分明显。今后应在保证国家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的同时,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积极发展轻纺工业,促进农轻重协调发展。
四是贵州、青海和西藏等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工农业基础薄弱,目前基本上处于工业化的准备阶段。今后应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牧业,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扶持主导产业,推进地区工业化进程。
(四)“乡镇企业论”。该观点源于东部沿海乡镇企业发展的启示。认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乡镇企业发展滞后是关键。西部地区作为“国情”的一部分,也应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工业化道路。该观点主要通过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与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在四个方面的差距来阐述发展西部乡镇企业对振兴西部经济的“引擎”作用。
(1)东西部乡镇企业对农民人均收入的贡献率。1995年东西部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3:1,其中有80%来自于乡镇企业发展的差距。(2)东西部乡镇企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1995年东西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11:1,其中有53%来自乡镇企业发展的差距。(3)东西部乡镇企业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贡献率。1995年东部地区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75%,而西部只有8.3%。(4)东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1990-1995年,按现价计算的年均增长速度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3倍。
同时该观点为西部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分析了优势:(1)政策倾斜优势。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决定》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从1993年至2000年,每年拿出50亿专项贷款支持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并从1994年起将此专项贷款增至100亿;中国农业银行从1992年第四季度开办1亿元专项贴息贷款支持其发展乡镇企业。(2)后发优势:借鉴东部乡镇企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西部乡镇企业从一开始就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集中发展,连片配套,规模效益明显;组织形式多样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及现代企业制度等均在西部乡镇企业中出现;有步骤进行了户籍制度改革,农民进城务工比东部乡镇企业初期政策宽松。(3)协作优势。农业部1994年实施了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到2000年拟在东西部建100个超10亿元的合作示范区,1000个总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工业示范项目,推广1000项省部级以上成熟的新技术、新产品,组建100对双边合作兄弟市(县),培养1万名技术骨干和厂长、经理。
该观点坚信,通过西部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必将突破西部经济长期缓滞的“阈限”,从而达到“曲线救国”之目的。
(五)“点轴工业化理论”。该理论源于增长极理论,认为,西部地区的增长极应在于中心城市、优势基地及连接各城市的交通干道。这些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是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该观点认为能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增长点主要有:(1)以重庆、成都、昆明、贵阳、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西宁、银川为中心城市的增长点。(2)以西南地区的西电东调能源基地、以铝铜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基地、磷矿和磷化工基地、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基地、旅游基地、西北地区的煤电、油气俱备的综合能源基地、石油天然气基地、以镍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基地、商品棉基地、畜产品基地为具有全国意义的优势基地为增长点。(3)西南地区的以南昆—南防—钦北铁路、宝成—成昆—昆河铁路、襄渝—川黔—黔桂—黎港铁路、大(理)瑞(丽)—广大—贵昆—湘黔铁路、成渝—渝汉(渝怀)铁路等组成的铁路网主骨架;以北接西安的成都—自贡—昆明—打洛公路,南接柳州、湛江的重庆—贵阳公路、西接拉萨东接武汉的雅安—成都—涪陵公路,东接长沙的贵阳—昆明—畹町公路等为骨架的公路网;以长江干流为主,包括嘉陵江、金沙江、乌江、赤水河、南北盘江、澜沧江在内的西南内河航道体系。西北地区的以陇海—兰新、包兰、宝成、西候为大通道、西(安)—(安)康、阳安、西延、包神、延神、神骅等铁路为支线的铁路网骨架;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等国道为主干线,临潼—西安—宝鸡,西安—铜川—黄陵,兰州—古浪,兰州—白银,乌鲁木齐—石河子—奎屯—独山子等为支线的公路网骨架;以黄河干线、汉江为主的内河航运,将成为推进其工业化进程的增长轴。
该观点认为抓住了上述增长点、增长轴,就抓住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其功能发挥程度直接影响着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