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5月2日教育部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是一种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特殊教育,以实践为主,培养应用性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契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关键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分析
1导言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作”是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很难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风格,同时对学生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起到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殊性和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改革。中职新入学的学生,由于全国的初中学校未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行统一要求,因此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这是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相对于其他学科或专业的特殊性。伴随网络的发展,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一部分新入学的中职生对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已不再陌生,能够游刃有余地操作和使用这些设备。而另一部分新入学的中职生,只对智能手机比较熟悉。这两类学生在中、英文录入的速度上、办公软件和操作系统的使用上、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原理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和进度,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讲授知识,有一定相关基础的学生可能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失去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动力;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学习起来也会觉得枯燥和吃力。
3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3.1教材内容滞后技术更新和升级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门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也是一门必修课。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所采用的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都是依据2009年教育部修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编写的。在国内,我们知道,教材编写滞后于信息技术更新、升级,而学校选用教材又滞后于教材出版。由于教材编写遵循的是2009年教育部修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近几年广泛应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应用被选择性忽略。这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教材内容滞后技术更新和升级。
3.2教材编写质量问题
我们知道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对出版社来说是块“肥肉”,于是不少出版社争相进入这块“领地”,无形中造成恶性竞争。不少出版社为了降低教材成本,一是作者基本上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需要评职称的教师中选(这类老师对版税基本不要求),二是配套的教学资源不提供或制作粗陋。教育部之所以把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与语数英同等地位的公共基础课,显然是考虑学生顶岗实业或就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既然是工具,就不能不考虑实用性和与职业标准对接。可如何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师没有职场历练,不清楚,或者模糊的知道。而对于出版社而言,教材的客户不是企业,而是学校,也不太关心和在意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是否对接。因此,不少企业抱怨中职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高不成低不就。
4“翻转课堂”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尝试
4.1课前准备
一是选择知识内容。选取《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综合课“图文混排-环保小报的制作”作为实例。二是学习者分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验的对象的是16级平面设计班和16数码维修班的两个班的学生,各班分别为50人。为了达到课堂上小组的相互协作,把每个班的学生依据学习能力的差别进地分组,好差搭配,每组为5—6人,并由小组内选取综合能力强者做组长。三是配置教学设备。实验学习的场地是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中,一个计算机房配有56台机,1台教师机,每台机都已经装有视频播放器。为便于师生查找资料,每台机都可连接互联网。四是自主学习资源设计。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要通过看视频提前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因此教师应提前准备好优秀的视频和相关素材。首先教师在优质开放的教育资源中找到相符的文本或图片,制作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PPT课件和电子学案。其中电子学案供学生利用晚修时间先阅读理解,让学生知道电子报刊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如可用艺术字来设置标题,用剪贴画或图片来制作插图,用文本框来放置文件等等一些基本常识。其次教师利用Camtasia Studio 6录屏软件录制教学视频。本次课总共录制了4个视频,每个视频大约4分钟左右,其中1个视频是录制了柴静《穹顶之下》的一小段关于“工业污染大,雾霾严重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的视频作为导入,加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制作环保小报的兴趣,另外3个视频为主要制作步骤,并以步骤命名。
4.2课堂教学与课后提升
一是自主学习,确定问题。因为我校的学生都是住校生,学生平时不能回家观看视频,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决定把课前的学习安排到了课堂上。两个班每周都有两次课,每次课有两节,因此利用每次课的第一节课把自主学习的材料和作业素材通过教师机发给每一台学生机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观看学习视频和材料。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把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由小组长以组间汇报的情况反馈给教师,最后教师对各种问题进行分类汇总。二是协作探究,解决问题。第二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师生交流讨论,小组完成相关的练习。针对环保小报制作各细节问题,组内通过对话、讨论、商议等形式对有关问题进行探究。如何在制作中遇到难题,先以向小组长或小组成员求助,尽量在组内解决,实在是解决不了的话,才交由教师解决。如果是小范围学生不理解的就小范围解答,如果全班学生都有疑惑,教师则做重点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协作活动中无形地锻炼了自己的大胆设疑、创新和批判的思维,提高自身与小组成员沟通合作,协调互助的能力。三是作业展示,反馈评价。教师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小组合作探究过程及作业完成的质量情况来综合评价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作业作品展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展示的形式更多样化。把小组作品上传到班级Q群的共享文件,各小组成员可以打开欣赏,或将最终效果图截图后传到QQ、微课掌上通、博客、微信、论坛等多种信息平台上,对照教师给出的几个关键评价点进行分类评分。同时每个学生要填好组内的自评表和互评表,适时提出改进的意见,以促进小组的提升。评价方式不仅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同时评价体系包含了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良好结合。通过这些评价表教师可以分析获得有益于教学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参与度和对所学知识的接受程度,为后期的教学设计奠定基础。
5结论
随着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一个流行的西方舶来品,我们实践探究其模式的路还很长,而如何有效地结合我国国情、学校现有资源和学生学情,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启发学生,仍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充电,紧跟教学改革大潮,不断地去提升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苏静.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革新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20(22):182.
[2]樊亚君.与专业结合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1):186.
[3]王珏.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研究[J].成才之路,2018(31):28.
[4]雷慧宁.结合计算机等级考试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探究[J].成才之路,2018(31):47.
[5]黄秀媛.卫生类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摭探[J].成才之路,2018(29):47.
[6]郑宁健.试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在中职公基联动特色课程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09):20-22.
论文作者:杨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学生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中职论文; 教师论文; 评价论文; 小组论文; 课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