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墙的发展及其保护价值简述论文_王驰

中国城墙的发展及其保护价值简述论文_王驰

广州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45

摘要:最初人们对城墙价值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使用的深度,看重其军事防御和防洪的作用,在人们的取向中对“有形的”使用价值的认同要远比对“文化”价值的认同容易和直接。现今对城墙的使用价值进行了重新的定位以后,城墙的“无形的”价值,例如文化、情感价值也开始受到关注,人们正在实现一种城墙价值观上的跨越。

关键词:城墙;起源;发展;作用;保护价值

历史上城墙的建造是仅次于治水的大工程,为筑城人们耗费了巨大的财力与人力。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让世人瞩目,而数千年来中国大地上建造的都城、王城、县城那些大大小小的城墙连接起来又何止一个万里长城,因而对城墙的起源与发展的探讨是十分有意义的。

1、城墙的起源

在远古时期,古代先民为抵御危险,在居住地周围都有一条米宽的壕沟,以此来保护自己。其内侧有一条高高的土坡做为一种集体安全的防护体,这就是城墙的萌芽时期。大约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随着私有财产的产生,原来作为集体安全的防护体壕沟,也演变为保护私有财产的“ 院墙”,壕沟内侧所堆积的黄土被人们就地取材夯捣版筑为墙体,成为比壕沟更重要的防御工程,城墙的雏形便出现了。

2、城墙的发展

城墙的发展时期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这就是发展阶段包括夏商周至隋唐时期,成熟阶段包括宋、元、明、清时期。衰退阶段为清末时期以后至民国初年。

2.1奴隶制时代的城墙

奴隶制时代——以夏商周三个朝代为主,是由城墙到城市的过渡时期。城墙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演变。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以雄厚地经济实力为后盾向上层建筑领域渗透,并取得了诸多领域的控制权。于是,列国竞相争霸,这时各国统治者对财富和武器需求量增大,平民、手工业者大量涌现,货币关系也飞速发展,通过交换获取财富,逐渐占主导地位,比掠夺而来的财富更为丰富,而且安全可靠。“城”与“ 市” 结合的条件也日趋成熟了,统治者为了自身能获得更丰厚的财富,便把“ 市” 移进城内,使城不断扩大,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安全,在筑城时把城分为内外两重,王室居住在城内,外城则居住着平民与“ 百工”手工业者,“ 市” 保证了王室的供给和收益,也能使城内百姓受益,真正意义的“ 城市” 形成了。

2.2城墙发展的持续期

城墙从秦汉到隋唐向着成熟迈进,在这长达千年的时间里,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空前繁荣强大的时期。财富大量集中于城市,贵族占据着绝大部分,反映在城市华丽的建筑上和城墙内,突出展示着城市的文明。此时无论是都城还是地方政府所在地,城市都有很大发展。

2.3城墙发展的成熟期

以城墙为主体的城池筑城体系到明代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明代是筑城活动的一个高潮,在城墙的构造方式和使用材料上都得到了完善。

明代对城墙的修筑延续了200余年,马面、女儿墙、角楼、敌楼、垛墙、城楼、吊桥、瓮城等城墙上的附属军事设施,已成为城墙构造形式的定格。此时全国上下大规模修筑城墙,使城墙的形制及筑城技术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2.4城墙发展的尾声

清代几乎停止了筑城活动,大型的城墙城池除了进行维修加固外,已很少再建。在清代康熙、乾隆时期,人们就己经把长城视作“但以雄关存旧迹、但留形胜壮山河”的历史遗存了。到了鸦片战争以后,古老的城墙在近代炮火的轰击下,已无法抵挡外来的侵略。城墙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3、对城墙的保护价值的认识

城墙在早期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显著,具有典型的军事防御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沿江河湖海而建的城市,城墙还担负着防洪的特殊功能。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墙却逐渐成为限制城市扩大和城市发展的障碍。城市人口增加,工商业发展,文化教育设施增多,都要求扩大活动空间,但城中的人的活动空间始终被限定在城墙内部的区域中。尤其是到了近代,城市迅速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城墙的存在已经成了城市扩张的阻碍。

我们对城墙的态度取决于如何确认城墙的价值。最初人们对城墙价值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使用的深度,看重其军事防御和防洪的作用。现今对城墙的使用价值进行了重新的定位以后,城墙的“无形的”价值,例如文化、情感价值也开始受到关注,人们正在实现一种城墙价值观上的跨越。

3.1历史价值

历史价值是文物建筑的核心或灵魂,也是其它有关价值的基础。城墙的历史价值体现在城墙所携带的历史信息上。这种历史信息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够从各个侧面反映出某一社会、某一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情形,是人们研究社会发展史的实物资料。

3.2文化价值

城墙因其历史价值具有史料研究的功用,但这种功用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历史研究本身,而是它带来的文化上的自明性。对于城墙这种有形的建筑遗产来说,它的文化价值具体体现在其考古和科学技术领域,通过实物考古使它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历史上其它学科的技术成就。

3.3情感价值

历史建筑是形成一个国家和民族认同性的有力物证。重要的文物建筑往往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具有精神和情感上的巨大作用。城市中的城墙,与人们的生活发生过互动,有着一定的联系,它所具有的永恒的纪念意义能在人们心中激起强烈的思念之情,因而具有重大的情感价值。

城墙是中国传统城市的建筑符号之一,曾经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人们生活在城墙包围的城市中,世事沧桑,人情冷暖,无不在这留下了不同程度的记忆。人们通过城墙这种老建筑认识自己的过去,寄托着丰富的情感回忆,而这种情感的深层归属也是巩固社会存在及良性发展的内聚力。

3.4使用价值

如果忽视城墙的使用价值及其物质功能调整转变的必然性,我们很难奢望城墙保护真正有质与量的发展。

城墙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旅游资源,;二是作为教育资源。作为旅游资源,城墙无疑能带来经济与社会效益。但同时必须认识到城墙这种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它不同于其它的旅游对象与产品,只有在不妨碍保护的前提下,才可以发展它的旅游价值。城墙见证了一座城市历史的发展,它因其拥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而成为旅游产业文化的载体,如西安、南京等地的城墙旅游项目越来越成为中外游客频频光顾的地方。

城墙不仅具有旅游这种物质功能的使用价值,同时它的教育价值也不容忽视。城墙作为一种历史建筑,是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课堂。由于它是一种具象的实物,形象生动,能够起到书本教材起不到的教育作用。从城墙上,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技术和艺术的积累,使现代人汲取其中有用的东西,实现更大的创造力。不仅如此,城墙还能够激发人们爱国热情。人们在利用城墙的旅游和教育价值同时,也有效地展现了其价值的多样化。

4、结语

面对迅猛的城市发展建设,古城墙在实际中的保护还是存在许多问题,近年间遭到的“建设性破坏”也比比皆是,历史性错误仿佛仍在重演,正造成着无法挽回的损失。至今我国一些地方的城墙仍在保护与建设的矛盾中不能自拔。只有我们通过城墙发展的历史,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发掘城墙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才能对古城墙进行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蒋蓝.正在消失的建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3.

[2]马正林编著.中国城市地理历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罗哲文等主编.中国城墙.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4]张驭寰.中国城池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2.

论文作者:王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中国城墙的发展及其保护价值简述论文_王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